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断奶仔猪日粮酸度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仔猪消化道酸度是其消化环境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调节仔猪内环境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的基础条件,适宜的酸度是维持仔猪消化系统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尤其是断奶仔猪。幼年仔猪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胃的泌酸能力不足,胃内 pH值一般高于成年猪水平,这对仔猪的消化酶活性、微生态平衡以及其它生理功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日粮酸度是影响断奶仔猪胃内酸度的主要外源因素,日粮进入仔猪消化道后,与胃内的一些酸性物质结合,中和了部分游离酸,降低了胃内的酸度,从而影响仔猪的消化生理功能。衡量仔猪日粮酸度的指标一般有两种—— …  相似文献   

2.
乔春玲 《猪业科学》2023,40(2):27-27
仔猪断奶后腹泻一般发生在仔猪断奶后2周内,其症状是腹泻、脱水,仔猪死亡率高,存活仔猪体重明显下降。仔猪断奶后腹泻可导致仔猪生长缓慢甚至停滞,而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仔猪福利受损,从而造成猪场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1仔猪初生 1.1接产接产仔猪,首先将新生仔猪口、鼻内的黏液掏尽,除去仔猪身上的黏膜,迅速擦干仔猪身上的羊水和黏液,使仔猪能自由的呼吸,接着断脐,再将仔猪及时放在保温区,仔猪出生后1h内应吃到初乳,要协助初生仔猪吮吸初乳.必要时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相似文献   

4.
大肠杆菌在动物肠道内广泛存在,一般来说,大部分大肠杆菌是有益的。但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饲料或饲养条件改变、气候环境突变或遇代谢机能紊乱时,某些致病性大肠杆菌就会引起发病。仔猪大肠杆菌病即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周龄内仔猪黄色下痢、1月龄内仔猪白色下痢和2月龄内仔猪发生水肿病的系列疾病。在农村地区,该病十分普遍,可引起大批仔猪死亡,耐过的猪发育受影响,其饲料报酬降低。  相似文献   

5.
仔猪水肿病病原是溶血性大肠杆菌,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特别是断奶后15d内生长最健壮的仔猪,临床上以突然发病、眼睑水肿、四肢站立不稳,严重的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剖检胃壁水肿。该病关键在预防,临床上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已死亡。预防方法是:在仔猪易发水肿病的这段时间内(如仔猪断奶1~15d内)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1发病情况 2005年2月,泉州市某猪场突然出现2周龄内仔猪相继发病死亡,该病呈现暴发性流行,短时间内有28头仔猪发病,其中17头2~10d仔猪在发病1~3d内死亡,病死率60.7%。  相似文献   

7.
猪疥癣病是因猪疥螨寄生在猪的皮内而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的慢性皮肤寄生虫病,以皮炎和奇痒为特征,任何年龄猪均可感染。仔猪最易感染,哺乳母猪疥癣病很容易使仔猪感染,如继发葡萄球菌感染,易引起仔猪急性皮炎,疾病传播迅速,同一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感染发病,如未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整窝仔猪可在短时间内相继死亡。  相似文献   

8.
仔猪球虫病,是一种寄生在仔猪肠道内的原虫引起的一种疾病,引起仔猪腹泻、消瘦,导致仔猪死亡率增加,育成率降低,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从仔猪球虫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防治方法等方面,对仔猪球虫病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9.
1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出生1星期内的仔猪,以3日龄内的仔猪常发。只要有1头发病,1-2天内几乎全窝仔猪都会发病,同窝仔猪发病率常在90%以上,如不及时治疗,病死率接近100%。发病率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0.
断奶仔猪因其胃肠道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分泌足够的胃酸,加之一些饲料原料具有很强的酸结合力,使得仔猪胃内酸度较低,难以保证适宜的pH和足够的酶活性,容易导致仔猪出现消化不良和腹泻的现象。日粮系酸力是影响断奶仔猪胃内酸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日粮系酸力可以改善断奶仔猪的胃内酸度,维持体内消化、内分泌、微生态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能进一步改善仔猪的生产性能,降低其腹泻率。文章就断奶仔猪的日粮系酸力研究及其应用情况作一综述,以促进系酸力在断奶仔猪日粮配制上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低血糖病又称乳猪病或憔悴病,在农村养猪中时有发生,但因畜主对本症不甚了解,经验不足,不能及时治疗,常造成仔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很大损失。该病主要发生在1周龄内仔猪,2~3日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30%~70%,甚至100%,死亡率高达50%~100%。  相似文献   

