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耕作模式下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品质形成的影响.选用垦粳7号为试验材料,三因素裂裂区设计,主区为垄作双深和常规平作2种耕作模式,裂区为(5月8日插秧(早插)和5月18日插秧(适插))2个插秧期,裂裂区为常规苗和乳苗2种秧苗类型.结果表明:耕作模式、插秧期与秧苗类型对主要生育时期水稻地上部干物质积...  相似文献   

2.
通过稻田不同前作(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免耕抛秧及翻犁抛秧和手插秧栽培水稻的同田对比试验,摸索出赤水地区水稻免耕抛栽的最佳前作是马铃薯地,只有前作马铃薯才能解决赤水春早,水稻播期早的茬口矛盾,并可获得马铃薯和水稻两季丰收。  相似文献   

3.
插秧是水稻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插秧质量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及品质。水稻插秧技术要点可概括为:控制在适宜水深和田面硬度时插秧、插秧前"三带"、控制最佳插深、插适龄壮秧、合理密植、水分管理实行浅湿干交替灌溉、及早施蘖肥、及时防虫除草、适时抢早及按序插秧等,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自 1992年引进贵州试验示范成功后 ,由于增产效果显著 ,迅速在全省各地推广开来。但由于按原栽培模式 ,播种 2 2 0 g/m2 谷种 ,3 5叶移栽 ,秧龄仅2 5d左右 ,只能适宜旱涝保收的早茬田 ,而我省稻田多为稻油 (麦 )两熟 ,望天田较多 ,一般水稻最佳播期至油菜 (小麦 )收获插秧为 45~ 5 5d ,部分地区需秧龄在 6 0d左右。因此 ,贵州水稻旱育稀植必须实行大、中、小苗配套。为此 ,对水稻旱育秧不同播种量下 ,秧苗叶片生长动态、分蘖滞增叶龄期及秧苗素质进行了研究 ,以贵州水稻旱育稀植确定适宜的播种量与移栽叶龄和秧龄…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传水稻病毒病双控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倪萌  张银贵  徐小兰 《作物杂志》2012,28(2):101-102
针对水稻条纹叶枯病和黑条矮缩病可同时暴发流行的威胁和两种病害同由灰飞虱传播的共性,以及水稻上缺乏黑条矮缩病抗性品种的现状,根据两种病害危害规律和本地栽培特点设计了主要依靠栽培措施阻断和避让灰飞虱传毒同时控制两种病害的双控技术。主要技术措施是利用机插秧的栽培技术特点辅以适期迟播+秧田无纺布覆盖+适期移栽的控病方法。  相似文献   

6.
1冷害的发生及对水稻生育的影响 呼兰区低温冷害常发生于六七月份。6月份发生的冷害主要为延迟型冷害,该期水稻正处于生长分蘖期,属营养生长阶段,出现低温冷害常造成水稻生长缓慢、生育延迟。据调查,2006年6月呼兰区连续数日低温、多雨、寡照,造成水稻长势不足,生长量小,分蘖数目少,生育期拖后。  相似文献   

7.
冷害是采后果蔬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对果蔬的贮藏品质及商品价值产生严重的影响。本文综述冷害对采后果蔬叶绿素含量及果蔬褐变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旨在为采后果蔬冷害的深入研究与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江苏省常规粳稻生产应用发生巨大的变化,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大面积农业生产上产量相继突破9000kg/hm2,人们种植水稻的耕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逐步由原来的手工插秧转变为机插秧与直播稻为主的栽培模式。因此对粳稻品种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优质高产以外,灌浆速率快、出米率高、熟期早和抗倒性强等也作为衡量水稻品种在农业生产上有没有推广前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总括上述,现将崔竹松对高产水稻主要生育阶段的长相要求及有关措施简述如下:1.苗期:培育壮苗,适期早插,是水稻增产的首要环节。明确插秧前壮苗的形态特征 为:根系发达,单株平均15—20个根,共中并夹有长1—2厘米的白根5—7条。茎基扁粗,叶挺,叶宽0.4—O.5厘米,叶色绿中带黄,苗高6寸左右,部分秧苗且已出现分蘖,插后发根力强,有利于早生快发等。措施上主要采用保温育苗,适当稀播,并加强苗床管理等。2.有效分蘖期:中心目的为促进有效分蘖及早发生。叶色上要求“上色快”,到7月5日左右有效分蘖停止期达到“一黑”。叶片要“甩开来”,累年平均单株宜1/3左右呈“三股叉’,状,一穴丛型呈“喇叭筒”状。在措施上,主要在细致整地,达到耕层深厚、肥沃、松软和平坦的基础上,采用双行式(4+7)×4寸插秧,一穴5—7苗,返青后浅灌一寸左右,早施和重施分蘖肥(称为前重),分蘖盛期看长相好坏酌情补肥一次(称为中补),并及时中耕、搔根和除草等。3.拔节到出穗期:中心目的为巩固有效分蘖,促进壮稈大穗。在长相要求上,叶色主要掌握“拔节黄”宜正常出现(浅绿到绿色),叶片表现“拉长叶”,孕穗中后期叶挺有弹性,呈“贴竿式”立起来生长(指13/0—15/0叶),茎稈粗壮,丛型如“大胡子”状(指一穴茎数多在15—20个)等。本期间在措施上,有  相似文献   

