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进一步明确柔嫩艾美耳球虫对球虫易感性差异鸡种的致病性,本研究以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的剂量分别感染对球虫具有抗性的藏鸡和易感的隐性白羽鸡,接种后观察记录各组鸡的临床表征、血便记分、死亡率、增重、盲肠病变记分、卵囊产量,并于感染前和感染后3、6和8 d每个品种分别随机选择5只鸡采集抗凝血,应用流式细胞仪(FCAS)检测外周血CD4+T和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藏鸡相对增重率高于隐性白羽鸡,死亡率、血便记分和盲肠病变记分均低于隐性白羽鸡,但卵囊产量高于隐性白羽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方面,感染前,藏鸡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高于隐性白羽鸡。感染后第3天,藏鸡CD4+、CD8+ 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下降,隐性白羽鸡CD8+ T淋巴细胞数略有下降,CD4+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上升,但CD4+/CD8+比值仍显著低于藏鸡(P<0.05)。感染后第6天,2个品种鸡CD4+ T淋巴细胞数及CD4+/CD8+比值均下降,其中藏鸡表现为显著下降(P<0.05),而隐性白羽鸡仅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隐性白羽鸡CD8+ T淋巴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感染后第8天,2个品种鸡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藏鸡CD8+ T淋巴细胞数显著高于隐性白羽鸡(P<0.05),但CD4+/CD8+比值显著低于隐性白羽鸡(P<0.05)。结果表明,球虫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的致病性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与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为从病理生理角度探究宿主抗球虫感染的机制,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26日龄藏鸡和隐性白羽鸡均设感染组和非感染对照组,每组40只。感染组每只鸡经嗉囊接种1 m L含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悬液。感染后第0、3、6、8天,分别测定感染组和对照组鸡的14项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藏鸡血清球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3天升高,而隐性白羽鸡则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白蛋白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显著降低(P0.05),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升高(P0.05);2个品种鸡血清碱性磷酸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起明显下降,其中隐性白羽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γ-谷氨酰基转移酶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显著下降(P0.05),而隐性白羽鸡则表现为升高趋势;两个品种鸡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于感染后第6天明显下降,其中藏鸡显著下降(P0.05);藏鸡血清尿酸含量在感染后第3天显著上升,隐性白羽鸡则在感染后第8天显著下降(P0.05);藏鸡和隐性白羽鸡血清P3+浓度分别于感染后第3和6天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亦有升高或降低,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提示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心、肝未受到严重损害,肾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肠道受损较为严重,且隐性白羽鸡肠道受损程度较藏鸡严重。  相似文献   

3.
旨在比较不同品种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易感性差异。选取26日龄无球虫感染的24个我国地方品种鸡和国外引进品种隐性白羽鸡各45只,分别分为2个感染组和1个非感染对照组,每组15只。感染组每只鸡嗉囊内接种1×105个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基于感染鸡的死亡率、相对增重率、肠道病变记分、卵囊产量和抗球虫指数(ACI)等指标,评价不同鸡种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易感性。25个鸡种中,狼山鸡、藏鸡、大骨鸡、萧山鸡、文昌鸡、安义瓦灰鸡、白耳黄鸡、仙居鸡、大围山微型鸡和金湖乌凤鸡易感性最低,ACI介于56.80~85.76,表现为未发生死亡或死亡率低,相对增重率高,肠道病变记分低,但卵囊产量相对较高(藏鸡除外)。隐性白羽鸡、清远麻鸡、惠阳胡须鸡、固始鸡、北京油鸡、瓢鸡和汶上芦花鸡易感性最高,ACI介于-11.64~18.67之间,表现为死亡率较高(北京油鸡除外),相对增重率较低,肠道病变记分和卵囊产量较高(固始鸡除外)。其余8个品种易感性中等,ACI介于29.81~53.36。不同品种鸡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易感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且肉用型品种较蛋肉兼用型品种易感性高。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从免疫遗传学的角度初步探讨藏鸡(TC)和隐性白羽鸡(RWC)对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易感性差异的分子机制,分别用1×105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感染对球虫具有抗性的藏鸡和易感的隐性白羽鸡。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藏鸡和隐性白羽鸡感染前0 d和感染后第2、4、6和8天脾脏、盲肠、胸腺、法氏囊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IL-16、Toll样受体(TLR3)和TLR15免疫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结果显示,藏鸡脾脏IFN-γ、IL-2、IL-16及TLR3、TLR15免疫相关基因转录水平于感染后第4和8天明显上调,隐性白羽鸡则无明显变化。