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中间偃麦草(E.intermedia)和长穗偃麦草(E.elongat)的杂交种F_1的幼穗分化和小孢子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杂种F_1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杂种F_1生长锥的分化具有很强的规律性:中上部的小穗最先发育,然后从中上部开始逐渐向上、向下发育,基部的小穗发育最缓慢;在每一小穗上,基部的小花最先发育,然后由基部逐渐向上发育。杂种F_1小孢子发育是一个连续分化的过程,在小孢子发育过程中有些细胞有没配对的染色体存在,有染色体粘连现象出现,在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以二价体为主,但能观察到少量单价体、三价体和四价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及开花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露  胡玉咏  王兆龙 《草地学报》2009,17(2):197-201
为阐明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的生殖生长过程,2008年4月下旬对高羊茅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高羊茅幼穗分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苞原基分化期,1次枝梗原基分化期,2、3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5个时期;高羊茅开花的规律性很强,总穗轴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然后向下进行,基部小穗最后开花;每个枝梗最上部的小穗最先开花,其次是该枝梗基部小穗开花,然后向上进行,上部数第2个小穗最后开花;小穗则是基部小花最先开放,然后向上顺序开放。  相似文献   

3.
李长慧  李淑娟  张静  孙启忠 《草业科学》2013,30(8):1189-1193
2011年9月-2012年5月对梭罗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幼穗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梭罗草幼穗分化是具有明显特征的连续变化过程,按库别尔曼划分原则可划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8个时期。分化发育过程中,复穗状花序中上部小穗发育最快,后依次向上、向下进行,基部小穗发育最慢;复穗状花序的开花顺序是从中上部开始, 依次向上、向下进行;每个小穗的开花顺序是基部先开花,依次向上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加拿大披碱草(Elymus canadensis L.)生殖生长过程,采用显微镜常规解剖法对加拿大披碱草生长锥分化过程和发育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拿大披碱草生长锥的分化和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可分为8个时期: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雌雄蕊形成期和抽穗始期;生长锥分化很不一致,拔节和分蘖几乎同时进行,形成生长锥分化在一定时期相互交错的结果,最后导致抽穗不整齐,致使抽穗时间过长;小穗发育规律性很强,主穗中上部小穗发育最快,然后向上、向下依次进行,基部小穗发育最慢。  相似文献   

5.
以乌苏1号无芒雀麦为材料,设置2个生长环境(荒漠绿洲区、高海拔地带),通过观测幼穗分化进程及开花习性,探究生境对无芒雀麦幼穗分化及生殖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芒雀麦幼穗分化从分蘖期开始至抽穗期结束,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小穗原基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和完穗期8个时期。幼穗分化是从生长锥顶端第1枝梗原基与小花原基开始分化,相同小枝梗上原基与小花原基均是自下逐渐向上发育;整穗是从顶部向下逐渐开花,下部枝梗开花时间小于上部枝梗;小穗上的小花由下向上逐步开花。与荒漠绿洲区相比,高海拔地带的无芒雀麦幼穗分化时间晚,周期缩短,穗部赤霉素(GA)、脱落酸(ABA)及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相对较高,细胞分裂素(CTK)含量和种子千粒重较低,但高海拔地带单穗成熟种子粒数与单位面积内种子产量高,更适合无芒雀麦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6.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以生长二年的老芒麦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生长时期老芒麦植株幼穗的分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老芒麦幼穗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变化,并根据分化的特征将其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二棱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和雌雄蕊形成期8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在河北省承德市鱼儿山牧场中国农业大学科技攻关实验站 ,以生长二年的老芒麦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生长时期老芒麦植株幼穗的分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 ,老芒麦幼穗分化过程中茎尖生长锥出现一系列的形态变化 ,并根据分化的特征将其分为初生期、伸长期、结节期、二棱期、小穗突起期、颖片突起期、小花突起期和雌雄蕊形成期 8个时期  相似文献   

