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早熟沙打旺的栽培利用张进善河北省怀安县水利水保局(076150)近年来,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用辐射诱变、集团选择的方法,选育出一种牧草新品种-早熟沙打旺。此品种除保留原品种耐旱、耐寒、耐瘠薄、抗风沙等优点外,还具有早熟、种子产量高的特点。在非灌溉的瘠薄...  相似文献   

2.
杂花沙打旺(Astragalns adsurgens Pall.cv.Zahua)是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登记的牧草品种。该品种是在早熟沙打旺基础上育成的,具有抗旱、抗寒、对土壤要求不严、早熟和产量稳定等特性。为了获得优质高产的种子,我们在呼市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生产试验,旨在组装配套出杂花沙打旺种子生产过程的优化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早熟沙打旺”是辽宁省农科院土肥所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除保留原“沙打旺”的耐瘠、耐旱、耐寒、抗风沙等特性外,还具有现蕾开花早、种子产量高的特点。现蕾开花期比原品种提早20天左右;单株成穗数和成穗率高,播种当年平均亩产籽60.4斤,第二年产籽62.5斤,分别比原品种增产178.9%和29.2%。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逆性,本研究使用NaCl和聚乙二醇(PEG-6000)分别模拟盐胁迫(0、0.2%、0.4%、 0.6%和0.8%)和干旱胁迫(0、 5%、 10%、 15%和20%),测定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黄花草木樨(Melilotus officinalis)和黄花苜蓿(Medicago falcata) 4种供试物种萌发期抗逆性指标(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和相对活力指数)。结果表明:1)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种子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供试牧草萌发期耐盐性强弱依次表现为黄花苜蓿>沙蒿>黄花草木樨>沙打旺。2)低浓度PEG (5%)胁迫处理,对沙蒿、沙打旺和黄花草木樨3种牧草种子萌发指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0%~20%PEG下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4种牧草的萌发期抗旱性,强弱依次表现为黄花苜蓿>黄花草木樨>沙蒿>沙打旺。说明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抗旱性、耐盐性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沙打旺的产草量并缩短其生育期,东北农业大学以黑龙江省方正县采集到的野生沙打旺为育种材料,从2001年开始利用单株选育和混合选择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年成功获得了性状稳定遗传的优良株系,并将其命名为沙打旺‘东农’。以沙打旺‘龙牧2号’为对照,2009-2012年在哈尔滨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相比,沙打旺‘东农’的干草和种子产量在第2、3年(种植当年不刈割)明显增加,干草产量提高约10%,而种子产量提高40%左右。在生育期方面,沙打旺‘东农’从返青到种子成熟大致经历130d,比对照提前2~10d左右。因此,沙打旺‘东农’具有产草量高、早熟的特性,是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优良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绿帝1号沙打旺是通过远缘杂交育种,父本膜荚黄芪,母本斜颈黄芪.F1代后经多代集团选择选育而成.选择标准是植株高、分枝多、叶量大、花序多、开花期早、成熟穗多,茎秆黄绿色的直立型白色花株群体.选育的新品种与对照沙打旺比较在牧草产量上增产10%以上,牧草品质上有大幅提高;种子成熟早,种子增产300%以上,新品种根可替代黄芪入药.在耐瘠薄、耐干旱、耐严寒、抗风沙等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等于或高于对照沙打旺.  相似文献   

7.
十种荒漠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_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其次是沙冬青为28.3℃,其他物种在17.4~24.9℃;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其次是梭梭为1.9℃,其他物种介于6.7~15.0℃;Tc以梭梭最高,为45.3℃,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沙打旺43.3℃、沙冬青39.7℃,其余物种在25.0~34.2℃;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而霸王最小,为15.0~30.0℃。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d)、梭梭(94℃·d)、白沙蒿(114℃·d)、杨柴(127℃·d)、霸王(132℃·d)、花棒(177℃·d)、沙打旺(184℃·d)、中间锦鸡儿(217℃·d)、柠条锦鸡儿(302℃·d)、无芒隐子草(334℃·d)。  相似文献   

