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建平  张瑞涛 《农技服务》2011,28(10):1465+1517-1465,1517
发酵床养猪技术应重点抓好猪舍、发酵床建造形式,发酵床用垫料的准备、选择、制作,发酵床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以及猪进入发酵床的饲养管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2.
零排放无污染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床饲养模式是山东省于2006年从日本引进的新型零排放无污染养猪模式。本试验在猪舍建筑设计、发酵床垫料的选择、发酵床制作和维护、猪的饲养管理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床猪舍要确保良好的通风和排湿性能;发酵床垫料可根据本地的资源因地制宜选择;菌种、发酵原料要充分混合均匀,堆积发酵时间一般为7—10天。发酵床垫料厚度一般为80cm左右,饲养管理中要注意发酵床的日常护理。  相似文献   

3.
发酵床养猪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卫林  陈长法 《农技服务》2010,27(6):769-770
从发酵床猪舍的建造、发酵床的建造及发酵床养猪的日常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发酵床养猪技术。  相似文献   

4.
发酵床养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长法  刘卫林 《农技服务》2010,27(6):767-767,770
介绍了发酵床养鸡技术的核心,从鸡舍建造、发酵床制作及发酵床养鸡的日常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发酵床养鸡技术。  相似文献   

5.
瑞安市发酵床养猪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创新、提高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包括实用型发酵舍结构、价格低廉的液体发酵菌种、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等内容。从发酵床的建造、垫料的制作、日常管理、效益分析等方面阐述了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特点,并提出问题与建议,以为我国南方地区推广使用生物发酵床养猪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从鸡舍建造、发酵床制作和酵床养鸡的日常管理3个方面总结了发酵床养鸡技术。  相似文献   

7.
发酵床养猪模式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发酵床的作用原理及其养猪的优点,总结了常见发酵床的设计模式、发酵料的构成和制作、发酵床日常养护、饲养管理等内容,并针对其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以期为发酵床养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传统猪舍的发酵床养殖设施改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酵床养殖模式在推广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新建大量的发酵床猪舍对中小规模猪场的成本投入、养殖管理和防疫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对传统旧猪舍进行发酵床猪舍改造成为推广发酵床养殖模式的重要方式之一.本研究以江苏省泗阳县天蓬猪场发酵床猪舍改造为例,从生猪行为习性、动物福利以及环境系统角度,对传统水泥地面猪舍进行发酵床养殖设施改造,分别论述了发酵床养殖的内环境特点、主要内环境参数、舍内通风降温及相关配套设施设备的选择等,进而确定发酵床猪舍改造的主要内容,选择猪舍的最佳改造设计模式.为今后的发酵床猪舍改造建设提供模式借鉴和参考,为发酵床饲养模式在江苏地区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闫运民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6):31-31,56
发酵床养猪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养猪技术。介绍了该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猪场选址和建设、发酵床的制作、日常管理和维护等,为畜牧养殖户掌握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云波  周勤  郭兴儒 《农技服务》2012,29(4):459+461
介绍了发酵床养猪的优点,并从垫料的通透性、水分调节、垫料补充、疏粪管理、补菌、垫料更新等方面论述了发酵床的日常维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养猪微生物发酵床垫料发酵指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盐梯度悬浮法”测定不同发酵时间发酵床垫料的悬浮率,根据垫料表观确定其发酵程度级别,可将30个样品分为4级:一级发酵程度浅;二级发酵程度中等;三级发酵程度深;四级发酵程度很深.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确定垫料发酵指数方程为Y=3.9932-0.0046X1 +0.0531X2-0.0484X3-0.0083X4-0...  相似文献   

