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新形势、新环境下的蚕桑业,大力开发蚕桑生态旅游,扩大蚕桑产业链,提高蚕桑产业经济效益,对于广西经济大幅度增长、广西蚕桑生态文化发展、传统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根据广西蚕桑生态旅游开发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提出逐渐丰富蚕桑文化,提出建立原始性、独特性等多项蚕桑生态旅游措施。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飞速发展,蚕桑生产整体水平、规模效益都取得了显著成效,蚕桑产业成为广西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但生产成本上升、茧丝质量欠优、替代品竞争、产业链短等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广西蚕桑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以广西蚕桑产业发展供给矛盾为导向,立足中央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通过提高优茧供给比例、强化蚕桑科技创新、加快产业多元化与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等措施和思路,以期加快促进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为不断提高广西蚕桑产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创造产业发展新动能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利用全区纳入全国家庭农场名录系统的525个蚕桑家庭农场的各项数据为基础,对广西蚕桑家庭农场进行SWOT分析。分析结果认为广西蚕桑家庭农场具有政府高度重视、广西蚕桑产业和家庭农场发展基础扎实、行业指导支持服务到位的优势;但仍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规范经营程度较低、各方面支持力度有待加强、联合发展和带动能力不足等劣势;面临劳动力老龄化、文化水平低,桑园用地可能面临瓶颈,蚕桑产业比较效益优势下降等威胁;迎来《蚕桑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广西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和巩固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政策的机遇。在SWOT分析结果基础上,从优势—机会、劣势—机会、优势—威胁、劣势—威胁4个战略组合方向给出推动蚕桑全产业链建设、提升蚕桑家庭农场从业人员素质、发展蚕桑生产新模式、提升蚕桑家庭农场经营效益等广西蚕桑家庭农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索广西蚕桑产业现阶段的发展状况,从蚕桑生产、缫丝织绸、资源利用、蚕业技术4个方面研究了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认为当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发展存在产业链短、受市场影响较大、蚕桑资源利用率低、缺乏人才等问题,正面临着产业竞争、国际竞争、全龄人工饲料养蚕对传统养蚕的冲击、发展成本上升等挑战.提出了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打造蚕...  相似文献   

5.
浅论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就如何将广西蚕桑资源有效利用,充分发挥蚕桑资源的经济效益,改变栽桑养蚕的传统观念,挖掘其潜能,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等问题展开简要的阐述,为促进广西蚕桑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蚕桑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优势产业。目前广西的蚕桑产业在推进全产业链建设中需要解决加工环节存在的产值及产品档次不高、经营主体意识不强、科技研发实力不足等问题,与此同时“东绸西移”的加快推进、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要素的有效集聚也给广西的蚕桑产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提出广西的蚕桑产业要做大做强加工链条,需要明确发展战略、实施“二次创业”、培强经营主体、强化科技支撑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有效推动广西蚕桑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广西蚕桑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开展蚕桑生态旅游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蚕桑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体系、突出蚕桑生态旅游项目特色、实现蚕桑生态旅游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引入新型生态旅游经济管理理念和提升蚕桑生态旅游项目整体服务质量的优化措施,旨在通过蚕桑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蚕桑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延伸蚕桑产业链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0年以来,广西蚕桑产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自2005年起蚕茧产量已连续14年位居全国第1,为蚕农增收、蚕业增效、县域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作出了重大贡献。通过对广西蚕桑全产业链发展的深入调研,找出了制约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面临的机遇、挑战。提出了提升蚕茧产量质量,确保种养业高质量发展;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推动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抓好产业链横向拓展,带动产业高效益发展;加强产业创新研发,确保蚕业科技高水平发展;加强市场流通和出口贸易,提升产业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拓展产业高质量发展空间6个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蚕桑产业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叙述了蚕桑生产、茧丝绸加工业、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和茧丝贸易的现状;分析了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存在资金投入少、蚕业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化程度低、茧丝绸加工业滞后、综合利用规模化程度低和蚕茧收购体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加快科技创新、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发展龙头企业和蚕农合作组织、加快加工业发展、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强蚕茧收购管理、建立和完善茧丝绸市场流通贸易体系等发展广西蚕桑产业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丝绸需求量不断扩大,蚕桑养殖业产业链发展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文章以广西玉林为例,探讨了蚕桑养殖业产业链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分析影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可为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及建设蚕业强省找到切实可行的路径提供理论参考。基于波特钻石模型确定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五大因素包括因子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企业策略及结构和竞争、政府支持等,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五大影响因素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在影响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各种因素中,宏观层面的政府因素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作用,且在近年来的影响作用最大;归属相关和支持产业因素的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影响作用一直都位居前3位,但近年来逐渐让位于归属因子条件因素的桑园种植面积。据此,提出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蚕桑产能产效、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蚕桑生产规模、建构蚕桑丝绸全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等有利于增强广西蚕桑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进行系统分析,结合五大发展理念的含义,提出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加快广西蚕桑产业建设的发展思路。应大力强化科技创新,努力提高研发水平;全面协调产业链,构建循环蚕桑产业路径;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探索蚕桑绿色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积极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构建新型生产经营模式,建立共享长效机制,以推进广西蚕桑产业的建设。五大发展理念是实现广西蚕桑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为广西现代蚕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宽广大道;广西蚕业各级部门应紧紧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推动蚕桑产业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3.
