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有一位保险业务员说自己患有"大头恐惧症",害怕跟大老板推销保险,我就告诉他大老板也是人,也需要人家为他带来更多保障,说不定他正在等待你去为他服务呢!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的农药生意不太好做。于是,当有厂家声称能够为你提供利润率超过50%甚至翻番的品种,并且保证效果"超乎想象的好",一定会俏销,经营者大都会被打动。"这是添加了隐性成分的产品。"广州白云区的零售商李岩(化名)告诉记者,他接触过很多推销这类产品的业务员。虽然这类产品并不合法,但因为"农民要的是看得见的效果",产品往往会卖得很好,他的很多同行因为利润高而就犯。  相似文献   

3.
<正>"缓控释"功能如今在肥料界已经不稀奇,但具有"缓控释"功能的农药目前还基本不为人所知。目前,一种名为"微囊化技术"的剂型技术,正在将农药有效成分释放得更缓慢、持效期更长。这种微囊剂型,目前已经在某些原药上得到了利用,在防治地下害虫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正逐渐为广大农民所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农药检定所权威人士称:不合格农药标签严重误导农民农药市场出现"四唑酮"江苏农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叫"四唑酮"的农药,说是三唑酮的升级替代品,防冶小麦白粉病效果更好,这是不是真的?  相似文献   

5.
<正>又一年麦子抽穗时节,一天,村里的干部又挨家挨户地送来了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农药,还有一张如何使用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宣传单。村干部说,今年政府免费发给农户的农药下来了,请大家按照农药使用知识及时喷施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这几年,每当到了农作物防治病虫害的日子,政府就会给我们村民送来农药和宣传单,常常让村民们感慨,现在国家对我们农民多好啊,处处关心着农民,农民种地不仅给予各种资金补贴,  相似文献   

6.
<正>有些读者看到本文题目,会认为标题党出现了。但,笔者说的是事实。一、农药的推销推销,是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市场和用户需求,单方面向市场和用户推广产品,其更多考虑的是自己产品的销量和从销量中获得的利益,而不顾及用户利益的销售行为。在农化行业,自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就出现了"推销"这一说法。几千家农药厂家,派出数万业务代表,到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正是晋南地区小麦"一喷三防"的关键时刻,笔者领取了村里发放的"一喷三防"补贴农药,并走到田间,观察村民用小型飞机进行小麦"一喷三防",发现不论是村里发放的农药还是飞防喷施的农药,都有欺骗农民的嫌疑。村里发放的是"三唑酮"、"氰戊·辛硫磷"和"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其中,"三唑酮"在本地已使用多年,病菌已产生了抗药性。笔者查阅了农业部公布的数据,"含腐殖酸水溶肥料"倒是有登记证号,但所标示的所含成分与登记不符,登记的是只含"氮、钾"两种元素,而  相似文献   

8.
<正>眼下最热的词是什么?莫过于"互联网+"了。于是,不少农资销售商纷纷将实体店搬到了网上。但是,对于销售商的热情,不少农民却不太买账,因为他们对网购农资还有太多"不适应"。7月16日,刘卫宏骑着电动车,顶着大太阳,到镇驻地的一家农资购销店买了一瓶农药,药是用来打玉米灯蛾的。"从网上买,一瓶便  相似文献   

9.
正和所有的事物一样,农资经销商也一样逃不过二八定律:赚钱的永远是20%的农资经销商。那么在这个神奇的二八定律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导致80%的农资经销商赚不到钱?经过简单归结,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为赚钱丢了良心的。这种人眼里只有钱,农民死活与己无关。其经典表现为: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为主。有一个农药经销商曾自豪地告诉我:"我卖的大部分产品都是没有任何含量的,成本很低利润很大。没有效果怎么办?哈哈,简单啊,我可以同时卖给他两三个产品,其中有一个真的就行了,多少会有点效果"。还有专门卖含量不够的肥料的,自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近日,江苏盱眙旧铺镇村民韩某反映,称当地不久前来了一拨肥料"忽悠团",开车到处找种田大户推销,但是发的货跟推销会现场看到的样品完全不一致,目前已经有不少人中招。韩某告诉记者,3月下旬的时候,有两个外地口音的肥料推销员开着车到处找种田大户,邀请他们到盱眙县希望大酒店参加肥料推荐会。会议从10点持续到12点左右,然后推销员安排车辆将参会的人分别送回家吃饭,下午再将这些种田大户接到一处仓库现场展示肥料产品,并用优惠的价格吸引参与者现场订购肥料产品。韩某和另外4  相似文献   