12.
选取3种垫料(40%稻壳+60%菌糠、40%稻壳+60%锯木屑、40%稻壳+60%酒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育肥猪进栏前和出栏后对垫料和表层土壤进行采样分析,采用物质流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一个养猪周期内3种垫料TP和TK的损失途径。结果表明:P素在发酵床养殖过程中主要的损失途径为猪采食与淋溶损失,总损失量分别为(FJ:40%稻壳+60%菌糠组合)15.69 kg、(FD:40%稻壳+60%锯木屑组合)16.61 kg、(FW:40%稻壳+60%酒糟组合)14.37 kg;而3种发酵床分别有(FJ)80.74 kg、(FD)52.48 kg、(FW)84.65 kg的总P库存在垫料中,75%~85%的P素会滞留在垫料中,损失率均超过14%。K素的主要损失途径也为猪采食与淋溶损失,总损失量分别为(FJ)45.95 kg、(FD)33.95 kg、(FW)63.95 kg;总库存的K素分别为(FJ)158 kg、(FD)107 kg、(FW)136 kg,68%~78%的K素会留存在垫料中,损失率均超过22%。养殖过后发酵床下部表层土壤会出现P素和K素累积现象,为了防止元素通过淋溶作用渗漏损失,建议发酵床垫料厚度要超过50 cm。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菌剂对生猪养殖垫料发酵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加快生猪养殖垫料的腐熟。[方法]在堆肥过程中加入微生物菌剂,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生猪养殖垫料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添加0.5%菌剂和2%鸡粪处理堆肥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总降解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4%、10.4%和4.9%。[结论]加入微生物菌剂可以加快生猪养殖垫料的腐熟。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Prepro-orexin基因多样性与繁殖性能的关系,确立其在分子标记育种中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分析猪Prepro-orexin基因第62位多态性位点在二花脸、香猪、淮猪和姜曲海猪4个品种中的多样性,并分析其不同基因型对二花脸猪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花脸和香猪分别检出三种基因型,姜曲海猪有两种基因型,而淮猪只有一种基因型。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二花脸猪不同基因型群体间产仔数差异不显著,说明该基因多样性对产仔数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s aimed at using the DNA mutations in the prolactin receptor (PRLR) and properdin (BF) genes to determine associations between the genotype and litter size in the Beijing Black pig population. A total of 321 Beijing Black pig sows were genotyped using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method, with the Alu I and Sma I for PRLR and BF genes, respectively. Two different alleles of PRLR and BF genes were identified: allele A (0.25) and B (0.75) of the PRLR gene, allele A (0.13) and B (0.86) of the BF gene. The association analysis between the genotypes and the litter size were estimated with the method of the general linear model. The analysis results of PRLR showed that in first parity, sows with genotype AA had a larger litter size than sows with genotype AB and BB, bu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not significant. In later paritie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differences were seen between sows with genotypes AA and AB, and BB of the PRLR gene. The associated analysis results between genotypes and litter size (total number born, TNB, and number born alive, NBA)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first parity sows with different genotypes of the BF gene,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ppeared in NBA between the sows of genotypes AB and BB, in later parity, for which significantly higher values were observed in the offspring of heterozygotes. Considering the consistent genotypic effect on the litter size of both sows in first parity and later parit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ocus of the PRLR gene, digested with Alu I, could be the gene maker for the litter size in Beijing Black pigs.  相似文献   

