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本研究选择120只小尾寒羊分3组进行生产性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半牧半舍饲模式下4月龄体重为27.8kg,舍饲圈养模式下为31.7kg,舍饲后育肥羊4月龄体重提高了14.0%;舍饲后6月龄体重提高了15.2%,平均日增重提高了28.0%。在同种高效圈养的饲养条件下,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中药添加剂的试验组育肥羊4月龄体重提高了4.6%,6月龄体重提高了5.7%,平均日增重提高了10.2%。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阿勒泰羊在7月龄阶段生长速度快的特性,同时减少因冷季饲草料短缺而引起的掉膘甚至死亡,笔者选择7月龄阿勒泰羊开展冷季舍饲育肥试验。选择当年4月份出生的阿勒泰羊,于7月龄(11月)时开展冷季60 d舍饲育肥试验。结果显示,育肥羊平均增重16.01 kg、日增重0.27 kg,增重显著。此次试验为后期开展7月龄阿勒泰羊冷季舍饲育肥,增加优质羔羊肉的供应量,改善传统冬季出栏羔羊匮乏的局面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4月龄德国美利奴羊(DM)×阿勒泰羊(Alt)F_1羔羊与阿勒泰羔羊各21只,在相同的舍饲饲养条件下,进行2个月短期育肥,比较羔羊增重效果。结果表明:舍饲环境下6月龄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和阿勒泰羊羔羊体重分别为41.47 kg和38.75 kg;日增重分别为0.25 kg和0.20 kg。德国美利奴羊×阿勒泰羊F_1羔羊体重和日增重均明显高于阿勒泰羔羊(P0.05),说明德国美利奴羊杂交改良阿勒泰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岗巴羊断奶羔羊育肥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采用舍饲养殖方式进行羔羊短期育肥试验,观测其育肥期总增重、平均日增重,并分析育肥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羊活羊出售总价中除去羊只饲料成本20%,总药品成本为500元计算,育肥增加盈利10452元,平均体重增加8.17kg,对照组平均体重增加4.56kg,育肥后平均增重提高了44.19%,试验组育肥增重、饲料报酬、育肥经济效益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所以断奶羔羊舍饲育肥增重效果好,此时出栏后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不同的饲养方式及不同蛋白日粮对山羊进行分组育肥试验,比较不同饲养条件对山羊增重的影响,探索适合云南家庭牧场肉用山羊的育肥模式。选取3~4月龄云上黑山羊和本地黑山羊杂交后代公羊100只,分5个组进行为期60~61 d的育肥试验。结果显示:相同饲养条件下舍饲组较半舍饲组平均增重提高14.63%,日增重提高95.01%,利润提高140.03%;2号蛋白质浓缩料组获得了更好的育肥效果,而1号蛋白质浓缩料组养殖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6.
选择6月龄左右努比亚山羊公羊30只,随机分成舍饲育肥组和放牧补饲组,进行65d的短期育肥试验,研究不同养殖方式对当年出生当年出栏山羊的育肥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育肥前期(35d)2组日增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提高3.62%;育肥后期(30d)2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组提高10.89%;2组全期育肥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较舍饲育肥组提高7.63%。舍饲组精粗料比为41.6:58.4,日采食干物质占体重4.76%。试验羊血液生理指标均在山羊血液生理指标正常范围内,差异均不显著(P>0.05);2种育肥方式血液生化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放牧补饲组总蛋白、白蛋白低于正常值,在育肥日粮中要提高粗蛋白水平,这样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育肥效果。2种育肥方式增重成本舍饲组(18.89元/kg)较放牧补饲组(13.64元/kg)增加5.32元/kg,放牧补饲组育肥收益(391.4元/只)较全舍饲组(311.1元/只)高80.3元/只。选择适宜季节和放牧场地,小群放牧补饲育肥效果要优于全舍饲育肥。  相似文献   

7.
为了证明引入东佛里生羊发展肉乳兼用型羊产业的可行性,本研究开展了东佛里生羊、湖羊、东湖杂交F1代、东湖杂交F2代的初生、2月龄、4月龄、6月龄体重数据和6月龄胴体重数据测定,以及体重、日增重、屠宰率数据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东佛里生羊血统占比提高,羔羊体重呈现增加趋势;4月龄和6月龄各组合羔羊体重都呈现显著性差异;东湖F1、F2代羔羊哺乳期和育肥期日增重显著高于湖羊。因此,生产中可以利用东佛里生羊对湖羊开展导血改良,提高羔羊体重,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8.
