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稻应用土壤磷素活化剂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壤中磷素利用率低的问题,进行了2a的磷素活化试验。结果显示:在水稻本田中施用二铵150kg/hm^2(常规用量),配施7.5kg/hm^2土壤磷素活化剂,可增稻谷13%左右。分析了土壤磷素活化剂的应用条件,指出了土壤磷素活化剂只有在配施一定量二铵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活化土壤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04年在沈阳市东陵区进行了花生不同肥料配施试验.结果表明:在施尿素150 kg/hm2,二铵300 kg/hm2,K2SO4 225 kg/hm2的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750 kg/hm2 复合微肥75 kg/hm2,花生鲜荚果、优质鲜荚果、干果及干果仁产量最高.此外,氮、磷、钾复合肥配合施用,硼肥与复合微肥配合施用都有较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探求适合河南省花生产区磷与有机肥合理的配施比例,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磷用量(45、90和135 kg/hm2)与有机肥用量(0.75、1.50和2.25 t/hm2)配施对花生产量及磷素吸收、土壤Hedley各磷素形态含量与分配及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磷用量下,与2.25 t/hm2有机肥用量相比,0.75和1.50 t/hm2有机肥用量下,花生产量显著提高8.2%~11.8%,地上部干物质重显著降低17.1%~64.3%;相同有机肥用量下,增施磷肥显著增加花生地上部生物量,但对产量无显著影响。花生不同部位磷含量对磷与有机肥配施的响应表现为,中高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分别显著高于低量有机肥和磷肥处理,而中量和高量有机肥、磷肥处理间差异因植株部位不同而异。土壤不同磷组分对磷与有机肥的响应存在差异,其中活性磷组分(H2O-P和NaHCO3-Pi)和中等稳定性磷组分(NaOH-Pi和NaOH-Po)含量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土壤稳定性磷组分(HCl-P和Residual-P)随磷肥与有机肥用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有机肥和磷肥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不同,增加有机肥能显著提高土壤磷酸酶活性,但增施磷肥抑制土壤磷酸酶活性。综合而言,磷肥与有机肥合理配施能显著提高花生产量、花生各部位磷素含量、土壤活性磷含量及土壤磷酸酶活性,过量施用有机肥和磷肥均可造成花生营养生长过旺,产量下降,还不利于提高花生体内磷含量。本试验条件下在施用45 kg/hm2磷肥基础上配施0.75~1.5 t/hm2的有机饼肥有利于改善土壤-花生系统磷素营养,促进花生产量提高,可在豫南砂姜黑土花生种植区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4.
追施氮肥对土壤氨挥发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文伟  黄炜  贾宏涛  李赟  薛涛 《玉米科学》2009,17(4):112-114
以北疆玉米-土壤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通气法对不同氮肥品种和用量处理条件下田间土壤氨挥发进行了原位监测。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处理(常规和过量)比二铵处理土壤氨挥发显著增加,累积量分别增加了0.149 kg/hm2和0.151 kg/hm2;过量施肥能够加剧土壤氮素损失,过量施用尿素和二铵,土壤氨挥发累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0.160 kg/hm2和0.043 kg/hm2。施肥过程中应选取合适的肥料和合理的用量,以减少土壤氨挥发损失,降低肥料的投入,提高肥料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钾及钾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施钾量的条件下,钾及钾锌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钾肥增产553.0~2292.0kg/hm2,配施钾锌肥可增产1062~2692.5kg/hm2。经回归分析,单施和配施的最佳施肥量(K2O)分别为275.8kg/hm2和283.5kg/hm2。与单施钾肥相比,配施更能有效的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增加次生根数,降低秃尖,改善穗部性状,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土壤磷素活化剂在大豆生产中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土壤磷素活化剂对大豆产量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磷素活化剂能活化土壤中被固定的磷使其成为植物可利用状态,同时可减少磷肥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的大豆株高,根长,根瘤数,植株鲜,干重均有所增加,具有较好增产潜力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土壤磷素活化剂和专用肥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磷素活化剂与专用肥配合施用及专用肥单独施用 ,与常规施肥比较 ,无论生育状况、产量还是商品性均有所提高 ,其效益增加明显。前者和后者分别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 6 6 2 0 0kg和 4 2 6 3 5kg ,增产率分别为 2 2 1%和 14 3% ;增值分别为 2 16 2 4元 /hm2 和 14 6 5 8元 /hm2 ,增值率分别为 99 4 0 %和 36 4 3%。  相似文献   

8.
