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形态学与连续组织切片的方法,对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 1-34 d仔鱼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分析描述鱼体消化道(食道、胃与肠道)以及消化腺(肝脏与胰腺)的发育过程.对1-15 d仔鱼连续取样,每次取样30尾,15 d后隔天取样,每次取样15尾.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4±1)℃、盐度为30-32的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很大,消化管为封闭的管状结构.美洲黑石斑鱼孵出3d后,口裂形成、开始摄食,肛门与外界连通,消化道逐渐分化形成食道、胃及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也逐渐形成.7d后,卵黄囊与油球基本消失,食道、胃部以及肠道黏膜褶皱开始形成,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分化,肝脏出现脂肪颗粒,仔鱼具备了基本的摄食能力.11d时,仔鱼食道可见黏液细胞,随日龄的增加上皮组织中黏液细胞数量迅速增多,褶皱日益丰富;胃部分化形成贲门部、胃本体与幽门部,胃壁褶皱不断增多、伸长;肝脏血窦与中央静脉明显.20d时,鱼体胃腺形成,说明胃部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增强;肠道次级黏膜褶皱出现,肠圈与褶皱更加复杂化;胰脏分布有大量酶原颗粒.32 d时,仔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分明,自腔面向内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消化道与消化腺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仔鱼3-7 d为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期,应及时提供充足适口的生物饵料,仔鱼20 d后可以逐渐驯化投喂微型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2.
通过形态学与连续组织切片的方法,对美洲黑石斑鱼(Centropristis striata)1–34 d仔鱼消化系统的胚后发育进行系统观察,分析描述鱼体消化道(食道、胃与肠道)以及消化腺(肝脏与胰腺)的发育过程。对1–15 d仔鱼连续取样,每次取样30尾,15 d后隔天取样,每次取样15尾。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4±1)℃、盐度为30–32的条件下,初孵仔鱼卵黄囊体积很大,消化管为封闭的管状结构。美洲黑石斑鱼孵出3 d后,口裂形成、开始摄食,肛门与外界连通,消化道逐渐分化形成食道、胃及肠道,肝脏、胆囊和胰腺也逐渐形成。7 d后,卵黄囊与油球基本消失,食道、胃部以及肠道黏膜褶皱开始形成,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逐渐分化,肝脏出现脂肪颗粒,仔鱼具备了基本的摄食能力。11 d时,仔鱼食道可见黏液细胞,随日龄的增加上皮组织中黏液细胞数量迅速增多,褶皱日益丰富;胃部分化形成贲门部、胃本体与幽门部,胃壁褶皱不断增多、伸长;肝脏血窦与中央静脉明显。20 d时,鱼体胃腺形成,说明胃部消化、吸收蛋白质的能力增强;肠道次级黏膜褶皱出现,肠圈与褶皱更加复杂化;胰脏分布有大量酶原颗粒。32 d时,仔鱼消化道组织结构分明,自腔面向内依次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与浆膜层,消化道与消化腺结构和功能逐步完善。仔鱼3–7 d为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期,应及时提供充足适口的生物饵料,仔鱼20 d后可以逐渐驯化投喂微型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22-25℃下,利用组织学方法观察了1-15日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消化系统发育过程.结果发现,破膜后1天,消化道呈裂缝状腔隙,2日龄时食道贯通,卵黄囊很大,为内源营养阶段.3-5 日龄消化道基本贯通,胃腺出现,卵黄变小,被吸收,为肠内-外源营养期.5-6日龄后,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消化系统分化为食道、胃、肠、直肠、肝脏和胰脏等.