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4年,农二师2.7万hm^2棉花平均单产皮棉146k.g/667m^2(旧制1亩,下同),创兵团之最。塔里木垦区三十二团有20.8hm^2亩棉花皮棉实际单产252.8kg/667m^2,比棉花收获前国家农业部验收组鉴定的单产还高6kg,创下全国皮棉单产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3.
棉花品种 中植棉2号 国审棉2006001,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试,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2公斤、93.7公斤和86.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12.2%和11.9%.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0.2公斤、92.5公斤和90.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9.8%、10.1%和10.5%.  相似文献   

4.
杂交棉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等优点。2004年全国杂交棉种植面积达100万hm^2,占全国棉田面积的17.7%,而产量却占棉花总产的30%左右。2002年石河子棉花研究所培育出新疆第1个杂交棉新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较大田推广种“新陆早10号”平均667m^2(旧制l亩)增产皮棉19.6kg,增产幅度达17.5%。至2004年,新陆早14号在南北疆及甘肃棉区累计推广种植0.63万hm^2。杂交棉生产制种是关键,我们根据近几年杂交制种的经验,总结出北疆杂交棉高产制种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引进抗虫杂交棉GKZ1、GKZ2两个新品系,进行生态繁育栽培试验,单产皮棉分别为1483.5kg/hm^2和1591.5kg/hm^2。实现节水50%、节肥50%、节药80%、节工50%,节约成本2250~3000元/hm^2。  相似文献   

6.
利用棉花远缘杂交技术,用海岛棉(G.barbadense)、野生瑟伯氏棉(G.thurberi)、陆地棉(G.hirsutum)进行杂交,对杂交铃喷(滴)GA3(50ppm)、NAA(40ppm)、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染色体加倍,对获得的种间杂种进行回交较育,南繁北育,异地鉴定选育而成棉花新品种“石远321”。1993~1994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亩产子棉、皮棉、霜前皮棉均居八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其中霜前皮棉产量885 kg/hm2,比对照增产19.7%,是1982~2000年19年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远缘杂交棉花新品种石远321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棉花远缘杂交技术,用海岛棉(G.barbadense)、野生瑟伯氏棉(G.thurberi)、陆地棉(G.hir-sutum)进行杂交,对杂交铃喷(滴)GA3(50ppm)、NAA(40ppm)、杂种胚离体培养,试管内染色体加倍,对获得的种间杂种进行回交较育,南繁北育,异地鉴定选育而成棉花新品种“石远321”。1993—1994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亩产子棉、皮棉、霜前皮棉均居八个参试品种第一位,其中霜前皮棉产量885kg/hm2,比对照增产19.7%,是1982—2000年19年间国家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霜前皮棉增产幅度最大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2~2004年连续3年在乌苏市皇宫镇泉水沟村、林东村开展棉花高密度高产攻关项目。2004年7.6hm。棉花示范田,创造了单产皮棉2290.5kg/hm^1的高产记录。目前棉花高密度栽培已经成为夺取棉花高产、促进棉花单产再上新台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总结近年来棉花高密度栽培的经验.除了要选择适合高密度的品种外.在栽培上还应做到:  相似文献   

