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海水养殖池塘溶氧平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围隔实验法,研究了施肥养殖台湾红罗非鱼(Oreochromismosambicus×O.niloticus)和投饵养殖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的海水池塘中溶氧的昼夜平衡。测定了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水柱呼吸耗氧量和底泥呼吸耗氧量;用估测模型计算鱼、虾呼吸耗氧量及用差减法估计大气扩散作用引起的得氧或失氧。结果表明: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收入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占90%以上,大气扩散溶入低于10%;在海水池塘溶氧的支出中,水呼吸耗率约占62.48%,鱼、虾呼吸耗氧约占18.18%,底泥呼吸耗氧约占19.35%。且施肥鱼池和投饵虾池的溶氧平衡状况不同  相似文献   

2.
以曝气增氧改善锯缘青蟹养殖环境为目的,研究了不同曝气增氧方式对养殖塘水质、底质及锯缘青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塘相比,引入曝气增氧之后,可使养殖塘水体中的NH4+-N降低13.233%~32.212%,硫化物的含量降低17.742%~35.398%,但对于水体中的NO2--N和DO的影响不大.对底质来说,曝气增氧可使底质中的有机质含量降低11.799%~11.477%,硫化物的含量降低约9.726%,并使ORP电位上升0.575%~16.812%.此外,曝气增氧可提高青蟹亩产量一倍多,并使养殖规格也略大.曝气增氧对锯缘青蟹养殖环境及产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使用参数及成本的优化、对青蟹生理的影响、对养殖塘水体生态的影响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新书介绍     
冷习 《科学养鱼》1987,(4):32-32
给氧Ⅰ号(速效给氧剂)、外观为白色结晶,无毒无害,含有效氧大于4%。投入水中立即下沉溶解并放出氧气。从而增加水体溶解氧的含量。同时还可杀菌消毒。该剂放氧速度快。适用于鱼(虾)类急救给氧的场合。给氧Ⅰ号(长效给氧剂),无毒无害,含有效氧10%以上。  相似文献   

4.
王修柱 《齐鲁渔业》2013,(12):19-21
2013年山东省汶上县水利局水产站与汶上县东豪特种水产养殖场联合承担了由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的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池塘养殖微孔增氧高产技术推广”。试验结果表明,微孔增氧较传统增氧节电20%以上,发病率降低20%,4%以E。  相似文献   

5.
美国纽约Cornell大学的科学家,根据多年来用鳟和海梭子鱼的试验,发明了一种用于鱼货保鲜的混合气体。采用该气体可使捕捞后的鱼保鲜达几周甚至更长,使鱼一直处于新鲜状态。混合气体成份是氧、氮和碳酸气,其比例分别为氧21%、氮19%、碳酸气60%,从而取代了原来保鲜采用的混合气体,即氧20%、氮80%。  相似文献   

6.
高容量鱼池初级生产力和产氧、耗氧值特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亩净产为1500~2600公斤的高容量(高载鱼晕)鱼池水域初级生产力和产氧、耗氧值的特点,在透明度为28~40厘米的条件下,“水呼吸”耗氧量占31.3%;池鱼呼吸(考虑到活动和摄食生长因素)占61.8%,与一般精养鱼池“水呼吸”耗氧要占约70%,池鱼占20%和其它因子的耗氧占10%的情况有着明显的区别;高容量鱼池在透明度为35~40厘米时,2米深水柱毛产氧量约等于水呼吸耗氧晕,而一般精养鱼池2米深水柱的毛产氧量要小于水呼吸耗氧量。由此证明,高容量鱼池所采取的排除底层污泥的池塘改造措施以及经常排除底层负氧水、及时添补新鲜水的水质控制技术,对于减少“水呼吸”耗氧量,改善池水溶氧条件是有效的。高容量鱼池由于载鱼量高,仅依靠水体的产氧,溶氧的收、支还不平衡,因此,使用增氧设备自然是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7.
普及应用纯氧增氧技术 丹麦和德国等国都成功地设计和建造了使用液氧向养鱼池和生物过滤器增氧的养殖设备,大大提高了单位水面的产鱼量。美国和瑞典等国研制了压力振荡吸收系统制氧装置,可用于鱼类养殖,直接生产含量为85%~95%的富氧,从而使远离工业城市的养殖...  相似文献   

8.
溶解氧与池塘养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解氧与池塘养鱼水中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其消耗量约占总消耗量的95%左右,其中鱼类对溶氧的消耗约占总消耗量的5-15%。一、充足的溶氧是养鱼高产的必要条件一般来说,高产鱼池的溶氧含量应高于7mg/L,当溶氧少于5mg...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影响淋水增氧效率的若干参数进行了测试。试验表明,淋水增氧过程中可分为入水前、后两部分。用户若在水泵出口处设置简易的淋蓬头、当落差为400毫米时,增氧效率即可由8.6%-15.8%增长到34.4%;净淋水增氧效率η与淋水落差H之比值η/H,随H的增加而下降,故就单位能耗的增氧量而言,选用低扬程的水泵为佳。  相似文献   

10.
体重、温度和饥饿对口虾蛄呼吸和排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体重、温度和饥饿对口虾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个体重量的增加,口虾蛄单位体重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减小,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均符合Y=aW^b模式。随温度增加,口虾蛄的耗氧率、排氮率均增加。饥饿对口虾蛄的代谢有明显的影响。随饥饿天数增加口虾蛄的耗氧率和排氮率明显下降。16d后分别下降47%和50%,且大个体下降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1.
浅谈鱼虾养殖业中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增氧机的应用(二)上一期已经叙述了养殖水体中溶氧量的重要性,这里将介绍如何增加溶氧量的方法。从目前看,向水体中增氧.大致可分为四种方法.即自然增氧、生物增氧、物理增氧、化学增氧。一、自然增氧大家知道,空气含有21%...  相似文献   

