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庞惠广  郭转造 《广西植保》1993,(2):20-21,40
分析邕宁县1982年—1990年的晚稻稻瘿蚊观察和气象资料,得出晚稻本田平均标葱率(Y)与 5月上旬至6月上旬总雨量(x_1)、7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雨天数(X_2)2个预测因子相关显著.用判别分析法得出判别函数式Y=0.0367x_l+1.5742X_2,预测晚稻稻瘿蚊发生趋势.经验证及预测1982年—1991年的稻瘿蚊发生趋势,准确率达90%.  相似文献   

2.
金伟  陈伟  魏洪义 《江西植保》2011,(3):111-114
根据江西省南昌县1980-2009年二化螟发生的历史资料,应用马尔科夫链方法和周期图分析预测法对该县未来2年二化螟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预测2010年二化螟的发生程度为2级,中等偏轻发生,发生面积2.98万hm2~3.54万hm2,2010年实际发生2级,与预测值吻合。预测2011年为3级,中等发生,发生面积为3.55万hm2~4.10万hm2。  相似文献   

3.
4.
稻瘿蚊Orsedia oryzae(wood-Mason)原是我县晚稻区域性间歇发生的次要害虫.从有资料记载的1973年起至1980年,每年晚稻的发生面积一般为2.2~4.4万亩,平均为3.78万亩,占晚稻插植面积的16.4%;发生程度一般为中等偏轻至中等,平均每亩损失粮食6.5公斤.但是,八十年代  相似文献   

5.
稻瘿蚊主害代发生程度与1~3月降雨日数、2~3月降雨量、3月份的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采用模糊数列分析法建立预测预报模型。经历史资料回测,12年中有11年符合,历史拟合率达91.7%。应用该方法对1993年试报验证,预报值与实况相符。预报时效比往年提早近两个月时间。  相似文献   

6.
徐月华 《植物医生》1999,12(6):12-13
稻瘿蚊俗称稻出葱,1990年至1999年10年间,我县晚季平均年发生面积4.85万亩,成为仅次于稻飞虱的晚季主要虫害。一、发生总特点虫区逐年扩大,新虫区重于老虫区,发生世代多,期距短;世代重叠,主害代峰次多,危害期长;稻作混栽区多,中间桥梁田多,苗情、虫情均复杂...  相似文献   

7.
分析邕宁县1982~1991年晚稻本田稻瘿蚊发生实况,初步明确影响第六代稻瘿蚊发生为害的主要因素是:杂交稻种植面积:第五代平均标葱率:5月中旬至6月上旬降雨量,7月下旬至8月中旬雨日数;早稻播种季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虫源、雨量等因素,探索靖西县稻瘿蚊主害代的发生条件,早稻后期无效分蘖标葱率是晚稻稻瘿蚊主害代的主要虫源。在正常气候条件下,早稻后期的标葱率与晚稻主害代标葱率呈正相关,对提高预报读虫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乐承伟 《植物保护》1998,24(3):28-29
1913年和1947~1948年稻瘿纹曾两度在福建省尤溪暴发成灾,损失惨重。1991年复发,虫情迅速回升,发生区域和面积逐年扩大,1994年发生面积增至5267hm,成为全县稻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本文提出的此虫测报办法和治理措施,生产实践证明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0.
昭平县稻瘿蚊发生为害逐年减轻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10多年来昭平县稻瘿蚊的发生概况,并根据其发生规律和发生特点进行分析,认为昭平县稻瘿蚊自2000年以来发生程度逐年减轻。其原因有:一是耕作制度改变,降低了越冬虫源;二是塑盘抛秧栽培新技术,抑制了稻瘿蚊的发生;三是除草剂及高效、长效农药的科学使用;四是田间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五是稻瘿蚊的天敌得到了一定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1997年稻瘿蚊首次侵入永丰县与宁都县交界的君埠乡,当时只有晚稻零星发生,1999年达到一个“小高潮”2001年再次大面积暴发,本县东南部11个乡镇均受为害,发生面积333.3hm^2,2002年扩展蔓延到除潭城沿陂以外的20个乡镇增加面积达6000hm^2,占本县中晚稻面积的22.8%,根据发生为害情况采取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压低虫源基数,抑制稻瘿蚊的入侵和为害。  相似文献   

