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澧县栽培油菜历史悠久 ,早在 1934年就有栽种油菜的记载。建国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油菜生产迅速发展。 1979年实行育苗移栽 ,1982年推广稻茬板田移栽技术 ,随之推广棉油套栽技术 ,1985年推广硼肥施用技术 ,1987年落实“秋发”技术。 1987年即成为湖南省第一个油菜生产超“双百”县 (亩产过百公斤 ,总产过百万担 )。近几年 ,由于大力推广优质油菜规范化栽培技术 ,油菜产量逐年上升。 2 0 0 1年春收油菜全县平均单产达 1713kg/ hm2 ,高产丘块在 390 0 kg/ hm2以上。2 0 0 2年油菜实收面积 4 .5万 hm2 ,其中优质油菜 4 .4万hm2 ,…  相似文献   

2.
“甘油五号”是我所从钴~(60)γ射线14万伦琴(剂量率155伦/分)处理“胜利油菜”干种子,从其后代中经过单株—集团—混合选择等方法,于1970—77年选育成的。1980年荣获国家技术改进一等奖。该品种从1977年冬示范推广以来,1978年收获面积约200亩,1979年收获面积约10万亩,1979年秋播面积约50万亩。1980年冬播200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湖北黄冈、孝感、荆州、咸宁、宜昌,安徽安庆、滁县,河南驻马店,福建宁德,江西九江,湖南常德等地区共计80余县。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菜生产水平,改良食用油品质,1988年开始推广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华杂2号,探索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大批亩产超200公斤的高产田块。 (一)高产油菜的生育特点  相似文献   

4.
芽孢杆菌菌剂在油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年的田间试验表明,油菜应用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菌剂能提高秧苗素质,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有效分枝和有效角果数。每亩施用150毫升菌剂可增菜籽14.3公斤—18.0公斤,增产13.6%—14.5%;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为20%—50%。在本试验条件下,菌剂亩用量以150ml—200ml为宜。菌剂的多菌株组合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区油菜面积不断扩大,单产逐年提高,高产田块也大批涌现,1978年一块地面积1.1亩,单产519.9斤;1979年十九块地合面积40.26亩,最高单产534斤;1980年二十八块地合面积77.04亩,最高单产560.9斤。为了认真探索油菜高产生育规律,于1980年秋播时,组织并进行了高产栽培协作攻关试验,试验获得了初步成果。1981年全区出现500斤以上的高产田36块,计164亩,最高单产达600斤以上。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我所连续进行了油菜高产攻关试验,在探索高产规律的实践过程中,连续获得高产。1978年1.5亩“淮油六号”亩产414斤,1979年1.064亩“宁油七号”,亩产625.3斤。实践证明,油菜高额丰产,夺取冬春“双发”是个关键。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7.
直播是本县油菜的主要种植方法,占常年种植面积18~20万亩的95%左右,油菜籽亩产在100公斤左右徘徊,为探讨稻茬直播油菜亩产250公斤以上栽培技术,在前试验基础上,于1986年进一步进行了高产栽培试验,参试品系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半冬性发育型821,油菜试验田采取  相似文献   

8.
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北边沿,背靠龙门山脉,自然条件较好,年平均温度15.7℃,无霜期270—280天,日照1090小时,降水量1100 mm。耕作制主要是稻—油(麦)两熟制。油菜是我县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历史长,面积大,产量较高。但80年代初期,油菜单产处于徘徊状态。1984年秋,县政府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高产、多抗的“821”油菜和“秋发”栽培技术,开展了以“秋发为中心,防治菌核病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试验、示范和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三年来获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秋发油菜产量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油莱产量要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探准高产的主攻方向。据我们多年调查研究,油菜“籽粒系数”和经济系数变化小,要提高经济产量首先要提高生物产量;在高产更高产情况下,角果数仍是构成产量的主要因素。目前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远未达到“饱和”。高产油菜的结果层厚度大,是一个空间潜力。秋发油菜生物产量高,角果数多,经济产量高。  相似文献   

10.
四川绵竹县于1986年8月22—24日召开了油菜生产总结会。到会代表除本县的外,还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四川农科院作物所,德阳市、成都市、绵阳市、内江市农牧局以及灌县、温江、崇庆等县代表。会上林志全副县长作了总结发言。1984年绵竹县的油菜因菌核病危害严重减产。为此,该县于1984年秋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引进油菜新品系“821”和“秋发”高产技术,经两年试种示范成功,获得大面积高产。1985年收获210亩,亩产151公斤,  相似文献   