9.
北疆棉花生产力及生产潜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徐文修  许秉钊 《棉花学报》2002,14(2):113-116
应用 FAO生态区域法等测算结果 ,北疆棉花光合皮棉生产力理论上限为每公顷 2 0 0 0 7.6kg,北疆各地平均光温皮棉生产力为 2 72 1~5 4 1 9.5 kg,最大光温皮棉生产力达 60 4 5 .0 kg。棉花增产潜力在 1 998年的基础上尚可增加 1 .63~4.2 6倍。北疆棉花光合生物量最大光能利用率为7.5 8% ,生物量光温光能利用率为 2 .0 34%~2 .1 1 0 % ,子棉光温光能利用率为 0 . 81 3%~1 .0 5 5 % ,皮棉光能利用率为 0 .2 76%~ 0 .474%。从而为北疆的棉花持续增产、棉花高产栽培技术及其理论研究提供了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新疆农五师的棉花生产管理虽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子棉单产6420kg/hm<'2>,皮棉2640kg/hm<'2>,但仍具备较大的增产空间.通过近两年的观察数据分析得知:不同品种、不同播种密度、不同播期产量差异很大.技术到位率也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程龙 《中国种业》2007,(7):37-37
全国著名种棉能手、湖南常德西洞庭管理区金凤办事处龙天村村民李清山长期以来承包耕地1.6hm^2和林地3.3hm^2用来种植棉花,是中农公司、亚华公司等6家种子经销企业的示范基地.其中2006年每667m^2耕地产子棉达525kg.纯收入达到了12万元,先后被农业部等部门和单位邀请在中南8省传授种棉经验.其经验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南农7号杂交抗虫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农7号(原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抗虫杂交棉品种。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该杂交棉在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前期示范过程中表现突出,具有结铃l生强、抗病性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优点,集高产、优质、抗病(逆)、抗虫等优良性状于一体,在安徽省含山、无为、宣城、芜湖,江苏省东台、兴化,湖北、河南、江西等地示范推广,产皮棉超过24750kg/hm^2,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现由南京神州种业有限公司独家经营。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杂交棉中棉所1206在石河子垦区的最佳栽培模式,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在石河子开展了该品种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6 000株/667 m2种植条件下皮棉产量最高,达到205.76 kg/667 m2,但与4 000株/667 m2和8 000株/667 m2的皮棉产量没有显著差异。建议在北疆棉区,中棉所1206的适宜种植种植密度为5 000~8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4.
石杂101是石家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SGK321为母本培育的转Bt+CpTI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新品种,2006—2008年参加了国家黄河流域棉区和河北省冀中南抗虫棉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在多年各级区域试验中,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前列.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病性、高产稳产性和广泛的适应性。2009年4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5.
新疆曾在2002年审定通过了一个早熟杂交棉品种,在这之后,每年安排的自治区棉花区域试验中都有杂交棉品种,但是自治区所安排的棉花常规品种全部是按照“矮、密、早”的栽培方式进行的,北疆种植密度19.2万~22.5万株/hm^2,南疆种植密度18.5万~19.5万株/hm^2,所以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将杂交品种的个体优势发挥出来,在年终进行区试汇总时,杂交棉的产量均不能达到比对照品种增产10%的幅度,有的品种产量甚至比对照减产,往往是区试一二年后被淘汰。  相似文献   

16.
南疆库尔勒垦区盐碱重,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汛期洪水多,水质差,用此河水进行棉花滴灌,技术难度较大。农二师三○团2000年一次示范推广1066.67hm^2(旧制为1.6万余亩)。其中1膜6行666.7m^2(旧制1亩,下同)产皮棉127.4kg,1膜4行666.7m^2产皮棉119.25kg,分别比对照沟灌增产23.6%和17.2%,节水40%以上,经济效益极显著。本文作者对河水滴灌中棉花的生育特点、滴灌技术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邯杂301是由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培育的转单价基因抗虫三系杂交棉,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母本为不育系邯750A,父本为恢复系邯R251。2006-2007年参加国家黄河流域棉区中早熟组区域试验,2年平均每hm2产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分别为3621.1kg、1531.9kg和1451.8kg,分别比对照增产11.0%、18.6%和27.9%。2008年生产试验,每hm2产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北方主要棉区土壤供钾能力及其与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山东平原县、河北威县、新疆昌吉市代表性棉田上采集土壤(0~20 cm)和棉花样品,分析北方棉区土壤钾素状况、供钾能力及其与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平原、威县、昌吉棉田速效钾含量平均分别为217、128、232 mg·kg-1,供钾能力平均分别为128.2、105.1、213.6 kg·hm-2,每生产100 kg皮棉棉花地上部分别吸收K 9.77、7.82、12.25 kg。不同棉区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皮棉产量和地上部吸钾量相关性不同,在平原和昌吉,当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小于123 mg·kg-1和220 mg·kg-1时,与皮棉产量和地上部吸钾量具有显著正相关。3个植棉区棉花的吸钾量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都呈显著的正相关。棉花地上部吸钾量、纤维吸钾量和纤维含钾量与纤维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同地点差异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标杂A1不同密度的栽培研究,探索本地区较为合理的栽培密度,为标杂A1在生产中群体和个体合理搭配提供理论依据。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各处理的果枝台数、有效果枝数、单株结铃、茎粗、叶枝成铃随密度增加而减少。每hm^2密度在135000株时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子棉产量达到5183.1kg;在225000株时,产量达最高为5647.5kg,再随密度增加,产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江苏沿海棉区的主产区主要集中于盐城和南通的部分县(市),此区常年植棉面积超过13.3万hm^2,皮棉产量正常年份保持在1125~1350kg/hm^2的水平。近几年,大面积棉花早衰已严重影响着该区棉花产量,一般可造成15%~20%的减产。因而,搞清该区棉花早衰的成因,对提高棉花产量、调动棉农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