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雁鹅和籽鹅各30只,每个品种随机分为A、B 2组,42日龄时对B组施与10 h(40±1)℃的急性热应激后,置于与A组相同的环境条件中(22±1)℃,测定了热应激处理当天及此后3周恢复期内的采食量、增重、饲料增重比以及相关屠宰性能指标。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过程中,雁鹅和籽鹅的采食量分别下降了68.16%和80.35%(P<0.01),并且分别于处理后第2天和第3天内恢复正常;处理后第1周雁鹅和籽鹅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下降了18.6%和23.01%(P<0.05),第2周后增重恢复正常,但处理后3周时热应激处理鹅体重仍显著低于对照组;热应激处理对饲料增重比未产生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鹅的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和腿肌率,提高了腹脂率。试验结果说明,即便是短时间的急性热应激也会降低鹅的生长和屠宰性能,鹅的急性热应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延胡索酸(FA)对急性热应激状态下肉鸡的采食、饮水量和行为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日龄ROSS 308肉鸡180只,在适宜环境中饲养至21日龄,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CONT组)、热应激对照组(HS-CONT组)、热应激+0.5%延胡索酸组(试验1组)、热应激+1.0%延胡索酸组(试验2组)、热应激+1.5%延胡索酸组(试验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热应激组饲养在(34±1)℃的高温环境中,CONT组饲养在(24±1)℃的适宜环境中。结果表明:与CONT组相比,HS-CONT组、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饮水与喘息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试验3组耸翅、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且采食、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HS-CONT组采食、耸翅、站立、走动、伸展、啄、俯卧等行为变化不显著(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站立变化不显著(P0.05)。与HS-CONT组相比,试验3组耸翅与站立行为极显著增加(P0.01),坐行为极显著减少(P0.01),走动行为显著增加(P0.05);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采食、饮水、喘息、伸展等行为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日粮中添加延胡索酸可以增加肉鸡的采食次数,影响肉鸡行为,从而缓解热应激对肉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持续热应激对肉兔行为反应的影响,试验选择同期出生、体重相近的健康4月龄新西兰兔30只,单笼饲养于人工温控室内,其环境温度为(38±1)℃,试验持续至所有兔只死亡。热应激处理过程中,起始时观察1 h,随后每小时观察1次,每次5~10 min,发现有异常反应时增加观察时间与次数,记录其一般行为状态、采食、饮水、粪便、肛温、热致死时间及临死时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肉兔行走动作基本消失、卧息于笼底板;采食、饮水大幅度下降,呈现停止-部分恢复-停止的趋势;粪便性状改变,出现便秘和腹泻;个体的热致死时间差异较大,临死前出现呼吸极度困难-精神萎靡、瘫伏-流涎-尖叫-死亡的一系列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4.
选取1日龄健康雁鹅60只,随机分为6组,单笼饲养于环控仓内。6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施于2、4、6、8 h和10 h(40±1)℃的急性热应激处理,处理后立即剖杀,取心、肝、肺和肾脏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HSP70 mRNA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HSP70表达量。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显著提高各组织中HSP70 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水平,但不同组织出现显著变化的时间以及随热应激时间延长的变化规律存在差异。心脏组织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在热应激2 h后出现显著升高(P0.05),热应激4 h后达到最高值,8 h后降至对照组水平,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热应激4~10 h间HSP70及其m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未表现出显著的线性与二次回归趋势;肺脏HSP70 mRNA表达水平在热应激2~10 h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P70则从热应激4 h起才显著升高,但二者随热应激时间延长均呈显著的线性升高规律;与肺相似,肾脏HSP70及其mRNA表达量随热应激时间的变化趋势也遵循线性回归模式,两者均在热应激4~10 h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和比较不同高温热应激强度对家兔昼间行为及活动节律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4月龄雄性新西兰兔72只,单笼饲养,随机分为3组,即温度控制在(21±1)℃的对照组和(30±1)℃的试验Ⅰ组、(35±1)℃的试验Ⅱ组,分别进行9 h的热应激处理,并分析家兔趴卧、取食、饮水、运动、站立、修饰、啃咬等行为的时间分配和节律变化。结果表明:在时间分配上,两个试验组的趴卧、饮水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取食时间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P0. 01),而运动和站立时间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 05),修饰和啃咬时间与对照组较为接近(P0. 05);在节律变化上,对照组家兔取食、运动和站立的高峰期均发生在0~1 h和7~8 h,饮水高峰期则相对滞后1 h,其他行为变化不明显,而试验Ⅰ组家兔趴卧高峰期出现在4~5 h,饮水高峰期分别出现在2~3 h和6~7 h,均比试验Ⅱ组滞后1 h,其他行为除试验I组后期有短暂恢复外,高峰期均发生在热应激初始阶段。说明不同高温热应激下家兔行为及活动节律均发生了相应变化,在饲养管理中可根据行为变化来鉴定不同高温热应激危害程度,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规避热应激,满足家兔福利。  相似文献   

6.
