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试验表明,在气温较高的春季,利用大棚封闭的适宜高温条件,对杀死草莓白粉病菌有显著的效果.掌握35℃左右温度2 h/d,用3 d时间的控温方法,是较安全而有效的大棚草莓白粉病生态型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超过38℃以上的温度虽对白粉菌杀菌效果好,但对草莓不安全,40℃以上会因草莓烧苗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3.
霜霉病是大棚黄瓜的第一大病,若防治不及时,3—5天就可能全棚发生病害流行。防治霜霉病除了加强放风排湿,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及时使用农药以外,及时正确采用高温闷棚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为蔬菜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得多种病害日趋严重,现已成为限制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郊区的一些老菜区病虫为害更为严重。多年来,防治土传病害的主要方法是药液灌根,或沟、穴施药处理土壤,其防治效果多不理想,并且持效期短,成本较高。用溴甲烷熏蒸土壤不仅价格高,而且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不便大面积推广。对于气传病害的防治一直沿用常规喷雾法。常规喷雾法会使保护地内空气湿度加大,这不仅影响到蔬菜的生长发育,其防效也不够理想,并且污染更为严重,不能生产无公害蔬菜。 相似文献
5.
6.
高温闷棚是指在棚内采取封闭措施利用太阳光能的辐射,使大棚内出现42 ̄45!高温,用来防治黄瓜霜霉病。高温闷棚除了可以杀灭霜霉病等病菌外,还可杀死部分正在棚内活动的蝇、飞虱、蚜虫等,并抑制其后代的繁殖,还可控秧促瓜。1高温闷棚的具体做法闷棚的前一天必须灌1次水,并适当提 相似文献
7.
大棚栽培的草莓一般在元旦前后开始上市,经济价值较高。但是大棚内温度和湿度都很高,这种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极有利于某些病虫害的大发生,尤其是白粉病,其发生受温、湿度影响比较大,是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通过调查发现,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是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9.
1正确的高温闷棚方法在晴天早晨灌水,同时喷药并关闭大棚门窗,使棚温上升到48℃~50℃,持续2小时。闷棚时将温度计挂在棚南头1/4处中间靠东1米的地方,高度与黄瓜生长龙头相近,植株较高时可将龙头向下压一下。在闷棚过程中,当温度上升到48℃时,每10分钟观察1次温度(最好用多点测温仪遥控测试),如温度继续上升,就将棚顶打开小缝隙,使温度稳定在48℃~50℃。闷棚后适当通风,使棚温缓慢下降,逐渐恢复到正常温度。如一次控制不住病害的蔓延,可间隔2天再进行1次闷棚,这样完全可以控制霜霉病的继续为害。5天后又可以正常采收瓜。2闷棚后容易出现的问… 相似文献
10.
11.
1症状该病主要侵染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加重,白色菌丝层增厚,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所覆盖,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霉层。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则不能膨大,成为失去光泽的 相似文献
12.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生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霜霉病是生态防治中有代表性的方法.该技术提出后在防治黄瓜黑星病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高温闷棚”对黄瓜白粉病的影响并没有具体报道。在正常的水肥管理条件下.“高温闷棚”的温度一般控制在45℃以内.在高水肥、高CO2浓度管理条件下,最高温度可达到50~55℃。本文以黄瓜耐高温试验所确定的温度范围为基础.研究经接菌发病的黄瓜植株在35~50℃高温处理后.黄瓜体内POD酶、CAT酶、SOD酶的变化.为“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白粉病是大棚草莓常见的一种病害,该病侵染草莓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加重,白色菌丝层增厚,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覆盖,叶缘向上卷曲变形,叶质变脆,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霉层;花蕾受害,不能开放或开花不正常;果实受害则 相似文献
15.
16.
近年来由于大棚草莓种植品种比较单一,加上连年种植,各种病害发生日趋严重,特别是果实白粉病已成为其提高品质、产量和效益的一大障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对日光温室内果菜病发进行高温闷棚处理,结果表明防效较好。本文具体介绍了高温闷棚防治棚室番茄、黄瓜、甜瓜病虫害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