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菌核病是果桑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桑葚.桑树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核随桑葚落地,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2.
菌核病是呼伦贝尔盟和呼和浩特市郊蔬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通过1987~1988年的调查和研究,明确该地区蔬菜菌核病的蔬菜寄主分属6科16种。通过对菌核形态,菌核萌发和子囊盘产生、子囊、子囊孢子和子囊盘尺度,病菌培养性状的比较,肯定呼盟和呼市郊区蔬菜菌核病的病原均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该病在呼市郊区保护地黄瓜上发病株率常年可达0.24~40.0%,在呼盟保护地青椒上发病株率常年可达10.0——15.0%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以菌核混在土壤中或混杂在种子间越冬和越夏.它是影响油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菌核在每年3月~4月萌发,产生子囊盘.  相似文献   

4.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  相似文献   

5.
向日葵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向日葵以丰富的含油率及高贵的经济价值,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大油料作物。但是,向日葵的各种病害,尤其是菌核病对向日葵生产威胁严重。该病流行广,凡是种植向日葵的地方均有发生。我国的内蒙、吉林、黑龙江、山西、辽宁等省、自治区近年来连续发生,严重年份重病区发病株率高达90%以上,造成绝产。 一、病源 菌核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是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科,核菌属。其主要特征是菌丝体能形成菌核并在菌核上产生长柄子囊。菌核是传播浸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菌核病为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引起的病害,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秋季至翌年春季发病重,一般情况下损失10%~30%,严重时可达90%以上,是保护地栽培黄瓜的重要病害。一、感病症状主要危害瓜果,也能危害茎蔓、叶片和花等部位,以近地面5~30厘米处发病重。瓜被害脐部形成水浸状病斑,软腐,表面长满棉絮状菌丝体。茎部被害,开始产生退色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呈淡褐色,病茎软腐,长出白色棉絮状菌丝体,茎表皮和髓腔内形成坚  相似文献   

7.
魏晓军 《新农村》2008,(6):15-15
桑椹白果病是菌核病的俗称,是桑果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病原物为核盘菌,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混有菌核的土壤、染病残枝落叶和堆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孢子侵入雌花,产生大量菌丝,果肉肿胀,  相似文献   

8.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一、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9.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菌核。纵剖病株茎部,则见内有黑色圆柱形的菌核依次排列。病株枯死  相似文献   

11.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向日葵菌核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日葵菌核病是在世界性范围广泛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是栽培向日葵最主要的病害之一,几乎在世界各向日葵种植国均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世界向日葵产业的正常发展。随着我国向日葵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以及未实行合理的轮作倒茬制度,造成了我国向日葵产区菌核病的普遍发生和严重危害,在传统的向日葵种植区甚至出现了因此而造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我国向日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向日葵菌核病菌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核盘菌属。寄主植物非常广泛,多达361种,其中向日葵是最易感病的植物之一。菌核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5~6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纹枯病为害茎部和叶片。病株生育不良,茎叶变黄逐渐枯死。茎上病斑呈不规则形云纹状,褐色,边缘不明显,表面缠绕白色菌丝,后渐变褐色,上生褐色米粒大的菌核。叶上初生水渍状不规则形大斑。一、大豆菌核病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  相似文献   

14.
紫云英菌核病属子囊菌类之盘菌目,因为寄主的受病部分常发生很多黑色的菌核,故名菌核病。菌核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直径一般为数微米,色泽自乳白而灰白,成熟时表面黑色,剖开后内部为乳红色,系由菌丝密切结合的拟柔组织组成的。菌核在环境适宜时,可生出乳白色的小芽,顶端形成子囊盘。子囊盘的数目依菌核之大小而不同。菌核小者仅一枚,大者可产生3-5枚不等。子囊盘直径约为0.5-3微米,为淡赭色,柔软易破,盘内  相似文献   

15.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近年来,大豆菌核病的在我县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大豆产量和品质,效益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  相似文献   

16.
<正>油菜菌核病广泛发生于我国各油菜产区,是油菜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造成损失最为严重的一种传染性病害。近些年,由于气候变化和栽培模式的改变,油菜菌核病的发病情况有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病原及流行规律1.病原。油菜菌核病由子囊菌纲囊膜菌目核盘菌科真菌引发,也称之为茎腐病、烂秆、霉蔸和白秆等。该病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发病最多、最重,发病率在10%~95%;在华北、东北和云贵高原等地发病较轻,造  相似文献   

17.
<正>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大豆根腐病1.1发病原因1.1.1土壤温度的影响。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  相似文献   

18.
江西水稻菌核秆腐病发生的生态因子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菌核秆腐病是世界产稻国的一种普遍性病害,在我国南方稻区广泛发生。它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灰色菌核病和赤色菌核病等。通常以前面二种病分布最为普遍。 我省各县均有稻菌核秆腐病发生,但尚未有过系统研究报道。迄今我省稻田栽培制度发生一系列变革:三熟制出现,复种指数增加;肥料水准逐年提高,以合成氨、氮为主的化肥大量施用;品种的变换以及近年来杂优良种的大面积推广。在这高产栽培的条件下,水稻菌  相似文献   

19.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系统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旬平均气温通过5℃时,菌核开始萌发,当菌核萌发率达60%,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发生严重;若油菜盛花期与菌核萌发吻合,再加上3d以上阴雨绵绵天气,油菜菌核病会大流行。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2004,(5):19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