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研究草莓白粉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适宜萌发条件,为草莓白粉病菌发生、病害防治提供参考。以活体保存的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的分生孢子为试验材料,在室内进行不同pH值、碳源、温度、湿度、光照等处理,研究其对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芽管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最适pH值为7;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30℃,最佳萌发温度为25℃,致死温度达到42℃以上10 min分生孢子停止萌发;连续24 h光照对孢子萌发有促进作用;2%葡萄糖处理环境下有助于孢子萌发及芽管伸长。综合分析表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最适温度和致死温度分别为25℃和42℃10 min,喜中性、高湿环境,在葡萄糖、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有利于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该研究结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试验表明,在气温较高的春季,利用大棚封闭的适宜高温条件,对杀死草莓白粉病菌有显著的效果.掌握35℃左右温度2 h/d,用3 d时间的控温方法,是较安全而有效的大棚草莓白粉病生态型农业防治技术措施.超过38℃以上的温度虽对白粉菌杀菌效果好,但对草莓不安全,40℃以上会因草莓烧苗而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3.
白粉病是日光温室草莓生产中常见病害,在草莓的果实和植株上都能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嫩尖、果实。即使选用草莓品种的抗性强,管理水平高,也只能使白粉病发生的迟缓,很难彻底杜绝其危害。一、影响白粉病发生的因素1.重茬连作致使病菌积累由于日光温室不能移动的建筑特殊性,草莓主产区的重茬连作问题不可避免。很多农户在自家的棚前育苗,土壤消毒不彻底或根本不消毒处理,土壤及周边环境中存在大量白粉病菌。温室作物很难进行水旱轮作,是促使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建立河北鸭梨检疫除害处理技术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河北鸭梨黑斑病菌进行室内毒力试验筛选出了杀灭病原菌菌丝的药剂条件。[结果]处理温度为40℃时,150 mg/L咪鲜胺能杀灭病原菌,但处理温度低于40℃时,750 mg/L咪鲜胺也不能杀灭病原菌。噻菌灵的抑菌率集中在20%~30%。处理温度低于40℃时,克菌丹的抑菌率低于50%;处理温度为40℃时,1 000mg/L克菌丹的抑菌率高达90%。处理时间为40 min时,400和500 mg/L抑霉唑的抑菌率在90%~100%,病原菌没有被杀灭;处理时间20 min及以上时,300 mg/L抑霉唑能杀灭病原菌。处理温度为20℃及以上时,300 mg/L抑霉唑能杀灭病原菌;处理温度为40℃时,400和500 mg/L抑霉唑能杀灭病原菌;处理温度为20℃时,400 mg/L抑霉唑能杀灭病原菌。[结论]该研究为防治河北鸭梨黑斑病菌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的抑制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孢子抑制及田间防效试验,探讨对草莓白粉病的抑制潜力。结果表明,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草莓白粉病菌孢子萌发的EC50为总氨基酸2181 mg·L 1。田间防效表明,在草莓白粉病发病期,连续3次喷施蚯蚓水解液,草莓白粉病能被有效控制,防效为807%~900%,蚯蚓水解液对草莓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的喷施浓度以50~100倍液较为适宜。同时蚯蚓水解液的使用不会对草莓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反而是促进草莓生长发育,对有益生物也无不良影响,说明蚯蚓水解液在草莓生产上具有很好的防病和促进生长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我省春季温暖多雨,适合白粉菌扩展蔓延。3-4月是多种植物白粉病发病高峰期,例如豌豆、草莓、小麦、李树、月季和九里香等多种作物,常年受到白粉病严重危害。尽管发生在不同的作物上,但是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20℃左右,喜欢较高湿度;病菌繁殖速度快,一旦条件适合容易流行  相似文献   

7.
草莓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不同温度水浴处理后的草莓匍匐茎进行茎尖脱毒培养,并用小叶嫁接法和电镜检测法进行病毒检测,筛选出效果最好的草莓脱毒热处理温度.实验结果表明,经40~42℃高温处理匍匐茎后再剥取茎尖,得到的试管苗能达到100%脱毒率,但综合成活率考虑,只需用40℃处理就可.  相似文献   

8.
《现代农业》2004,(5):12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为此,笔者将草莓白粉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自1998年以来,草莓白粉病在长丰县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在发病严重时,病叶率在40%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本地区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因此,识别该病的症状,掌握该病的发生流行条件、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果榛子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光照、pH对大果榛子白粉病病菌无性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处理中最适于大果榛子白粉病病菌无性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甘氨酸、硝酸铵;中性条件下适于孢子的萌发;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0℃;24h全光照条件下更适宜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1.
<正> 随着温室大棚草莓的周年种植,草莓的病害逐年加重。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每年发生最重,成为主要病害。一、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  相似文献   

