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水稻覆膜旱作节水节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2.
水稻覆膜旱作节水肥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旱作覆膜节水肥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兴的高效增产技术,彻底突破了水稻栽培和灌溉方法的传统思维和传统理论,是对水稻种植制度的补充和完善。该技术能减少农药、化肥污染,节省灌溉用水和提高肥料利用率。其技术优势: 一是省力、节本、高产、优质、高效。试验与示范结果表明,采用代表性生态类型稻区覆膜旱作稻与常规水作稻对比,覆膜旱作稻可比常规水作稻增产23.6%~15.1%;覆膜旱作稻增产、节水、节肥、节除草剂、节杀虫剂、杀菌剂、节种子等几项所得的收入,扣去地膜成本每亩约35元,大致每亩可增收50~230元;据米质分析结果,覆膜旱作稻米质也比较好,垩白率、垩白度……  相似文献   

3.
水稻覆膜旱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1998~1999年两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覆膜旱作具有明显的节水、节肥效果,其水稻分蘖可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有利于增加有效穗数,达到增产效果。同时初步提出了水稻覆膜旱作节水高产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缺乏已引起世界的关注。我国是13个贫水国之一,又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其中水稻用水量占65%以上。因此,研究水稻节水栽培措施势在必行。省农科院水稻所自1999年以来开展水稻全程覆膜节水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可节水2/3,分蘖期每日增加土壤温度1.5-2.1℃,提早抽穗4-5d,成熟期提前2h,达到了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产优质的目的。采用该技术不仅节水,还可免除田间除草剂和其它农药的使用,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一项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稻覆膜旱作的优点及高效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水稻覆膜旱作的优点,介绍了其高效节水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与覆膜、培育壮苗、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旱田区进行水稻节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7.
对水稻覆膜旱作栽培效应的研究表明,水稻覆膜栽培具有良好的节水效应,较常规栽培每公顷至少节水1500t;产量以覆膜每公顷施N187.5kg的最高,比常规栽培增产6.8%,比无膜每公顷施N187.5kg增产8.1%;覆膜每公顷施N150kg较常规栽培增产5.5%,较无膜每公顷施N150kg增产14.7%。覆膜栽培能减少杂草和病虫害的发生,提高肥料利用率,具有良好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8.
机械覆膜水稻节水栽培,经过一年的试验研究,已获得成功。其重点技术是用15~17马力拖拉机,带动覆膜播种机,进行起垅、除草、覆膜、播种一次完成,与人工覆膜、播种相比,具有高效、省工、省力、简便,易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水稻覆膜旱作分蘖期耐旱能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水稻覆盖旱作,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能保持在田间持水量以上,水稻分蘖能正常进行。水稻露地旱作(对照),在同样干旱的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却低于田间持水量,水稻分蘖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0.
覆膜旱作水稻生育特点及其适宜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覆膜旱作水稻栽培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覆膜旱作水稻分蘖持续时间长,分蘖旺盛,分蘖苗多但成穗率低,平均50%左右;旱作水分胁迫光合生长,全生育期延长半个月以上;与同等肥力水平水作相比,旱作水稻平均每穗粒数减少10粒以上,每穗实粒数减少15.9~19.6粒,千粒重下降1.2~1.5g,最终减产20%左右,且减产幅度随稀植程度增大而加剧。旱作每公顷产谷7500kg(以上)的栽培条件是:施纯氮180.0kg,N∶P∶K约3∶1∶2,栽插密度10.5万穴/hm2,双本栽,在此基础上适当增施氮肥和提高栽插基本苗数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节水灌溉下节水抗旱稻与高产水稻不同叶位光合特征变化规律以及对同化物形成的贡献能力,通过盆栽试验,以节水抗旱稻旱优113(HY113)与高产水稻扬两优6(YLY6)为研究材料,以传统淹灌处理(F:全生育期保持4cm的水层)为对照,研究湿润处理(S: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但不建立水层)和干旱处理(D:返青至水稻成熟期收获前1周,控制土壤水势在-30kPa左右)下,2个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乳熟期)功能叶与孕穗期和乳熟期不同叶位的叶片水势、SPAD值、叶片气体交换、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其他处理相比,S处理下高产水稻YLY6产量显著升高,从产量构成来看,具有较高的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与结实率。相关分析表明,乳熟期与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并且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的净光合速率与乳熟期及成熟期的干物质量极显著正相关。