8.
试验观察了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的幼穗分化过程和开花习性,将草地早熟禾幼穗分化过程划分为5个时期:第一苞原基分化期,一次枝梗原基分化期,二、三次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及颖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形成期。草地早熟禾整个穗的开花过程历时约1周,总穗轴上一次枝梗的开花顺序是自上而下,小穗上颖花的开花顺序是自下而上;各枝梗上开花顺序是顶端花先开,然后再自下而上直至顶端倒数第2穗上颖花开完为止。根据幼穗分化时期与物候期的关系,针对草地早熟禾穗发育和种子产量形成的调控措施应在不同的物候期进行。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幼穗分化过程与规律,以柳枝稷低地型品种"Alamo"为材料,对其幼穗分化过程进行显微观察并记录对应大田植株形态。结果发现:柳枝稷幼穗分化是一个慢-快-慢的过程,可分为9个连续的时期:苞原基分化期、枝梗原基分化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原基分化期、雌雄蕊原基分化期、药隔形成期、花药四分期、花药伸长期、羽状柱头形成期,每个时期均具有与之对应的植株外观形态以供判别分化进程。柳枝稷幼穗分化起始至分化完全历时约3个月,植株历经拔节、孕穗、抽穗而开花,花序从上到下依次开花,花期可达3~4周。  相似文献   

10.
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种子生产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分期播种试验结果表明,多花黑麦草幼穗分化进程对穗部性状和种子产量有显著影响。幼穗分化的天数与每穗种子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播种愈早,幼穗分化天数愈多,种子产量愈高。南京地区留种的多花草麦草的最佳播期为8月20日至9月10日。二棱期是多花黑麦草通过春化阶段的形态标志,也是幼穗能否分化完全的转折点。单棱至护颖分化期是影响种子粒数最关键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ules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spike differentiation in switchgrass, the lowland cultivar 'Alamo' was observed periodically by stereomicroscope during the development stage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lant morphology were record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pike differentiation in switchgrass was a slow-fast-slow process, whi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9 consecutive stages: sputum differentiation stage,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stage, spikelet differentiation stage, florets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stage, the stamen primordium differentiation stage, the drug septum formation period, the anther quadrant, the anther elongation period, and the pinnate stigma formation period, each period has a corresponding plant appearance morphology for discriminating the differentiation process. The spike differentiation in switchgrass took about 3 months when the plant developed from jointing stage to blooming stage. The florets of inflorescence bloomed from up to down, and the flowering period can reach 3-4 weeks. © 2019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羊草种群生殖分蘖株的数量特征及其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在松嫩平原羊草籽实的乳熟-成熟期,对翻耙样地和封育样地的羊草生殖蘖进行取样调查.结果表明,在同一生境条件下,生殖蘖株高、穗序长、节间长、穗节数和生殖生长比率5个性状较均匀整齐,籽实数、结实率、小花数和小穗数的生态可塑性较大.生殖蘖高度与穗序长、节间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生殖生长比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穗序长与节间长、穗节数、小穗数和小花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穗节数与小穗数和小花数、小穗数与小花数、籽实数与小花数和结实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羊草生殖蘖数量特征的生态可塑性及其相互间的定量关系,揭示了羊草生殖蘖个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协调发展规律.小花数随小穗数、籽实数随小花数和结实率在2个样地呈异速增长,是翻耙样地羊草生殖蘖籽实产量远大于封育样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根据鹅观草(2n=6x=42)资源的地理分布特点,采用T检验、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来自四川、新疆、宁夏、内蒙古、甘肃和山西的40个居群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表型性状无论在居群内还是居群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1)。主成分分析显示,株高、穗长、旗叶长、旗叶宽、小穗数、小花数穗下第一节间长和穗轴第一节长等8个性状是引起鹅观草表型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因素;这8个表型性状与海拔高度、年平均温度和纬度的相关程度较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以遗传距离18.72为分界线可将40个居群分为三类,第一类只包括1个居群,其株高、穗长和穗下第一节间长为40个居群中最高、最长的植株;第二类包含20个居群,具有植株矮小、穗短、叶片窄小、小穗数少等特点;第三类包含19个居群,该类植株与第二类植物相比较,具有植株高大、叶片较长、较宽、小穗数和小花数较多、穗下节间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