食道粘膜为复层上皮,富含杯状细胞.颌齿本质加厚,咽齿开始硬化.胃的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土皮,粘膜上皮没有杯状细胞.肠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肠上皮具杯状上皮细胞.肝小叶分界和肝索明显,进入外源营养阶段.破膜后3天出现独立的胰脏.胰腺外分泌部由许多腺泡组成,破膜后5天出现胰岛,分散存在于外分泌部之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连续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 对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ng (Nichols)]出膜后 2~80 d 的仔稚鱼消化系统发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2 日龄的仔鱼口、咽腔、肠腔、肛门形成, 但口咽腔未贯通; 肝细胞紧紧围绕着前肠周围, 形成肝细胞索。4 日龄, 消化道上皮细胞开始功能性分化; 肝细胞团增多, 填充于卵黄囊与消化道间, 胞质着色较浅初现肝血窦; 消化道贯通, 仔鱼由内源性营养向混合性营养转变。6 日龄口裂加深, 呈“>” 形, 吻部初具形状, 初现黏液细胞; 咽喉胼胝垫出现角质化, 鳃弓黏膜上皮增厚, 初现黏液细胞和味蕾; 食道肌层变厚, 环形肌为主; 肝细胞间形成大量空泡, 肝细胞变小; 肠表皮出现皱褶和纹状缘, 前肠到后肠皱褶逐渐变短, 杯状细胞增多。9 日龄咽后部的胼胝垫处肌层发达, 胼胝垫对侧的黏膜层开始凹陷形成皱褶; 食管环肌发达, 纵肌不明显; 肠道均分布有杯状细胞, 后肠段最多。10 日龄, 唇部细胞出现角质化趋势, 胼胝垫表面形成梳状突起。13 日龄, 卵黄囊完全消失, 混合性营养转变为外源性营养。37 日龄, 稚鱼肝胰脏、食管组织结构均似成鱼, 发育基本完成。43 日龄, 口咽腔、鳃与肠道组织发育基本完成。本研究将湘华鲮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分为 3 个阶段, 即卵黄期、混合性营养及外源性营养阶段。研究发现, 湘华鲮消化器官组织结构的发育和变化, 始终是与食性的转变相适应的。湘华鲮其仔稚鱼消化系统组织学研究可为湘华鲮苗种培育中饵料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对提高湘华鲮人工养殖的存活率和生长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半滑舌鳎消化系统器官发生的组织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常青 《水产学报》2005,29(4):447-453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半滑舌鳎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研究表明,试验水温为20.0~22.0℃时,孵化后第3天,仔鱼开口摄食,消化道上皮细胞出现分化,肝脏和胰脏开始出现,鱼体开始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营养。孵化后第5天,卵黄囊完全被吸收,消化道明显分化成口咽腔、食道、胃、前肠和后肠,仔鱼消化系统具备了摄食和消化外源性食物的能力。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粘膜层的褶皱增加,消化道上皮细胞进一步分化,肠道分段、盘旋,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地完善成熟。开口摄食之后,先后发现在后肠出现嗜曙红颗粒,在前肠出现空泡,表明肠上皮细胞吸收了蛋白质和脂肪。继而糖元在肝脏中不断地储存。在出膜后第23天,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的开始。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斑鳠(Mystus guttatus)消化系统组织结构特征,采用形态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斑鳠消化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斑鳠为一种杂食性偏肉食性鱼类,解剖观察其消化道结构包括口咽腔、食道、胃、肠及肛门,肝脏和胰脏为其主要的外消化腺。