藏鸡盲肠IFN-γ转录水平在感染后第2天显著上调(P<0.05),TLR3在感染后第4天起显著上调(P<0.05),其余免疫相关基因变化幅度不大;隐性白羽鸡盲肠IFN-γ转录水平在感染后第8天显著上调(P<0.05),IL-2在感染后第2天起显著上调(P<0.05),IL-16在感染后第6天起显著上调(P<0.05),TLR3在感染后第2和8天显著上调(P<0.05),TLR15变化幅度不大。各免疫相关基因在2个品种鸡胸腺和法氏囊中均出现上调或下调,但除藏鸡法氏囊TLR3和TLR15转录水平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外,其余免疫相关基因与感染前相比变化幅度不大。以上结果显示,球虫感染主要导致藏鸡和隐性白羽鸡脾脏和盲肠中的各免疫相关基因出现显著变化,表明宿主的遗传背景在一定程度上可影响球虫感染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青蒿组方中药对鸡免疫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4日龄三黄鸡120只,平均分为4组:感染给药组(1组),感染不给药组(2组),不感染给药组(3组),不感染不给药组(4组).感染组人工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接种后第4、7、10 d运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鸡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值及二者的比值.结果:1组CD4^+、CD8^+T淋巴细胞值及其比例在接种后第4、7、10 d均高于2组,差异显著(P<0.05);2组CD4^+、CD8^+T淋巴细胞平均比值低于其他3个组.结论:青蒿组方中药可促进鸡血液中CD4^+、CD8^+T淋巴细胞生成,进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选用1日龄的艾维音肉鸡60羽,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处理组每只鸡口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5×104个,24日龄试验结束,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处理组鸡体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IFN-γ和IL-4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IL-6和IL-1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CD8+T细胞水平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D4+T细胞和IgG水平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血清丙二醛(MDA)、尿酸(UA)和葡萄糖有升高趋势(P0.05),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总蛋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草转氨酶(GOT)和甘油三酯(Tg)呈降低趋势(P0.05)。结果表明,柔嫩艾美耳球虫通过影响肉鸡的免疫力进而降低了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鸡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HAP2)对球虫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将HAP2重组蛋白(rEtHAP2)加弗氏完全佐剂或弗氏不完全佐剂免疫雏鸡后,用E. tenella孢子化卵囊感染雏鸡,以雏鸡增重效果、卵囊排出量、肠道病变记分、血清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水平,评估rEtHAP2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设PBS免疫对照组、正常饲养对照组。结果显示:rEtHAP2免疫组雏鸡的平均体重、日增重、血清抗体水平、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均显著高于PBS免疫对照组(P0.05);卵囊排出量,肠道病变记分则显著低于PBS免疫对照组(P0.05);抗球虫指数ACI值为176.18,保护效果良好。研究表明生殖细胞特异性蛋白HAP2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可成为柔嫩艾美耳球虫新型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8.
140只黄羽肉鸡随机分为6组,除空白组外,分别于10日龄和20日龄时每只鸡以3000、5000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免疫,其中各用药组于首免时及24,29,31日龄胸部皮下注射牛膝皂苷(Achyranthes Bidentata Saponin,ABS)1次,30日龄时以6万卵囊攻毒,并于攻毒前后各用药1次。分别于18,25,32,39日龄采血。通过MTT法测定淋巴细胞转化水平,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并检测了不同时期试验鸡增重及脾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ABS能够提高球虫免疫鸡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升高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这提示注射用ABS能够促进球虫免疫鸡的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9.
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中药对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免疫水平的影响,本实验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柔嫩艾美尔球虫感染鸡外周血CD4+T细胞亚群,以及CD8+T细胞亚群数目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球虫后,感染给中药组鸡CD4+、CD8+T细胞亚群数目及百分比(CD4+T/CD8+T)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9d时,感染给中药组最高,分别为9.77和7.53,与感染不给药组差异显著(p0.05)。感染球虫组CD4+T/CD8+T比值均低于不感染组,感染给中药组在接种后第6d和第9d均高于感染不给药组。感染给中药组、不感染给中药组和不感染不给药组CD4+T/CD8+T平均值均在2-1之间,分别为1.11、1.33和1.25,而感染不给药组仅为0.93。  相似文献   

10.