8.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穗),将每个品种早花穗和晚花穗的单穗脱粒后分别放置于室内用自封袋封闭的玻璃培养皿中,同时将每个品种的3个果穗放置于室外有细小网孔可防止成虫逃逸的尼伦纱网中,每周统计1次羽化成虫数直至羽化结束。室内、外试验均测定籽蜂的整体羽化进度以及在不同品种、不同花穗上的寄生水平等。结果显示,籽蜂对沙打旺种子的寄生率为0(辽宁阜新晚花穗)~20.71%(固原早花穗),随着花穗早晚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内蒙早熟、宁夏彭阳、固原、辽宁阜新、河南沙打旺的早花穗种子中籽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晚花穗(P<0.05)。籽蜂在室内与室外羽化的进度不同,在室内羽化历时167 d,而在室外羽化历时仅77 d;在室内与室外最早羽化时间分别为2月3日和5月5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91 d;羽化高峰期分别为3月31日和5月26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56 d,但羽化末期相同,均为7月21日。早花穗和晚花穗均有2个羽化高峰期,说明收集的果穗中的籽蜂有2个寄生高峰期。籽蜂在不同品种上的羽化进度也不同,意味着籽蜂寄生种子的时期与品种有关。由此可知,籽蜂的幼虫无冬季休眠习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取食、发育并完成羽化。室外放置的沙打旺果穗和室内存放的种子中的籽蜂均可成为田间沙打旺的虫源,由本研究得出田间防治籽蜂应在沙打旺始花期至7月下旬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9.
苜蓿籽蜂是沙打旺上重要的害虫之一,其蛀食种子,严重影响沙打旺的种子生产。为了确定籽蜂在田间寄生于种子内的时间,以便适时防治,减少危害,本研究于11月初沙打旺成熟期采集了8个品种沙打旺的早花穗(已成熟果穗)和晚花穗(未完全成熟果穗),将每个品种早花穗和晚花穗的单穗脱粒后分别放置于室内用自封袋封闭的玻璃培养皿中,同时将每个品种的3个果穗放置于室外有细小网孔可防止成虫逃逸的尼伦纱网中,每周统计1次羽化成虫数直至羽化结束。室内、外试验均测定籽蜂的整体羽化进度以及在不同品种、不同花穗上的寄生水平等。结果显示,籽蜂对沙打旺种子的寄生率为0(辽宁阜新晚花穗)~20.71%(固原早花穗),随着花穗早晚和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内蒙早熟、宁夏彭阳、固原、辽宁阜新、河南沙打旺的早花穗种子中籽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晚花穗(P<0.05)。籽蜂在室内与室外羽化的进度不同,在室内羽化历时167 d,而在室外羽化历时仅77 d;在室内与室外最早羽化时间分别为2月3日和5月5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91 d;羽化高峰期分别为3月31日和5月26日左右,在室内比在室外提前56 d,但羽化末期相同,均为7月21日。早花穗和晚花穗均有2个羽化高峰期,说明收集的果穗中的籽蜂有2个寄生高峰期。籽蜂在不同品种上的羽化进度也不同,意味着籽蜂寄生种子的时期与品种有关。由此可知,籽蜂的幼虫无冬季休眠习性,只要温度适宜就可继续生长取食、发育并完成羽化。室外放置的沙打旺果穗和室内存放的种子中的籽蜂均可成为田间沙打旺的虫源,由本研究得出田间防治籽蜂应在沙打旺始花期至7月下旬左右进行。  相似文献   