组织学观察发现口咽腔上皮组织中有较为丰富味蕾和黏液细胞;食道粗而短,肌层发达,且含有丰富的黏液细胞;胃贲门部和盲囊部,体壁较厚,胃壁内侧有丰富的黏膜褶皱,黏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大量的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原的管状腺体,胃幽门部内层为环肌层,外层为纵肌层;斑鳠肠道系数为(0.89±0.11),肠道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肠腔内有丰富黏膜褶皱,褶皱高度从前向后逐渐降低。肠黏膜上皮肠粘膜表层为单层柱状上皮,在黏膜上皮分布大量的黏液细胞。肝脏与胰脏分离,肝脏分为两叶,胰脏弥散分布于肠系膜上。斑鳠消化系统结构特征与其喜好摄食甲壳类动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银鲳仔鱼消化系统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出膜后1~12 d银鲳(Pampus argenteus)仔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在水温为22~24℃和盐度25~28情况下,初孵仔鱼具很大的卵黄囊,消化管为一简单的直形盲管,管腔狭窄,口和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3 d仔鱼消化系统分化加快,在卵黄囊凹陷部位出现2~3个弯曲,已初步分化出食道、胃、肠和肝脏,肠管也变粗。4 d仔鱼消化系统各器官初步形成。5 d仔鱼出现侧囊,并见部分卵黄囊和油球。7 d卵黄囊和油球基本被完全吸收,仔鱼主动摄食轮虫和小球藻,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的过渡基本完成。12 d以后仔鱼肝脏明显分为两叶,体积增大;幽门盲囊指状分支已增加到几十根;食道、胃和肠的黏膜皱褶明显增多和加深,肠黏膜上皮细胞高度增加,游离面纹状缘发达;胃黏膜的单层柱状上皮高度和胃腺细胞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整个消化道的黏膜下层、肌肉层均不发达,说明12 d仔鱼已具初步消化和吸收功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活体解剖、测量、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法,对采自江西宜春锦河的51尾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幼鱼消化系统组织和形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刺鲃消化腺包括胆囊、肝脏和胰脏,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无胃;(2)口亚下位,口咽腔占头长比例很大,均值为0.92;口裂长/吻长均值为0.86。口咽腔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含有大量的黏液分泌细胞和味蕾结构;(3)食道粗短,前段有味蕾,内壁有较深的纵向褶皱;肌层发达,内外肌层间分布有发达的有髓鞘神经纤维丛;黏膜下层有发达的黏膜肌,黏膜层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黏液分泌细胞,还有柱状上皮区域,游离面具有纹状缘;(4)肠盘曲7次,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和中后肠黏膜皱褶数量、黏膜皱褶高度、柱状上皮细胞高度显著减少(P0.05);肠道各段肌层厚度有极显著差异(P0.01);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肠往后肠呈高-低-高趋势,后肠数量最多,前后肠与中肠有显著差异(P0.05);肠道系数为(2.07±0.03);(5)食道及肠道各段粘膜上皮中下层发现数量较多嗜伊红颗粒细胞;(6)肝不分页,为长条形,胆囊被肝包围,比肝胰脏重(1.37±0.06)%。胰脏散布于肝脏、胆囊及消化管系膜周围,少量组织分布于肝门静脉周围形成肝胰脏;数个大小不一的独立Brockmann小体散布在食管及前肠连接部周围;(7)肠长(Y)与全长(L)的关系呈线性相关:Y=2.1048L-0.474(R2=0.669,F1,49=99.05,P0.01),锦河刺鲃幼鱼肠道特征为杂食性偏植食性。  相似文献   

9.