按每只鸡12×10~4个孢子化卵囊的剂量,分别感染20日龄大骨鸡、鹿苑鸡、油鸡和固始鸡,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扣分、病变扣分、卵囊扣分和抗球虫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比较4个地方品种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试验重复1次。结果显示,4个地方品种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不同。固始鸡对柔嫩艾美球虫易感性最高,表现为感染后的死亡率最高,病变扣分最多,抗球虫指数也最低。油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最低,表现为感染后的死亡率为零,病变扣分和血粪扣分最少,每鸡平均排卵囊数最少,抗球虫指数最高。大骨鸡和鹿苑鸡对柔嫩艾美球虫的易感性相近,位于固始鸡与油鸡之间。  相似文献   

11.
青蒿素与抗菌增效剂联合抗鸡球虫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青蒿素(ART)与二甲氧苄啶(DVD)或三甲氧苄啶(TMP)联合用药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选用84只黄羽肉鸡,分为7组,除空白组外,其他试验组每只鸡经口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8×10~4个,各试验组在接种前一天开始用药至试验结束。通过鸡平均日增重、盲肠病变记分、血便记分、抗球虫指数(ACI)、免疫器官指数等指标来评价ART与DVD或TMP联合用药的抗球虫效果。结果表明ART与DVD或TMP联合用药明显减轻了血便记分和盲肠病变,且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感染对照组(P0.01),也明显高于ART、DVD和TMP单独给药组(P0.05)。表明ART与两种抗菌增效剂联合应用在抗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时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存活率、相对增重率、盲肠病变记分、卵囊值和抗球虫指数为判定指标,考察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致病性的影响(体外试验)和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效果(体内试验)。体内、体外试验结果均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均能提高相对增重率,降低盲肠病变计分和卵囊值。抗球虫指数(ACI)检测表明,白头翁不同提取物及复方对球虫孢子化卵囊有微弱的抑杀效果,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预防效果较差,不宜作为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7):1074-1078
为了有效评价京海黄鸡杂交配套系亲本BB、FF、WW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的敏感性,本试验采用存活率、体增重、卵囊脱落数、盲肠记分、抗球虫指数(ACI)及一氧化氮(NO)、过氧化氢酶(CAT)、γ干扰素(IFN-γ)等10项血浆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WW感染组ACI值最高为143.1,BB感染组ACI值为142.6,两者均为抗球虫低效,FF感染组ACI值最低为119.3,为抗球虫无效。ACI值与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17(IL-17)、IFN-γ4个免疫指标相关显著(P0.05)。在BB、FF、WW 3个感染组中,BB感染组NO、白介素12(IL-2)、IL-17、SOD含量显著高于FF感染组(P0.05),BB、WW感染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京海黄鸡杂交配套亲本BB鸡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抗性显著高于FF鸡,略高于WW鸡。  相似文献   

14.