将42只1日龄健康雁鹅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饲养至8周龄时,A组置于(22±1)℃作为对照,B、C、D、E、F组分别实施2、4、6、8h和10h(40±1)℃的急性热应激,热应激后立即屠宰,G组热应激10h后恢复12h再进行屠宰,以测定急性热应激对雁鹅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胸肌pHi和pHu分别从宰前热应激6h和8h开始显著降低(P0.05),而腿肌pHi无显著变化,pHu也仅在热应激10h后才开始显著降低(P0.05);宰前热应激2h后胸肌剪切力开始显著升高(P0.05),4h后滴水损失和烹饪损失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此后除了烹饪损失在热应激达10h时又表现出显著升高外,随着热应激时间的延长胸肌的剪切力、滴水损失和烹饪损失并无显著变化;10h热应激后恢复12h,pH、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和剪切力等仍未能恢复正常。腿肌的滴水损失、烹饪损失和剪切力变化规律与胸肌基本相同,但烹饪损失和剪切力的变化均略滞后于胸肌;本试验条件下,宰前热应激对肉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灌胃法给予小鼠安定2.5、12.5、25.0mg/kg后,在热应激(45±1℃)和冷应激(-5±1℃)条件下,给予安定2.5 mg/kg的给药应激组小鼠的存活时间与应激对照组无差别;而12.5、25.0 mg/kg的给药应激组的存活时间与应激对照组比较,热应激小鼠存活时间延长,而冷应激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安定(12.5 mg/kg)可明显抑制热(38±1℃)应激10min和冷(-5±1℃)应激5min条件下小鼠血浆皮质酮的升高,而当热应激(38±1℃)时间延长至60min,冷应激(-5±1℃)延长至30min时,安定对应激导致的小鼠血浆皮质酮升高则无作用。安定(12.5mg/kg)对热(38±1℃)应激60min引起的小鼠皮质醛固酮、甲状腺素T_4的变化也无明显影响。在热(38±1℃)应激30min的条件下,肌肉注射安定10mg/kg的给药应激组大鼠,血清肌酐,脲氮、谷草转氨酶(SGOT)、谷丙转氨酶(SGPT)明显升高,而应激对照组仅有血清肌酐,SGOT的升高。总之,安定对动物抗环境热和冷应激能力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慢性热应激对慢速型黄羽肉鸡生理和免疫指标上的影响,为探究黄羽肉鸡在准备上市的阶段中,应激导致免疫力的变化规律提供基本的生理和免疫参数,以备在肉鸡实际生产中应对热应激的负面影响时可供参考和利用。试验采用100日龄的慢速黄羽肉鸡母鸡6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热应激组,每组30只,并分别置于不同温度条件下饲养至120日龄(对照组24 h内均为23±1℃;应激组9:00~18:00为31±1℃,18:00~9:00为23±1℃),饲养过程中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结果发现:在不同温度下饲养至110日龄时,热应激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0.9777±0.1667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1.8086±0.2826 ng/m L);免疫指标中热应激组的CD+8比例(24.0719±7.2605)和H/L比值(0.1331±0.0836)都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的CD+8(21.3129±4.3986)和H/L (0.0864±0.0459)。当饲养至120日龄时,热应激组的血清皮质酮含量(1.0038±0.1898 ng/m L)显著低于对照组(1.8499±0.2882 ng/m L);免疫指标中热应激组与对照组的均无显著差异。此结果表明:31±1℃慢性热应缴对即将上市的慢速型黄羽肉鸡生理水平有一定负面影响。特别在110日龄时,部分免疫细胞增多,间接反映机体免疫力下降,可能受外界病源体侵染。在120日龄时,虽然肉鸡仍处于应激状态,但相应的免疫细胞指标均处于正常生理条件下,此时肉鸡免疫力恢复。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精料定量与粗料自由采食饲喂条件下,干/湿法处理粗饲料对小尾寒羊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科学饲喂方案制定提供基础研究数据。试验选择30只体重相近(41.05±2.52)kg的空怀期小尾寒羊,将其随机分成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羊)。2组试羊定量饲喂相同的补饲颗粒料,同时自由采食小麦秸秆,其中A组(对照组)自由采食风干态麦秸,B组(试验组)自由采食加水湿拌后的麦秸(麦秸与水的比例为100:80),进行为期43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1d)。