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1.选用良种,建立采苗圃 皖南岗丘区适宜推广的脱毒甘薯品种主要有徐薯18、皖薯1号、皖薯2号以及食用型良种北京553及紫罗兰甘薯等。要利用大棚、小拱棚、地膜加温保温等方式,建立采苗圃。采用以苗繁苗的育苗方式加快种苗繁殖速度,解决脱毒甘薯量小和栽插推广用苗量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生产上采用的甘薯繁殖方法通常有二种。一为薯块育苗,一为莖蔓育苗。在晋江专区的惠安、南安、仙遊、莆田、晋江、安溪等县以及泉州市,群众有采用甘薯莖蔓培育过冬苗的习慣。一般認为薯块育苗薯苗质量較好,而莖蔓育苗則繁殖系数較高。为了探討莖蔓育苗在甘薯良种繁育中的作用及其能否引起品种退化現象和防止退化的办法,特据試驗調查材料初步获得的結果整理报导如下。 一 茎蔓育苗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甘薯育苗中,适时育足壮苗,是取得高产的重要保证。因此,应抓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一、精选和处理好薯种当前推广的甘薯良种有:新农1号、新农4号、新引1号、苏署8号、西农431、秦薯2号等主栽甘薯新品种。不同地区可因地制宜选用高产、抗病良种,夏薯的生活力强,感病较短,皮薄,出苗较快,应选用夏薯做种。在育苗时必须严格选择无病虫,无破伤,不受冷害和渍害,并具有本品种特性的菜种。为防止  相似文献   

4.
甘薯是仙游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全县常年栽种甘薯6.45万亩,因苗农长期使用老蔓育苗,造成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单产下降。为了改变不利的甘薯生产现状,农技部门采取了建立薯苗生产基地、引进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提纯复壮当家品种等措施,每年繁育良种壮苗3亿多株,实现良种薯苗自给有余,每亩增产鲜薯600-1000kg,农民可增收600—800元。介绍了甘薯提纯复壮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摸清密云区甘薯种植户、甘薯育苗生产基本情况及发展制约因素,对本区甘薯主产区的36户甘薯育苗户和56户甘薯种植户进行了育苗生产和薯苗需求情况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存在种植零散、多以一家一户小面积生产为主,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种薯(苗)生产销售非专业化、脱毒种(苗)普及率低、甘薯贮藏损失率高等问题。建议:打造密云甘薯种植专业村,使甘薯生产规模化,加大加快甘薯专业育苗村建设,使育苗生产标准化,优化并规范甘薯种植品种、应用甘薯脱毒技术培育脱毒种苗,推广日光温室电热育苗环保高效育苗方式,普及甘薯高效育苗技术,为全区甘薯生产提供优质壮苗,以保障全区甘薯产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脱毒微型薯生产和育苗技术是一种甘薯种薯种苗相关的新技术。为了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生产提供依据,于2017—2018年进行脱毒微型薯不同种薯大小和育苗方法的育苗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种薯越大,种薯出苗数越多,种苗素质越好,以8.0 g种薯高密度育苗的出苗效果最佳。稀播育苗能显著提高种薯的出苗数和种苗素质,在同样的用种量下,5~10 g微型薯稀播壮苗的效果最好。采用大棚一次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28.3,甘薯生产用种量约为15 kg/hm~2;采用"加温育苗圃+大棚采苗圃+小拱棚采苗圃"二级育苗,约10 g脱毒微型薯的种苗繁殖系数可达87.0,甘薯生产用种量可控制在5.25 kg/hm~2以下。  相似文献   

7.
正1选用良种根据用途、市场需求等情况因地制宜选用龙薯31号、广薯87、泉薯9号、龙紫4号、龙薯15号、龙紫薯6号、金山630、岩薯7-3、福薯7-6等。2培育壮苗薯块繁种就是在上年甘薯收获时选留具有品种特征、薯种250g左右、无病伤完好的薯块做种。结合当地实际,采用塑料膜覆盖苗床育苗、塑料大棚露地育苗、露地育苗以及小苗假植采苗圃育苗等方法之一。前三种育苗法苗地宜选用土壤肥力较好、土质疏  相似文献   

8.
正栽植早熟甘薯品种,甘薯收获后定植白菜,可较大地提高土地收益,其栽培关键技术如下。一、品种选择甘薯品种选择市场潜力大,早熟高产抗病品种,如山东地区可选龙薯9号、改良苏薯8,若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方式可选用品质好、适口性强的济薯26。白菜品种以抗病性强为主,如油绿3号、义和秋、北京新三号等。二、育苗甘薯育苗时间一般在3月上旬。大白菜育苗时间为8月7日前后。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尾号为5148的用户问:春甘薯什么时候育苗,怎样育苗?专家解答:春甘薯种薯上床时间一般在3月下旬,栽插前30多天排薯上床为宜。1要选择皮色鲜亮光滑,薯块无病无伤,没有受冷害和湿害的种薯排种。2种  相似文献   

