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 ̄1993年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对江苏省70 ̄90年代育成的抗枯萎病棉花品种进行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0年代品种比70年代品种产量提高近两成。80年代品种铃重的增加,90年代单株铃数和衣分率的提高是棉产上升的主导因素。不同时期育成的品种纤维品质变化不显著。在棉铃空间分布上,90年代品种纵向上部铃及横向第一、二果节内围铃比例均比70年代品种增加。棉株光合强度、生物产量及收获  相似文献   

2.
3.
4.
杂交籼稻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及等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5.
籼稻品种对三个稻瘟病菌小种的抗性遗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性状的改良及其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品种产量潜力探索新的突破方向。【方法】以华南地区自矮化育种以来育成推广的65个主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年份育成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演变,将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几个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从矮化育种开始,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产量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0年又开始形成上升趋势。品种株高随育成年份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叶形性状中,上三叶长和上三叶宽未有明显变化,但上三叶基角和上三叶曲率则有较显著的改良;穗粒性状中单株穗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则呈线性增加,千粒重呈阶梯式下降;单株库容量、单株生物产量和单株产量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显著上升,随后上升趋势停滞。【结论】自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显著提高,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在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方面,叶片形态性状改良显著,品种由大粒穗数型向小粒大穗型演进。今后品种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株型改良提高库容量。  相似文献   

7.
8.
9.
华南地区水稻品种发展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演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华南地区50年代以来先后推广的水稻品种早造16个、晚造17个作了研究,新复极差测定表明:产量呈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近期品种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产量构成因子,早稻经历了从高秆大穗型到早期矮秆多穗型又到近期半矮秆的改良大穗型的品种发展过程。晚稻近期品种向着大穗多穗型的方向发展,与同化产物分配有关的千粒重与结实率,早、晚稻近期品种均未得到较大的发展。近期品种株高,早稻向半矮秆方向发展,基部节间加粗,茎壁增厚。晚稻的变化趋势不明显。近期品种冠部功能叶,早稻略有减小,晚稻稍有增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研究了五十年来籼稻品种丰产性的演变。导致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在“库”的方面是每穗总粒数的增加。在“源”的方面,一是选育了中秆、抗倒的品种,二是叶片直立性的提高和LAI的增加,三是“源库比”的提高。今后高产育种应着重选育中秆抗倒、叶片直立型、LAI在7.5以上,“粒重/叶”比大于14的大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1.
以20世纪6090年代推广的7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常规籼稻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特性和物质积累与转运的演变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水稻地上部鲜重与干重、根系重和根体积不断增加,单茎伤流强度增大,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干物质贡献率不断增加,穗长、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不断增加,而根冠比有所减少,结实率和有效穗数有所下降;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干物质贡献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依据上述品种演变规律,讨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常规籼稻产量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19个常规籼稻和16个杂交籼稻代表性品种(组合)的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常规籼稻与杂交籼稻氮的干物质生产效率(NUEp)及籽粒生产效率(NUEg)在品种(组合)间的变化幅度均较大,两者的系数均较大,但杂交籼稻的变化幅度低于常规灿稻。②无论是常规籼还是杂交籼稻,NUEp在抽重至成熟这段时间内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两类籼稻分别提高28.2%和13.3%。③杂交籼稻的NUEp在抽穗期高于常规籼稻,成熟期则低于常规 籼稻;而杂交籼稻的NUEg则比常规籼稻高。④随品种(组合)产量水平的提高,杂交籼稻及常规籼稻的氮利用效率(包括NUEp及NUEg)下降,且变化幅度减小,而氮收获指数(NHI)则有所提高。⑤杂交籼稻的产量、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的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与总吸氮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常规籼稻的产量及物质生产量与抽穗前的吸氮量及总吸氮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以20世纪60~90年代推广的7个常规籼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常规籼稻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特性和物质积累与转运的演变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品种更替,水稻地上部鲜重与干重、根系重和根体积不断增加,单茎伤流强度增大,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干物质贡献率不断增加,穗长、二次枝梗数、总枝梗数、每穗总粒数、着粒密度、千粒重和单株产量不断增加,而根冠比有所减少,结实率和有效穗数有所下降;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着粒密度、二次枝梗数、干物质转运率和转运干物质贡献率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依据上述品种演变规律,讨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常规籼稻产量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0个水稻品种的产量、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等因素的田间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合广德县中籼稻主推品种丰优293、两优6188、徽两优882等,这几个品种均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可作为广德县中籼稻主推品种加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广东籼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广东省172个栽培稻品种10项米质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评分与角质率,胶稠度,米饭品尝评价,整精米率,粒长和糙米率呈很显著的正相关,与垩白粒率,粒宽和直链淀粉含量呈很显著的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对总评分贡献最大的为角质率,其次为粒长宽比,米饭品尝价,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雍胶稠度;在间接作用中,角质率通过整精米率对总评分的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6.
17.
为提高江苏省杂交中籼稻组合的品质性状改良进程,以参加2011年江苏省省区域试验的24个水稻新组合为试验材料,对水稻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组合性状相对稳定,加工品质好,提高难度大;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类群间品质性状总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8.
籼稻茎叶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茎叶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产量性状.在产量与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选择江淮地区典型生态点,通过对机械化栽插条件下杂交中籼稻品种的生育期、茎蘖动态和产量结构的试验研究,筛选确定适宜该区域机械化种植的水稻品种。结果表明:在江淮地区机械化种植杂交中籼稻,适宜的品种应具有分蘖早生快发、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性,如徽两优996、徽两优6号等品种在机插条件下综合优势表现明显。  相似文献   

20.
亚热带和温带生态条件下籼稻品种产量潜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2002年,对在中国宾川(亚热带)和韩国水原(温带)两生态区8个籼稻品种的产量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实际产量和产量潜力比温带条件下高1.25和4.43t/hm2,差异极显著.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具有较高产量潜力,是因为具有较多的生物产量和颖花量,分别比温带条件下多2万/m2和422.25g/m2.对产量构成因子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是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温带生态条件下则是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在亚热带生态条件下,增产途径应是在保证足够有效穗的基础上,适当降低穗粒数而增加结实率;温带生态条件下应在提高千粒重的基础上,保证适当穗粒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