在饲养试验中期,利用全天候摄像头观察和记录每个处理组试羊24h内的行为变化;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两组试验羊站立和静卧时间仅相差44.66min,差异不显著(P0.05),但B组站立时间和采食时间分别较A组减少了5.17%(P0.05)和82.34%(P0.05),反刍时间较A组增加了3.38%(P0.05);(2)B组试羊粗饲料采食量较A组增加了4.22%(P0.05),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较A组呈下降趋势;(3)B组试验羊平均日增重、补饲颗粒料转化效率及经济效益分别较A组提高了9.74%、9.74%和2.84%,均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急性热应激对麻鸡免疫机能的影响,将30只28日龄麻鸡随机分成5组,即对照组、热应激3h组、热应激6h组、热应激9h组和热应激12h组,每组6只。将麻鸡在37℃±1℃条件下分别处理3、6、9、12h,对照组麻鸡于室温条件下常规饲养。应激试验后取脾脏和法氏囊制成石蜡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γ干扰素(IFN-γ)的免疫组化检测,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麻鸡脾脏中HSP70、IFN-α、IFN-β、IFN-γ、NF-κB p65的蛋白含量水平变化。37℃热应激条件下3h~12h麻鸡脾脏无明显的组织学变化;法氏囊中的淋巴滤泡从热应激3h后开始增大,淋巴滤泡之间排列更加紧密,淋巴细胞增多;脾脏中IFN-α和IFN-β在热应激9h后显著升高(P0.05),IFN-γ在6h时显著升高(P0.05),9h后恢复正常值。HSP70在应激3h出现短暂下降后持续升高,而NF-κB p65在热应激3h时出现短暂的波动后持续下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37℃条件下热应激12h内能够提高麻鸡机体免疫能力,有利于麻鸡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筛选酸枣仁茶的最佳制备工艺及评估酸枣仁茶对热应激下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以浸出物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酸枣仁茶提取工艺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建立酸枣仁茶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检测方法。将选择的180只1日龄平均体重一致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肉鸡在试验前7 d饲喂基础日粮。从第8~28天,对照组肉鸡饲养的环境温度为(24.0±1.5)℃,饲喂基础日粮;热应激1组和2组肉鸡饲养的环境温度调整为32℃,热应激1组饲喂基础日粮,热应激2组肉鸡饲喂基础日粮+0.3%酸枣仁茶。试验结束后统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病死率。结果表明:酸枣仁茶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35倍,提取时间140 min,提取温度100℃;建立的酸枣仁茶中酸枣仁皂苷A含量的检测方法线性关系、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与热应激1组相比,热应激2组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提高12.55%(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5.39%(P<0.05),病死率下降66.72%(P<0.01)。说明优化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淮南麻鸭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与心脏热休克蛋白HSP70 mRNA表达的影响。将60只40日龄雌性淮南麻鸭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及热应激2、4、6、8、10 h处理组,将试鸭于(20±1)℃温度下适应性饲养7 d,于第8天开始,对照组仍置于(20±1)℃温度下,试验组迅速升温至(40±1)℃并分别施以2、4、6、8、10 h的热应激处理,试验结束后试鸭全部屠宰取样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测定和检测肝脏、心脏组织热应激蛋白HSP70 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淮南麻鸭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和球蛋白浓度(P0.05),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血清谷丙转氨酶随着热应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并表现出显著的线性趋势;肌酸激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随着热应激处理时间的增加显著升高(P0.05),遵循二次曲线回归模式;肝脏与心脏HSP70 m RNA表达水平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并分别于6 h和4 h后达到峰值。