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安徽淮河水系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138 bp)对安徽淮河水系黄鳝6个地理群体(阜南Fn、颍上Ys、平圩Pw、怀远Hy、凤阳Fy、明光Mg)165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共检测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5个,平均A+T含量(54.8%)显著大于G+C(45.2%)含量。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87、0.01882。各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933~0.81352、基因流Nm为0.11461~26.3665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4.1%的变异来自群体间,表明淮河水系黄鳝地理群体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进化网络图揭示安徽淮河黄鳝6个群体的个体组成2个遗传差异明显的谱系。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安徽淮河黄鳝群体历史上较为稳定,无明显群体扩张。  相似文献   

2.
基于线粒体COI序列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安徽长江流域黄鳝群体遗传结构,采用线粒体COI的DNA条形码序列研究该区6个黄鳝野生群体(当涂、无为、繁昌、贵池、怀宁和望江)遗传分化。180个样本COI片段(665 bp)中共检出52个变异位点(变异率7.8%)、40种单倍型。序列中A、T、G、C碱基平均含量分别为24.7%、28.2%、17.1%、30.0%,A+T含量大于G+C含量。AMOVA分析中,高达68.45%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说明黄鳝群体间已产生显著遗传分化。群体间系统进化树显示:6个群体形成两大类群(当涂和繁昌群体为一类群,其余群体为另一类群),分析表明结果与各群体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由NCBI下载合鳃鱼科几个物种的COI同源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显示黄鳝与同属的山黄鳝聚为一支,并与不同属的合鳃鱼和穴栖蛇胸鳝聚为一支。研究表明,基于COI的DNA条形码序列适于黄鳝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相似文献   

3.
山猪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APD标记技术,对山猪群体内遗传结构情况进行分析。利用经过筛选的14个引物,在36个山猪样本内共扩增出10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57条,多态性带频率平均为54.29%。根据RAPD扩增结果,计算该群体内个体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03,群体内平均最低杂合度为0.311。结果表明,山猪群体内遗传分化程度较低,遗传变异较小,为防止山猪品种资源灭绝和重要优良基因丢失,应加快开展该品种的保护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3种黄鳝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为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黄鳝资源,从40个随机引物中选取30个重复性好、扩增稳定的随机引物,应用RAPD技术对黄鳝属中产自缅甸的山黄鳝、印度尼西亚的穴黄鳝、中国黄鳝的DNA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到315个位点,3种黄鳝种群间的多态位点比例为85.08%,遗传多样性指数为0.1575.DPS2003种群遗传分析软件包分析显示,3种黄鳝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7103,相似度系数为0.2897,表明3种黄鳝都具有较高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5.
经克隆测序获得的采自长江附属湖泊鄱阳湖、太湖、长江口九段沙、钱塘江口、舟山等5个地点55尾刀鲚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了这些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演化历史。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刀鲚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0.9993,π=0.0420),表明刀鲚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进化潜力。5个群体间的种群分化指数Fst和基因交流值Nm分别为0.013~0.426和0.67~40.14,协同各群体间的K2-P遗传距离与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长江及其南部邻近水域的刀鲚没有发生明显的地理分化。以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构建的NJ树揭示,5个群体的个体组成了2个谱系,但这2个谱系与地理分布并不相关。中性检验和网络亲缘关系分析皆表明,刀鲚群体有过种群的扩张历史,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末期的0.17~0.13百万年前,受到更新世末期海平面升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长江及其南部邻近水域刀鲚的种群遗传结构及种群历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克隆测序获得的采自长江附属湖泊鄱阳湖、太湖、长江口九段沙、钱塘江口、舟山等5个地点55尾刀鲚的mtDNA控制区全序列,分析了这些种群的遗传结构及其演化历史。种群遗传结构分析显示,刀鲚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h=0.9993,π=0.0420),表明刀鲚具有较高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进化潜力。5个群体间的种群分化指数Fst和基因交流值Nm分别为0.013~0.426和0.67~40.14,协同各群体间的K2-P遗传距离与AMOVA分析结果均表明,长江及其南部邻近水域的刀鲚没有发生明显的地理分化。以线粒体控制区全序列构建的NJ树揭示,5个群体的个体组成了2个谱系,但这2个谱系与地理分布并不相关。中性检验和网络亲缘关系分析皆表明,刀鲚群体有过种群的扩张历史,扩张时间约在更新世末期的0.17~0.13百万年前,受到更新世末期海平面升降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长江水系青鱼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4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长江干流金口和瑞昌江段的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群体以及长江水系的湘江青鱼群体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分析,其中29个引物能扩增出1~10条清晰的RAPD带,有14个引物(占全部引物的35%)在青鱼不同个体的扩增产物中有多态性DNA片断。结果表明,青鱼金口、瑞昌、湘江3个群体的遗传相似度的平均值分别为0.9524、0.96l2、0.9578,3个群体的Shannon遗传多样性值分别为0.2057、0.1483、0.1821。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依次为金口-湘江:0.9487,瑞昌-湘江:0.9503,金口-瑞昌:0.95l2,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低于群体内的遗传相似度,遗传变异度则相反。3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为14.6%。  相似文献   

