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坡地土壤的含水率、土壤水分特征曲线(PF曲线)、容重的测定和苗木成活率的调查比较,分析了坡地土壤水分动态规律及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认为选择(半)阴坡,并使针叶幼苗根系分布在20-40cm,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林火规律研究I.林火时空动态与分布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金森  胡海清 《林业科学》2002,38(1):88-94
根据黑龙江省1980-1999年的林火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工具,对黑龙江省林火时空动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林火可分为1980-1987年的多发段和1988年以后的低发段。人为火与总林火规律相似:次数频谱周期为16、4.5a和2.3a,面积频谱周期为6a。雷击火次数频谱周期为9.1a和3.0a左右,面积频谱周期为9.1a。总林火次数和面积显著正相关,雷击火的次数与面积不相关。林火主要发生在4月、5月。人为火面积集中在3月、4月,雷击火面积集中在5月。林火由西北向东南呈条带状分布,具有自组织特点,分数维分别是0.86、1.05和0.68。对火频谱周期,自组织性进行了讨论,指出自组织函数将林火的时空特性结合在一起,采用负幂函数描述时存在适用下限并给出计算公式。对不同区域的自组织分数维进行了比较。对人为引入火烧的适宜强度和频度进行了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3.
固定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的连续观测,研究了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生长末期土壤含水量低于生长初期,季节动态变化明显,可分为3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3—5月)、土壤水分消耗期(6~9月)、土壤水分稳定期(10月至翌年3月);在空间上,各样地土壤含水量均随深度的增加而有所增加,整个土壤剖面自上而下按水分变化规律可划分为3层:表面干沙层、水分活跃层、水分相对稳定层。在不同部位各层的厚度并不相同,固定沙丘不同部位的水分也不相同,总体来说坡脚〉坡腰〉坡顶。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动态演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基于2003、2011年Landsat-7卫星影像数据,运用Fragstats3.3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和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方法,通过对比2003、2011年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研究福建省平潭岛的景观格局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景观各要素特征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农村居民点的斑块面积由2003年的2464.08 hm2增加到2011年的4550.83 hm2;景观空间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景观类型的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邻近景观指标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景观类型之间距离更远,变得更离散;景观异质性指数中的廊道斑块密度明显增大,增加量为21.96个.hm-2。8 a间平潭岛的景观格局呈现剧烈变化态势。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生态环境特殊、生物多样性丰富,是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地区之一。同时,作为中国中部生态旅游热点地区,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严峻的挑战。本研究通过对神农架地区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landsat 5、landsat 8遥感影像数据(30 m×30 m分辨率)进行解析,获得了这3个不同时期研究区的耕地、林地、灌草地、湿地、水体和建设用地等6种不同景观类型的分布图及不同景观类型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这20年内,神农架的主体景观森林得到了较好地保护,面积基本保持了动态平衡,耕地面积也基本稳定,建筑用地和水体显著增加,而灌草地则显著减少,湿地在2010~2020年也显著减少;且不同景观类型之间的变化幅度在2000~2010年要显著大于2010~2020年。因此,在未来应该注意加强对该地区灌草地及湿地的保护,并严格限制建设类项目。本研究的结果能够为神农架地区的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共用9种方法测定辽宁荒漠化地区主要树种的抗旱性。它们为叶片的保水力、水分亏缺、蒸腾强度、自由水与束缚水、水分代谢系数、水分活性、比叶面积、根水势和根的分布及状况。从根、叶等不同角度测定树木的抗旱特点,寻找出既能生长快而好,又能改善地力条件的理想树种来栽植和推广,改变辽宁荒漠化地区树种单一、病虫害严重现象。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研究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荒漠化是世界公认的几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世界近30%的陆地面积已遭到荒漠化的危害。我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文中以年代先后顺序,对国际荒漠化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在对我国荒漠化研究进展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际荒漠化研究趋势,预测了我国未来荒漠化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际防治荒漠化动态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姬玉英 《新疆林业》1998,(3):243-243
  相似文献   

10.
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分布规律及动态演变趋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结合甘肃省首次开展的沙质荒漠化土地普查工作,采用美国陆地卫星TM影像遥感解译与地形图现地调查相结合的综合调查方法,分析了甘肃省沙质荒漠化土地的水平分布、垂直分布、按行政区及按沙区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得出甘肃及其沙区从建国初期至现在近半个世纪以来沙质荒漠化土地动态演变趋势:沙质荒漠化土地年均递增率0.38%,其中以河西走廊西段沙区发展最为迅速,年均递增率1.47%;沙质荒漠化土地中固定半固定沙地(丘)年递增率0.89%,其沙质荒漠化土地治理与蔓延速率之比为2.3∶1。  相似文献   

