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组,是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和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和旱地农业国家重声、实验室正在建设和发展中的一个前沿性的学科组和研究集体.该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旱地农业、植物生理学家山会研究员为首创建.长期以来在我国半干旱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及节水农业的理论与实践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专家简介郑粉莉,女,1960年10月生,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主持中国-美国、中国-法国、中国-奥地利、中国-德国、中国-塞尔维亚等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国家973课题和国家948项目、中科院重要方向项目等20多项。先后在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Journal of Hydrology、Catena、Agriculture Ecosystems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等期刊发表 SCI论文60余篇。近5年获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土壤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3.
创新人才是21世纪竞争的焦点,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新人才是根本,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土壤.目前,我国已建成了1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的大多数是建在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是人才挤挤、知识密集之地,也是孕育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的重要阵地.因此,承担国家重大基础性和应用基础性课题研究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占有"天时地利"之优势.  相似文献   

4.
正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获得批准建设,2009年通过验收,其前身为1989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研究实验室"。现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方精云院士,实验室主任为张文浩研究员。实验室围绕植被与环境变化的国际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创新性研究,重点研究植被格局与演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以及草业生态与可持续性。其发展目标旨在植被与环境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植被及生物多样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953年,经中国科学院批准,位于北京西部香山脚下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成立了植物分类研究室,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植物分类研究所整合了1928年成立的北平静生生物调查研究所植物部和1929年成立的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而成立的。1959年,徐仁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创建了古植物学研究室。1987年在原分类研究室的基础上,经中国科学院批准,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开放研究实验室。通过整合植物标本馆(含古植物馆)、植物分类研究室和古植物研究室,该实验室于2005年3月成为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我国系统与进化植物  相似文献   

6.
正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原中国科学院土壤圈物质循环重点实验室,是2003年12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并资助,依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分别由张甘霖研究员和周健民研究员担任。实验室主要研究领域:①研究高强度人为活动下土壤资源的演变规律和退化防治措施,建立土壤资源信息系统,实现土壤资源数字化管理;②研究土壤养分供应与植物营养调控原理  相似文献   

7.
正为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面向国际竞争,增强科技储备和原始创新能力,1984年,原国家计委启动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1984年11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审时度势将其所属的淡水生态学研究室、鱼类育种研究室、以及环境生物学研究室的研  相似文献   

8.
正专家/团队介绍吴永红,男,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长期从事相界面过程与效应研究,服务于农田养分调控、面源污染控制、生态系统修复。主持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青年973等项目。获国际生物过程学会(IBA)青年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土壤学会科技奖一等奖(第1完成人)等荣誉。获授权发明专利14件,5件已转让。发表论文100余篇,应Elsevier邀请,出版英文专著1部;多次应Trends Biotechnology(IF=19.536)、Bioresource Technology(IF=9.642)等主流期刊邀请,撰写系列综述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03年被批准建设,2006年12月通过建设验收。在2006年生命科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实验室。实验室依托单位为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现任主任钱前研究员、副主任杨长登研究员、叶恭银教授、庄杰云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家洋院士、副主任程式华研究员。实验室以解决我国稻作科技和水稻生产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宗旨,顺应农业科技发展大趋  相似文献   

10.
黄土高原沟壑区流域土壤侵蚀系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土高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系统为一多维开放系统,由沟间地子系统和沟谷子系统组成。系统中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耗散”发生在小流域侵蚀的产流、产沙过程中。通过对激励变量的发生规律以及励变量和状态变量与土壤侵蚀关系的分析,得出和难了一些侵蚀规律,解释了林地保持水土的部分机理,给出了降雨、地形的最佳组合指标,并宏观地论述了该区短时期内的泥沙输移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正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北京大学建设。为了适应生命科学的迅速发展,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于1987年批准在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于1987年1月开始筹建,1990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并对国内外开放。2001年评估结束后  相似文献   

13.
正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始建于1989年,1995年10月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向国内外开放。是我国较早成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在2001年、2006年和  相似文献   

14.
15.
正西南大学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kworm Genome Biology)于2011年1月由科技部批准建设,其前身是成立于1993年的农业部蚕桑学重点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的重庆市首批蚕桑学重点实验室及2005年成立的教育部家  相似文献   

16.
正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6年,依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是我国从事植物科学研究的高层次科研和培养高层次专业科技人才的综合基地。实验室坚持开放、流动、联合、建设的方针,热忱向国内外开放。实验室主要从事植物分子遗传及基因工程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结合植物生物学中的重人问题(如发  相似文献   

17.
干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兰州大学。该实验室是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实验室拥有2200m2的实验楼,固定资产1000多万元。1995年1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对国内外开放,是我国生态学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博士后流动站。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20名,其中研究人员11名(高级6名,中级5名),研究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10名。研究领域及方向 实验室的研究领域以生态为主体,主要研究方向有:干旱农业生态学、理论生态学、分子生态学和高寒草甸生态学。涉及遗传学、生理学、进化生物…  相似文献   

18.
一些国家的旱地农业与旱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名恢 《世界农业》1989,(11):15-17
干旱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所有大洲和大国都存在旱灾的威胁。据估计,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40%。全世界人均占有水资源5000立方米以下的贫水和半贫水国家占一半以上。重视旱地农业生产,开展旱地农业和节水型农业的研究,对提高粮食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安徽农业科学》2019,(19):262-264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是挖掘人才创新潜力和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分析当前国家重点实验室人才队伍建设的形式和要求,提出了政策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说明只有配套一定的对人才支持政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南部土壤侵蚀能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区可蚀性降雨的雨滴动能变化范围为36.91J/m2~915.49J/m2,并可划分为4级。根据本区土壤入渗的水文模型,推导出坡面径流平均单位面积上的径流能量为Ej=ρg4Lsin2θPh,用实测资料检验,Ej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性较同类公式显著,当结合降雨雨滴能量Ed时,相关性更好;在此基础上,给出土壤水力侵蚀的动力模型Ms=k((αEj+βEd)-E0),并计算出本区E0、K、α、β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