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汽车诞生已百余年,汽车造型设计师们开始把目光集聚在汽车外形设计上,力求改进.为汽车造型设计引入了美学、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等理念,使得汽车满足不同人的需求.汽车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体现人的个性、品味和地位的完美工艺品.文章将从近年风头正劲的SUV车型造型设计入手,浅谈各国汽车造型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汽车尾部造型时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有很大的影响.绕汽车的流场在其尾部形成复杂的尾迹.在原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三种不同尾部造型模型,应用FLUENT软件对不同尾部造型的尾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相应的阻力系数和尾部流场特性.通过对不同模型的流速和流线分布、湍流动能及不同横向截面涡系的比较分析,尾迹形状可以分为两类,讨论了不同尾部造型对尾部流场的影响,得出了较理想的尾部造型形式.在计算过程中,采用移动地面条件进行地面效应的模拟,提高了计算精度,结果可以为汽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汽车外部流场的空气动力特性关系到赛车运行的动力性、稳定性,决定赛车的整车性能[1]。本文按照FSC赛车设计规则,对赛车车身进行了三维设计,并利用CFD技术建立了车身外流场分析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车身造型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车身空气动力学特性,为赛车的造型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汽车技术的发展,对车身美学、汽车性能、空气动力学、光顺性、精确性和曲面连续性要求都非常苛刻,这就需要高质量的车身曲面才能实现。基于此,采用CATIA V5自由曲面功能,利用CATIA的3D曲线功能绘制空间曲线,以此为基础绘制车身曲面,对曲面进行汽车A级曲面检查并修改模型,快速完成高质量的车身造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国内外汽车空气动力学研究在重型载货汽车方面的最新成果,介绍了早期重型载货汽车驾驶室的形状和部分空气动力学减阻方法,并围绕重型载货汽车的简化模型(GTS),详细描述了该模型的风洞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计算结果,以及各种新颖的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在GTS模型上的减阻效果。最后介绍了3种正在申请专利的空气动力学附加装置。  相似文献   

6.
FLUENT在某轿车外流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空气动力学的特性在很大程度影响着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操纵稳定性.利用Pro/E软件对某轿车进行三维建模,并且利用大型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对轿车的外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其求得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该仿真的数据对进一步进行汽车空气动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对经济性、动力性以及行驶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首先利用CFD软件fluent对皮卡车的外流场进行模拟,得到了对称面车身上下表面压力分布和尾流流场结构,数值模拟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然后对皮卡驾驶室顶棚作了改进,得到了满足设计要求的流场性能,为汽车设计开发人员优化产品设计提供了汽车空气动力学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丽 《南方农机》2019,(12):213-214
城市的快速发展推动了交通行业的进步,汽车在我国普及度越来越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在转变,高品质高性能汽车成为人们的首选。基于此,文章以我国汽车造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汽车造型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造型设计阐述我国汽车造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了验证汽车在采用空气悬架且施加控制策略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现有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对空气悬架的刚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设计空气悬架的试验台,并对其选用空气弹簧的4种气囊内压工况模拟施加控制策略进行试验,以论证施加控制策略对改善空气悬架各项性能指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施加控制后悬架的各项性能指标得以改善,为汽车用空气悬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试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10.
带附加气室汽车悬架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复杂,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点。本文通过结构分析,明确了带附加气室汽车悬架的空气弹簧、高度控制阀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并基于力学定律和空气动力学理论,对空气弹簧进行了力学分析,推导出带附加气室汽车弹簧的等效模型,为后续的仿真与试验分析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汽车驾驶训练模拟器中的三维建模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获取几何对象模型的方法。根据驾驶训I练模拟器中三维几何对象的类别,对如何在Direct 3D中建立各几何对象的模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建模过程中,运用硬编码与三维建模工具建模相结合的方法和纹理映射等多种图像处理措施,提高了视景生成效率,增强了视景立体感和真实感,尤其是贴图建模能够用2D图像模拟3D效果。开发的驾驶训练模拟器视景系统软件已成功应用于汽车驾驶训练,经测试,动画频率能达到22帧/s。  相似文献   

12.
基于装配模型的车辆覆盖件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覆盖件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开发汽车新车型的“瓶颈”环节。介绍了产品装配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描述,然后应用基于特征的三维参数化建模技术,针对某一几何拓扑关系类似的系列覆盖件产品中的—典型件,建立其参数化模具结构装配模型并实现模具结构的变形设计,最后以汽车前框架下横梁零件为例进行相关拉延模结构变形设计。结果表明,应用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可以极大提高覆盖件模具结构的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3.
汽车的产业升级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汽车质量的重要过程,价值链视角下的汽车产业升级需要经历艰难的过程。文章阐述了基本价值链和产业升级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汽车产业升级的基本方法。汽车产业在价值链作用下,提高产业升级需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优势零部件转型,并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汽车传动轴系的运动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汽车传动轴系为例,介绍了利用CATIA软件建立零件模型、装配模型和虚拟样机模型的方法,并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分析了虚拟建模方法、模型与网络的交互关键技术及实验室体系分布与实现,构建了基于网络的汽车构造虚拟实验室,实现了汽车零部件虚拟显示、虚拟拆装及远程网上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民用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随之汽车的安全性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汽车车身结构是汽车安全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欧系汽车因其安全性高受到用户的普遍青睐,人们对汽车安全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因此,优化汽车车身结构是提高整车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结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对比了国内外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建模及控制策略,展望了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指出电动助力转向技术代表未来汽车动力转向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并将在动力转向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以某款轿车车身造型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扫描仪的非接触测量获取零件表面的云状数据,并利用Imageware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且基于NURBS曲面重构理论进行车身造型表面重构,最终实现了车身零部件的曲面重构。与传统的车身造型设计方法相比,该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新产品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先进安全车(ASV,AdvancedSafetyVehicle)是为21世纪开发使用的一种高度智能化的安全车,其主要利用电子技术进一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因而,汽车安全性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此,介绍了先进安全车(ASV)技术的现状,并讨论了这项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作为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内容较多,学时少,涉及的知识面又较为广泛,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收效甚微。2020年初“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为“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实现“汽车电器与电控技术”课程的网络教学,改革与实践包括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环节设计与实施、教学效果反馈与跟踪等内容,为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同类院校同门课程的教学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