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前言茶芽的生育通过全年并不是一样的,采摘和整枝也使茶芽的生育造成暂时停滞的结果。在这里,就茶树的光合作用或蒸腾作用和茶芽生育的关系来叙述,希望提供给今后茶园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罗汉果为广西桂北地区的传统特产,是葫芦科罗汉果属植物的成熟果实,广泛用于医药、饮料和调味品中。前人已经对罗汉果的果实中的甜甙、多糖、黄酮及块根中淀粉、药用成份等进行了较多的研究。目前无人对罗汉果叶进行研究与利用,每年有大量罗汉果叶废弃。本文针对罗汉果叶进行了化学成份定性分析及氨基酸、茶多酚、黄酮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叶含有氨基酸5.86%、茶多酚1.61%、黄酮化合物1.62%,具有较高的茶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茶芽枯病是春茶期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幼嫩芽叶。危害症状:先在芽尖或叶缘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病斑。发病芽枯焦、萎缩不能伸展,易破碎扭曲,严重时芽叶枯死脱落。防治对策:春茶期要早采、勤采;农药防治,在春茶萌芽期和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的甲基托布津各喷药一次;加强茶园管理。选用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多施有机肥,每公顷施土杂肥150~225吨或菜饼2.25吨,并增施磷钾肥,合理施用氮肥,以防技梢徒长,降低抗病能力.茶芽枯病的防治对策(文摘)@虞生根  相似文献   

4.
茶芽粗腿象甲又名茶四斑小象甲,属鞘翅目,花象亚科,学名为Anthonarainae quadri maculata Voss,是一种为害芽、嫩叶的害虫,还能为害油茶。1982—1990年间笔者先后对该虫的发生、主要习性和防治效果等内容进行调查、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5.
两类绿茶及其超微茶粉主要生化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炒青和蒸青绿茶,分别粉碎成80目和300目粉末,测定茶及其茶粉的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蒸青绿茶的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较高,而炒青绿茶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较高,另外,炒青绿茶的酚氮比值也较高,茶叶在粉碎过程中含水量下降,其他生化成分的测定值略有上升。  相似文献   

6.
意义: 在茶树栽培管理上,采茶是最费时间的一项工作。由于季节性较强,往往需要在一个很短的时期内完成,因此在茶叶的管理和劳力的安排上,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目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使用机械采茶  相似文献   

7.
茶芽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芽枯病是浙江省茶树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为害春茶幼嫩芽叶,可使春茶减产约30%,而且品质下降。病原是一种叶点霉属真菌新种,学名为 Phyllostictagemmiphilae Chen et Hu sp.nov.。菌丝生长和器孢子萌芽的适温在20—27℃,8—10℃时能缓慢生长,29℃时生长受抑制。器孢子萌芽最适 pH 为5.40—6.80。在2%茶汤中器孢子萌芽率最高。病菌对氮源的利用力高,以丙氨酸和谷氨酸最适宜。碳源以果糖、棉子糖、蔗糖为最适宜。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树上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的茉莉花(茶)产区调查统计表明,现在全国一半以上的茉莉花种植和花茶生产集中在广西横县,四川、云南、福建、湖南等地尚有少量种植。这其中又以云南元江、四川犍为为较大的种植区域,但实际面积都在5000--10000亩左右。至于历史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应用回收的鲜茶汁使不同季节加工出同等质量和同等风格绿茶的方法:鲜叶杀青后适当摊凉,初揉15—20分钟(在此工序中收集鲜茶汁分别存放,过滤后浓缩备用),初揉茶胚经初干,筛分,筛下茶胚和筛上茶胚分别复揉15—40分钟时,加入适量鲜茶汁,再适当揉捻后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光辉指引下,我国茶叶生产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南茶北引获得成功、新建茶园如雨后春笋。目前在我省皖东地区一个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群众运动正在深入开展。根据皖东地区的自然条件和近年来种植茶树的经验告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外学者的大量研究,茶叶的理论经济产量每亩至少可达3000斤(干茶)以上。但在现实的茶叶生产中,实际获得的单产却与此相距遥远,原因主要是光合产物的经济利用率太低。Hadfild(1975)的研究表明,成熟叶片的光合产物只有7.55%进入采摘茶叶的嫩梢,9.16%移向修剪物中,其余则用于永久性枝干、根系、成叶等的生长和呼吸的消耗(其中呼吸的损失占到了总光合产物的  相似文献   