12.
豫南草莓大棚栽培气象条件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人为控制其最佳上市时间,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方法]对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后的大棚草莓进行对比试验,观测其品质和产量发生的变化。[结果]经过遮阳处理的大棚,气温低、日照少、光照强度差,因而草莓花芽分化早而快;而未进行遮阳处理的大棚因其棚内气温高、光照强,较经处理的大棚草莓分化日数平均多6 d。草莓在开花期,应当提前加温、加光处理,并使棚内温度保持在20℃以上,湿度应适当降低,最好能控制在60%以下。大棚草莓在果实膨大期如果环境温度高,则小果多,所以此期应通过通风、棚外喷水等人工调控技术适当降低棚内温度。大棚草莓灰霉病发病率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白粉病发病率与棚内温度呈正相关。[结论]确定了延长草莓果实膨大期,提高大果比例,促进增产增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白粉病是我市大棚草莓的主要病害,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都会发生.白粉病的发病最适温度为15℃~25℃,大棚内的温度正好适应白粉病的发生,因此,草莓白粉病以大棚盖膜后为害为主,特别是在草莓现蕾开花进入产果期以后为害最重,严重影响了草莓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其主要症状为:叶片受害初期呈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随后叶背斑块上产生白色粉状物,后期呈红褐病斑,叶缘萎缩、枯焦;果实期受害时,幼果停止发育、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  相似文献   

14.
贮前热处理对冷藏草莓果实保鲜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草莓(品种:全明星)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热水处理后于5℃贮存情况下,其腐烂指数、颜色、硬度、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温度的热处理能显著提高草莓的贮存品质,延长贮存期,但过高的热处理温度及过长的处理时间会使保鲜效果降低,甚至出现热伤害(如烫伤);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38℃30min→50℃10min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草莓是蔷薇科草莓属的多年生植物,但在福建省只能作一年生秋冬栽培。由于雨水较多,秋冬温度低,采用大棚地膜覆盖栽培草莓的面积不断扩大。草莓白粉病是大棚草莓栽培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在发病严重时,病叶率在42%以上,病果率在48%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朱丽艳 《现代农业》2013,(11):34-34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以来,草莓白粉病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中的主要病害。近年来,草莓白粉病的发生为害逐渐加重,特别是保护地草莓白粉病,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品质和效益。发病症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主要病害之一,主要为害草莓叶片、花、果梗和果实。叶片发病初期在叶  相似文献   

18.
草莓(Fragaria ananassa)属于蔷薇科草莓属草本浆果类水果,原产于欧洲,有"水果皇后"之称。郑州市草莓产业发展迅速,面积和产量都在稳步上升。大棚草莓的发展打破了种植季节限制,由于连年种植和新品种大量引进,草莓白粉病近年来呈逐步加重趋势,病叶率在40%以上,病果率在50%以上,甚至造成绝收,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对草莓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一、发生特点(一)为害部位及为害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为害草莓的叶片、叶柄、花和果实,发病严重时,叶柄也可  相似文献   

19.
1 控制适宜温湿度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力争棚温白天达到25-28℃,夜间5℃以上,最低温度0℃以上。但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土壤温度以保持40%-60%为宜,过大过小均会影响草莓根系活力和果实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大棚温湿条件对草莓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棚草莓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对其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为大棚草莓的精准化管理及其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陕西汉中地区冬春茬大棚草莓现蕾期、开花结实期、果实采收期的昼夜自然温湿条件组合为对照(CK),将3个不同生育期温湿条件组合均设为昼30℃/夜自然温度+自然湿度(T1)、昼自然温度/夜自然温度+湿度80%(T2)、昼30℃/夜自然温度+湿度80%(T3)、昼(20~28)℃/夜(5~8)℃+湿度40%~60%(T4)以及现蕾期温湿条件设为昼(25~28)℃/夜(10~12)℃+湿度60%~80%、开花结实期设为昼(20~25)℃/夜(5~8)℃+湿度40%~60%、果实采收期设为昼(20~25)℃/夜(5~8)℃+湿度60%~70%(T5)等6个处理,研究温湿条件组合对大棚草莓生长结实及土传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与CK相比,T4和T5处理显著提高了大棚草莓单株坐果数,极显著提高了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和开花结实率,极显著降低了灰霉病、白粉病、根腐病及炭疽病发生率和畸形果发生率;T1和T2处理极显著降低了大棚草莓平均单果质量、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单株坐果数和开花结实率,极显著提高了灰霉病和根腐病发生率;T3处理极显著影响大棚草莓生长结实,并极显著提高了4种土传病害的发生率。与T4处理相比,T5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大棚草莓的平均单果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极显著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结论】在昼(20~28)℃、夜(5~12)℃、湿度40%~80%的温湿度范围内,与保持同一温湿条件组合相比,在大棚草莓现蕾期、开花结实期、果实采收期分别选择各自适宜的温湿度组合更有利于其生长结实并降低土传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