对光裸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消化道各部分结构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表明消化道由口、咽、食道、肠、直肠和肛门组成。口四周着生有触手形成口盘,咽短与口分界不明显,食道随翻吻伸缩,肠道极长,通过3个回折及螺旋缠绕成肠索,直肠上附有直肠盲囊。消化道管壁由内向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和外膜,没有连续的肌肉层,只有数量不等的肌纤维在黏膜下层。黏膜上皮主要由柱状细胞组成。除肠外,消化道上皮细胞均有发达的纤毛。消化道各部位的褶皱形态、黏膜下层和肌纤维数量都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利用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技术,观察和研究了2~30日龄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仔鱼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1)℃条件下,0~4日龄仔鱼消化道初步分化,为内源性营养期;4~6日龄仔鱼消化道逐渐分化形成食道、胃和肠,胃和肠黏膜褶形成,肝胰脏细胞团出现,仔鱼具备基本摄食能力,进入混合性营养期;10~16日仔鱼消化道和消化腺结构分明,胃、幽门盲囊、肠道紧密排列,肝脏和胰脏独立,进入外源性营养期,此阶段后可逐步转食人工配合饲料。20~30日仔鱼胃腺发达,胃和肠道出现次级黏膜褶,幽门盲囊黏膜褶显著增多、增长,肝脏逐渐出现脂肪积累区,胰脏可见酶原分泌颗粒,肝胰脏组织结构近似成鱼。扫描电镜显示,30日仔鱼胃部内表皮具有丰富的网状黏膜褶,胃小凹间分布着密集的分泌孔;幽门盲囊和肠道内表面结构相似,无固定形态的黏膜褶上布满黏液细胞和分泌孔。20日龄后仔鱼具备转食人工配合饲料的能力。此外,在仔鱼开口和转食人工配合饲料过程中,部分死亡个体的胃肠组织表现出腔体扩大或皱缩,内表皮无成型的黏膜褶或黏膜层脱落,胃和肠道组织损伤。本研究可为大口黑鲈仔鱼开口和转食人工配合饲料条件的优化提供组织学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灰鲳仔稚鱼消化系统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出膜后1~35 d灰鲳仔稚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形态学和组织学观察。初孵仔鱼具有很大的卵黄囊,消化管为一简单的直形盲管。2日龄仔鱼消化系统中肠区首先开始分化,内面可见纹状缘。3日龄仔鱼胃区膨大,卵黄消失,肠道分化出小肠和直肠。侧囊在4日龄仔鱼时出现分化。5日龄仔鱼观察到幽门盲囊的初始结构,油球消失,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过渡基本完成。6日龄仔鱼摄食主动。14日龄稚鱼肝脏分为两叶,体积增大,胰脏体积增大,胃弯曲呈"U"形,幽门盲囊指状分支已增加到几十个。22日龄稚鱼肠道弯曲更多,在胸腹腔中肠道盘曲程度已接近幼鱼。28日龄稚鱼侧囊背腹形成一纵隔,出现角质剌。35日龄稚鱼胃腺已十分丰富,侧囊结构也已完善,标志着灰鲳消化系统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12.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高体革(鱼刺)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水温在26.6~29.7℃条件下,高体革(鱼刺)初孵仔鱼消化管为一柱形盲管,管腔狭窄,口、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出膜30h仔鱼,口开始张开,消化管相通。出膜2d仔鱼肠壁出现皱褶,肠瓣将肠道分为前肠和后肠,在显微镜下可见消化管蠕动。出膜3d仔鱼可以开口摄食,消化管上皮分化,食管中出现黏液细胞,肝脏和胰脏出现,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入混合营养阶段。混合营养阶段仔鱼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前肠、直肠等,消化腺肝脏和胰脏也已形成,各部分已经有初步结构和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随着仔鱼的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各器官也趋于完善。出膜21d稚鱼的胃壁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开始。  相似文献   

13.
西伯利亚鲟消化道形态学和组织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人工养殖2龄西伯利亚鲟消化道的形态解剖学和显微组织学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从前至后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十二指肠、瓣肠和直肠,食道与胃的分界不明显,形成一个"食道-胃过渡区",胃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组织学研究显示:西伯利亚鲟的消化道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四层。其中食道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含杯状细胞和粘液细胞。"食道-胃过渡区"已有腺体存在。胃上皮细胞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无杯状细胞,胃的粘膜表面有许多上皮凹陷形成的胃小凹,幽门部的胃小凹较贲门部和胃体部深;贲门部和胃体部中含有大量的胃腺,幽门部无胃腺。幽门盲囊的管腔内被向内深入的肌层分割成许多完全或不完全的囊腔;粘膜褶皱和褶皱上的绒毛纵横交错,形成网状。肠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细胞间分布有大量的杯状细胞;粘膜褶皱的高度和数量、杯状细胞的数量从前至后递减:十二指肠粘膜褶皱细而高,上有许多绒毛;瓣肠粘膜和粘膜下层向管腔内突出并卷曲,形成螺旋瓣;直肠的粘膜褶皱矮且宽。  相似文献   

14.