麻城黑山羊是优良的肉皮兼用型品种,6月龄体重♂18.3kg、♀16.1 kg,成年体重♂51.5kg、♀45.0 kg,育肥期日增重120 g,平均年产羔率346%.周岁羊屠宰率51.5%,净肉率79.5%,肉骨比3.88.  相似文献   

9.
试验对用娟姗牛冻精杂交甘南牦牛所产的杂交一代娟犏牛公牛进行了育肥,分析其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为娟犏牛的生产提供基础性资料。将甘肃省夏河县牧区阿纳扎西等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自然放牧的6月龄、18月龄和30月龄的38头娟犏牛,出售到本县的半农半牧区暖棚舍饲育肥90 d。结果表明:6月龄组娟犏牛净增重58.63 kg,平均日增重651.44 g,盈利521.12元/头,投入产出比1∶1.59;18月龄组净增重69.45 kg,平均日增重771.67 g,盈利603.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57;30月龄组净增重73.70 kg,平均日增重818.89 g,盈利705.80元/头,投入产出比1∶1.66。经显著性检验,娟犏公牛各年龄组之间育肥末期平均净增重和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采用异地暖棚舍饲育肥,反季节出栏,可取得明显的效果,且6月龄、18月龄、30月龄的育肥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建议将当年产的6月龄娟犏牛公牛经过冬季舍饲暖棚育肥后当年反季节出栏,以减轻草场压力和增加牧民收入。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营养舔砖在全舍饲天祝白牦牛育肥生产中的效果,提高养殖效益,开展了营养舔砖补饲全舍饲天祝白牦牛的育肥试验。选择健康、体重、年龄相似的白牦公牛16头,随机分成2组,经过90 d试验期,试验组平均体重由109.3±4.25 kg增加到175.7±7.87 kg,绝对增重66.4 kg,平均日增重738 g,增重率60.75%;对照组平均体重由107.7±6.17 kg增加到163.2±9.12 kg,绝对增重55.5kg,平均日增重617g,增重率51.53%。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多121g,高出19.6%,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对全舍饲天祝白牦牛补饲营养舔砖,可以明显增加日增重,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舍饲、放牧+补饲及放牧的饲养方式,对30头24月龄牦牛进行育肥试验研究,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舍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484.83 g,放牧+补饲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358.27 g,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达到117.11 g,舍饲组与放牧+补饲组及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放牧+补饲组与对照组牦牛的平均日增重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舍饲及放牧+补饲的育肥方式,显著提高育肥牦牛的增重效果,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饲养模式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育肥增重及屠宰性能的影响。从内蒙古白绒山羊种羊场的4月龄断奶羔羊中选择日龄为(130±10)d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羔)各30只作为放牧补饲组,从淘汰群中选择与放牧补饲组日龄相近的母羔和去势公羔(羯羊)各30只作为舍饲组进行舍饲育肥,共120只,分为4组,每组30只。采用2×2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一因素为饲养模式,设放牧补饲和舍饲育肥两种,其中,放牧补饲的羔羊按照原厂方式,每天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并每只补饲玉米(风干基础)300 g,舍饲育肥的羔羊,按照试验设计饲喂全混合日粮;第二因素为性别,分为母羔与羯羔,育肥期3个月。育肥结束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别从舍饲育肥和放牧补饲的羯羔组中每组选择接近平均体重的6只羯羔屠宰,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羯羔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放牧补饲相比,舍饲模式的育肥体重和增重显著增加,育肥期内舍饲组的日增重较放牧补饲组提高69%,饲料转化效率是放牧补饲组的2倍。屠宰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模式的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显著提高,分别较放牧补饲组增加64.60%、27.56%、37.39%。因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羔羊进行短期舍饲育肥与放牧补饲相比,对增重性能、饲料转化效率和屠宰性能的促进效果明显,可显著提高产肉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淘汰的天祝白牦牛种公牛在全舍饲育肥生产中的效果,提高养殖效益,开展了淘汰的白牦牛种公牛全舍饲育肥试验。经过140 d试验期,试验组平均体重由372.9±8.63 kg增加到569.3±11.76 kg,绝对增重197.3 kg,平均日增重1410 g,增重率52.91%;对照组平均体重由368.6±13.66 kg减小到337.7±9.63 kg,绝对增重-30.9 kg,平均日减损221 g,减损率8.38%。