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小麦吸浆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该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一旦大面积发生,轻则减产30%~40%,重则达70%~80%以上,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做好综合防治,对确保小麦丰产稳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张艳华 《现代农业》2012,(11):22-23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小麦吸浆虫主要以幼虫稀释麦浆而为害,重发生年份可造成小麦大幅度减产,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一、生活史及习性1.生活史小麦吸浆虫一般1年发生1代,以3龄老熟幼虫结圆茧在体重越夏越冬。但也有多年发生1代现象。由于小麦吸浆虫化蛹、羽化。除适宜温度条件外,还必须具备较高的土壤含水量(15%~20%),所以当春季少雨、土壤含水量低时,幼虫  相似文献   

3.
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俗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疸虫、麦蛆等,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小麦抽穗期成虫产卵在麦穗的颖壳内,随着小麦灌浆,幼虫吸食籽粒内的浆液,造成麦粒空秕,一般被害麦地减产30%~40%,严重者减产70%~80%,甚至造成绝收。我国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  相似文献   

4.
<正>小麦吸浆虫是世界性的毁灭害虫,以幼虫和茧生活在土中越冬越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一般减产10%~20%,严重减产40%~80%,甚至绝收。据去冬今春在沙流河镇、白官屯镇、常庄等镇的46个村取土样46份、淘土138个样方调查,发现部分村所取土样有吸浆虫发生,平均有虫0.15头/样方,最高8头/样方。根据田间调查情况,结  相似文献   

5.
小麦吸浆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花器和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发生严重地块若不防治可减产30% ̄50%,甚至绝收。1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一年发生1代,老熟幼虫在6 ̄10厘米土壤中结圆茧越夏、越冬。翌春土温上升到8℃ ̄10℃(小麦拔节时),越冬幼虫开始破茧上升,地温达15℃左  相似文献   

6.
一、发生危害 小麦吸浆虫在华北主要是红吸浆虫,是为害小麦的主要害虫。该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害严重时几乎毁产。近几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方式以及小麦品种的变化,小麦吸浆虫明显回升,  相似文献   

7.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麦红吸浆虫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吮吸正在灌浆小麦籽粒的汁液而造成危害,造成瘪粒或空壳,在我国主要麦产区一般常造成减产10%~20%,重则减产80%~90%。通过记载麦红吸浆虫的出土时间及出土率,筛选出对麦红吸浆虫具有抗性的小麦品种,从而更好的防治吸浆虫。结果表明:小麦吸浆虫成虫的防治应该在抽穗扬花期进行,抽穗早的早治,抽穗晚的晚治。  相似文献   

8.
<正>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害虫,是小麦拔节至孕穗期的主要害虫,为害方式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营养浆汁,从而造成麦粒干瘪、空壳,影响产量,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减产70%以上,甚至绝收。卫辉市在1992年曾经大面积发生吸浆虫危害,减产较为严重,从1993—1995年连续3年,财政专门拨款购买农药进行吸浆虫蛹期撒毒土统防统治,效果显著,到1995年麦收  相似文献   

9.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几年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河北辛集市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小麦吸浆虫以幼虫危害小麦花器和吸食麦粒的浆液,造成秕粒、空壳而导致小麦减产,一般损失10%~20%;严重的减产40%~80%,甚至绝收,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小麦吸浆虫又叫麦蛆、红虫子和黄疸虫,属双翅目瘿蚊科,幼虫吸食麦粒浆液,被害麦粒秕瘦或空壳。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调查发现,一般可使小麦减产10%~20%,重地减产30%~50%,甚至绝收。除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燕麦等,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此,笔者进行了小麦吸浆虫药剂防治效果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药剂。50%辛硫磷乳油(上海正新化工有限公司)、50%敌敌畏乳油(河北威远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5%溴氰菊酯乳油(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20%杀灭菊酯乳油(郑州沙隆达伟新农药  相似文献   

11.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是世界性害虫,两者均属双翅目,瘦蚊科。该虫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或为害花器,造成秕粒、空壳,轻则减产10%~40%,重则达50%~90%,甚至颗粒无收,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2.
<正>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小麦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40%~50%甚至绝收。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在河南省呈加  相似文献   

13.
小麦吸浆虫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危害小麦的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进入小麦颖壳,吸食正在灌浆的籽粒汁液,造成瘪粒、空壳。小麦受害后,一般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可达40%~50%甚至绝产失收。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呈加重发生趋势,对小麦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正>小麦吸浆虫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浆液,造成籽粒瘪瘦、空壳而减产,一般可造成减产10%~30%,重的达40—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安全。吸浆虫幼虫体型小,仅3-3.5毫米,危害隐蔽,人们不易发现,只能到小麦严重减产时才会发现,因此防控小麦吸浆虫就要早发现、早防控。一、加强监测预报,掌握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及发育情况我们一直将小麦吸浆虫作为我县小麦重要病虫害之一,严格进行普查和系统调查,每年3月  相似文献   

15.
董超 《河南农业》2018,(34):30-31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近年来,舞阳县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程度逐年加重,一般年份减产10%-20%,重度发生年份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为害舞阳县小麦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成虫体长约2mm,蛹橘红色.幼虫3个龄期,主要以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吸食麦浆为主.研究表明,3头幼虫就可以将1粒小麦浆液吸食干净.吸浆虫有隔年羽化或多年休眠现象,老熟幼虫可以在地下常年存活,发生条件适宜时会暴发成灾.  相似文献   

16.
<正>1小麦吸浆虫1.1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以幼虫吸食麦粒汁液,形成秕粒、空壳,造成小麦减产。1.2防治方法1.2.1蛹期防治。小麦抽穗前3~5d,每亩用2.5%甲基异柳磷粉剂2~3kg或5%毒死蜱颗粒剂1kg加细土20~25kg配制  相似文献   

17.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上的一种毁灭性的害虫。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轻则造成疵粒,重则造成空壳。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重则减产70%~90%,甚至造成绝收。一、小麦吸浆虫的生物学特性小麦吸浆虫在驻马店市一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入土至地表2~20cm处结圆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4月上旬小麦孕穗时,上升到土表层的幼虫化蛹,4月中旬小麦开始抽穗时蛹出土羽化为  相似文献   

18.
小麦吸浆虫发生为害特点及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吸浆虫又称小红虫、喝浆虫、黄疽虫、麦蛆等,分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属双翅目瘿蚊科,是小麦产区毁灭性的一种害虫.自2001年在山东汶上暴发成灾以来,近几年在我县每年都有发生,该虫主要以幼虫为害小麦乳熟籽粒,吸食浆液,造成瘪粒、空壳而减产.一般被害麦地减产40%左右,严重者减产8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吸浆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危害小麦花器并吸食正在灌浆的小麦籽粒的浆液,造成瘪粒而减产。受小麦吸浆虫危害的麦田,一般可减产10%—30%,严重的可达50%,甚至几乎绝收。近年来,随着农业耕作制度的改革和立体农业的发展,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范围又有回升趋势,直接威胁着小麦的丰产丰收。一、小麦吸浆虫的发生规律小麦吸浆虫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底4月初破  相似文献   

20.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分为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在漯河市郾城区发生的主要是麦红吸浆虫,它以幼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发育的麦粒汁液,造成瘪粒而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