11.
4月10日,记者来到襄樊市南漳县武安镇采访。农民刘中权和他的妻子正忙着给自家麦田喷洒农药。刘中权说:“今年冬天不太冷,小麦拔节期比去年提前了10-18天,条锈病就趁机作乱了.如果不控制的话,刮南风病害会往北传播。所以我们这儿防得好不好,不光关系到自己小麦的收成,还关系到北边麦区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正>"陶先生,我们是投资公司,现货黄金要不要?"电话里他不管不顾,一直讲。"你好,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我们的产品,对你的皮肤很好的!"马路上,她不管不顾,一直推销,甚至拿出一点硬往你的手上抹。这种情况您一定不陌生,虽然竞争激烈,但销售不能一味地成为"推销",更不能硬来。硬来的结果是,上海某中介一天打几十个电话给别人,被告上了法院。  相似文献   

13.
<正>我是一名最基层的农资经销商,经常看到身边的农民朋友在购买农资时上当受骗,看到他们有时明明吃了亏,还蒙在鼓里乐呵呵的,心里很不是个滋味。有时看到他们推着买来的假农资时,很想向前告诉他们,并和他们说些什么,可他们根本就不理解,却认为我只不过是为了推销自己的产品,无非是想赚他们的钱罢了。说实在的,我们卖农资的的确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但我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就是决不经营假冒伪劣,要卖就卖真东  相似文献   

14.
<正>7月份,山东省五莲县的春花生和夏玉米先后大面积发生棉铃虫、斜纹叶蛾、黏虫和玉米螟等害虫。很多农民用药防治后,效果都不理想。"我家的花生我已经打了两三遍农药了,怎么虫子还是没死?"很多农民便误认为是自己购买了假农药,找到经销商理论甚至有的要求经销商退货或要求补偿。其实,据笔者了解,这些农民使用的并非假农药。  相似文献   

15.
正马上又到了小麦"一喷三防"的时节了。今年笔者所在县里统一供不供咱不知道,但总结近年来小麦"一喷三防"的统一供药情况农民朋友有话要说。一是供应过迟。很多年份都是"一喷三防"基本结束时,"一喷三防"的农药才发放下来。有的人怕过期,胡乱再喷施一遍了事,有的干脆扔到家里的角角落落,来年再说,还带来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6.
<正>近日,记者对庐江县、当涂县、怀远县、东至县部分乡村的农药市场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农药品种多而杂;农药经销户良莠不齐;农民打药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浪费现象严重。名称繁多让人眼花缭乱"农药品种多,名称繁杂,各种新品层出不穷,农民经常是一头雾水,不知选什么好。"当涂县黄池镇渔河村一农民告诉记者,为了抢占  相似文献   

17.
<正>日前,设在山西省繁峙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打假办公室接到一位农民的来信,说他在自家的院子里种了20多株黄菊花,为了防止染上黄菊花"霜霉病"及"黑斑病",准备买些抗生素农药来防治。农资部门正好有这种农药,而且是小包装,每袋2.8  相似文献   

18.
<正>农药与肥料,虽然一个是属于植物保护,一个是属于营养供给,但从传统的称呼上来看,它们都属于农资的范畴。农药企业与肥料企业这对从历史上及多年来被农民朋友们当作是"兄弟"的企业,最近却为了"钱"途,有点闹得不愉快,原因是药企开始涉足新型肥料领域,且夹带着"浓浓的硝烟"悄然向全国铺开。  相似文献   

19.
<正>"缓控释"肥料已经不稀奇,但"缓控释"农药还基本不为人所知。日前,一种名为"微囊化技术"的剂型已经进入市场,它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类似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这样,由各级农业部门招标采购农药免费发放给农民使用的项目也越来越多。这对农民确实是好事,但笔者发现,此类招标项目,各地采购的农药价格差别非常大,到底这中间有没有"猫腻",不得不令人怀疑。以2015年的小麦"一喷三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