10.
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Pall.)即直立黄芪或斜茎黄芪,又名麻豆秧、薄地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沙打旺适应性强,具有耐旱、耐瘠、耐寒、耐盐碱及抗风沙等特性。近年来,我国开始用飞机播种沙打旺来改良草原和治理黄土高原水地流失。据调查,由于飞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较强的黄芪属种质材料,试验利用不同浓度(5%、10%、15%、20%)的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PEG-6000)对6种黄芪(紫花沙打旺、中沙1号沙打旺、春疆1号沙打旺、沙打旺、斜茎黄芪、黄芪草,按1~6编号)的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胁迫发芽试验,以不加PEG-6000的纯化水为对照,测定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种子萌发的根长、胚芽长,计算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根芽比、相对芽长、相对根长11项指标,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浓度PEG-6000胁迫下同一品种种子萌发情况不同,1号(紫花沙打旺)在5%、10%和20%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6号(黄芪草)在15%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率、相对根长和根芽比均高于对照,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号(中沙1号沙打旺)和5号(斜茎黄芪)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种子萌发受到抑制;3号(春疆1号沙打旺)和4号(沙打旺)在各浓度PEG-6000胁迫下...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表明:沙打旺生育期177 d,从第2年开始能收少量种子;沙打旺由于花期长,种子成熟不一致,应适时收种;第1年有少量分枝,第2年分枝数12.6,第3年分枝数22.3;产草量高,第2年产草量22 000 kg/hm2,第3年产草量3 8000 kg/hm2,宜在花期以前刈割利用;沙打旺再生能力比苜蓿弱,二茬草高度只有46 cm;沙打旺根系发达,抗旱、抗寒、耐瘠薄、竞争力强,能形成单一郁闭群落。沙打旺为中等耐盐植物,耕作层土壤含盐量在0.655%以下时,植株生长正常,达到0.836%时,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达到0.96%时,种子不能发芽。  相似文献   

13.
用1.5KV/cm×10(20,30)min、2.5KV/cm×10(20,30)min、3.5KV/cm×10(20,30)min 9个组合的静电场强处理柠条、沙蒿、沙打旺3种固沙饲用植物的种子,研究了静电对其种子萌发及活力的效应.结果表明,所有静电处理组合对3种植物种子发芽率(势)、胚根生长、简化活力指数、细胞膜透性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给植物源杀菌剂防治沙打旺黄矮根腐病菌(Embellisia astragli)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凹玻片法测试15种药用植物以及大蒜(Allium sativum)、变绿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和核桃青皮 (Juglans regia)3种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矮根腐病菌的离体抑菌活性的影响,并测定抑制效果最好的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种子萌发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e)、大蒜、核桃青皮3种植物提取液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原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P <0.05),抑菌率均达100%,对病原菌孢子萌发抑制力较强, 孢子萌发抑制率均达85%.防风、大蒜、核桃青皮3种植物提取液原液对沙打旺种子萌发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 <0.05),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均在50%以下.说明防风、大蒜和核桃青皮的提取液对沙打旺黄矮根腐病田间防治有一定应用前景,但在沙打旺播种时不宜使用其提取液进行药剂拌种.  相似文献   

15.
诱变育成沙打旺早熟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诱变育成沙打旺早熟品种的研究李红(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齐齐哈尔·161041)在辐射育种研究中,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采用不同辐射源,改变照射条件,照射各种作用种子和不同生育阶段等方法,以培养出大批作物新品种。因此,辐射育种已经成为培育作物新品种的一个...  相似文献   

16.
四种豆科牧草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对陕北黄土高原主要的4种豆科牧草毛苕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尖叶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干旱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种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各异,沙打旺和毛苕子种子含水量、累计吸水率均大于其他2种,尖叶胡枝子和毛苕子的种子活力大于沙打旺和白花草木樨;2)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4种植物种子总萌发率、幼苗鲜重、抗旱指数及胚根和胚芽的生长均呈下降趋势,且白花草木樨下降幅度最大;3)低浓度的PEG-6000对尖叶胡枝子的种子萌发、沙打旺的胚芽生长以及它们的抗旱指数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4)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干旱胁迫下4种植物萌发期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次序为:毛苕子>尖叶胡枝子>沙打旺>白花草木樨。  相似文献   