12.
茶果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成熟度的茶果(果壳、种壳及种仁)的分析测定,基本摸清了茶果各部分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在成熟的茶果中,组成果壳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15.91%)、纤维素(15.23%)、木质素(36.75%)及茶单宁(13.96%);组成种壳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19.87%)、纤维素(27.50%)和木质素(42.23%);组成种仁的主要成分是茶籽油(35.19%)、淀粉(19.89%)、皂素(12.38%)和蛋白质(10.93%)。同时,作者还对茶果的主要成分的利用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气相色谱分离法,对我国14个产茶省区的26个主要茶树品种的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组成比进行了普查。结果表明,组成茶籽的脂肪酸有软脂酸(16∶0)、硬脂酸(18∶0)、油酸(18∶1)、亚油酸(18∶2)、亚麻酸(18∶3)豆苷酸(14∶0)和棕榈油酸(16∶1)等七种组分。其中棕榈油酸(16∶1)属首次发现。脂肪酸组分的变化因品种及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异,组成比范围如下:软脂酸15.79±1.03%;硬脂酸2.64±0.64%;油酸56.0±  相似文献   

14.
成年茶树随着树龄的增长,叶层变薄、细弱的枝条和老的细根增多,树势衰弱,即引起通常所说的老化现象。因此,采取了剪枝和深耕来更新茶树,是使处于停顿状态的新芽恢复生育和产量的措施。通过这种更新,茶树地上部和地下部起了很大的变化。例如:(1)芽的形态和生育特性,(2)根的形态和生育特性,(3)养分的吸收时期和吸收量,(4)碳水化合物和品质有关的成分,(5)土壤的物理性,(6)产量和品质等都可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15.
云南具有丰富的茶树资源,紫芽茶树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红芽直立茶具有典型的紫色芽叶,富含花青素,是重要的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通过转录组技术对红芽直立茶的不同叶色进行研究,筛选到8779个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基因涉及到多个色素形成及积累的功能。构建茶叶中类黄酮和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两个途径,紫色叶中大量合成黄酮类化合物的关键基因上调,与茶叶紫色的形成密切相关。同时,紫色叶中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紫色叶具有更好的抗衰老能力。本研究将有助于对茶树紫色叶形成机制的认识,为特色茶育种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种薯萌发的芽条数不随萌芽时间的延长而增多,但在高温(22~28℃)下萌芽和种薯尚未完全通过休眠时催芽,会使萌芽数显著减少。品种、光照、温度、萌芽时间、赤霉素浸种等因素条件的不同,对芽条伸长速率和芽生长锥分化程度和速率有显著影响、而对芽条节间数、生根节数、顶芽萌发数的影响不明显。芽条根原基只有在黑暗潮湿的条件下才能仲长,以芽条基部1~3节的根系发生最早、最多、早长。芽生长锥分化程度与芽条其它各器官的发育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它是衡量芽条发育水平的最具代表指标。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种薯芽条生育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种子是农林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有了优质种子,才能提高产量。国际上很早便把种子活力(Vigor)作为一个重要的品质指标。可是,种子活力的生理基础以及确切的含义,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很有必要作深入研究。 我们选用花生为试验材料,因春植花生留种在翌春播时发芽力一般低于秋植花生留种,尤其在早春不良气候条件下,差异更为显著,因而造成严重缺株。在表面现象上,种子活力表现的差异在于发芽力与幼苗生长势,而其内部生理反应包括代谢过程。酶活性以及亚细胞水平的微细结构与功能上。 我们将春植花生所留种子分别贮于相对湿度15%、32%、75%、90%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Miang茶是泰国北部地区居民一类传统日常食用的腌茶,是一种将茶树鲜叶通过腌制发酵的方法制得的食品.文章回顾了该茶的历史,论述了该茶的采摘与加工工艺,简述了亚洲相关国家如中国、日本、老挝、缅甸等地的腌茶,论述了Miang茶在泰国北部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经济价值.探讨了这种天然的发酵类茶的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种类及相关菌群对人体健康的益处.最后论述了该茶所面临的挑战,以期为Miang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嵊州是中国茶叶特别是绿茶生产和出口最主要基地之一.本文对嵊州茶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嵊州是我国茶农户类型最丰富最复杂的茶叶之乡,其茶农户类型可以分为六种,每种茶农户类型的产业链形成决定与区域经济水平、茶产业发展状况、茶叶生产和出口的地区整体水平以及茶农户自身能力、经营水平等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