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腐败病是近几年莲藕上发生最重的病害之一,俗称“莲瘟”。该病分布广泛,全县种藕区均有发生,感病率达20%-30%,属土传病害,往往造成藕鞭、藕节、藕根腐烂,同时地上部的叶、花也会萎蔫枯黄,因其初次侵染部位是地下部,待发展到地上部表现症状时,已进入该病的中后期.如这时疏于防治,将导致发病藕田严重减产,减产率可达20%-80%,有的甚至绝收。一般通风差、酸性过大的地块及连作田易发病,水过浅或水温高于35℃均有利于发病,偏施氮肥可加重病害。  相似文献   

2.
在白莲生产过程中,病虫防治是莲农种莲的主要关键技术。随着种植时间的推移,各种病虫害逐年加重,为害加大。如莲藕腐败病、莲叶斑病、斜纹夜蛾、莲蚜、土壤线虫等,特别是莲藕腐败病和斜纹夜蛾成为制约白莲产量提高的主要病虫害。近年来,我们在技术推广中,通过各项试验示范、观察记载、摸索出有关白莲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措施,现主要介绍莲藕腐败病和斜纹夜蛾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莲藕是一种重要的水生蔬菜,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部分低洼稻田被用来种植莲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因生长于水生环境,生育期较长,抗逆性较弱。尤其是在连作的情况下,容易遭致多种真菌性病害的危害。现将常见的几种莲藕病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腐败病。又称枯萎病、腐烂病,是种植区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地下茎和根部,并造成地下部枯萎。莲藕发病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病茎、莲鞭  相似文献   

4.
根据刘国安等研究,莲腐败病病原菌是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它主要危害莲的地下根茎。我国福建、江西、湖南(?)大子莲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主要病征是:早期染病的地下茎外表皮与正常者无别,横切面中心部位呈浅褐色,随后色泽加深,且向四周蔓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莲藕价格行情较好,山东省莲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全省种植面积高达80万亩。但是,随之而来的莲藕腐败病在该省呈现出蔓延趋势。该病一旦发生很难控制,会导致大面积减产甚至绝产。那么莲藕腐败病如何辨认?它有哪些发病规律?采取哪些措施可以预防莲藕腐败病的发生?日前,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山东省农科院水生生物研究中心的李效尊博士。莲藕腐败痫发病初期特征明显李效尊介绍,莲藕腐败病又称枯萎  相似文献   

6.
<正>造成莲藕烂叶的病害有烂叶病、叶腐病、叶疫病等,此外腐败病也可导致烂叶。应针对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烂叶病、叶腐病、叶疫病主要采用喷雾或泼撒药剂防病,对腐败病可提前采用药剂消毒土壤,对危害浮叶的叶腐病和叶疫病,可选用相应药剂泼浇消毒,发病后喷雾,对烂叶病,可提高喷雾  相似文献   

7.
<正>子莲,又名籽白莲,俗称莲子,是中国莲三大生产类型(藕莲、子莲、花莲)之一,也是我国水生蔬菜的一大特色食品,古代常作为皇家贡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然而,子莲单产一般都不高,亩产量仅50~100千克。笔者通过对湖北省嘉鱼县和福建省建宁县实地调查,总结出影响子莲高产的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  相似文献   

8.
莲藕病虫害的危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是一种高产高效的水生经济作物,随着各地产业结构调整,其栽培面积有不断扩大之势。近几年来,莲藕的病害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发展莲藕生产的一大障碍,现将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莲藕腐败病:又名黑根病、藕瘟。是莲藕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一般在耕作层浅和水浅的老藕田及连作田易发病,影响结藕而减产。主要为害地下茎、地上部叶片和叶面。病茎抽生的叶片,色泽淡绿,从叶缘开始发生褐色干枯,叶柄最后枯死。病菌多从伤口、吸收根或生长点侵入,病菌随流水灌溉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记者从黑龙江省植保站了解到,目前该省大部分玉米主产区已不同程度的发生玉米大斑病,不同地块和不同品种之间差异较大。发生相对较重的肇州、林甸、双城、肇源、北安、肇东、富裕等地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10%~4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已接近100%;五常、木兰、爱辉、依安、龙江、集贤、密山等其它地区发病地块病株率一般在3%~10%之间,个别严重地块接近40%。目前病斑主要集中在植株中下部叶片,且有往植株上部扩展趋势。发病品种主要有先玉335系列、郑单958、吉单519、鑫鑫1号等。分析发病主要原因有:(1)玉米密植栽培,导致田间  相似文献   

10.
<正>草莓灰霉病是世界各国草莓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的保护地和露地栽培中均有发生,尤其是保护地草莓种植管理中发生普遍,危害较为严重。感染灰霉病的草莓病果率一般为30%左右,严重者可达60%以上,减产幅度较大,甚至导致绝收,对草莓产量、品质及种植者的收入具有较大影响。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1.
玉米抗弯孢霉叶斑病鉴定及抗病材料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弯孢霉叶斑 (curvularia Lunata(Wa LKer) Bode.)是近年来发生的一种主要叶部危害。该病病斑圆形、椭圆形或梭形 ,一般 0 .5~ 4× 0 .5~ 2 mm,大的达 7× 3mm。发病很普遍 ,严重的叶片病斑密布 ,并联成片 ,常导致叶片枯焦 ,造成严重减产。选用抗病杂交种是防治玉米弯孢霉  相似文献   

