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龙江省三江食品公司是黑龙江垦区大豆综合加工龙头企业,其加工产品人造奶油销路广,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冷饮、餐饮等方面.从人造奶油制做过程来看,氢化油的制备十分重要,它直接影响人造奶油的产品质量及功能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大豆油脂生产全程的质量安全,采用HACCP的原理(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对大豆油从原料采购验收、加工到包装储运等环节进行潜在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预防措施并对大豆油脂加工过程的关键环节实施有效监控,制定纠正措施,做好记录。从而将危害消除或降低至可以接受的水平,是一种确保食品安全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3.
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筛选一种性能优良的催化剂,并探索一种得率高、产品质量好、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小的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方法 氢化松香和甲醇通过酯化反应合成氢化松香甲酯。结果 筛选出了自制钨酸盐催化剂,使用该催化剂合成氢化松香甲酯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醇酸比25:1(摩尔比),催化剂用量2%(以氢化松香质量计),反应温度190℃,反应时间5h,氢化松香酯化率达92%以上,产品纯度>96%。结论用钨酸钠作催化剂的氢化松香甲酯合成工艺简单、无污染,原料转化率高,产品质量好,具良好的工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大豆油脂的主要成分为三酰甘油,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合成酶基因是甘油三磷酸酰基转移酶(GPAT)基因。如今国内大豆油脂的需求量日渐提高,如何增加大豆油脂的产量将成为油料作物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大豆油脂、油脂合成途径以及GPAT基因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GPAT基因在油脂合成途径中的应用,为进一步筛选可稳定遗传且高效表达的转基因高油脂大豆优良品系奠定基础,对大豆油脂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营养价值较高的冷榨大豆胚芽油为原料,Pd/C作催化剂,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对其进行氢化。通过单因素与响应面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温度80℃,CO2压力为6.0 MPa,H2压力为4.0 MPa,时间60 min,搅拌速度为200 r·min-1,催化剂用量0.08%。最终得到氢化大豆胚芽油的碘值为72.99 g I2·100 g-1,VE含量为288.31 mg·100 g-1,反式脂肪酸含量为9.56%,与常规氢化相比,不仅可有效控制大量反式脂肪酸形成,而且VE含量变化较小,可最大程度避免营养损失。  相似文献   

6.
氢化可的松致雄大鼠骨质疏松症的骨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用3月龄♂SD大鼠16只,随机分为2组,A组灌喂生理盐水2ml/kgB组灌喂氢化可的松3.6mg/kg,6次/周,一个月后改为2次/周,3个月后用图像分析仪两组大鼠胫骨上段的骨片进行动态及静态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B组动态参数中代表成骨细胞形成和活性的荧光周长,矿化沉积率和骨形成率与A组比较分别减少了49%(P〈0.01),28%(P〈0.01)和63%(P〈0.01),标志破骨细胞活性的骨吸  相似文献   

7.
8.
针对润滑油在汽车发动机运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阐述了发动机压缩系统产生的摩擦、磨损等几种可能现象。从使用维护角度提出了润滑油的作用,如在发动机内部能减轻磨擦、磨损和降低易损件的消耗量,维持正常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减少维修费用等。提出了发动机正确使用维护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氢化法处理含Sb3+或Sb5+的废水,电解水产生的活泼氢可以与Sb3+或Sb5+反应生成Sb H3气体从而除去水中的锑,收集并加热分解Sb H3可回收金属锑。结果表明,酸性条件是废水去除Sb3+的最佳条件,p H 4时Sb3+的去除率为76.0%,此时锑的回收率高达68.3%。废水除锑最主要途径是电解水产生的活泼氢与Sb3+反应生成气体锑化氢,将Sb5+还原为Sb3+再进行电化学氢化法处理可以去除废水中的Sb5+。用铅、石墨和钨做电解阴极材料进行比较试验,铅电极材料的效果最好。在酸性条件、铅电极除Sb3+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11.
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大豆油理化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基因大豆油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相对密度,绝对黏度,折光率,脂肪酸和甾醇含量等)进行分析,并与非转基因大豆油理化性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转基因大豆油与非转基因大豆油在理化性质上区别不大。相对密度:转基因大豆油为0.9197,非转基因大豆油为0.9572;绝对黏度:转基因大豆油为59.8 MPa.s-1,非转基因大豆油为60.3 MPa.s-1;折光率:转基因大豆油为1.4683,非转基因大豆油为1.4690;脂肪酸组成:转基因大豆油和非转基因大豆油主要脂肪酸都是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只是在含量上有所差别。两种油样中甾醇总含量都在300 mg.100 g-1以上,且含量种类上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2.
大豆油酸价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测定大豆油酸价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评定了大豆油酸价测定过程中测量重复性、天平、滴定管、标准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大豆油酸价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计算得大豆油酸价测定结果扩展不确定度为O.032mg。在大豆油酸价测定过程中,滴定管的准确度是影响大豆油酸价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Soybean is a global principal source of edible plant oil. As more soybean oil-related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s) have been located in the collective genome, it is urgent to establish a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these distributed QTLs. A collinear platform may be useful to characterize and identify relationships among QTLs as well as aid in novel gene discovery. In this study, the collinearity MCScanX algorithm and collective soybean genomic information were used to construct collinearity blocks, to which soybean oil-related QTLs were mapped.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666 collinearity blocks were detected in the soybean genome across 20 chromosomes, and 521 collinearity relationships existed in 231 of the 242 effective soybean oil-related QTLs. This included 214 inclusion relationships and 307 intersecting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the collinearity among QTLs that are related to soybean oil content was shown on a maximum of seven chromosomes and minimum of one chromosome, with the majority of QTLs having collinearity on two chromosomes. Using overlapping hotspot regions in the soybean oil QTLs with collinearity, we mined for novel oil content-related genes. Overall, we identified 23 putatively functional genes associated with oil content in soybean and annotated them using a number of annotation databases. Our findings provide a valuable framework for elucidating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ybean oil-related QTLs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functional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relating to soybean oil content.  相似文献   

