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便于在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推广应用的营养液栽培装置。本装置设在露地,不用电,不需进行营养液管理(在栽培过程中不需分析营养液的营养成分和校正pH值等),可以在如下恶劣的环境中推广应用:(1)不能供电的地区,如远离陆地的海岛等;(2)严重干旱地区;(3)沙漠或荒漠化地区;(4)土壤中盐类聚积很多的盐碱地区;(5)土壤酸化严重的地区。  相似文献   

2.
3.
采用根区限制型营养液栽培装置,可周年进行高糖度番茄的密植栽培。一年栽培3.5-4茬,年产量达10-15吨/0.1公顷,糖度为8-10%。  相似文献   

4.
改变中间供液型毛细管营养液栽培装置向上供液向向下供液的方式,解决了因养分不足而影响植株长势和减产的问题。此法产量增加,但糖度降低。生产者在应用时可根据各自的目的取舍供液方式。  相似文献   

5.
6.
设施栽培中营养液成分的在线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设施栽培中为了加强营养液的管理并循环使用营养液,需在线检测营养液的EC值、pH值和各种养分的含量,及时调配营养液以达到养分均衡。本文利用离子选择性电极实现了对氮、钾、钙等离子浓度以及EC值和pH值的在线检测,并根据各营养元素浓度在特定作物特定生长期及生长环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内与EC值、pH值之间相对稳定的关系,以及各营养元素之间变化关系实现了磷、硫和镁离子浓度的软测量。  相似文献   

7.
8.
该文从营养液栽培的发展规模、投资费用、营养液栽培方式等方面介绍了日本营养液栽培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营养液管理方面,已发现单纯依靠检测电导率EC值控制营养液浓度的弊端,提出应针对各种离子的营养液浓度进行管理;各种废液的处理方法和营养液循环利用中去除病原菌和生长阻害物质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最后该文详细介绍了日本营养液栽培的新技术——移动栽培和营养液土耕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易做、成本较低的缓流砂式营养液除菌装置,并提出了制作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可供无土栽培参考。  相似文献   

