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饲养肉鸭的成败,关键在防病。对于养鸭户来说,最大的顾虑就是怕鸭发病,特别是传染病。如危害幼鸭(主要指2~4周龄的)的急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疫巴氏杆菌病)。养鸭生产实践证明:肉鸭生产要获得成功,在饲养管理上应有一个良好的疫病控制方案。因为肉...  相似文献   

2.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2~5周龄幼鸭为主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条件简陋、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鸭舍潮湿、消毒不及时等原因造成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和蔓延,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是一种对养鸭业危害相当严重的传染病。近一段时间,本病在香河县常有发生。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尤其是2~4周龄的肉鸭。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特别是在秋末和冬春季节多有发生。主要通过呼吸道或皮肤尤  相似文献   

4.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然感染时1~8周龄的鸭均易感,但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经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不良的环境是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本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4年3月7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王学坊村养殖户赵某,饲养肉鸭1 200只,16日龄,  相似文献   

5.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在商品肉鸭养殖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6.
肉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为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危害小鸭的接触性、急性或慢性的传染病。主要侵害2~7周龄的鸭,以2~3周龄雏鸭情况最严重,8周龄的鸭发病情况比较少见。临床上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脑膜炎为主。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鸭传染性浆膜炎呈全球性流行,是造成现代鸭养殖业尤其是肉鸭养殖的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多呈慢性或急性感染。主要感染7~15日龄的肉鸭及1~6周龄的蛋鸭。我国是世界上养鸭最多的国家,年产量40亿只以上,约占全世界的70%。江苏北部地区是我国养殖肉鸭的密集地区,养殖品种多为樱桃谷鸭。饲养樱桃谷鸭具有投资少、鸭生长快、饲料  相似文献   

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疾病之一。2003年4月份,江苏省盐都县潘黄镇水产村养鸭户张小兵饲养的500只康贝尔肉鸭,在2周龄时发生死亡,死亡30只,畜主到县家畜改良站实验室就诊,经过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及实验室检验,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病。1临诊症状病鸭表现精神沉郁,  相似文献   

9.
王振 《山东畜牧兽医》2011,32(10):29-29
近几年,兖州市畜牧业发展迅猛,畜牧业生产总值已占农业生产总值的55%~60%,尤以养鸭业发展更为突出。2010年,肉鸭存栏量达353.95万只,出栏量2447.03万只,连续几年呈快速增长趋势。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鸭传染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其中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兖州地区发病率最高,危害最为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肉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传染病之一。  相似文献   

10.
鸭传染性浆膜炎10多年前在尤溪县就有零星发生,一直持续不断,而且最近几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有逐年提高的趋势.鸭群一旦发病,2~5周龄雏鸭的死亡率可达20%~70%,目前该病已成为尤溪县危害最严重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鸭传染病,主要感染2~3周龄雏鸭,其特征是引起雏鸭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和关节炎.现将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经过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新鸭病或鸭败血病,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是肉鸭养殖业中的主要疾病,发病鸭群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病程也较短,发病率最高可达90%以上,死亡率在5%~80%之间,其中以2~3周龄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不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本病常引起小鸭大批死亡以及发育迟缓,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是危害养鸭业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一般感染2周龄~4周龄雏鸭,1周龄以内的雏鸭很少发病[1]。2018年8月份,某鸭场6日龄樱桃谷肉鸭发病,死亡病鸭的病理变化表现为浆膜炎,经过药物治疗疫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3.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一种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1~7周龄不同品种的鸭,发病率与死亡率都很高,以肉鸭感染发病最多。近几年来,我们对上海郊区(主要在奉贤区、金山区、青浦区、南汇区和崇明岛)不同规模的肉鸭养殖场进行疾病诊治的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鸭场不同程度受到传染性浆膜炎的困扰,有些鸭场几乎批批发病,养鸭户因此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菌的药物敏感性检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小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主要危害1~5周龄(尤其2~3周龄)的小鸭,该病在我国商品肉鸭场广泛存在,引起商品鸭死亡、消瘦、胴体淘汰、品质下降,死亡率5%~20%,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现阶段很大程度依靠药物对本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鸭引起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在临床上传染性浆膜炎与大肠杆菌病有共同的症状,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为主要病理特征〔1〕。一旦该两种病并发感染则会引起鸭群大批死亡,尤其对1周龄~6周龄的小鸭最敏感,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主要的两种细菌性传染病,常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2013年7月,德保县那甲乡艾屯村周某饲养的鸭群发生一起鸭传染性浆膜炎与鸭大肠  相似文献   

16.
1鸭传染性浆膜炎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慢性或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1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4周龄鸭最易感。感染率可高达90%以上,该病无明显季节性,四  相似文献   

17.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氏杆菌、里默氏杆菌病。主要危害2~8周龄以下的鸭,其主要特征是引起鸭的心包炎、肝周炎以及纤维素性腹膜炎。发病和死亡率均很高,成为危害肉鸭业主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也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等都是重要的传染途  相似文献   

18.
鸭疫巴氏杆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或鸭败血症,2~8周龄的鸭容易感染,其中以2~3周龄雏鸭最容易感染。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但以春季多发生。传染途径主要经呼吸道或皮肤感染。由于育雏室饲养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潮湿,卫生条件不好,饲养粗放,  相似文献   

19.
雏鸭传染性浆膜炎的防治四川省绵阳市种鸭场陈方斌雏鸭传染性浆膜炎,又名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在自然增况下,2~8周龄雏鸭易感,其中以2~3周龄雏鸭最易感。1周龄内和8周龄以上发生此病较少。在污染鸭群中,感染率可...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其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为5%~8%,是危害鸭和其他家禽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本文对一例肉鸭传染性浆膜炎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