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伟 《中国种业》2016,(7):57-58
利用国内优良大豆种质垦农19与含有美国矮秆基因的大豆种质合农57杂交,在窄行密植条件下,结合品质分析与抗病鉴定,经过11年连续定向选择,创新出半矮秆耐密植、蛋白质含量高、抗病能力强的大豆新种质合农76。该品种适宜垄三栽培和窄行密植栽培,垄三栽培密度为35万~40万株/hm~2、窄行密植栽培种植密度40万~45万株/hm~2;蛋白质含量41.98%,脂肪含量为20.43%,为油饲兼用型品种;高抗灰斑病;在窄行密植条件下参加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46.5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311.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0号平均增产16.1%。合农76是我国自主育成的第一个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应用的半矮秆耐密植型春大豆种质,对推动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矮秆大豆窄行密植高产栽培技术是近年来在黑龙江省推广的一项新的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技术核心是选用半矮秆品种,缩小种植行距,增加群体密度,使植株在田间分布更均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靠群体增加大豆单产。该技术667m2平均产量200~250kg,较常规垄作平均增产15%~20%。1993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开始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技术.  相似文献   

3.
高油高产高效大豆品种合丰50的创新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边三2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于1991年以自选的极早熟自交系Km038为母本,Km130为父本组配成极早熟单交种,1992年又以该单交种为母本,以自交系NB15B为父本组配成的三交种。2001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正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及相似区域推广。产量表现1993-1994年所内产量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7483.6kg,较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5.2%;1995年品种比较试验,公顷产量6965.1kg,较对照品种孚尔拉增产15.6%。1996-1997年进行异地鉴定试验,…  相似文献   

5.
高油抗灰斑病新种质合丰 4 2号是利用国内骨干亲本 ,与在地理上和血缘上均为远缘的美国种质资源杂交后育成的优良种质 ,具有高油、早熟、抗灰斑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 ,适宜垄作和窄行平作密植两种栽培方式 ,在种质创新上获得较大突破。在垄作条件下一般产量 2 4 0 3 5~ 30 0 0 0kg hm2 ,增产幅度为 7 4 %~ 9 5 % ;在窄行平作密植高产栽培条件下一般产量 375 0kg hm2 左右 ,增产幅度为 30 %~ 5 0 % ,具有 4 5 76 5kg hm2 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6.
 密植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影响较大。⑴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干重、荚数、粒数降低,个体发育变差,倒伏加重;而群体干物重、叶面积系数、荚数、粒数及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增加趋势;⑵合丰42号密植最佳群体结构为45株/m2,盛花期和满粒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82和1.70,干物重分别为396.0g/m2和324.0g/m2,单株粒数47.1个,公顷产量为3578.3kg,较垄作对照增产18.3%。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育既高油又高产的大豆新品种,提升我国油用大豆生产优势和商品大豆市场竞争力,通过亲本系谱与血缘关系、基因与性状遗传及亲本使用效果分析,优选亲本、配制组合与创建选择群体,优化育种技术与检测分析方法,育成了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合农72,201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油分含量达到23.42%;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99.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9.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125.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0%;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300℃左右,适宜北方春大豆中早区种植;接种鉴定:中抗灰斑病。  相似文献   

8.
利用美国扁茎大豆进行杂交育种,在组合配制时采用了梯级杂交的方式,定向选择,成功育成了合丰51、合丰53两个大豆品种。合丰51在黑龙江省8区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2743.8kg/hm~2,较对照品种宝丰7号增产14.2%。合丰53在国家北方大区早熟组生产试验中6点平均产量2613kg/ 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9.9%。说明梯级杂交是品种改良成功的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豆机械化“深窄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窄密”机械化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是在吸收、消化、利用、提高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以矮秆品种为突破口,吸收垦区“三垄”栽培技术的精华--深松与分层施肥而逐步形成的新的大豆栽培技术。此栽培技术是以矮秆品种为基础,以气吸式播种机或精良点播机为载体,结合“深”即深松、深施肥与分层施肥;“窄”即窄行缩小行距;“密”即增加密度,保持群体匀度的综合配套技术。较“三垄”栽培技术增产20%以上,增产幅度700-1000kg/hm^2。比“三垄”栽培增收1000元/hm^2以上。  相似文献   

10.
黑河17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第5积温带是具有很大开发潜力的大豆种植新区,过去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北丰3号等品种因熟期较早、丰产性较好,曾获省奖励。但随着生产的发展,栽培水平的提高,这些品种丰产性和抗逆性等均感不够适应,针对生产中的问题黑河农科所育成了早熟、高产、抗倒伏大豆新品种黑河17号。2000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黑河17号大豆系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1986年以来以丰产、病轻的合丰23为母本,以高大、繁茂、秆强的黑交83—88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1998年1月审定推广。黑河17号1992年所内预备试验产量2599.7kg/hm^2,比黑河9号增产11.6%,早熟3d。1993-1994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540.1kg/hm^2,比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4.6%,1994年异地鉴定试验平均产量3056.3kg/hm^2,比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5.9%。  相似文献   