随着水稻种植年限的增加 ,土壤中的有效磷逐渐下降 ,限制了水稻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土壤磷素活化剂具有改善土壤环境 ,提高肥料利用率 ,提高作物产量 ,促进早熟等优点。现将水稻应用土壤磷素活化剂试验做以总结 ,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1 试验材料及方法1 1 试验地情况 试验设在建三江管局八五九农场水稻科技园区 ,土壤类型为白浆土 ,地势平坦 ,土壤肥力中等。单排单灌 ,灌排畅通。1 2 试验方法 本试验设磷肥和土壤磷素活化剂两因素 ,其中磷肥设四个水平 ,土壤磷素活化剂设两个水平共计 10个处理 ,其中两个不施土壤磷素活化剂 ,…  相似文献   

9.
磷素施用对鲜食糯玉米养分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以苏玉糯5号和渝糯7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磷素施用(A:空白;B:一次性基施P2O575 kg/hm2;C:一次性基施P2O5150 kg/hm2;D:基施和拔节期追施P2O5各75 kg/hm2)对鲜食糯玉米产量、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粒数、子粒鲜重和干重随着磷素施用量增加均显著增加,鲜子粒产量升高,升幅D处理高于C处理。随着磷素施用量增加,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积累量均显著升高,磷素施用量P2O5150 kg/hm2时,分次施用较一次性基施植株干物质量和氮、磷、钾积累量分别升高11.1%和16.2%、19.4%、34.5%。鲜食期植株干物质和磷素主要分配于子粒和茎秆,氮素主要分配于子粒和叶片,钾素主要分配于茎秆和叶片。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苞叶中干物质分配比例较低、茎秆中氮素分配比例较高、叶片和子粒中磷素分配比例较高、叶片中钾素分配比例较高时有利于糯玉米鲜子粒高产。  相似文献   

10.
大豆应用土壤磷素活化剂显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崔正忠  韩芳  单德鑫 《大豆科学》2001,20(2):125-127
根据土壤磷素活化剂对大豆显效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可提高土壤无机磷总量,减少磷肥用量,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是目前开发活化土壤固定磷素资源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解决水稻土壤保肥能力较弱,水稻产量较低,氮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田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大田试验,设4个施氮量水平,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和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即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和高密度(30万穴/hm2)。以探究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植密度下水稻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加深,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D3N4处理碱解氮含量下降了60.8%,D3N3处理速效磷含量降低了72.7%。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速效钾含量升高,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栽植密度增加,土壤pH值与速效磷含量有所下降,表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升高,有机质含量与产量及肥料偏生产力均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结论】当栽植密度为27万穴/hm2时,氮肥用量288 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14 615.3 kg/hm2;相同密度下氮肥按照216 kg/hm2施用,水稻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较高。研究结果可在实际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解决水稻土壤保肥能力较弱,水稻产量较低,氮肥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方法】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水稻田设置氮肥水平与栽植密度双因素大田试验,设4个施氮量水平,即无氮(N1,0 kg/hm2)、低氮(N2,216 kg/hm2)、中氮(N3,288 kg/hm2)和高氮(N4,360 kg/hm2);栽植密度设3个梯度,即低密度(24万穴/hm2)、中密度(27万穴/hm2)和高密度(30万穴/hm2)。以探究不同氮肥水平和栽植密度下水稻成熟期土壤养分含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变化。【结果】随着土层加深,氮、磷、钾、有机质含量均明显下降。其中D3N4处理碱解氮含量下降了60.8%,D3N3处理速效磷含量降低了72.7%。随着施氮量增加,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速效钾含量升高,肥料偏生产力和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产量先升高后降低;随着栽植密度增加,土壤pH值与速效磷含量有所下降,表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略有升高,有机质含量与产量及肥料偏生产力均先升高后降低,氮肥农学利用效率降低。【结论】当栽植密度为27万穴/hm2时,氮肥用量288 kg/hm2,水稻产量最高,为14 615.3 kg/hm2;相同密度下氮肥按照216 kg/hm2施用,水稻产量、氮肥农学效率和肥料偏生产力均较高。研究结果可在实际生产中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3.