12.
水稻赤枯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稻赤枯病俗称铁锈稻,是水稻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会导致水稻生育期推迟、分蘖减少、穗小粒少,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可达30%以上。该病害一般于水稻分蘖初期开始发生,分蘖盛期达到发病高峰。当雨天多、田间水肥管理不当时极有可能导致赤枯病的发生。水稻赤枯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稻株缺钾。降雨少以及长时间低温寡照造成稻田水温、土温低,根系发育不良,水稻吸收钾等营养元素的能力降低,从而诱  相似文献   

13.
正香蕉褐缘灰斑病是对香蕉危害最重的一种主要叶斑病,一般叶片受害面积在30%左右,严重流行时可达80%以上,病株产量减少,果实品质下降,可导致50%以上的减产损失。发病原因:引发香蕉褐缘灰斑病的病原为香蕉尾孢菌(图1),有性世代为香蕉生球腔菌。其直立或膝状弯曲的分生孢子梗丛生于暗色子座上,无色有分隔的分生孢子呈鼠尾状。香蕉尾孢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14.
<正>前段时间雨水较多,玉米大斑病大流行。玉米大斑病,又称长蠕孢菌叶斑病、煤霉病、煤纹病、枯叶病、条斑病、叶斑病等,是玉米的重要叶部病害,在冷凉地产区发病较重,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地块达到30%~50%。当玉米植株70~90厘米高时即可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波及叶鞘、苞叶和籽粒。田间发病始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发展,也有从中上部叶片开始的。苗期很少发病,抽雄后发病加重。  相似文献   

15.
子白莲生产中称子莲,深加工后又称白莲。它是我国荷莲三大类型(藕莲、子莲、花莲)的栽培品种之一,产区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以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安徽等省较多。子白莲在我国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现将当地莲农的优化高产栽培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病毒病的一种,从玉米幼苗期至抽穗期都可发生,发病越早症状越重,导致植株不结实,对产量影响大,麦田套作玉米地块尤为突出,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玉米植株一旦感病,几乎无法控制。灰飞虱是玉米粗缩病病毒的主要传播介体,2012年、2013年、2014年灰飞虱在虞城县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个别田块严重发生。由于暖冬年份增多,气温偏高,灰飞虱越冬虫量加大,虫量发生趋势逐年上  相似文献   

17.
正一般情况下,莲藕的病虫害比其他蔬菜相对较少,但因轮作、引种、消毒、施肥、灭虫、排灌、清洁藕田等栽培技术措施不到位,会导致腐败病、褐斑病、叶枯病等病害大量发生,生产上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治。一、腐败病1.症状莲藕腐败病又称枯萎病,主要为害地下茎,其次为害叶片、叶柄和花蕾,病情严重时整株死亡。病害发生初期地下茎外部无明显症  相似文献   

18.
<正>腐烂病是观赏海棠最常见的病害之一,俗称烂皮病,主要危害树干和枝梢,影响其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导致整株死亡。腐烂病发病初期,会出现红褐色水渍状病斑,圆形或长圆形,略微隆起,病斑处组织松软,按压会流出黄褐色汁液。刮除发病处树皮后,树干病斑组织湿腐状,呈红褐色,有明显的酒糟味。后期,发病部位失水干缩,病斑及周围变黑褐色并下陷,病皮上产生许多黑色小粒点,即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严重时,病斑面积扩大,树体韧皮部遭到破坏,易导致树体干枯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甘肃省河西走廊沙棘枝枯病的发生与为害情况,采用定点、定期观察和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西地区沙棘上发生的枝枯病进行系统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病主要为害枝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或树体死亡。经调查,气候条件是引起该病害发生流行的主要诱因,其次是树势衰弱。通常春季气温回升早、降雨早,发病早而且严重,降雨越多,发病越严重;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病适温为25℃左右,温度低于20℃和高于30℃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新老沙棘混栽林、管理粗放、结果量大,发病严重。另外,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会造成树皮伤口多而深,为沙棘干缩病菌的侵入提供了有利途径,因此,一般沙棘枝枯病发生严重的树林干缩病发生相对也比较严重。经调查研究分析,初步确定沙棘枝枯病是沙棘树上新发生的一种枝枯病,病害的发生总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问:代代花有哪些病害,怎样防治? 读者庄重熹答代代花主要病害有溃疡病和疮痂病。溃疡病是细菌性病害,传染媒介主要是风雨和昆虫。病菌在植株的病斑上越冬,四月开始繁殖,五至九月危害植株,一般在新枝上发病,夏梢发病最多。受害严重的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