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团头鲂( 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人工繁殖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对团头鲂亲体的选育、催产、产卵方式、孵化设施、孵化用水、水霉控制等几项重要环节工艺进行新技术研究和改进,使团头鲂亲鱼催产率稳定在96%以上,年平均kg产卵、kg产苗分别达21.7万粒、18.1万尾.  相似文献   

2.
团头鲂作为淡水名贵鱼类深受人们喜爱,但长期以来一直是池塘混养和江河、湖泊、水库等水域增养殖的主要品种,池塘主养有待于进一步发展。本文根据试验和实践经验,从池塘放养前的准备工作、鱼种放养、饲养管理与鱼病防治等方面探讨亩产600~800kg的团头鲂商品鱼池塘主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团头鲂是中国长江中下游一些湖泊中特有的野生种类,其肉味鲜美可口,被誉为鱼中上品。1955年由易伯鲁从形态上将其与三角鲂加以区别,并确定为新种——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 Yih)。1960年,柯鸿文等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进行了团头鲂的繁殖与饲养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选用适当蛋白质含量的沉性颗粒饲料,投饲技术和提高养成规格等降本增效措施,对不同鱼类的合理搭配混养模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以肃静Ⅰ号一龄鱼种为主养鱼,混养上层及中底层鱼类,亩产达到1,107.6和1,138.6kg,其中主养鱼亩产分别为541.4和521.6kg,占各试验池产量的48.88%和45.81%,平均亩效益为1,842.36和2,216.74元。研究证实,团头鲂浦江Ⅰ号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效益显著,可作为池塘主养鱼而推广。  相似文献   

5.
团头鲂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鱼类,它具有肉质好、病害少、易捕捞、饲养方便等优点,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一带池塘精养的主要品种之一。为了不失时机掌握好团头鲂的人工繁殖,扩大苗种生产,作者将繁殖技术作一简要的归纳,以供生产上参考。一、亲鱼培育1.亲鱼选择选择生长快、体格健壮、体型优良、背高肉厚,无畸形、无疾病  相似文献   

6.
团头鲂的性腺在池塘中能够发育成熟。在北方地区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池塘中产卵和人工催产的最适季节。受精卵在水温25~28℃,30小时左右即能孵化出苗,鱼苗当年能长到5—7cm。  相似文献   

7.
团头鲂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秋 《齐鲁渔业》2002,19(10):25-25
团头鲂人工繁殖主要包括亲鱼培育、药物催产和人工孵化等几个阶段。一、亲鱼培育1.亲鱼来源与雌雄比例 在湖泊水库或池塘中捕捞成鱼时,可选留体质健壮,鳞、鳍完整,无病无伤的3龄以上个体做亲鱼,经过安全运输放入亲鱼培育池中,也可由鱼种选育而成。选留亲鱼时,要注意雌雄比例。要求雄鱼数量要略多于雌鱼,一般雌雄比例在1:1.5~2.5。雌雄鱼主要从胸鳍形状、珠星的多少和腹部大小来鉴别。2.亲鱼培育 当年春季收集的亲鱼,一般通过短期培育就能成熟,不论鱼池大小,单养或配养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培育池的面积一般1亩左右,水深保持在1.2m,可放养100~150kg的团头鲂,并适当配养4~6尾鲢鱼,以调节水质。在早春时,团头鲂亲鱼经过越冬,体  相似文献   