12.
鱼和氧     
空气中约含有21%的氧气,人每小时需要5—10米~3的新鲜空气才能满足对氧的需要,人脑缺氧15分钟就会坏死。鱼同样也离不开氧。水中溶解的氧满足不了鱼的耗氧需要时,鱼易生病,摄食量下降,严重时死亡。不同的鱼对氧的需要量不同,冷水性鱼、凶猛鱼类和野杂鱼高于温水性家鱼,所以鱼塘泛塘时这些鱼先浮头死亡。其次是  相似文献   

13.
臭氧对大菱鲆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水质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设计构建一套半封闭循环水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养殖系统,通过向低压喷淋式溶氧器添加一定量的臭氧,探讨臭氧对水质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臭氧后,系统能有效及时去除悬浮物,去除率约59%,将系统总悬浮物浓度基本控制在8 mg/L以下;能提高系统的增氧能力,平均每个循环可增加溶解氧约8.38 mg/L;通过向低压喷淋式溶氧器添加0.26 mg/L的臭氧,总氨氮去除率约为18%,亚硝酸盐氮去除率约为8%,杀菌率约为94%.在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臭氧不但杀菌效果显著,而且对去除系统总悬浮物、总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闭式循环水养殖技术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再发展耗水多的流水养鱼业,而是重点开发闭式循环水养殖设备,进一步改进水处理技术,减少日换水量。另外,海上流动生产的船舶型、海上平台型流水式养鱼设备等在西欧和北欧国家也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纯氧增氧技术近年来,丹麦、德国等一些国家都成功地设计和建造了使用液氧向养鱼池和生物过滤器增氧的养殖设备,从而提高了单位水面的鱼产量。美国和瑞典等国家研制了压力振荡吸收系统制氧装置,可在鱼类养殖场直接生产含量为 85%~95%的富氧,从而使远离城市的养殖场也能采用纯氧增氧技术。 低…  相似文献   

15.
河蟹池塘养殖底层微孔曝气增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07年-2008年通过底层微孔曝气技术的开发应用,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养成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池底增氧技术是河蟹池塘养殖中的关键控制技术,示范区、推广区河蟹的平均规格、单产、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的一般平均水平分别提高了11.37%~36.26%、7.07%~28.49%;50.29%~71.67%、49.11%;177.51%.187.31%、122.2%;养蟹池塘水体DO、NH3-N、NO2—N、TN、TP、COD等主要水质指标明显优于对照池,总体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以上,并实现了养殖期内零排放,是一项节水、环保的新型水产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6.
增氧设备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宏斌 《中国水产》2011,(11):49-50
养殖水体中的溶氧水平关系到养殖水生动物的生存、生活和生长,进而关系到养殖成败和养殖效益的高低。根据对我国传统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水平的监测和数据分析,在水体总溶氧量中,70%左右的溶解氧来自于水体中的植物尤其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30%左右来自于大气的溶入。通常情况下,水体上层的溶氧量较高,池塘底层水体的溶氧量较低,往往低于lmg/L。溶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养殖鱼、虾的摄食量、饲料转化率以及生长速度。据有关资料显示,养殖鱼类在溶氧Nc3mg/L时的饲料系数要l:t4mg/L时增大1倍;在溶氧量7mg/L时,  相似文献   

17.
黄蓓 《水产科技》1997,(4):38-41
光合细菌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的统称。光合细菌的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产氧光合细菌和不产氧光合细菌两大类。产氧光合细菌包括蓝细菌(或称蓝藻)和原绿藻;不产氧光合细菌包括紫细菌、绿细菌、日光杆菌属和红色杆菌属。近代研究表明,光合细菌营养相当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达65%,B族维生素种类齐全,尤其是B12、  相似文献   

18.
三疣梭子蟹底充氧养殖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疣梭子蟹养殖池塘内设置底部充氧装置,增加水体溶氧、改善水体环境。从而提高养殖成活率和养殖产量。结果表明:试验塘中苗养殖成活率为60.6%、56.1%,而对照塘为33.2%。667m^2产量达92kg、90.6kg,而对照塘产量为48.5kg。数据检测表明:在底充氧养殖模式中能使池塘水体溶氧维持在5mg/L以上。而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明显低于常规养殖塘(对照塘)。  相似文献   

19.
尼罗罗非鱼肠道中产酶菌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吉霞  张昕  蔡俊鹏  王澍 《水利渔业》2005,25(3):10-12,18
从尼罗罗非鱼肠道中分离出41株好氧菌和6株厌氧菌。好氧菌中31株为革兰氏阴性菌,10株革兰氏阳性菌;厌氧菌中,革兰氏阳性菌5株,革兰氏阴性菌1株。41株好氧菌中有31.7%的菌株能分泌蛋白酶(13株菌);有39.0%的菌株能分泌脂肪酶(16株菌);有17.1%的菌株能产淀粉酶(7株菌),有36.6%的菌株能产纤维素酶(15株菌)。其中,产3种酶的有7株菌,产2种酶的有9株菌,产1种酶的有12株菌,不产酶的有13株菌。好氧菌在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过程所起的作用大;6株厌氧菌中仅有1株菌能产脂肪酶和纤维素酶,对尼罗罗非鱼消化食饵所起作用相对不大。优化罗非鱼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的结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根据池塘水质变化,特别是溶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几年的试验表明,这一养鱼系统,能改善池塘溶氧,促进饲养鱼生长。亩放0.3-1万尾,规格2厘米的当年鱼种,经过5个月培育,获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鱼种产量,规格达18-19厘米。比对照池增产35%,最高达50%以上。(本技术于1986年12月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