11.
Based on long term and stationary research,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and dynamic laws of soil water content in Minqin desert area were studied. Som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The change of soil water content in different years is not obviously in shrub sand dune of Nitraria sibirica and Tamarix ramosissima, but it was great in shifting sand dune, the maximum is 2.538%; (2)The season dynam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ccumulating, consuming and stable; (3) The vertical change of soil water content distribution is obvious, i.e., decreasing with the depth; (4)Compared with the lower slope and middle slope,the upper slope has higher soil water content, the maximum is 15.408%.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土壤呼吸的时空变异及其与影响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美国Li—cor公司生产的L16400-09土壤呼吸室连接到L1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对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连续1年在生长季的野外测定,并通过多元回归手段对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003年生长季祁连山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的季节动态均为一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7月份;2)不同植被类型之间的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都存有一定程度的空间变异,且随着季节的变化,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其变异系数分别为:土壤呼吸速率在21.4%-72.18%之间,温度在12.00%-38.67%之间,土壤水分在32.17%.201.34%之间,地上生物量在72%左右;3)CO2释放速率、气温、土壤含水量和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约有81%的土壤呼吸量变化是由气温、土壤水分和生物量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喀斯特断陷盆地小流域中典型植被恢复模式,即桉树(Eucalyptus maideni)林、冲天柏(Cupressus duclouxiana)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以及天然次生灌丛、高盖度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灌丛和低盖度车桑子灌丛为研究对象,探究断陷盆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时空变异规律,为该地区植被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和土壤水分传感器同步监测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小流域降雨量与各林地土壤水分,采用变异系数与克里金插值分析方法,对6种植被恢复模式林地的土壤水分时空异质性以及持续干旱条件下土壤水分衰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植被类型不同土层雨季和旱季土壤体积含水量垂直变化趋势相同,且雨季土壤水分含量显著高于旱季(P0.05),均为中等变异(Cv:12.88%28.66%)。(2)同一乔木林雨季和旱季的土壤活跃层与次活跃层垂直分布不同,但同一灌丛雨季和旱季分布相同。(3)6种植被恢复模式土壤体积含水量均在降雨量较充足的8—9月达到最大值,其变化范围介于26.25%44.08%之间,在降雨量明显不足的3—4月达到最小值,土壤体积含水量介于9.48%17.47%之间。(4)3种乔木林0 30 cm土层、3种灌丛0 10 cm土层充分降雨后约10 d土壤水分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低盖度和高盖度车桑子灌丛10 30 cm土层土壤水分降雨后15 d恢复为降雨前1 d水平,并且接近植物萎蔫系数。[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间雨季、旱季和月均土壤体积含水量均表现为桉树林天然次生灌丛冲天柏林马尾松林高盖度车桑子灌丛低盖度车桑子灌丛。喀斯特断陷盆地季节性干旱和临时性干旱问题严峻,乔木林和灌丛经充足降雨,达到田间持水量后,在连续放晴天气下林地土壤水分可供植物10 15 d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
以云南小黑山自然保护区作为研究区域,利用Fragstats软件和Arcgis软件分析了其一级和二级生态系统的分布和面积变化,选取斑块数、平均板块面积、聚集度、类板块平均面积和景观连接度等5个景观指数来分析景观格局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年间,保护区内的草地生态系统面积增加,耕地减少,并且出现了城镇;保护区内的斑块数增加了36个,平均斑块面积降低了0.548 5hm2,聚集度指数增加了2.751 1,该区域内景观完整性度减少。  相似文献   

15.
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有重要影响,可能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损害,但在森林生态系统演替中又具有重要和积极的影响。研究森林火灾发生规律是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的基础,也是指导森林防火与补救工作的重要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受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森林火灾有多发的趋势,关于森林火灾发生及其生态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文中在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森林火灾发生的不同时间尺度和不同空间尺度上评述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总结我国森林火灾发生的一些总体规律性,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多伦南部、围场西部、丰宁北部为研究对象,利用1987年、1999年和2004年3期Landsat TM卫星影像,采用监督分类和转移矩阵,对该地区土地利用及土地沙化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环境具有恶化和逆转双重性,积极的生态建设能有效遏制生态环境的恶化。1987—1999年该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沙化土地扩展,1999年在以生态建设为中心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后,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显著遏制。  相似文献   

17.
宁南山区坡地改造工程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宁夏南部山区在退耕还林工程中,不同立地类型采用不同方式的造林整地的土壤水分监测,得出:88542水平沟整地对不同坡位和100cm土层内不同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平沟整地土壤含水量均比自然坡面高。  相似文献   

18.
浙西低山区森林小气候时空动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WeatherHawk全自动气象站对浙西低山区不同林型(杉木林、侧柏林和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空间位置(林外空旷地、林缘、林窗和林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林内空间位置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日进程呈多峰曲线;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日均值在不同林型内大小顺序为林外空旷地〉杉木林〉马尾松林〉侧柏林,在杉木林不同空间位置的日均值大小顺序为林外空旷地〉林缘〉林窗〉林内,大气相对湿度顺序相反;林外空旷地的3个气象因子日进程晴天呈单峰曲线,阴天表现多峰曲线;林分内3个气象因子波动幅度比林外空旷地小,侧柏林的降温保湿能力最好。  相似文献   

19.
运用克里格空间数据制图和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2001—2008年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主要气象因子与林火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南州森林春季防火期内降雨量、蒸发量和最大风速相对空间分布不均匀,而最高气温、最小空气相对湿度则相反;空间分布上存在一定的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时间动态明显;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空间分布上以都匀、平塘和罗甸3地为分界线,东南部6个县市森林火灾次数及火场面积大于西北部6县市。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杜仲林下穿透雨的定位监测,结果表明:在测定期间,穿透雨量占总降雨量的72.5%,2004年7月的穿透雨量最大(319.9 mm),而穿透雨率最大值(85.5%)出现在2004年12月;在水平空间分布上,林下穿透雨显示出明显的空间变化,各观测点的穿透雨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且穿透雨的空间变化率随着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减小;杜仲林下穿透雨呈现明显的汇集效应,其中50%的观测点和28.8%的降雨出现了穿透雨率大于100%的情况;林冠特征影响穿透雨的空间分布,冠层的厚度和盖度与穿透雨之间均有显著的负相关性,但是穿透雨率与距主干的距离和分枝角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