12.
杨廷策 《广西植保》2001,14(1):29-30
稻瘿蚊是邕宁县晚稻的主要害虫之一,1a发生7-8个世代,以长1、2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第3代为害早稻无效分蘖及晚稻杂优制种田,第4代小部分继续为害迟插早稻无效分蘖及制种田,主要为害晚稻秧田,第5代有部分为害晚稻秧田,主要为害早插晚稻本田,第6代为害晚稻本田,第7代(或8代)为害晚稻无效分蘖。第5、6代是晚稻本田主害代。在邕宁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截至1995年)是严重发生为害时期,平均每年发生面积1.722万hm^2,占种植面积的36.9%,造成粮食损失255.02万kg,对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90年代后期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平均每年发生面积0.728万hm^2,其中2000年稻瘿蚊发生程度是19995年以发生最轻的一年,从早稻后期虫源来看,早稻后期无效分蘖标葱率是近10a来最高的一年,虫源面积之广,有效虫源之多也是近10a来最多的一年,而晚稻稻瘿蚊却发生轻。本文就定问题作进一步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钟山县是稻瘿蚊历史发生区。50年代至60年代末,该虫为间歇性发生;1970年至1983年,为害逐年加重,晚稻发生面积由 1973年的3751亩,上升到1983年的80631亩; 1984年至1986年又轻发生,1986年晚稻仅发生1350亩;1987年至1990年,为害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4.
经每年元月-8月份气象因子筛选,稻瘿蚊主害代成虫发生期与当年2、3月份的月平均气温呈负线性相关。整理1981-1999年共19a历史资料,运用二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稻瘿蚊F3成虫发生期进行预测,组建预测方程^↑Y=14.9809=7.2894x1-0.8403x2。通过对19a资料回测及2a应用预测检验,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5.
稻瘿蚊Orseolia oryzae(Wood-Mason)是阳朔县晚稻的主要害虫.它以第四、五代为主害代,其中第四代成虫盛发于7月中、下旬,不仅危害晚稻秧田和早插本田,还是第五代的主要虫原.因此,能否及时做好第四代的发生预报,正确指导防治是晚稻防治稻瘿蚊成败的关键.本文仅就第四代发生程度的预测及综合防治途径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稻瘿蚊自1996年传入吉安市以后由南向北不断扩展,2002年发生严重,主要原因:一是冬季气温偏高,早春气温回升快,二是夏秋多雨,降雨期和幼虫发生期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赖月清 《植物医生》1997,10(5):22-23
稻瘿蚊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赖月清(福建省永安市植保植检站3631660)稻瘿蚊是我市水稻间歇性成灾的主要害虫。1988年全市仅有三个乡镇发生,发生面积相继扩大,为害日趋严重。至1993年,已扩大到全市各乡镇,发生面积达7.163万亩,损失稻谷7...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稻瘿蚊的发生和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9.
赖月清 《植物医生》1998,11(2):28-29
稻瘿蚊发生规律及综合治理技术的研究赖月清(福建省永安市植保植检站363160)稻瘿蚊是我市水稻间歇性成灾的主要害虫。1988年全市仅有三个乡镇发生,以后发生面积相继扩大,危害日趋严重。至1993年,已扩大到全市所有乡镇,发生面积达7.163万亩。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分析1981~1996年稻瘿蚊田间发生动态测报资料,认为稻瘿蚊在福建连城1年发生7代.它的越冬寄主有游草(李氏禾)、蜡烛草、再生稻、落谷苗,主要越冬寄主是游草。白茅瘿蚊(暂称)与稻瘿蚊属于两个不同种,但白茅瘿蚊是稻瘿蚊黄柄黑峰、稻瘿蚊斑腹金小峰的中间寄主。剥查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报发生期与定田定点系统拔乙葱法的预报结果基本相同。拔乙葱法预报化防适期是群众性决策防治的简便方法。利用积温法预报1代(冬后)成虫发生期简便实用,测报准确率达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