12.
初生仔猪保温措施是直接关系到提高仔猪成活率及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环节,为此笔者从初生仔猪体温调节到生理特点,低温环境对初生仔猪的影响,初生仔猪所需的温度条件及保温方法等方面浅谈初生仔猪的保温问题。1.初生仔猪体温调节的生理特点仔猪出生前在母猪子宫内环境温度是39—40℃,分娩后体温迅速下降,通常在半小时内才开始回升。此外,初生仔猪自身体温调节存在不利因素:①缺少能完成体温调节功能的褐色脂肪、体脂和糖贮备,主要是通过问(下接36页)抖来维持和调节体温;②初生仔猪虽有发育尚好的神经系统,但生理功能不成熟,不…  相似文献   

13.
仔猪渗出性皮炎,又称“仔猪油性皮脂溢”或“猪油皮病”,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以渗出性坏死性皮炎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皮肤病,具有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现将一起仔猪发生葡萄球菌性皮炎的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河南省信阳地区许多猪场产房仔猪短时间内大量死亡,个别场仔猪(特别是以10日龄内仔猪)死亡率接近100%,致使很多母猪无仔可带,  相似文献   

15.
仔猪腹泻k88-LTB遗传工程菌苗免疫效果观察新生仔猪腹泻主要是因肠霉素索性大肠杆菌(EFEC)引起1周内仔猪发生黄痢、2-8周内仔猪发生白痢的多发性传染病。我市仔猪黄白痢发病率为60%,死亡率20%左右,严重影响仔猪成活,阻碍生长发育,对养猪业的危...  相似文献   

16.
仔猪黄痢也称为新生仔猪大肠杆菌病,是初生仔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黄痢是由不同大肠杆菌血清型引起的,受地域、饲养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出生后1周内排黄色或黄棕色稀粪的“黄痢”。主要发生于1周内的仔猪,特别是1~3日龄发病最多,随日龄的增长发病减少,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由于仔猪抵抗力差,黄痢引起迅速脱水,导致仔猪各器官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有的达100%。  相似文献   

17.
1哺乳仔猪 刚出生的仔猪应擦干全身,清除口鼻内的粘液,然后放人温暖、干燥的地方。 有的仔猪出生后看上去似乎已经死亡,但心脏还在跳动,对这种猪可倒提两后腿,然后拍打两侧肋骨以刺激其呼吸,直到仔猪发出咳嗽声为止。  相似文献   

18.
初生仔猪,胃和神经之间的机械联系尚未建立,一般要在2周后才出现反射性胃液分泌.出生2周内,胃液分泌主要是由食物直接对胃刺激引起的化学性分泌,胃液的分泌量白天少而夜间多.在胃液的组成上,初生仔猪胃液的特点是缺乏游离的盐酸,一般从3周开始才有少许出现,以后随年龄而增加,60日龄后盐酸含量接近成年猪的水平.因缺乏胃酸,初生仔猪胃液内的蛋白酶原无酶的活性,不能起消化蛋白质的作用.1胃酸对早期断奶仔猪的重要性仔猪胃内酸度来自乳酸、挥发性脂肪酸(VFA)和盐酸.哺乳期内,母乳中乳糖发酵产生的乳酸在维持胃内酸度上起…  相似文献   

19.
1仔猪黄痢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1-6日龄多发。以排黄白色或黄色稀便为特征,且同窝仔猪发病率高达90%以上,在寒冬和早春多发病。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初生仔猪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体内能源贮备有限;初生仔猪消化机能不健全,食物通过消化道的速度快,  相似文献   

20.
仔猪出生后一周内,主要应抓好猪的成活。初生仔猪一周内死亡率很高,其主要原因为冻死、压死、饿死或下痢死亡,因此必须做好保温、防压、固定乳头,让仔猪吃足初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