S处理下YLY6干物质积累量在孕穗期、乳熟期与成熟期显著高于HY113,水分利用效率在抽穗开花期也显著高于HY113;S处理下YLY6在生育后期(乳熟期)不同叶位均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主要是具有较高的SPAD值、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使植株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潜力。因此,S处理下YLY6在生育后期(乳熟期)不同叶位均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是该处理节水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 ,也是农业用水大户 ,传统的水稻栽培管理方式耗水多 ,每年常有不少地方因水源不足 ,或不能及时插秧、或受旱、或改种旱粮 ,造成减产或失收 ,严重影响粮食产量和农民的经济收入。水稻旱作是一项新型栽培技术 ,我们经过 1 998~ 2 0 0 0年 3年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现已获得成功。它是采用常规的水稻品种旱育秧、旱移栽、旱管理 ,像旱作物一样种稻 ,不须泡田插秧 ,全生育期以雨水利用为主 ,辅以人工灌溉 ,灌溉不建立水层 ,渗漏少 ,需水量很小 ,它具有节水、耐旱、分蘖力强、高产、抗病、省种等特点 ,对水源不足的高亢地…  相似文献   

13.
选取当前生产上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14个,引进早稻品种4个,考察了各品种在分蘖盛期、孕穗期的凋萎土壤含水量,进行不同水分环境下叶绿素含量、胁迫敏感指数、抗旱系数、产量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丰源优299、旱优3号、岳优6135可以作为抗旱品种在湖南水稻节水抗旱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稻田免耕节水栽培对晚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湖南省稻草资源丰富、晚稻夏秧干旱严重的特点,开展稻田农业节水栽培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以达到既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约灌溉用水、充分利用稻草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稻草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又确保水稻优质高产高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优质稻新品种华新占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新占是以粤丰占为母本、丰华占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早晚兼用型优质常规稻新品种,其茎态散、前期生势强、叶色浓绿、产量高、抗稻瘟病、适应性广、抗倒性强、米性软、饭味好.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地区早、晚造种植,每667 m2产量一般为450~500 gk,高产田块可达600 kg,于2006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多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和概括了安徽省不同条件下的5套稻作灌溉和节水模式的技术要点、适应条件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水稻盘育地膜旱栽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是一项节水,稳产,高效新型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它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北方地区水稻稳产和发展的方向,采用该项技术,育秧环节安全可靠,省地,省种,省肥,省水,省工,本田地膜覆盖保温保湿,插秧后发根快,缓秧好,分蘖早,该项技术由于干湿管理,增强了稻苗的抗旱和耐盐能力,水稻的抗病性和抗伏性明显提高,操作简便易行,经专家鉴定,适用于北方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旱作水稻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份粳稻和22份籼稻为材料,研究全程旱作对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 旱作粳稻直链淀粉含量与胶稠度呈显著性负相关,旱作籼稻直链淀粉含量与其它品质性状间相关系数没有达到显著水平.(2)综合多元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旱作粳稻外观品质(垩白率X4、透明度X6和垩白度X5)、蒸煮品质(碱消值X7、胶稠度X8)和营养品质(粗蛋白X10)与稻米理化品质关系密切,回归方程为Y=1.485X4-0.228X5 0.710X6 35.234X7 2.646X8 0.233X10-89.552(R2=0.934**);旱作籼稻碱消值(X7)、整精米率(X3)和粗蛋白(X10)与稻米理化品质关系密切,回归方程为Y=0.966X3 59.683X7 0.149X10-37.972(R2=0.503*).初步建立旱作水稻品质评判方式.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介绍了粳稻武运粳19号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抗倒性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因气候变化引起的季节性干旱已日益成为限制华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阐述了华南四省(区)季节性干旱的类型及分布、节水农业技术在华南地区主栽作物上的应用现状,对节水农业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初步提出了以下重点研究思路:应用集雨补灌技术解决丘陵坡地旱季水源问题;引入半旱式耕作制减少水稻生态耗水,在深入研究作物需水规律的基础上研发农田精准控水技术;设置长期经费支持及政策配套以保障相关研究的连续性,为农田精准控水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