8.
用同工酶研究水杉群体的遗传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同工酶分析技术,分析了水极原产地3个天然小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水杉群体具有较高的分子变异水平,3个小群体的多态座位百分率达83.3%±0.0079。小群体间的分化程度不高,3个小群体平均遗传距离为0.0857±0.0318;同工酶测定的总变异中,91.4%的变异来自小群体内,仅8.6%的变异来自小群体间。  相似文献   

9.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通过PCR扩增技术对4个不同区段的长江刀鲚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共采集分析长江刀鲚160尾,共检测出34个变异位点、31个单倍型.本研究中长江刀鲚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d=0.49)接近临界水平(0.5),核苷酸多样性水平(π=0.00078)低于临界水平(0.005),雌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雄性群体.长江刀鲚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分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分析变异组成显示:长江刀鲚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变异不显著,说明长江刀鲚在遗传学上仍为一个分类单元,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长江刀鲚群体积累了较多的低频突变,DNA进化偏离中性选择,在历史上发生过历史扩张事件.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31个单倍型聚为2支,单倍型Hap1~Hap13、Hap15~Hap25、Hap27~Hap31聚为一支(n=158),单倍型Hap14和Hap26聚为另一支(n=2),说明长江刀鲚群体中的极少数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长江刀鲚群体中混杂着其他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0.
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通过PCR扩增技术对4个不同区段的长江刀鲚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共采集分析长江刀鲚160尾,共检测出34个变异位点、31个单倍型。本研究中长江刀鲚群体单倍型多样性(H_d=0.49)接近临界水平(0.5),核苷酸多样性水平(π=0.00078)低于临界水平(0.005),雌性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雄性群体。长江刀鲚群体间遗传距离较小,分化程度较低。进一步分析变异组成显示:长江刀鲚群体变异主要来源于群体内,群体间变异不显著,说明长江刀鲚在遗传学上仍为一个分类单元,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中性检验结果显示:长江刀鲚群体积累了较多的低频突变,DNA进化偏离中性选择,在历史上发生过历史扩张事件。基于单倍型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31个单倍型聚为2支,单倍型Hap1~Hap13、Hap15~Hap25、Hap27~Hap31聚为一支(n=158),单倍型Hap14和Hap26聚为另一支(n=2),说明长江刀鲚群体中的极少数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长江刀鲚群体中混杂着其他生态类型。  相似文献   

11.
4种除草剂对黄鳝遗传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黄鳝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嗪草酮、2,4-D丁酯、艾割和使它隆4种除草剂对鱼类的致突变性。通过对经腹腔注射染毒上述4种除草剂的受试黄鳝的活体肾细胞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观察,分析其突变率。结果(经统计t检验)显示,嗪草酮、2,4-D丁酯、艾割和使它隆4种除草剂分别在其试验最低受试剂量50、0.05、50和8.0mg·kg-1(体重)即可引起黄鳝的染色体畸变,表明这4种除草剂对黄鳝均具有遗传毒性,应在施用中严加管控,预防其对环境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从黄鳝(Monopterus albus)皮肤中得到其白蛋白,命名为MAA-skin.该蛋白为单链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67 ×103,经Schiff's试剂鉴定为非糖蛋白,其N-末端氨基酸序列为GHVKW.用纯化的黄鳝血清白蛋白(MAA -serum)为免疫原免疫大白兔,制备抗MAA...  相似文献   