10.
<正>(接上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移栽定植期至抽蔓期)防控对象:健身壮苗,预防低温冻害、干旱、徒长、杂草、炭疽病、蚜虫。防控措施:(1)适时定植,预防冻害。(2)合理密植,保证田间通风透光,增强其抗逆性。(3)适时浇水,防止干旱。(4)适时用垄作铧犁深松垄沟,可减轻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总孔隙度,促进耕层气体交换,寒气逸出,热气入土,蓄水抗旱,渗水防涝,加强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促进苦瓜早起身。(5)保护和利用食蚜瘿蚊、丽蚜小蜂、七星瓢虫、中华  相似文献   

11.
为查明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设置3个处理:插秧、撒播和条播,对其产量及其构成进行了测定,就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产量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插秧水稻的产量(10390 kg/hm2)要高于撒播(7790.7 kg/hm2)和条播(9105.2 kg/hm2),3种栽培模式下水稻的收获指数几乎没有不同(撒播、条播和插秧分别为56.5、54.7、53.9),而插秧水稻的地上部干物质量明显高于撒播和条播,更高的地上部干物质量使插秧水稻形成了更大的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特别是后者较撒播和条播分别高39.0%和26.9%,其与水稻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795)。3种栽培模式相比,条播水稻的效益成本比最高,达到了2.52。总之,与直播(撒播、条播)相比,插秧水稻获得高产的根本原因是其具有更大的穗粒数,但考虑到成本投入,在实际生产中,条播水稻的收益更高。  相似文献   

12.
低温冷害是宁夏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影响宁夏区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根据气象资料表明,每间隔3~4年就可能发生一次冷害。事实证明也如此。早在1976年,由于低温冷害使当年水稻产量只有2865kg/hm^2,减产1.5亿kg,1979年、1982年以及2000年以来,冷害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减产的事例也很多。如2004年青铜峡灵新村的21.3hm^2秀优57水稻和利通区金银滩镇西滩村、陈袁滩乡杨滩村的大面积吉引86-11直播稻,遭受不同程度低温冷害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寒地水稻推广品种抵御低温冷害的能力,保证寒地水稻的安全生产,为新品系的提升或停试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本项研究。研究采用减数分裂期恒温深冷水串灌方法和人工气候箱低温法,鉴定了黑龙江省水稻区域试验新品系孕穗期障碍型冷害抗性。2004—2005年共鉴定区域试验新品系45份次,审定推广4个水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生产表现良好。同时,阐明了寒地水稻抗冷性鉴定的必要性及应该予以考虑的问题,并对寒地水稻抗冷性育种提出了广泛引入抗冷性基因源,开展国际合作;早世代选择,跟踪鉴定;多种方法相结合,选育抗冷新品种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湖北省植物保总站在襄阳市举办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控新技术培训班,全省17个市(州)、50个小麦、水稻主产县(市、区)植保站(局)负责人,2个专业合作社组织负责人,3个科研、高校、企业单位的专家教授等共70余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培训农作物病害绿色防控新技术——酸性氧化电解水防治农作物病害技术。会议代表参观了襄阳市小麦酸性氧化电解水和药剂浸种拌种对比现场,相关专家详细介绍了酸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时空演变规律,采用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气象影响模式,判定吉林省1961—2018年水稻障碍型和延迟型冷害,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水稻低温冷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1—2018年吉林省水稻障碍型和延迟型低温冷害发生站数比呈降低趋势,障碍型低温冷害主要以轻度冷害为主,中度次之,重度最少。重度延迟型冷害发生站数比高于轻度和中度冷害。障碍型冷害发生站数比在1981—1990年最高,延迟型冷害发生站数比在1971—1980年最高。吉林省水稻障碍型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呈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之后,冷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延迟型冷害发生频率也由西向东逐渐上升,但轻度和中度冷害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重度冷害主要集中在东部。研究成果可为吉林省合理搭配不同熟性的水稻品种,充分利用热量资源,抵御低温冷害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否优质高产,与水稻所处环境的温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寒冷稻作区水稻冷害防治是实现水稻稳产和高产的关键。常见水稻的低温冷害有3种类型,分别是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主要分析了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及其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7.
天津稻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动态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2006年对天津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上升原因及灰飞虱发生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综合防治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冬季出现暖冬,春季和秋季雨水偏少,灰飞虱越冬基数增加,春季繁殖系数增大,虫口密度逐年上升是水稻条纹叶枯病上升的主要原因。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调整播种期和插秧期,结合药剂防治,可控制病害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江苏省东海县水稻种植面积达97.6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为60万亩,手插秧及抛秧田面积为22.6万亩,直播稻面积为15万亩。机插秧水稻品种大多为连粳系列,手插秧及抛秧田多是中籼稻品种,直播稻大多为镇稻99系列。水稻纹枯病在水稻各品种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尤以中籼稻为主的早栽田发生最严重。笔者根据近年来的田间普查数据,分析并总结出东台县当前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发病原因以及  相似文献   

19.
水稻障碍型冷害及灌溉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黑龙江省位于寒地,水稻冷害频繁发生。介绍了障碍型冷害发生过程、特点、伤害机理及其水管理技术,以减轻水稻冷害。结果表明:在水稻冷害敏感期即水稻孕穗期遇到低温冷害,应灌17cm以上水层。在水稻前历期灌10cm也起到防护作用。二者结合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应德文 《科学种养》2014,(10):33-33
<正>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南平市延平区2008年以前为偶发性病害,之后逐年加重,成为常发性病害,一般导致水稻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60%以上甚至绝收,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笔者根据近年来延平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为害特点,总结出其综合防控措施,供大家参考。一、发生情况在延平区,水稻细菌性基腐病自2008年起零星发生,发生范围由2~3个乡镇、15公顷,逐年加重至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