14.
大豆生育期降水量与油分含量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采用27个大豆品种,结合大豆生育期每月降水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降水量对大豆籽粒油分含量的影响和不同类型品种油分含量与降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除8月份外,大豆品种油分含量与生育期各月份降水量都达到5%显著水平以上的负相关.6月份和7月份的降水对大豆油分含量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此外,7月份降水对高油大豆品种油分...  相似文献   

15.
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内容物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添加大豆油对绵羊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尤其是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影响,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杂交一代羯羊,进行4×4拉丁方试验,大豆油添加水平分别为0%、2%、4%和6%(质量分数)。结果表明:1)随大豆油添加水平增加,瘤胃内容物(DM)中cis9,trans11CLA、C18:1trans11、C18:0、C18:1cis9、C18:2cis9,12、总18C脂肪酸、SFA、UFA、MUFA和PUFA的含量(mg/g)极显著提高(P<0.01),4个处理组中cis9,trans11CLA的含量分别为0.13、0.26、0.42和0.59mg/g,C18:1trans11的含量分别为1.27、3.95、8.78和13.48mg/g;2)瘤胃内容物总18C脂肪酸中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质量比随大豆油添加水平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4个处理组中cis9,trans11CLA的质量比分别为0.95%、0.96%、1.08%和1.15%,C18:1trans11的质量比分别为9.66%、15.04%、22.71%和26.60%;3)添加大豆油能够提高瘤胃内18C不饱和脂肪酸的氢化效率(P<0.05);4)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LA的含量与C18:1trans11的含量呈正相关(P<0.01),与C18:2cis9,12和C18:0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添加大豆油能够提高瘤胃内容物中cis9,trans11CLA和C18:1trans11的含量,改变瘤胃内容物的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制平行电极板检测大豆油加热及贮存过程中介电特征值电容和电导的变化情况,用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测定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色度等品质指标,分析大豆油品质参数与介电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介电常数和电导与酸价、过氧化值和色度3项品质指标之间均存在一一对应的线性相关性,较高温加热后其相关系数大于较低温加热的;经200℃高温加热后,过氧化值与电导的相关系数最高,为0.992 9,电导与介电常数相比,更适合评价油脂的品质,进一步说明了当大豆油品质劣变较严重时,更适合采用电导为指标定量描述其品质。采用介电特性参数无损检测大豆油品质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大豆油制备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大豆油生物柴油中各脂肪酸甲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并确立了分析条件.结果表明,5种脂肪酸甲酯的质量浓度在4~32 g·L-1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2 8);平均回收率在98.28%~101.8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31%;各脂肪酸甲酯的变异系数在0.17%~1.59%.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大豆滞绿突变对叶片衰老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基因表达产生的影响,以晋大滞绿1号及其亲本晋大74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大豆开花后至成熟期间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比了不同基因型大豆品种叶片衰老过程中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1)花后至成熟期间,2个供试大豆品种可溶性总糖含量均呈波动升高然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花后14至42天,晋大滞绿1号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晋大74号;2)花后29至42天,晋大滞绿1号蔗糖磷酸合成酶基因SPS4,转化酶基因CInvCWInv2以及蔗糖合酶基因SS1、SS2-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滞绿品种晋大74号;己糖激酶和果糖激酶基因HxkFrk表达量也高于非滞绿品种晋大74号;3)除 SUT4-1外,其余6个蔗糖转运体基因SUTs的表达模式具有明显的品种特异性。花后29至42天,晋大滞绿1号叶片SUTs表达水平较高。综上,滞绿突变对于大豆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鼓粒初期和中期等大豆籽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滞绿品种晋大滞绿1号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更加活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