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秋后饲养的第二批鸭子了,一共360只,每只都会给我带来20元的纯收入。"2012年深秋的一天,笔者来到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丰江村,今年78岁、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复员军人熊忠群正在田坎边赶着鸭子,乐呵呵地说。2012年7月,熊忠群购买了380只鸭苗放入稻田饲养,当时早稻刚刚收割,稻田里散落的谷粒成了小鸭的美餐,这批小鸭长大卖出后,给熊忠群带来了7000元的收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分析了稻鸭萍共作系统的生态结构,绿萍在系统中的生长动态和增产效应。结果表明,通过鸭子和绿萍在稻田生态位的添加,使原来的稻田食物链结构趋向复杂化,增加了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效促进了水稻产量性状的表达和稻米品质的改善。稻鸭萍处理由于鸭子的作用,利于绿萍的分萍、倒萍,促其生长,绿萍生长后期倒萍速度明显低于稻萍处理。随着鸭子的不断成长,对萍的采食量也不断增加,整个共作期间每只鸭可食鲜萍量40.8kg。总之,稻鸭萍共作系统是一项种养相结合,节本增效的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3.
<正>全州是桂北粮食生产大县,有稻田养鸭的传统,特别是县北部的镇几乎家家户户采取稻田养鸭。清晨农户将鸭放入稻田中,傍晚驯养好的鸭会自动回家。稻田养鸭投入少、效益高,鸭子能在田间除草、捕虫、增肥、中耕浑水、促进稻株发育等,从而起到减少稻田施肥和农药使用的作用。采取"稻-灯-鸭"模式,利用鸭在  相似文献   

4.
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全国无公害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的江苏省临海农场,发展稻鸭共作模式已有十多个年头,农工们最初在稻田里养几只鸭子,只是为了自家杀了吃,或者卖掉赚个油盐酱醋钱。后来发现放入秧田里的鸭子在秧行中穿行,犹如给秧苗安上抓痒挠背的耙子,既提高了土壤的活力,又促进了秧苗生长和分孽,雏鸭则以稻田里的害虫幼体和杂草为食源,起到了除草灭虫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推广稻鸭共生技术 培育富硒优质大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铎云 《作物杂志》2005,21(3):45-46
2004年在湖南省隆回县羊古坳乡富硒区示范推广稻鸭生态种养技术,稻田放养鸭子210只/hm2,稻鸭共生期65天。鸭子能防病、杀虫、除草、施肥,减少了农药、化肥和除草剂的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生产出无公害富硒大米。应用该技术纯收入增加了5516.3元/hm2,经济效益较高,技术效果较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正稻田养鸭是利用水稻田的特殊环境,在水稻田不进行治虫除草的时间段,及时放养2批以上肉鸭进行养殖,是生态型种养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使用该项技术时,稻田里不施用化肥、农药,利用鸭子的杂食性和其在稻田中的活动,消灭稻田内的杂草和飞虱、叶蝉、各种螟蛾等害虫以及水生小动物,并能疏松稻田土壤,产出的鸭粪还能肥田,既能降低水稻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7.
根艺赏析     
根艺《情侣》(见上图)是用两个椿树的根墩,经过简单打磨加工而成的。陈设时把两只鸭子放在椭圆形几架之上,紧紧靠在一起,左侧鸭子尾巴高高翅起,弥补右侧鸭子无尾的不足。两只鸭子姿态神形各异,左侧鸭子颈部弯曲,眼睛、嘴巴向下,好似在寻食;右侧鸭子伸直脖子,眺望远方,好似在观察有无敌情。两只鸭子默契的配合好似一对恩爱的情侣。  相似文献   

8.
稻田露宿养鸭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稻田露宿养鸭的效益研究李思祥(贵州省思南县土肥站)稻田露宿养鸭是在水稻栽插返青后将田四周用蔑栅围起来,使鸭子昼夜在稻田中露宿饲养,实行稻鸭共栖,两者互利,多重利用,形成良性循环的稻田生态系统,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稻田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一种新型稻田立...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以物品的重量或数量进行买卖,但在江苏省临海农场有个很牛的养鸭人马建阳,他养的鸭子却是按养殖时间卖,养3年的鸭子100元1只,养5年以上的老鸭300元1只,你别不信,买他鸭子的人很多,有时还要预订。马建阳养殖蛋鸭十多年,前几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提高种植土地利用率,国内利用稻田养鳖或养鱼的报道不少,但利用稻田做多品种高效养殖的综合高效模式,一直只局限于面积较大的江南平原稻区,而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山区稻区成熟经验极少,为了探索不同类型山区稻鳖鱼高效种养新模式,2016年我们在浙江省云和县稻区进行了稻鳖鱼高效种养新模式试验,旨在为同样条件的山区稻田提高种养经济效益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稻鸭共作系统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稻鸭共作技术作为一项环保型的生态农业技术,现已在中国多个省份和其他许多亚洲国家中得到应用和推广。稻鸭共作系统中具有很多的生态学效应。对该系统中鸭子活动对水稻植株产量性状、群体结构、稻田杂草、水稻病虫害与天敌、稻田土壤、稻田水体、稻米品质、稻田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应加强对上述生态学效应的内在机理与生态学过程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在盆景里边放上一对鸭子,点缀点缀树石,饱和一下盆面,这恐怕不会引起我的兴趣。可事实并非均是如此。伍宜孙先生题为《野趣堤边树,春晴鸭逐波》(见贵刊1988·4插三)的作品里,用了六只鸭子;还有景名为《春江水暖》(选刊浙江科技出版社《盆景艺术与欣赏》一书,以下简称《春》)的一件盆景作品,竟用了十二只,悍然突破传统界定的数量与范围,亮出一个崭新的视野,怎能不引起人们的一点兴  相似文献   