以上表明,在一定的热应激强度范围内,淮南麻鸭通过调节机体的代谢及HSP70表达量来响应热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日龄雄性Cobb肉仔鸡442只随机地分为34组,每组13只。试验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内设6个试验组和3个对照组(试验Ⅰ除外,内设4个试验组)。4日龄时,四个试验组(Ⅰ、Ⅱ、Ⅲ、Ⅳ)分别给予36.0、37.5、39.0和40.5℃的高温处理24h,以观察早期热应激处理对后期体重、血液生化指标及重复热应激下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4日龄36℃的高温处理可提高肉仔鸡42日龄体重、降低血清中三碘甲腺原酸(T3)浓度(P<0.05)及降低42日龄时第二次热应激(36.5~37.0℃,4h)肉仔鸡的存活率。37.5和40℃的高温热处理可提高第二次热应激肉仔鸡存活率(P<0.05),这一结果显著地高于36℃和39℃处理组(P<0.01)。第二次热应激后,存活鸡的体重在不同程度上低于死鸡体重(P<0.05),表明体重大的肉仔鸡易于在热应激中死亡。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急性热应激对鹅血清激素以及肝脏热休克蛋白70 mRNA(HSP70 mRNA)水平的影响。以60只8周龄仔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对照组环境温度为(22±1)℃,试验组分别施与2 h、4 h、6 h、8 h和10 h(40±1)℃的高温处理,各组处理均在16:00结束。试验鹅全部屠宰取血清和肝脏,测定血清中胰岛素(INS)、皮质醇(COR)、三碘甲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肝脏HSP70 m RNA水平。结果表明,急性热应激处理下,INS、T3、T4的水平均随热应激时间的延长出现了显著性降低(P0.05),COR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热应激处理可极显著提高仔鹅肝脏中HSP70 mRNA的表达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5.
1.育雏和选好雏鹅。育雏期15日龄需温度32~28℃,6~15日龄为28~25℃,16日龄保持在20~18℃;湿度控制在50%~65%;饲养密度每平方米8~12只。雏鹅要选择体型大、生长快、耐粗饲料的鹅品种,而且反应灵敏、活泼,卵黄吸收和脐部收缩良好。2.雏鹅的饲养。雏鹅在采食前应先饮水,可饮每100毫升0.05%的高锰酸钾水中加维生素C5毫升、维生素B16毫升、葡萄糖5克,日喂5次,连喂3日,进行肠道消毒,然后将喂给切细的菜叶,撒在塑料布上,吸引雏鹅采食。2~4日龄白天喂4~5次,夜间喂2次;5~10日龄白天喂6次,夜间喂2次;11~20日龄可增加一些放牧时间,饲养次可…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两种喷淋方式对扬州鹅体表温度、羽毛亮度和血清内分泌激素浓度的影响。选用24只70日龄扬州鹅公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8只。A组自上而下喷淋,B组自下而上喷淋,C组为对照组(不喷淋)。每天喷3次,每次先喷5 min间歇10 min后再喷5 min,测定84日龄扬州鹅的体重、体表温度、羽毛亮度及血清内分泌激素浓度。结果:①三个处理组84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②A、B组鹅的体表温度在喷淋后分别下降8.02%、4.17%,喷淋结束后5 min时,体表温度分别维持在30.4℃和31.57℃左右;C组体表温度一直维持在32.45℃左右。③A、B组鹅的头部、背部、左翅、腹部和尾部羽毛亮度均显著高于C组各部位的羽毛亮度(P0.05)。④A组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素浓度分别比B、C两组降低9.53%、11.42%(P0.05);A组血清中皮质醇浓度分别比B、C两组降低11.01%(P0.05)、3.77%(P0.05);A组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浓度均比B、C两组升高13.33%(P0.05);A、B、C三组血清中甲状腺素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夏季高温环境下,网上平养结合喷淋的饲养模式能够降低扬州鹅体表温度,提高羽毛亮度,改善血清中内分泌激素的浓度,且自上而下的喷淋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讨热应激对肉仔鸡肝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内在分子机制。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健康28日龄AA肉仔鸡96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分别为24h热应激组、24h对照组和72h热应激组、72h对照组。热应激组设定温度为(33±1)℃,对照组设定温度为(23±1)℃。热应激24和72h后,2个时间点各组分别取8只鸡采集血浆并屠宰收集肝样品。