17.
白花和杂花沙打旺品种选育初报(简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沙打旺(Astragulusadsurgens)原产于黄河故道地区,该草耐瘠薄、抗干旱、抗风沙,耐寒性强,适应性广,产草量高,草质好,适口性能佳,为牲畜的主要饲草之一[1]。沙打旺种子细小,发芽时间短,出苗迅速,一般2~3天发芽,5~7天出苗,常用作飞播牧草的首选牧草种子,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草场植被的恢复建设。目前我省沙打旺种植面积已达10万hm2,同时沙打旺根系发达,也是水土保持的重要作物。但其生育期长,要求较高的活动积温,所以在某些地区不开花、很少开花结籽、或开花不集中,种子随成熟随脱落,给集中收获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种子收获后再割草,叶子全…  相似文献   

18.
温度是影响植物种子萌发和出苗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之一,研究植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对确定物种的适宜播种时期和预测田间出苗率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以10种荒漠植物:沙冬青、白沙蒿、沙打旺、中间锦鸡儿、柠条锦鸡儿、无芒隐子草、梭梭、杨柴、花棒和霸王种子为材料,在5~40 ℃范围设置了8个温度条件,测定种子萌发的动态变化,通过积温模型分析了供试植物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萌发的基础温度(Tb)、适宜温度(To)、最高温度(Tc)以及萌发的温度时间值(θT)。结果表明:在参试物种阈值中,To以无芒隐子草最高,为33.7 ℃,其次是沙冬青为28.3 ℃,其他物种在17.4~24.9 ℃;Tb以沙打旺最低,为0.3 ℃,其次是梭梭为1.9 ℃,其他物种介于6.7~15.0 ℃;Tc以梭梭最高,为45.3 ℃,其次是无芒隐子草为43.9 ℃、沙打旺43.3 ℃、沙冬青39.7 ℃,其余物种在25.0~34.2 ℃;梭梭萌发温度范围最大,为1.9~45.3 ℃,而霸王最小,为15.0~30.0 ℃。供试物种在亚适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的温度时间值从小到大依次为:沙冬青(79 ℃·d)、梭梭(94 ℃·d)、白沙蒿(114 ℃·d)、杨柴(127 ℃·d)、霸王(132 ℃·d)、花棒(177 ℃·d)、沙打旺(184 ℃·d)、中间锦鸡儿(217 ℃·d)、柠条锦鸡儿(302 ℃·d)、无芒隐子草(334 ℃·d)。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选用小叶锦鸡儿、沙打旺、沙蒿和羊柴对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退化沙化草地进行人工补播,设置沙质退化草地补播、裸沙地补播、风蚀坑补播和裸沙地沙障+补播和沙质退化草地未补播(CK)5个试验处理,于2009年、2013年~2016年的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进行野外观测,并对各处理的群落特征、重要值、多样性、现存量和补播植物越冬率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沙质退化草地通过补播可增加草地植物种类组成;沙打旺是最适合在沙质退化草地补播的植物种,风蚀坑补播最适宜的草种为羊柴和沙打旺。裸沙地沙障+补播能够保持较高的地上现存量水平,裸沙地补播维持较高的地上现存量时间较长。补播植物越冬率为小叶锦鸡儿>羊柴>沙篙>沙打旺。  相似文献   

20.
沙打旺的栽培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沙打旺又名麻豆秧、沙大王、斜茎黄耆、直力黄耆等,是黄耆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根粗壮,侧根发达,根幅达150cm左右,并生有大的根瘤。茎高1.5~2m.全株有“丁”字形茸毛,茎直立或斜向上,丛生,分支多。叶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片3~27枚。总状花序,腋生,荚果矩形或长椭圆形.每荚含种子10余粒,种子呈黑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