11.
简讯     
本项研究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主持完成。中国农科院于1990年3月29—30日至在四川绵竹县主持了该项研究的成果鉴定会。参加鉴定的有华中农业大学张传忍教授、湖北大学钟乃教授、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贺源辉研究员等9名专家、教授会上听取了研究者的工作报告,审阅了有关资料,并参观了绵竹县的秋发油菜现场。经过认真讨论、评议,一致认为该项研究目的明确,针对性强,试验资料齐全完整;研究根据油菜生育规律,结合生产实践,提出油菜秋发高产理论及较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2.
我所在获取亩产800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979年根据省定课题“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及其规律的研究”的目的要求,于平邑县召开了千斤攻关会议,在统一试验设计和措施方案的指导下,坚持了试验场与农村基点相结合,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和单项试验摸规律与综合措施创高产相结合等三个紧密结合,1979—1980连续两年培创出46块小面积(一亩以上)千斤高产田。在取得一些千斤高产基本栽培规律以后,为了进一步验证小面积千斤高产在一公顷以上的重演性,生育指  相似文献   

13.
1986年10月6日省作物学会水稻学组组织有关单位八位同志前往湖北,实地考察了湖北省农科院的再生稻高产现场,并观看了1985年再生稻高产栽培的幻灯片。 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从“IN40”中选择一特殊变异株培育而成再生稻新品种“40—1”,1984年在本所试种1.14亩,获得成功(头季稻亩产520.8公斤,再生稻亩产311.4公斤,两季亩产832.2公斤)。1986年在黄岗县及龙感湖农场各示范种植200亩,再次获得成功。黄  相似文献   

14.
甜菜移栽露地采种与直播露地越冬相比,用种少(每亩0.1公斤)、产籽多(我场两年种3,000余亩,平均单产175公斤,高产田350公斤以上)、繁殖系数高、种球大、色泽好、发芽率高、种子质量好,深受北方用种单位的欢迎。采种甜菜要获得高产、冬前营养生长期,要求母根直径在3厘米以上(在安全越冬的前提下,产籽量与越冬母根的大小呈正相关)。而冬前母根的大小在相同播期及栽培管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黄河流域冬大麦区,从1949-1979年长期沿用多棱形农家品种,不抗倒伏,产量长期在五十到一百五十公斤徘徊,高产村平均亩产250公斤,形成国内有名大麦低产区.由于低产,大麦种植面积由3200万亩下降到400~500万亩,有些地区大麦几乎绝迹.从1978年以来,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各地引进大量品种(系)和开展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1979~1981年的试验表明,滨湖麻区高产品种为“鸡骨白”、“芦竹青”。在沙质土、肥力中等、行距80厘米,蔸距35厘米,细切种根育苗移栽条件下,三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54.35公斤、151.02公斤,比黄壳早(142.35公斤/亩)、湘苎一号(122.6公斤/亩)、黑皮蔸(96.0公斤/亩)、自里子青(59.78公斤/亩)增产。 1979~1981年的试验还表明,滨湖麻区苎麻  相似文献   

17.
1984年,我们承担了省科委下达的莒县夏庄镇花生中产变高产技术开发试验。试验是在前三年开发区花生产量实现低产变中产的基础上进行的。试验计划要求:三万亩开发田的单产,由81—83年平均255.7公斤,84年提高到300公斤,85—86年达到325公斤的高产水平。并总结出一套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可供在同类地区推广应用的技术经验。 三年来,我们在开发试验区全面实施技术规范,并进行四个专题120个项次的同步性单项试验和两个专题的综合性试验,均获得满意结果,圆满完成了开发试验任务。 一、开发试验产量结果 开发试验经省、地科委组织验收,84年面积34019亩,单产305.5公斤;85年因  相似文献   

18.
单倍体的应用近几年来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国内、外油菜单倍体的研究进展较大,目前已通过单倍体的途径培育出良种在生产上使用。如英国汤姆生(Thompson K.F.)从天然出现的单倍体植株分别培育出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冬油菜品种“R.D.49”,经1971—1976年12次试验比推广品种“维克脱”平均产油量多12.6%,其中4年8次试验比最高产品种“梅杰”产油量高5%,越冬性、抗病性均强,目前已成为英国商用品种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作物学会油料作物专业委员会油菜学组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1988年元月6-9日在四川灌县,召开了油菜栽培学术交流和秋发栽培苗期现场会。到会人员有四川、湖北、湖南、江苏、上海、云南、贵州、江西、北京等9个省、市65个单位89位代表,共收到论文、研究报等32篇。会议交流了栽培研究的新成果和新进展,讨论了栽培研究改革问题,并参观了四川省双流、温江和灌县高产油菜苗期现场。  相似文献   

20.
鄂杂棉12是湖北省黄冈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优质抗病杂交棉新品种,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列入湖北省主推品种。为了探索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2004年对鄂杂棉12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1试验方法试验在黄冈市农科院梅家墩试验基地进行。前茬为白菜型油菜。4月27日收获。土壤为冲积灰潮土。试验选密度(A)、施纯氮量(B)、缩节胺用量(C)三因素作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研究对象,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共9个处理组合,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20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