统计生产性能,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中葡萄糖(GLU)、尿酸(UA)、总胆固醇(TCHO)、总胆汁酸(TBA)、甘油三脂(TG)含量,利用RT-PCR检测肝中SREBP-1c、FATP-1、LXR、APOB、CYP7A1、FXR、AMPKα1的基因表达量。试验结果表明:1)24和72h热应激均显著降低肉仔鸡平均体增重与采食量(P0.05)。2)24h热应激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浆中葡萄糖和总胆汁酸含量(P0.05),72h热应激显著提高肉仔鸡血浆中葡萄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含量(P0.05)。3)脂肪调控因子FATP-1、SREBP-1c、APOB和LXR基因表达检测发现,24h热应激处理下没有出现显著差异,72h热应激处理时则均显著升高(P0.05);胆汁酸合成相关基因FXR和CYP7A1在24h热应激处理下没有出现显著差异,在72h热应激处理下则有升高的趋势(0.05P0.1);24h热应激处理对肝AMPKα1基因表达无显著影响,72h热应激处理则显著提高AMPKα1在肝的基因表达量(P0.05)。由此可知,热应激显著降低肉仔鸡生产性能;短期热应激对肉仔鸡肝脂肪代谢影响有限,而长期热应激则显著影响肉仔鸡肝脂肪代谢;热应激时,肝AMPKα1与脂肪代谢相关分子基因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似,提示AM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热应激影响肉仔鸡脂肪代谢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用30头"军牧1号"猪,随机分成5组,包括常温对照组和4个冷应激组。常温组在21 ℃±2 ℃饲养,冷应激组的温度设置分别为:-10 ℃±2 ℃、-5 ℃±2 ℃、0 ℃±2 ℃、5 ℃±2 ℃。冷应激2 h屠宰后采集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样品,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的mRNA的表达量,初步探讨冷应激对猪脂肪及肝脏组织中SOCS3 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冷应激猪SOCS3在腹腔脂肪、颈部皮下脂肪、胸部皮下脂肪和肝脏组织中,随着温度的降低,表达量逐渐升高,且总体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SOCS3受到冷应激的影响,在不同脂肪组织部位发生了变化,可能参加了脂肪细胞因子的调控,从而改变脂肪组织分布及脂肪代谢平衡,为研究冷应激对机体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奠定了试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色氨酸(Trp)对热应激(HS)肉鸡肝脏、肠道抗氧化能力和炎症反应以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选取180只健康体质量接近的18日龄雌性AA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适应性饲养3 d后,于21日龄开始进行温度控制,试验期为21 d。适温组(TN)肉鸡饲养于正常温度(23±1)℃,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组(HS)肉鸡饲养于高温环境(34±1)℃、8 h/d,饲喂基础饲粮;热应激+0.18%色氨酸组(HS+0.18%Trp)肉鸡饲养于高温环境(34±1)℃、8 h/d,饲喂基础饲粮+0.18%色氨酸。结果表明:1)与TN组相比,热应激显著降低肉鸡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回肠黏膜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与HS组相比,HS+0.18%Trp组肝脏CAT活性和T-AOC、空肠黏膜SOD活性和T-AOC以及回肠黏膜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TN组相比,热应激显著增加肝脏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8和肿瘤...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热应激条件下饮水中添加"旺仔多"对种公兔精液品质的影响,试验选择10月龄新西兰种公兔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正对照组饲养在环境舒适的环控兔舍,负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饲养在热应激的环控兔舍,试验A组和B组饮水中分别添加0.5‰、1‰的"旺仔多",试验持续30 d。结果表明:饮水中添加"旺仔多"可以显著提高种公兔射精量、精子活力和精子密度(P0.05),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和精液丙二醛含量(P0.05)。说明在种公兔饮水中添加"旺仔多"有助于缓解种公兔热应激,提高精液品质,本试验条件下,"旺仔多"在种公兔饮水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