13.
黄鳝体内新棘衣棘头虫的种群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野外取样调查研究 ,揭示了新棘衣棘头虫种群生态学的一些特点。结果表明 ,新棘衣棘头虫寄生在黄鳝的肠道内 ,多集中于前肠 ;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都有随宿主体长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趋势 ;种群的平均丰度随宿主体长的增加呈指数增加 ,其回归方程为M =7.6× 10 -9L3 .3 83 0 ;随着黄鳝体长的增加 ,棘头虫种群在宿主中的频率分布的尾不断增长 ,即感染较多棘头虫的黄鳝所占比例增加 ;棘头虫种群在宿主不同体长组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 ,且聚集强度随棘头虫的种群平均丰度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黄鳝肌肉矿物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黄鳝的幼鳝(体重62.3-76.0g)、小成鳝(体重108.3-121.4g)和大成鳝(体重222.8-242.8g)肌肉中的矿物元素的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黄鳝肌肉中含有20种以上的矿物元素.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硒等微量元素含量较丰富.含量为0.038mg/100g.本研究在分析与比较的基础上评价了黄鳝矿物元素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索黄鳝核苷酸序列,分析黄鳝已经克隆出的免疫相关的基因.主要免疫基因有MHC、细胞间粘附分子、硒蛋白、肝抗菌肽、补体成分等;与疾病相关的酶类有弹性蛋白酶、醛缩酶、肽基脯氨酰异构酶等;Y-box结合蛋白、抗增殖蛋白、泛素蛋白等蛋白也参与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利用10个高度多态的微卫星标记对采自长江、赣江、鄱阳湖湖口和都昌水域的4个鲢野生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检测到148个等位基因,每个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5~24,有效等位基因数6.4~7.1,平均观测杂合度H.为0.802~0.821,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817~0.839,表明这4个鲢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鲢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922 2~0.944 1,遗传距离为0.057 6~0.081 0,固定系数Fst值为-0.012 35~0.005 28,表明这4个鲢群体间遗传一致性高,遗传距离小,群体遗传分化不显著.AMOVA结果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群体内,基因流分析认为长江、赣江、鄱阳湖鲢群体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  相似文献   

17.
用碱裂解法从黄鳝肝脏组织中提取线粒体DNA,并对提取的线粒体DNA纯度、完整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其紫外吸收比值为OD26/280在1.72~1.96之间,纯度较高,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提取线粒体的完整性好;用EcoR Ⅰ和HindⅢ对黄鳝线粒体DNA进行酶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均能检测出两套不同的酶切片段,证明黄鳝线粒体DNA存在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19.
维生素E对黄鳝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子梯度设计方法,将维生素E设6个添加水平,分别为Ⅰ0mg/kg、Ⅱ50mg/kg、Ⅲ125mg/kg、Ⅳ200mg/kg、Ⅴ275mg/kg、Ⅵ350mg/kg,试验期共175d,以雌鳝性腺系数、产卵力、孵化率以及各组织中SOD活性、MDA含量等指标作为判据,研究了VE对雌鳝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Ⅰ、Ⅱ、Ⅲ、Ⅳ组雌鳝性腺系数、产卵力和孵化率显著提高,Ⅴ、Ⅵ组则提高不显著,卵中VE的含量反映了饲料中VE的含量。雌鳝卵巢中SOD活性,Ⅳ、Ⅴ和Ⅵ组比Ⅰ、Ⅱ和Ⅲ组显著降低;相应地,MDA含量Ⅳ、Ⅴ和Ⅵ组显著低于Ⅰ、Ⅱ和Ⅲ组。Ⅰ、Ⅱ和Ⅲ组雌鳝卵巢中SOD活性较高,但因饲料中抗氧化性的VE缺乏或不足,引发卵子脂质过氧化,MDA含量显著升高,导致卵质低下,从而影响了卵子孵化。以上结果表明,雌鳝饲料中添加维生素E,能有效地改善雌鳝的繁殖性能,其最适添加量为200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