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影响粮食安全的因素“粮食安全”的问题在我国不容乐观。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现阶段物价上涨,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等对我国的粮食生产造成很大的压力。就其总的影响因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耕地面积的减少现阶段,我国的耕地面积在逐渐减少,一些地方大力发展经济,大  相似文献   

2.
山西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山西省受自身自然资源、耕地、水资源等多种因素的限制,粮食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历年粮食生产不能满足需求,产需缺口较大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应对山西省粮食短缺的方法有: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改造,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随着疫情的常态化,粮食安全成为全球最为关注的问题,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怎样才能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做为农业人是责无旁贷的。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的粮食生产供给能力基本是有保障的,但在粮食基本安全的前提下,也突显出一些结构性、制度性的问题。直面问题,消除隐患,夯实粮食安全之基是当前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每一个农业人的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6,(17):198-200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并坚持摆在突出的地位。本文结合勐佑镇的实际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阐述了勐佑镇粮食生产现状,并对影响勐佑镇粮食安全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保障勐佑镇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任育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09-11811
为了对自然灾害给中国粮食安全带来的影响有更加准确的认识,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AR模型等,定量分析了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居民粮食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当年粮食生产影响较大,通过粮食产量和粮食价格的相互作用,自然灾害对居民粮食消费影响的时间较长。提出了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平台的建设、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等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粮食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影响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的3个主要因素(耕地面积、粮播比例和粮食单产)和耕地非农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定量综合度量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影响的指标——耕地非农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度(IDfs),并探索和建立了其简便、实用、科学的测算方法,为推进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8.
9.
谢佩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0):335-336,358
粮食安全是国家战略问题,事关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该研究从相关政策、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存储与粮食消费等与粮食安全紧密相关的5个方面,分别探讨并梳理其中对粮食安全能够产生影响的各主要因素,为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简述国内粮食生产形势,深入分析嘉兴市粮食生产现状、粮食消费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嘉兴市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和探讨保障嘉兴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调查楚雄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运用层次分析法从自然、经济、社会因素3个方面构建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2003-2007年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值进行计算和评价,确定楚雄市城市水土资源生态安全等级。结果表明:2003-2007年楚雄市综合生态安全值介于0.545 6~0.568 6,处于第Ⅱ级,生态安全为风险级,水土资源生态系统受到较大的破坏,承载能力较低,生态环境较脆弱。其中,自然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最大,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先增加后降低;社会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次之,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呈增加趋势;经济生态系统安全值占比重最小,随时间增加,其安全值先下降后增加。由此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经济与社会逐步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因此,要协调好自然、社会、经济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与粮食安全目标间的协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市化进程中粮食安全压力的变换,呈现为一条倒U形曲线。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同时,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因此粮食生产是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粮食生产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上海市18a的粮食产量和农村流动人口的实证分析发现,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并不能导致区域粮食产量增加,农村流动人口与区域粮食产量二者之间存在反向变动关系。为了维护区域粮食安全,从流出地与流人地两个角度,针对农村流动人口流动前、后两种情况,分别提出了引导农村流动人口和实现区域粮食增产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朝鲜南部地区的降雨量、日照和热量等农业气候资源相对充足,但60%~70%的土壤偏酸性,土壤肥力差,粮食单产水平很低,而造成当地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社会经济-水安全SD预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安全问题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从社会经济系统、水资源与水环境系统以及二者的相互联系的定量研究入手,建立系统动力学(SD)预警模型,并通过其变量分析该系统内部的耦合关系,利用计算机,提供信号预警,为检验现行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策略以及中长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提供定量分析手段。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的SD预警模型可在实践中应用或检验。  相似文献   

17.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define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The definitions of water security,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and water environment security were summarized,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as differentiat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se,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hashed and the conception was defined.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s the provision of water resource that ensures protection of agriculture against threat, hazards, destruction, and loss. Moreover, the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were ascertained. In detail, the connotation of the definition has natural attributes, socioeconomic attributes, and cultural attributes. The extensions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include both broad and narrow ones, as well as, food security, agroenvironmental security, agroeconomic security, rural society security, etc. The definition will serve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researches, limiting the frame of the theory, and founding a appraising system for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 security.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兴宁市粮食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抓好粮食生产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兴宁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保证,近10年来,全国粮食实现了九连增,在现有条件下,如何实现粮食持续增产是各地面临的一个难点.以天门市为例,从气候条件、地理状况和耕地条件等方面分析了粮食生产的优势和潜力,提出了具体的增产措施,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林州市农业生产现状,总结了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粮食丰产丰收的具体对策,以期为林州市粮食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