10.
甘薯回笼火炕育苗技术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甘薯品种回笼火炕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回笼火炕育苗一窝红出苗190棵,移栽成活率95%,最高;农家种其次,出苗186棵,移栽成活率达93%;第3是对照徐薯18,移栽成活率92%;第4是鲁薯2号,移栽成活率87%;第5是遗薯3号,移栽成活率78%.一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4个品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47.7%、9.3%、20.8%、79.5%;二级苗试验甘薯平均鲜重折合亩产:回笼火炕育苗产量表现是一窝红、农家种分别比徐薯18(ck)增产7.8%和13.1%,鲁薯2号、遗薯3号分别比徐薯18(ck)减产5.1%和5.2%.在北方包头地区回笼火炕育苗有利于甘薯生长和出苗、薯块形成和膨大,增产显著,为最佳的育苗方法.在包头地区引进和推广甘薯栽培对于包头地区的种植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优质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也随之改变,甘薯作为大众食品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进入了大众餐桌和高档宾馆,得到了消费者的肯定和青睐。通过多年大面积优质甘薯引进栽培、筛选,适宜栽培的优质甘薯品种有"普薯32号"、"普薯24号"、"普薯25号"产量较高,甜薯、台薯一号食味品质较好。采用种薯块育苗,加强苗圃管理,加速藤苗繁殖,培育无病壮苗,保证大田薯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甘薯垄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浙江省开化县主要旱粮作物之一。为提高甘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提高种植效益,对甘薯垄栽模式的种植优势进行了总结,并从选用良种、种薯收获及贮藏、保温育苗、起垄作畦、适时早插、科学提蔓、病虫防治、适期收获等方面,介绍了甘薯垄栽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总结太和县淀粉型甘薯"两膜一线"育苗技术,包括选地、做畦、营养土配制、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排种、苗床管理、采苗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当地淀粉型甘薯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选用良种生产鲜食甘薯可选用苏薯8、北京333和一窝红等。生产淀粉加工甘薯可选用豫薯7、徐薯18、冀薯98等。以上品种应选用脱毒生产种的无病种苗。2施肥整地  相似文献   

15.
甘薯二级火炕育苗法,是把原来经过火炕(或温床)育出的薯苗,在大田地温不高的情况下,薅出移植到另外专建的火炕(或温床)上,通过人工加温、加水、加肥,促使薯苗快速生长,进行多代繁殖,然后移栽大田。这一育苗法的好处是:能够在很短的时期内,迅速培育出大量的薯苗,大大提高种薯的利用率,加速良种普及,并保证薯芽肥壮,适时栽种。现在根据河南省鲁山县经验,把甘薯二级火炕育苗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紫薯又叫黑薯、黑红苕,薯肉呈紫色至深紫色。是甘薯中的一个种类。紫薯除了具有普通红薯的营养成分外,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具有抗癌症、降血脂、健脾胃、强肾阴等特殊保健功能。是一种理想的减肥益寿的保健食品。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精选种薯选作种薯要根据用途来定。目前比较好的紫薯品种有,鲜食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甘薯栽培方面存在品种老化、大畦稀植施肥等方面的问题,应加大甘薯栽培技术改良力度,推广新的栽培模式技术,以达到提产增效的目的。1品种改良培育壮苗适宜当地推广的主要甘薯品种:金山7、金山1255及湘薯75-55等。要建立一级块薯育苗基地,扩大二级假植基地,  相似文献   

18.
张泽洪 《河南农业》2014,(21):44-45
<正>一、育苗(一)甘薯育苗前的准备工作1、选用优质高产品种。高淀粉品种可选用徐薯18、豫薯8号、梅营1号、豫薯7号、商薯19、豫薯13、豫薯12等;食用品种可选用北京553、苏薯8号、郑薯20等。积极选用脱毒种薯。2、用种量。火炕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3~25kg/m2,温床育苗床面可排种薯20~22kg/m2,冷床双膜育苗床面可排种薯15~18kg/m2。  相似文献   

19.
甘薯根腐病对不同抗性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根腐病对不同抗性品种甘薯块根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甘薯根腐病高抗品种"徐薯18号"、中抗品种"徐薯22号"和高感品种"胜利百号"为参试品种,测定不同根腐病发病程度下不同抗性品种甘薯块根的产量。【结果】相同处理区"徐薯18号"发病程度较低、"徐薯22号"次之、"胜利百号"最重。参试的三个甘薯品种产量与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关系为:y(徐薯18号)=38.61-0.415x,R2=0.942;y(徐薯22号)=25.33-0.266x,R2=0.947、y(胜利百号)=22.73-0.224x,R2=0.953。而不同抗性品种产量损失率与根腐病病情指数的关系则可以归纳为:y=1.026x,R2=0.954。【结论】甘薯块根产量和产量损失率与根腐病病情指数表现为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20.
品种创新与甘薯产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2010年至2017年,全国育成甘薯新品种194个,其中,食用型、淀粉加工型、食用与淀粉兼用型和食用型紫薯分别占品种总数的35. 1%、22. 7%、21. 1%、11. 3%,高干物率类型的品种仅占5. 4%。在全国15个省(市、区)种植面积达6. 67×10~4hm~2以上的品种有商薯19等7个。其中,甘薯品种商薯19和徐薯18种植面积分别为45. 8×10~4hm~2和33. 3×10~4hm~2,占甘薯种植面积的20. 1%和14. 6%。今后甘薯品种创新重点:注重品种结构调整;加强甘薯专用型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甘薯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化建设;品种选育要适应甘薯机械化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