11.
大豆窄行栽培能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1989年Cooper在“大豆生产的持续高产体系概念”一文中,把窄行密植发展为SSS系统(solid-seeded-semidwarf,匀播-密植-矮秆),并指出了矮秆品种在获得高产中的作用。黑龙江近几年在吸收、消化、利用、提高国外大豆窄行密植技术的基础上,形成了“深窄密”、“宽台窄行”和“小垄密”等多种窄行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美国矮秆大豆品种‘hobbit’具有秆强、高油及高产的优异特点,现已利用育成大豆新品种4个(合丰42、57、合农60、64),油分含量变化幅度为21.90~23.04%;其中与黑龙江省优良大豆品种‘北丰11’进行杂交组配,育成半矮秆大豆品系合98-1667。结果表明,‘合98-1667’脂肪含量22.25%,具有耐密植栽培特性,公顷密度可达50-60万株,产量具有5467.95kg/hm2的超高产潜力,抗病能力突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郭泰  刘忠堂  王志新  吴秀红  郑伟 《种子》2007,26(10):97-99
合丰49号是以合交93-88(北丰9号×合丰34号)为母本,绥农10号为父本杂交育成。该品种粗脂肪含量19.58%,粗蛋白质含量40.56%,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45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98.6 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0号增产10.7%,抗灰斑病、中抗病毒病SMV 1号株系,适宜黑龙江省二、三积温带、吉林省东部山区、半山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呼盟、兴安盟等地区大面积种植,2005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为抗灰斑病、高产优质、广适应性品种。  相似文献   

14.
陈钢  栗雨勤  秦建国 《种子》2001,(4):21-22,25
对优质蛋白玉米鲁单207等品种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鲁单207的抗旱性优于对照冀单29,抗旱指数为1.13,旱处理产量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6688.5kg,比对照冀单29增产7.6%。水处理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8673.5kg,比对照增产2.6%。大田试验结果,鲁单207平均公顷产7099.5kg,比对照冀单29增产9.2%。  相似文献   

15.
超高产、多抗、高油大豆新品种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合丰45号是以绥农10号(绥农4号×绥7516)为母本,与垦农7号(绥农4号×合丰29号)为父本有性杂交育成的新品种,油分含量22.06%,蛋白质含量40.16%,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920.9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15.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826.4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增产16.4%,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中抗病毒病,属于超高产、多抗、高油专用型品种,2003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本文报导合丰45号的选育与试验结果,并对关键育种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窄行条播渗灌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97-1999年对渗灌与播种方式在旱地小麦产量形成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两个栽培因素中,渗灌有极显著的增产作用,两年平均渗灌量为32.0mm,产量达6686.7kg/hm^2,较对照增产19.4%,播种方式间产量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窄行条播与露地穴播增产幅度较大,二者产量分别为6477.9kg/hm^2和6405.4kg/hm^2,分别较诉露地条播增产15.9%与14.6%,窄行条播与渗灌措施间存在明显的协同效应,窄行条播加渗灌产量达7112.0kg/hm^2,较露地条播(不灌)增产33.9%,大于两单项技术与对照相比所表现的增产效应之和。窄行条播、渗灌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所表现的增产效应形成了旱地小麦渗灌窄行条播栽培技术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黔油18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双低、高产、抗(耐)病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原代号“黔杂8009”)系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品种,于200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1999-2001年两年贵州省油菜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两年全省16个点次的平均产量为170.56kg/667m^2,较对照油研7号增产10.22%,比对照增产8%以上的点次为62.5%,最高产量213.00kg/667m^2。通过重庆市2002-2004年度区试,平均产量127.50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8.32%;已经进入重庆市生产试验。  相似文献   

18.
连嘉粳1号是连云港市农技推广中心从秀405突变单株中系统选育出的中粳水稻品种,2001年参加全国北方稻区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15.6/667m^2,因优质高产,2002年破格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569kg/667m^2,比对照豫粳6号增产3.4%,同年区域试验产量为627.8kg/667m^2.较对照增产3.7%。2003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在豫北、鲁南、苏北、安徽淮北及陕西西安等地种植,尤其适于肥水条件较好的高产地区。  相似文献   

19.
密植条件下,不同群体结构对半矮秆大豆合丰42号影响较大。⑴随着群体密度增加,单株叶面积、干重、荚数、粒数降低,个体发育变差,倒伏加重;而群体干物重、叶面积系数、荚数、粒数及产量在一定范围内呈增加趋势;⑵合丰42号密植最佳群体结构为45株/m2,盛花期和满粒期叶面积指数分别为4.82和1.70,干物重分别为396.0g/m2和324.0g/m2,单株粒数47.1个,公顷产量为3578.3kg,较垄作对照增产18.3%。  相似文献   

20.
绥农38是以黑河31为母本、绥农3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育成,其脂肪含量21.13%,蛋白质含量37.80%,2013年生产试验每hm2平均产量2806.8kg,较对照品种合丰51增产13.3%。201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以及吉林、内蒙古、新疆等省区相适应的积温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