七带石斑鱼胚胎及仔稚鱼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七带石斑鱼胚胎和仔稚鱼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描述了从受精卵到仔稚鱼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2±0.5℃、盐度30条件下进行七带石斑鱼仔鱼的饥饿耐受力实验,记录了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的存活与生长、卵黄囊与油球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胚胎发育可划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在水温20.5±0.5℃、盐度30.0条件下,受精卵历时38h45min孵化出膜。初孵仔鱼全长1.059±0.071mm,至4日龄全长2.27~2.36mm时,卵黄囊完全消失;16日龄,全长4.99mm时,鳔形成;至25~30日龄,尾鳍鳍条发育完整。在饥饿条件下,初孵仔鱼的死亡高峰出现在孵化后4~6d,半数死亡时间出现在5d,至7d饥饿仔鱼全部死亡。卵黄囊期仔鱼的生长可分为3个阶段:仔鱼初孵时的快速生长期,卵黄囊消失前后的慢速生长期,以及在不能建立外源性摄食后的负生长期。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饥饿仔鱼与正常条件下仔鱼的生长差异显著(P<0.05)。饥饿仔鱼体长较短,头大且体瘦,长期饥饿后脑后部下陷。  相似文献   

15.
真鲷幼鱼消化道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6月龄真鲷(Pagrosomusmajor)幼鱼通过解剖,切片、染色和显微摄像,结果表明:整个消化道从解剖水平可以分为口、口咽腔、食道、胃、肠及直肠等6个功能区。口部有犬齿、臼齿和不规则的粒状齿;口腔内有咽(含咽齿)及鳃耙,鳃耙形成了对食物颗粒的屏障,面向食管保护鳃丝;短的食管起源于咽腔,终止于胃,两者间没有明显的解剖上的差别;Y型的胃分为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3部分。组织学观察可见:胃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组成,在贲门区和幽门区的上皮层下面,具有相似细胞组成的胃腺;有4个幽门盲囊,幽门盲囊与肠组织结构基本一致。胰腺管和肝管从幽门盲囊的基部生出。肠道短,肠道前部起源于幽门括约肌之后,在肠瓣处变窄,使整个肠道分为肠和直肠两部分;肠与直肠相比粘膜上有较多的褶皱;肠道上皮由柱状上皮细胞和粘液分泌细胞组成,粘膜下层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大量嗜酸性颗粒的细胞。  相似文献   

16.
斜带石斑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金英 《水产学报》2003,27(1):7-12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60d的斜带石斑鱼各期仔鱼、稚鱼和幼鱼的消化系统进行了光镜观察,描述了其消化器官发育过程和组织学特性。研究表明,实验水温为22.0-27.8℃时,孵化后第4天,上下颌形成,卵黄囊被吸收,消化系统明显分化成食道、胃、肠、直肠以及肝脏、胆囊和胰脏等,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向外源性摄食营养,表明其消化系统的形态变化与食性的变化相适应。此后随着鱼体的生长,其消化系统从功能和结构上逐步完善成熟。胰脏在出膜后第4天出现,是和肝脏相互分开的一个独立的器官,但是发育到第35-60天,位于肠道后部的胰脏组织内出现许多大空泡。  相似文献   

17.