8.
9.
<正> 团头鲂肉鲜味美,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鱼病少、适应性强的优点,已成为不可缺少的特种鱼优良养殖品种。我场于1991年1月承担了市科委《团头鲂人工繁殖与育成技术》项目。经过3年的试验,掌握了一套比较实用简单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拉术,孵化水花鱼苗400多万尾,育成50g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三氧化二铬为指示剂测定了一冬龄团头鲂(MegalobramaamblyocephalaYih)对12种饲料原料的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无氮浸出物、总磷和总能量的表观消化率,首次报道了总磷消化率和可消化能。从表观消化率和可消化能的角度评价了12种饲料原料的营养价值,为开发适于团头鲂的人工配合饲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冯逸民 《淡水渔业》1973,(12):28-28
今年三月,我们在湖北秭归县第坪渔场进行了团头鲂人工繁殖试验,现将几点技术措施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团头鲂“浦江一号”是经过15年精心选育而成的良种,其体型优良,遗传性状稳定,生长速度比原种提高30%。21308年从上海海洋大学南汇水产动物种质试验站引进团头鲂“浦江一号”亲本150对,后备亲本1000对,亲本体重1.Okg/尾,后备亲本体重75g/尾,2010年繁殖成功,生产水花200×10^4尾。  相似文献   

13.
在面积为6 667m2的池塘混养(鱼回)、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给(鱼回)、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饲养209d,共产(鱼回)鱼6 960kg,团头鲂6 889.6kg,异育银鲫345kg,鲢和鳙共2 137.4kg,每666.7m2产量1 633.2kg,每666.7m2成本7639.16元,每666.7m2利润4 324.26元,投入产出比为1:1.56.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主养1龄团头舫鱼种和2龄团头鲂养成的高产试验,研究了团头舫和配养品种的放养密度、饵料配方、水质管理、投饵方法等技术。结果:1年育成大规格鱼种,2年养成商品鱼,团头鲂养殖周期由3年缩短为2年,平均每亩净产团头鲂鱼种397.50kg,平均尾重33.97g;平均每亩净产团头舫成鱼461.02kg,平均尾重347.3g。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高产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动力学方法测定了团头鲂肝胰脏淀粉酶和肠道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分布及pH值对各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糜中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沿消化道从前至后逐渐减弱,而肠黏膜中各消化酶活性则基本上是由前到后逐渐增加。在pH值6.0~9.0范围内,肠道蛋白酶活性在pH为8.6时为最大,在pH值6.2~8.6范围内,肝胰脏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在pH值7.8时为最大。  相似文献   

16.
在水库进行了网箱养殖团头鲂试验,采取网箱配套养殖鱼种和成鱼,自己设计饵料配方、合理投喂和防治鱼措施,15只网箱总面积375m^2,共产商品鱼23505kg,平无尾重451g,盈利6.635万元,折合亩净产35616kg,亩盈利11.8万元。  相似文献   

17.
从饵料选择、饲养密度和池塘水面3个方面对北疆地区池塘主养团头鲂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所选A和B两种饲料都能很好地促进团头鲂的生长,团头鲂的平均相对增长率分别为195.70%和187.70%;团头鲂在饲养密度为325.6~597.0 kg/hm2时生长较快;在水面较大的池塘中,团头鲂呈现出较好的生长势头。  相似文献   

18.
在面积为6667 m 2㎡的池塘混养、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 (鱼回)、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鲢、鳙不投饵.设置2台3 kW增氧机,饲养209 d,结果共产鱼6960 kg,团头鲂6889.6 kg,异育银鲫345 kg,鲢、鳙共2137.4 kg,平均产量为2.45 kg/m2,平均成本为11.45 元/m2,平均利润为6.48 元/m2,投入产出比为1∶1.56.  相似文献   

19.
鄱阳湖渔区的团头鲂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鄱阳湖渔区的团头鲂胚胎发育观察ORSERVATIONSONTHEEMBRYONICDEVELOPMENTOFMEGALOBRAMAAMBLYCEPHALAINTHEFISHINGAREASOFPOYANGLAKE虞鹏程张丰旺(南昌大学生物科学工程系,...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鲢鱼人工繁殖群体遗传多样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湖北荆州和广西昭平的两个链鱼 (Hypophthalmichtysmolitrix)人工繁殖群体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结果表明 ,鲢鱼两个人繁群体内个体间的遗传相似度分别为 0 9715和 0 96 6 5,Shannon表型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6 2 6 9和 7 86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