13.
涂俊明 《科学种养》2012,(12):11-12
江苏省溧阳市埭头镇胡家村农民胡顺保,在20亩承包水稻田中成功放养了300只鸭子,眼下鸭子个个活泼好动,水稻生长茁壮。稻鸭共作是一项生态种养新技术,村民们过去只听说过没亲眼见过,胡顺保家的稻鸭共生模式成了眼前活生生的现实,四乡八邻的乡亲们来了,镇上的干部们来了,有些好奇的记者也来了。三伏酷暑,老胡家种植的水稻晒田完毕,刚刚灌进活水,那些活泼可爱、生性好动的鸭子就迫不  相似文献   

14.
<正>"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2014年4月5日(农历三月初六)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太阳到达黄经15°时开始。《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在我国的节日岁时中,"清明"是唯一具有双重意思的日子,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民间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悼念自己的先祖,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5.
清明深处     
<正>清明,紧挨着四月的足尖,又一次向我们走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脑海中总会滑过一些熟悉的身影。那些记忆中的留存,在这一刻更加清晰生动,只是未等我伸手牵留,心底翻腾的触痛早已顺着眼角溢出。千百年来,清明总与思念息息相关。在春回大地的清明时节,人们会很自然地怀想故去的亲人。缕缕青烟在湿漉漉的空气中弥漫着晕染开来,暖暖的春意和淡淡的惆怅在心中缓缓升起,这似乎是每年都要经历的清明情结。清明,是一个悲凉的词语;清明,是一个闻之断肠的节日;清明,是一个无法言语的意象。清明这一天,让你听见风声、雨声和鸟儿的歌唱,让你看见清晨的露珠、傍晚的阳光以及郊野上走过的人群。"清明正是三月春,桃红柳绿百草青。秋千荡起笑声落,黄花青果争上坟。"清明节这一天,人们捧着鲜花,提着祭品,沿着山道,顺着花溪,迎着春雨,脚步急匆,走向深处的山林。一路上的感叹,稠密了清明的节气,而心中的悲痛,却稀疏了头顶的雨丝。那丝丝细雨,更在人的心里平添了几分忧愁。怀揣一缕对逝去亲人的念想,任光阴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作技术是一项在水稻无公害生产和有机栽培中推广应用、种养复合、生态环保型农业技术。稻田为役用鸭提供丰富的食物源、生活和栖息的场所,鸭子为水稻起到生物除虫、除草、施肥和中耕作用。稻鸭共作与昼放夜  相似文献   

17.
正2015—2017年,黑龙江省勃利县水产技术推广站,连续3年承担并组织实施了"稻田综合种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项目,成功示范推广了多个模式,其中"稻—蟹"共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为突出,与对照田(同等条件下只种水稻的稻田)相比,亩均增效1 133元。具体总结如下:一、关键技术1.稻田基本条件(1)地点。以勃利县九龙鱼种场稻蟹模式为例。(2)面积。100亩。田块平整,且与周边连片,辐射面积6 000余亩。  相似文献   

18.
<正>鸭子自由觅食,水稻茁壮成长。笔者在山东省鱼台县王鲁镇王鲁村看到,"鸭稻共作"技术在这里成了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据农场主王启龙介绍,这项技术不但环保有效,还能节省种田成本,最主要的是能为人们提供安全、优质的有机大米。"这项技术很有新意,但鸭子的活动难道不会影响秧苗生长吗?"面对笔者的问题,王启龙回答说,不会的,鸭子们的目标是害虫和杂草,它们在水面上左穿右插,不吃锯齿状的稻叶,不会影响稻秧生长。  相似文献   

19.
1983年,我所永胜县涛源基点曾选用常规亩产籼稻"桂朝2号"作中稻亩产吨粮的试验,在涛源乡农户陈国林1.42亩稻田中创造了亩产1075.4公斤的中稻高产纪录.后随又于1986选用常规产籼稻"80-133"作中稻亩产吨粮试验,在安坪乡农户刘金的1.102亩稻田中  相似文献   

20.
啤酒鸭     
《新疆农垦科技》2012,(6):62-62
原料:肥鸭半只、啤酒一瓶、干辣椒、姜蒜适量。做法:1.鸭子洗净斩块,水开后入锅焯水。2.锅里放油,下干辣椒炝锅后,放入鸭子加姜片爆炒至出油,倒入啤酒,没过鸭子,大火烧开后,小火慢熬约4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