江西红壤稻田三熟制条件下,双低油菜新品种中双7号合理配施氮磷钾复混肥(纯N240kg/hm2 P2O5 60kg/hm2,K2O90kg/hm2和硼砂15kg/hm2),有利于提高植株养分含量,保持养分平均,增加生物学产量,菜籽产量达到2437.5kg/hm2,与NK,NP和N等施肥处理比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在龙岩市新罗区进行了水稻宜优673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结果表明,在该区中低等肥力田块种植宜优673最佳经济施肥量是纯氮162.6 kg/hm2、五氧化二磷90.6 kg/hm2、氧化钾225.0 kg/hm2,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最佳产量为10 511.7 kg/hm2,其他杂交稻品种可参照施用。  相似文献   

15.
在土壤深层积氮、钾氮比例失调、磷素较多条件下,采取调控氮磷钾措施,5年试验结果表明,每hm~2施氮75kg、磷60kg钾112.5kg(纯量),甜菜产糖量最高,工艺品质好于其它处理;根转化糖、K、Na、α—氨态氮含量和杂质指数随施氮水平增加而提高,而蔗糖含量、可回收糖量则随之下降.适当增施钾肥能显著改善甜菜工艺品质,而增施磷肥对改善工艺品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 585、780、1 170 kg/hm2 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 12 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 52.71%、36.94%和 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 1 170 kg/hm2 的 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 585、780 kg/hm2 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 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 T1、T4 处理,其次为T2和T5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不同施用量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剂(2906、4100、5415 kg/hm 2)下火龙果果园土壤理化性状和幼茎养分含量的差异,为火龙果果园的土壤肥力管理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虽然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剂中化肥用量仅为对照的13.40%、18.90%和24.96%,但改良剂的施用未降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和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且改良剂施用量为5415 kg/hm 2的处理显著提升了肥沟内土壤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此外,改良剂的施用未降低土壤pH和火龙果幼茎养分含量。火龙果果园中可施用腐殖酸类营养型改良剂,从而减少化肥的施用量,稳定果园土壤肥力和保障火龙果生长的养分需求。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调查及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通过了解海南岛芒果园施肥现状及对应的土壤养分状况,综合分析施肥管理现状,为芒果种植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芒果主产区肥料投入平均水平为 N 334.01 kg/hm2、P2O5 177.10 hm2、K2O 184.21 hm2,其中 N∶P2O5∶K2O 为 1∶0.53∶0.55,芒果化肥消耗系数为 0.059 01 kg/kg,纯氮消耗系数为 0.020 7 kg/kg,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 76.92%,有机肥平均施用量低于 333.33 kg/hm2。海南岛芒果主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范围为11.16~17.22 g/kg;碱解氮含量偏高,范围为 278.86~859.10 mg/kg;速效磷含量差异较大,为21.74~81.73 mg/kg;速效钾含量在 96.56~97.19 mg/kg。综上所述,海南岛芒果园氮磷钾肥料投入比例不科学,钾肥投入量偏低,建议增施钾肥;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建议提高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增大有机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9.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比较复混肥 585、780、1 170 kg/hm2 在一次施肥和分次施肥处理下对华南 12 号木薯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讨木薯种植中的最佳施肥方案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复混肥处理的化肥施用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 52.71%、36.94%和 5.42%,但其株高、单薯长度、单薯粗、鲜薯重和地上部鲜重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木薯种植降低了土壤 pH、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提升了土壤速效磷含量,而施肥量 1 170 kg/hm2 的 T3、T6处理提升了土壤速效钾含量。但相对于对照,土壤肥力的变化则因施肥量和施肥次数而异,复混肥施用量为 585、780 kg/hm2 的处理,分次施用更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的降低,而施肥量为 1 170 kg/hm2的处理分次施用仅有利于减缓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降低,而不利于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降低。另外,所有复混肥处理均比对照具有更高的产投比,但经济效益最好的为 T1、T4 处理,其次为 T2 和 T5 处理。因此,从产量构成因素、土壤养分变化和经济效益综合考虑,T4 为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