鲇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学观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石蜡包埋切片法对鲇(SilurusasotusL.)仔、稚鱼消化系统胚后发育进行了较系统的组织切片观察。本研究描述了全长5.0~22.5mm的鲇摄食器官、消化器官胚后发育的组织学结构特征。观察发现,1~3日龄为内源性营养阶段,卵黄囊很大,2日龄消化道出现裂缝状腔隙,3日龄基本贯通但未开始摄食;4~6日龄为混合营养阶段,卵黄囊被逐步吸收,主要靠吞食轮虫、小型枝角类等为食;6日龄以后卵黄囊消失,进入外源性营养阶段,捕食能力增强。观察还发现,鲇前咽顶壁始终平直无粘膜皱褶;颌齿和咽齿为斜生尖锥状的同型齿,数量多、排列紧密,与相应的骨骼牢固地骨性固着;后咽、食道的粘膜上皮内粘液细胞极多,深层结缔组织肌肉层发达。这些构造适应于鲇的完全吞食摄食方式。胃腔小,前肠膨大、中肠粘膜上皮细胞纹状缘发达,肝脏和胰脏发育速度较快。胃的消化功能较弱,主要储存、消化场所为前肠,吸收场所在中肠。鱼苗4~6日龄下塘适宜,6~8日龄可开始诱其摄食人工饲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解剖和光镜技术研究多鳞(鱼喜)消化系统的形态学和组织学.试验结果表明,多鳞(鱼喜)消化道由口咽腔、食道、胃、幽门盲囊、小肠和直肠构成.口咽腔较小,具绒毛状颌齿,舌三角形,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上皮含少量味蕾和较多杯状细胞.食道黏膜也为复层上皮,从食道到胃,杯状细胞逐渐减少,上皮由复层上皮逐渐变为单层柱状上皮,肌肉层发达.胃为"Y"型胃,其盲囊部发达,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贲门部和盲囊部上皮下有一厚层胃腺组织.小肠短,肠道系数为0.56,上皮为具微绒毛的单层柱状上皮,杯状细胞前肠较多,中肠较少,后肠无,幽门盲囊4个,结构与小肠相似.直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上皮含少量杯状细胞,肌肉层较小肠发达.肝小叶不明显,肝细胞索明显.胰腺为弥散型,散布在肝脏组织中.  相似文献   

19.
利用组织学切片及AB-PAS组化染色技术对点带石斑鱼0~28日龄仔稚鱼消化道(口咽腔、食道、胃、肠)不同类型黏液细胞的发生与发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分成Ⅰ~Ⅳ共4种着色类型和囊状、梨状、杯状3种形态类型.结果表明,点带石斑鱼黏液细胞最早出现在3日龄仔鱼的口咽腔部位.12日龄之前的黏液细胞数量较少,且主要以Ⅱ型为主,形态上主要为囊状细胞.12~15日龄黏液细胞的数量出现急剧增长,其空间分布模式也随之基本形成.之后日龄的样本中,黏液细胞以Ⅲ、Ⅳ型为主,而Ⅰ、Ⅱ型黏液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口咽腔、食道的黏液细胞以囊状、梨状为主,胃、肠黏液细胞早期为囊状,随后梨状细胞逐渐增多,最终以杯状细胞为主.食道前段、肠前段的黏液细胞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此两段均为黏液细胞的主要分布场所.  相似文献   

20.
试验结果表明,受精卵授精后120 h,仔鱼开始出膜,初孵仔鱼(体长5.6~6.8 mm,平均体长6.35 mm)鱼体透明,体表和卵黄囊均无黑色素分布,尾鳍透明光滑,具口凹和眼色素并形成胸鳍原基,至卵黄被完全吸收时胸鳍鳍条开始形成,至28日龄时仔鱼各鳍发育完全,肌节数38~42。根据卵黄囊存在的情况和脊索的弯曲程度将仔鱼划分为卵黄囊仔鱼、前弯曲期仔鱼、弯曲期仔鱼、后弯曲期仔鱼。仔鱼眼径与头长比呈递减趋势,进入后弯曲期,体长迅速增加(≥11.8 mm)。唇鱼骨仔鱼体背与体侧黑色素由背鳍下方向尾部扩散,继而由中部至头部扩散。胸鳍附近最早出现鳞片,然后向后侧覆盖,最后在腹部出现鳞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