球抗预防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抗对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存活率、相对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抗的抗球虫指数.结果发现球抗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表明球抗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评价表达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顶膜抗原1(Apical membrane antigen 1,Et AMA1)基因的DNA疫苗对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人工感染的免疫保护效果。将Et AMA1基因和鸡IFN-γ基因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 CAGGS中,分别构建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 CAGGS-Et AMA1和p CAGGS-Et AMA1-IFN-γ。将重组质粒p CAGGS-Et AMA1转染进293T细胞中,经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实验鉴定,观察其在体外表达情况。将p CAGGS-Et AMA1和p CAGGS-Et AMA1-IFN-γ于7日龄和14日龄腿部肌肉注射免疫雏鸡,21日龄人工感染1×104个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第29日龄时处死试验鸡,以平均增重、卵囊产量和病变记分来评价重组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显示,p CAGGS-Et AMA1转染的293T细胞出现明显的红色荧光;两种真核表达重组质粒免疫组鸡的平均增重与未攻虫组的平均增重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未免疫攻虫组则与未攻虫组在增重方面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免疫组鸡相较于未免疫攻虫组在病变记分方面显著下降;免疫组的卵囊减少率分别为67.43%和72.89%;p CAGGSEt AMA1-IFN-γ组在增重、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减少率方面都优于p CAGGS-Et AMA1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构建的2种重组质粒对雏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有一定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假蒟提取物对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鸡血液指标的影响。270只1日龄海南文昌公鸡,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5只,T1、T2和T3组为对照组(依次分为不感染不给药组、感染不给药组、感染给药组);T4、T5和T6组为假蒟添加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400、600mg/kg假蒟提取物粉剂。15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30只鸡,除T1组灌服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鸡均经口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悬液,分别于接种前1d,接种后3、6、9d清晨采血测定其血液指标。结果表明,与感染球虫不给药的T2组相比,假蒟组(T4、T5、T6)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球虫鸡粪便中球虫卵囊值(P0.05)。假蒟组在感染球虫后第6天,与T1组比,RBC、HGB、HCT、Ca2+、Na+、Cl-、TP、ALB、GLB、TG、CHOL、T4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在感染球虫后第9天,TP、GLB含量均显著高于T1组(P0.05);在感染球虫后第6天,假蒟组与对照组相比,ALT、AST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果提示,假蒟提取物能提高感染球虫后鸡机体免疫机能,降低肝脏损伤,降低鸡感染球虫后粪便卵囊值,具有一定的抗球虫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海南霉素对鸡球虫病的防治效果 ,作者用海南霉素和马杜拉霉素分别进行了抗鸡球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试验。二个试验各设 7个组 ,每组 12羽 17日龄 AA肉鸡 ;在 18日龄 ,除不感染组外 ,每羽鸡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 6万 ;药物组分别在感染前 1天和感染后第 4天 ,开始投服含药饲料 ;感染后第 8天结束试验 ,以抗球虫指数、病变记分、卵囊数、粪便记分等作为试验指标。结果在预防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82 ,病变记分减少 96 %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98% ,粪便记分为 0 ;在治疗试验中 ,海南霉素的平均抗球虫指数为 14 6 ,病变记分减少 33% ,粪便和盲肠卵囊数减少 5 3%。海南霉素是一种高效抗鸡球虫病药物 ,其预防效果明显优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人工接种孢子化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的方法.复制鸡球虫病,观察并计算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病鸡的死亡率、增重率、血便记分、盲肠病变记分和卵囊值的影响,并求出球速杀饮水剂的抗球虫指数(ACI),依据农业部1992年<实验临床试验技术规范>对洛阳惠中兽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球速杀饮水剂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疗效进行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速杀饮水剂按每1 L水1 g混饮,连用3 d,能提高球虫病鸡的存活率和相对增重率,减少血便记分和盲肠内容物卵囊数,减轻盲肠病变并对鸡柔嫩艾美耳球虫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制鸡球虫早熟系疫苗,探讨早熟系诱导的细胞介导免疫机理,实验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检测堆型艾美球虫早熟株免疫雏鸡后,在不同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 T和CD8 T的动态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CD4 T数量动态变化显著高于不免攻毒组(P<0.05),免疫后16天达到高峰;不免攻毒组攻毒后上升速度较快,于攻毒后1周达到高峰。CD4 T的数量变化,说明它在启动细胞免疫应答和控制再次感染中发挥着作用。免疫组CD8 T数量动态变化亦显著高于不免攻毒组(P<0.05),免疫组和不免攻毒组CD8 T数量均在攻毒后1周达到最大值,表明CD8 T在抵抗感染中起作用。各组间CD4 T/CD8 T比值无明显差异,但免疫组CD4 T/CD8 T变化较为平缓。上述堆型艾美球虫早熟系免疫雏鸡后,CD4 T和CD8 T在不同时间数量的增减及其比值的变化,将为早熟系疫苗在生产实践中的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接种柔嫩艾美耳球虫(E.tenella)孢子化卵囊和益生菌,以血便记分、存活率、体增重和抗球虫指数为指标,探讨益生菌的抗球虫活性。在接种第7天后检测结果显示,益生菌抗球虫指数为137,能降低球虫感染鸡的血便记分,减轻鸡盲肠组织病理学结构的损伤,提高球虫感染鸡体增重和存活率,提示益生菌可以辅助应用于临床球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