对"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取得的成效进行总结回顾,展望"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方向。分析认为,"十二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发展呈现出持续增长,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在良种良法推广、示范基地建设、良种供应管理、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应用以及茧丝绸加工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蚕桑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既具有国家政策持续向好、广西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支持和产品市场有较大空间等优势,也存在比较效益下滑、产业链延伸困难、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不够、国际竞争激烈等不利因素。认为,"十三五"期间,广西蚕桑产业应从生产规模化、布局区域化、品种多样化、技术省力化、产品高值化、市场全球化等方面入手,切实抓好蚕桑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黄梅梅 《中国蚕业》2010,31(4):49-52
通过对广西茧丝绸加工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拉长茧丝绸产业链、发展壮大茧丝绸龙头企业、大力培养蚕桑及丝绸加工专业人才和打造茧丝绸名牌等推进广西茧丝绸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西已经成为我国蚕桑产业实现"东桑西移"战略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因此有条件依托具有区域和规模优势的蚕桑产业实施精准扶贫。在对广西贫困地区利用蚕桑产业扶贫的发展运行机制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通过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对广西主要贫困地区共30个贫困县以发展蚕桑产业扶贫的意愿进行量化测度及影响机制分析。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桑蚕产业扶贫的意愿仍然不是十分强烈,发展蚕桑产业的意愿在不同贫困县之间的差异显著,并且在蚕桑产业的规模层次差异明显、技术水平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短等基础条件下,规模化生产潜力、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组织化程度、内生发展需求4个主要因素分别对发展蚕桑产业扶贫存在着负向、负向、正向、正向的显著性影响。据此从扶贫政策传导机制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破、内生需求与外生拉动、产业发展共时性实践等方面提出建议,以促进广西贫困地区通过发展蚕桑产业精准扶贫的愿景规划得以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日本在美容方面应用桑蚕茧的介绍与分析,提出了在广西这个全国最大的桑蚕产区尝试开发应用桑蚕茧美容产品的初步设想,它可以促进传统桑蚕产业向新型蚕桑产业的转型,进一步延伸蚕桑生产的产业链,增加蚕桑生产综合利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蚕桑产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从产量、产值与净利润三个维度描述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变化情况,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与标准化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广西蚕桑产业发展的外在与内在因素。研究显示,外在的价格因素与市场需求、内在的物质投入与机械化程度均对广西蚕桑产业的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而内在的劳动力成本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价格因素与劳动力成本分别是对广西蚕桑产值与净利润影响作用最大的因素。建议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提高机械化程度,优化价格策略与扩大市场份额,科学投入物质资源与优化资源利用以促进广西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嘉兴市传统的优势产业,种桑养蚕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我市的农业生产中,蚕桑生产有着最完整的产业链,从蚕种繁育到种桑养蚕,从缫丝织绸到丝绸印染,从服装生产到出口创汇,其产业链最长最完整。蚕桑生产不但为我市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曾燕蓉 《广西蚕业》2019,56(1):39-46
运用SWOT法分析,发现广西生态桑产业具有桑树资源丰富、桑树生长优势明显、蚕桑产业优势强大、产业产品安全性优势突出等特点,同时也面临蚕桑产业发展地区农业生产力落后且科技推广难度大、生态桑研究起步较晚等方面的挑战。认为广西应抢抓“一带一路”新机遇,加大科技部门在生态桑方面的研究投入,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蚕桑资源多用途开发与利用技术瓶颈,加快推进产业链延伸,最大限度提升生态桑发展潜力,促进生态桑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1950—2015年蚕桑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并用桑园面积、蚕种发放量、蚕茧产量三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江苏、浙江、四川(含重庆)、广东、广西、云南等主要蚕区的发展情况。通过相关的数据分析,认为1950年以来我国蚕桑呈现出生产效率明显提高,蚕桑产业发生结构性转移,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较大,蚕桑产业发展反弹性弱的特点,并结合中国蚕桑发展的实际和当前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打造高效省力的蚕桑生产方式,全方位提升蚕桑产业产品附加值,加快"立桑为业"的步伐,延长蚕桑产业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