13.
营养液栽培番茄青枯病防除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探讨了营养液栽培番茄青枯病防除法,结果表明,可通过防止原菌带人现场,增减液60℃5分钟加热消毒,PH控制在5.0以下,EC3.0mS/cm以下;地发病现场在栽培结束时用氯剂进行消毒等能有效地防止番茄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以番茄‘合作906’为试材,采用醋糟基质桶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液浓度和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和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并对栽培基质化学性状的变化进行了测试。实验设0、1/4、1/2、3/4倍4个Hoagland营养液浓度和600、900、1 200 mL/次3个用量,共12个处理。结果表明:在番茄营养生长期和开花期,醋糟栽培基质的pH值降低,变化范围在6.79~6.29之间;基质的EC值增大,变化范围在1.50~2.77 mS/cm之间。醋糟混配基质中只浇清水不能满足植株生长需求,1/4倍Hoagland营养液900 mL/次用量对番茄植株生长最有利,且开花期对营养液需求增大,但1/2倍浓度、900 mL/次施用量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最高,又以1/2倍浓度1 200 mL/次处理产量最高。结果说明,醋糟混配基质栽培番茄的最佳水肥管理方式为:营养生长期浇灌1/4倍的Hoagland营养液可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并在开花期略提高营养液的用量,结果期可用1/2倍的Hoagland、900~1 200 mL/次施用量以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5.
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满足在地面进行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和研究的需要,研制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回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该文介绍了该装置及其关键部件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通过回转栽培盘内植物湿润栽培介质的结构功能设计,在双面介质内部配置具有毛细作用的渗水管路,介质始终保持整体湿润而表面无明水状态,为植物扎根固定、营养吸收和生长繁殖创造条件.水压试验确定了渗水管路的主要技术参数和闭合式植物营养液输配循环系统的间歇循环周期.应用试验分析表明,湿润栽培方法可以满足植物悬空低速回转栽培的要求,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在地面进行空间植物生长试验和研究的需要,该文研制了能模拟空间微重力效应的二轴旋转式植物湿润栽培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总体设计、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植物三维旋转栽培盘同时绕着2根相互垂直的旋转轴进行旋转,转速可独立在线无级调节。通过盘内植物湿润栽培介质材料筛选与优化组合,结合渗水管路和旋转水接口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介质始终保持整体湿润而外层表面无明水出现,且易于植物根部的固定,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气、肥等生态环境。建立具备严格气密性的受控密闭舱,并配置植物生长监控和综合环境监测系统。应用试验分析表明,湿润栽培方法可以满足植物悬空低速三维旋转栽培的要求,装置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韭菜易于吸收和累积硝酸盐,研究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 (NaCl) 和降低硫含量减少韭菜硝酸盐累积的效果,并从氮代谢途径初步探讨其减少硝酸盐累积的机理。  【方法】  采用新型韭菜专用营养液架床栽培系统进行了韭菜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的同时,硫浓度设定为3、2、1和0 mmol/L 4个水平,分别用NaCl+S3, NaCl+S2, NaCl+S1 和 NaCl+S0表示。韭菜生长30天后,取样分析了不同硫水平下韭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途径中的氨基酸含量。  【结果】  在营养液硫供应水平3 mmol/L下,与营养液中不添加氯化钠处理 (CK) 相比,NaCl+S3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32.6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1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53.3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1处理较NaCl+S3处理更有利于降低硝酸盐含量。韭菜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 (NaCl+S3处理) 或略有增加 (NaCl+S1处理),表明添加低浓度氯化钠并未限制氮素吸收。NaCl+S3和NaCl+S1处理下,硝态氮还原活性 (硝酸还原酶NR) 和转氨活性 (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GPT) 增加,尤其是初级同化活性 (谷氨酰胺合成酶GS) 分别大幅增加了43.57%和71.43%。NaCl+S3和NaCl+S1处理下,丝氨酸途径的游离氨基酸代谢和天冬氨酸途径的蛋白质合成得到增强,韭菜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  【结论】  韭菜专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并将硫浓度降低到1 mmol/L,可显著提高根系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游离氨基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途径,进而在显著增加韭菜干物质的同时,大大降低硝酸盐累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室栽培营养液电导率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温室营养液无土栽培,具有节约种植成本、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监测营养液的电导率、pH值等特性参数,是实现营养液无土栽培信息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为了实现温室无土栽培营养液的实时监测,开发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的营养液电导率实时监测系统.系统以JN5139为中央控制器同时控制营养液电导率信息采集单元和无线通讯单元,实现了营养液电导率信息的实时采集与处理、LCD显示和键盘输入等人机交互操作以及基于WSN的营养液电导率实时测量自组织网络,同时系统集成了GPRS模块,实现了营养液电导率与温度信息的远程传输与监控等功能.系统采用星型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定时休眠、传感器掉电控制来节省能源消耗.针对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系统标定、温度补偿以及温室试验,分析比较了电导率测量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分段线性模型建模效果较好,分段拟合R2均在0.97以上.系统的测量范围为0.5~2.9 mS/cm,测量结果能够精确到0.01 mS/cm,总体测量相对误差为2.10%,较好地满足了温室营养液电导率实时监测的要求,为无土栽培的科学管理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以‘农园1号’西葫芦为试材进行水培实验,设置7个营养液处理,T1:一般营养液配方处理(对照),1/2倍山崎黄瓜配方;T2:低配方营养液处理,1/3倍山崎黄瓜配方;处理T3、T4、T5、T6和T7在T2配方基础上每升营养液中分别添加7、35、70、105、140mg HIDS,即营养液中HIDS浓度分别为7、35、70、105、140mg·L-1。西葫芦幼苗于日光温室中水培12d后,分析低配方营养液中添加HIDS对西葫芦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糖、蛋白及光合、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配方营养液处理T2西葫芦生长状况、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能力均低于对照。添加HIDS促进了低营养液下西葫芦的生长,营养液中HIDS浓度为70mg·L-1的T5处理效果最佳,其叶面积、根体积、全株鲜重、干重、可溶性蛋白、SOD、POD、CAT分别比T2处理显著提高13.17%、21.69%、12.19%、21.28%、23.57%、132.22%、44.32%、39.61%,MDA含量显著降低102.55%;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日均值以及叶绿素总量分别比T2处理显著提高41.77%、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