16.
选择长白猪、杜洛克猪和可乐猪3个猪品种为父本,以大约克猪纯繁(大约克×大约克)和杜洛克猪纯繁(杜洛克×杜洛克)组为对照,研究大约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可乐猪为父本时,大约克母猪的妊娠期缩短了2d,仔猪的有效乳头数略有下降,但产活仔数(11.0±1.41)头/窝、断奶仔猪数(9.7±1.45)头/窝、断奶育成率(94.41±2.826)%均为最高(P〈0.05),死胎数(O.3±0.25)头/窝和死胎率(3.25±3.250)%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总产仔数最高(11.3±1.81)头/窝,说明有良好适应性的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从窝重上采看,可×大杂交组的初生窝重(14.850±2.4432)ks/窝、20日龄窝重(45.700±12.3641)ks/窝、断奶窝重(67.500±9.5657)kg/窝均高于其他试验组。相关性分析显示,死胎数影响仔猪的初生窝重、20日龄窝重及断奶窝重。这些结果说明以可乐猪为父本,可明显改善大约克猪的繁殖力,值得在毕节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猪是多产家畜 ,经产母猪平均产仔数可达 10~ 11头。中国猪有较好的繁殖性能。猪的繁殖技术是养猪业的重要问题。猪的繁殖技术包括配种、怀孕、分娩和哺乳等。母猪繁殖技术又是生产的重要指标。如何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是发展商品猪生产的重要途径。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提高母猪繁殖率和窝产瘦肉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母猪胎盘效率遗传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收集了1 059胎次的长白、大白、杜洛克、大花白和蓝塘猪5个品种母猪的胎盘效率,分析了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的相关关系,估计了胎盘效率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猪的胎盘效率不同,胎盘效率与窝均总产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310 3、与窝均产活仔数的相关系数为0.363 8,均呈中等强度正相关关系;5个品种猪混合数据胎盘效率的遗传力为0.292,长白猪胎盘效率的遗传力为0.303,胎盘效率具有中等强度的遗传力,可作为种猪生产中提高母猪繁殖性能的选择指标。  相似文献   

19.
母猪的繁殖性状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性状,它由一系列主效基因或数量性状位点(Quantitative trait locus,QTLs) 控制。产仔数是母猪繁殖性状中最重要的考量指标之一袁找到影响产仔数的基因或标记有重要的经济及科研价值遥针对猪60KSNP芯片扫描结果,采用Genepop软件检测太湖猪(二花脸、梅山猪)及野猪每个SNP位点的遗传分化系数(Fst值),鉴别与产仔数相关的SNP位点。按照0.025%比例的原则挑选遗传分化系数最大的SNP位点,并将其所在基因及物理位置临近的2个基因提交到DAVID数据库进行GO(Gene Ontology)和KEGG(Kyoto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分析。结果显示,关于猪产仔数最强的2个选择性清除信号位于猪8号染色体(SSC8)和13号染色体(SSC13)上。其中SSC13中检测到的2个SNP位点均位于IQCJ-SCHIP1基因内遥。SC8上的SNP位点位于NR3C2基因内,可能为新发现的SNP位点遥经KEGG分析,有2个基因位于赖氨酸合成通路中遥结果表明,利用选择性清除的方法,选择高产太湖猪、低产野猪这两个极端群体来鉴别影响产仔数的SNP位点,发现了新的SNP位点。IQCJ-SCHIP1、NR3C2基因及位于赖氨酸通路中的功能基因可能是影响母猪产仔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产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海南岛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的产量及其组成、季节动态、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的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成不同。其中,年凋落量大小依次为山麓灌木林(6.227 t·hm-2)季雨矮林(5.636 t·hm-2)南亚松林(5.403 t·hm-2)高山云雾林(5.305 t·hm-2)山地雨林(3.753 t·hm-2),总体表现为沿海森林比中部山区森林的凋落物量大,这可能是受台风影响的结果;叶凋落量以南亚松林所占比例最高(72.26%),枝凋落量以高山云雾林所占比例最大(30.42%),繁殖器官凋落量以山麓灌木林所占比例最大(17.18%);2)不同森林类型凋落物量的季节动态不同。山麓灌木林和季雨矮林年凋落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春季和秋季为凋落高峰期;山麓灌木林的叶凋落量季节动态呈双峰型,季雨矮林则仅在秋季落叶多,为单峰型;枝凋落量季节动态除山地雨林有两个高峰外,其他均呈单峰型;繁殖器官凋落量季节动态除山麓灌木林呈双峰型外,其他均呈单峰型。3)山麓灌木林凋落物年凋落量及其组分与林分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性;季雨矮林叶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年凋落量与林分密度显著正相关(P0.05)。在铜鼓岭同一森林类型中,凋落物的年凋落量及其组分与微地形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