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多1631 g,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不同营养水平对全舍饲山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 0只 6月龄的马头山羊和努马杂交羊分别予以 2 5 0g,30 0g混合精料进行舍饲 ,结果在较高营养水平下 ,试验羊平均日增重由 93.5g增至 131.5g ,提高 4 0 % ,差异极显著。其中杂种羊日增重由 82g增至 15 2g ,提高85 .4 % ;而马头山羊仅由 10 5g增至 111g ,提高 5 .7% ,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农区山羊半舍饲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经氨化、微贮等加工处理,适当搭配精料,可作为山羊舍饲的“主粮”。经五年多研究结果表明,舍饲的宜昌白山羊体重,6月龄达18.35kg,12月龄达27.84kg,18月龄达38.28kg,均比放牧组提高20%以上;舍饲羊产羔率197%,高于放牧羊的193%;舍饲羔羊成活率为86.5%,高于放牧羊的82.1%;舍饲羊发病率16.6%,低于放牧组的20.75%,发病死亡率10.13%,低于放牧组的14.75%。商品羊育肥效果,平均日增重221.5g,饲料成本为每千克增重2.54元。试验区和示范区获直接经济效益达1151.6万元。同时获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乐都县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杜藏及藏羊90日龄、180日龄杂交育肥羔羊进行了随机取样称重,统计对比育肥羔羊平均增重和日增重,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效果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杜藏杂交育肥羔羊180日龄的平均体重达到35.18kg(公羔)和31.08kg(母羔),公羔和母羔日增重分别达到182.44g和160.55g,农区藏系羔羊平均体重达到27.66kg(公羔)和23.83kg(母羔),公羔和母羔日增重分别达到139.24g和108.33g,杜藏杂交育肥羔羊日增重显著高于藏系育肥羔羊(P<0.05)。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羔羊断奶时间一般为4月龄。据试验报道,羔羊60日龄和90日龄断奶。断奶后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进行育肥至6月龄,二者的平均体重和日增重基本接近,差异不显著。这说明羔羊早期2月龄断奶切实可行。羔羊早期断奶育肥,有利于母羊抓  相似文献   

18.
对青海藏羊及肉杂一代羔羊初生重、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羊的体尺、体重及4月龄、8月龄的产肉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肉杂一代体尺、日增重指标均高于本地藏羊,肉杂F1在出生~1月龄以及3~6月龄时增重效果明显,平均日增重达到176.3 g和144.7 g,产肉性能也有提高。  相似文献   

19.
波尔山羊改良四川本地山羊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用波尔山羊与四川5个地方山羊进行杂交改良.通过杂种一代羊各月龄的体重及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其杂种一代公羊初生重、2月、6月、周岁体重分别比同龄本地公羊平均提高40.87%,46.14%,71.79%,64.86%;母羊分别提高43.18%,46.95%,68.18%,56.37%.6月龄日增重公羊平均145.73 g,母羊平均125.38 g,比本地山头提高71.99%,65.76%.周岁日增重公羊平均110.93 g,母羊平均96.47 g,比本地山羊提高57.73%、48.90%.杂种一代羊6月龄胴体重11.20~12.06kg,屠宰率46.47%~49.08%,净肉率36.43%~38.01%,胴体重比同龄本地山羊3.02~5.32 kg.因此,利用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山羊效果显著.从5个组合比较来看,以改良营山黑山羊的效果最佳,杂种一代6月龄体重公、母羊比本地羊分别提高94.38%和117.97%,表明利用波尔山羊改良低产山羊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试验在不计饲养成本的条件下,研究了自由放牧、半舍饲、全舍饲3种饲养模式对当雄藏系母绵羊体重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9月龄到周岁阶段,补饲燕麦干草的半舍饲组较自由放牧组试验羊体重下降少;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全舍饲饲养组,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3.18%,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8.80%,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112.06%;在晚间补饲燕麦青干草和精料颗粒料的半舍饲条件下,试验羊6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70.23%,9月龄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86.09%,周岁体重可达成年羊体重的93.43%;与其他各试验组相比,以全舍饲的燕麦青干草+精料颗粒料组为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