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瑜 《饲料广角》2012,(8):37-40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羔羊日粮中添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其肌肉和脂肪组织的影响。羔羊断奶前饲喂教槽料(教槽料分2种,试验组中含PUFA,对照组不添加),之后逐渐饲喂哺乳期日粮。其中教槽料每天可为羔羊提供70%的精料和30%的粗饲料,羔羊断奶时(58.7±2.5d),将48头羔羊根据体重和性别随机分成2组,圈于10个羊舍中饲养,断奶后羔羊的日粮仍分为两种(试验组含PUFA,对照组不添加);断奶后羔羊日粮每天可为羔羊提供80%的精料和20%的粗饲料。断奶前和断奶后用大豆油和亚麻籽油的混合物(混合比例2:1)添加到含有PUFA的羔羊日粮中。当羔羊体重达到60.3±4.2kg时将其屠宰。取出屠宰1h后羔羊皮下脂肪(SQ)和屠宰24h后羔羊第12肋骨处背最长肌(LM)样本测定其脂肪酸组成和其他肌肉特性。总体来看,增加断奶前后羔羊日粮中的PUFA可以明显增加羔羊SQ和肌肉组织中的总PUFA的含量,而对其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却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亚麻籽对萨寒杂交一代(萨福克×小尾寒羊)去势断奶公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年龄、体重和遗传背景相近的60只健康的萨寒杂交一代去势断奶公羔,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羔羊,各组分别饲喂添加0、4%、8%和12%亚麻籽的饲粮。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而且与添加剂量有关。饲粮中添加8%的亚麻籽显著增加羔羊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料肉比(P0.05),对羔羊的日均干物质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粮中添加亚麻籽显著提高羔羊的胴体重和屠宰率(P0.05),其中以8%添加组的效果最佳。同时,8%添加组羔羊的肌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3多不饱和脂肪酸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P0.05)。因此,羔羊饲粮中添加8%的亚麻籽可显著提高羔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增加肌肉脂肪酸含量,可以用于生产功能性羔羊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了奶牛日粮添加植物油籽引起原料乳脂肪酸组成情况及CLA含量变化的影响,初步探讨改善牛奶脂肪酸构成、提高乳脂中CLA含量的途径.选取45头泌乳期荷斯坦牛,分为3组,以不添加油籽为对照组,以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作为两个试验处理组,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测定乳脂中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油葵籽和亚麻籽实能显著提高乳脂中CLA、EPA、DHA和PUFA的含量(P<0.05),降低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硬酯酸(C18:0)等饱和脂肪酸水平,多不饱和与饱和脂肪酸(PUFA/SFA)之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92.32%和36.37%.乳脂中CLA(c9t11t,10t12c)比例油葵籽和亚麻籽两个处理组依次比对照组提高了161.01% (P<0.05)和53.18% (P<0.05);油葵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0.91%和196.20%,亚麻籽组的EPA、DHA含量分别较对照组提高143.32%和255.84%.日粮中添加植物油料籽实,优化了乳脂肪酸的构成,油葵籽对乳脂中CLA的提高效果比亚麻籽更好.  相似文献   

4.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亚麻籽水平对羔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及其调控机理。本试验选取2月龄健康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羔羊32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日粮为试验处理,分别为含0%(对照组)、5%、10%和15%亚麻籽(干物质基础)的日粮,各组蛋白及能量水平相同,试验期60d。结果表明,羔羊日粮中添加5%和10%亚麻籽可以提高羔羊的生产性能和产肉能力,改善羔羊日增体质量(P<0.05)、胴体质量及料重比(P<0.01)。随着添加亚麻籽水平的提高,肌肉中水分含量下降(P<0.01),粗脂肪含量上升(P<0.01);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依次上升,但未达显著水平(P>0.05);脂肪酶活力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而减小。添加5%~10%亚麻籽改善了羔羊肉品质,随着亚麻籽添加量的增加,熟肉率、肌内脂和肌小节片断化指数(MFI)均显著提高(P<0.01),提高了肉的嫩度,而肌肉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但对肌肉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增加了肌肉中PUFA(P<0.01)、CLA(P<0.01)和亚麻酸(P<0.01)的含量,以及PUFA中n-3与n-6的比例(P<0.01)。结果提示,羔羊日粮中添加5%~10%亚麻籽能够提高生长性能,通过提高羊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CLA含量,改善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5.
以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研究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油料籽实(即葵花籽、亚麻籽、菜籽)的外源脂肪,对奶牛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乳脂中共轭亚油酸(CL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以及血浆中长链脂肪酸比例变化的影响。3种日粮的粗脂肪含量基本相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3种不同油料籽实,对奶牛瘤胃液中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乙/丙比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乳脂中的共轭亚油酸(CLA)比例及其他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葵花籽作为外源脂肪显著提高乳脂中CLA的比例;3组间的血浆中C14:0、C16:0、C18:0的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菜籽组C18:1的比例显著高于亚麻籽组和葵花籽组(P<0.05),而后2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亚麻籽组和葵花籽组t-C18:1、C18:2的比例与菜籽组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亚麻籽组和葵花籽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共轭亚油酸可缓解玉米DDGS对猪肉品质带来的不利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猪饲喂玉米DDGS可使猪肉脂肪增加从而影响猪肉品质.当在猪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共轭亚油酸(CLA)可以提高猪肉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从而可以提高猪肉的品质。本试验在猪屠宰30d前给其饲喂含0、20%、40%的玉米DDGS,在屠宰10d前将每个处理组的一半猪只饲喂含0.6%的CLA日粮。屠宰时采集胴体、猪内脏和背最长肌等样本。数据显示.DDGS组和CLA组猪肉的背最长肌面积、第10肋骨处背膘厚度、最后肋之间的膘部中线、背最长肌肉颜色、大理石花纹、剪切力和滴水损失以及培根胶原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差异。其中0、20%和40%DDGS组的猪肉外层背碘值(IV)分别为65.07、69.75和74125,都较添加CLA组的要高(P≤0.05)。另外。0.6%CLA组和空白对照组猪肉外层背脂的脂肪酸IV分别为68.31和71.11,两者差异显著(P≤0.05),40%含量DDGS组的猪肉培根瘦肉率(38%)较CLA组(48%)低(P≤0.05)。DDGS组的猪脂肪或肝脏中的脂肪酸合成酶的丰度、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A、乙酰辅酶A-羧化酶、硬脂酰辅酶A脱氢酶、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mRNA的表达的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猪肉脂肪中的A9去饱和酶指数有所下降(P≤0.05)。这些数据说明,猪日粮中饲喂DDGS可以降低猪肉的品质。对育成猪饲喂20%或者更高含量的DDGS可以降低猪肉培根瘦肉率.但通过添加0.6%的CLA可以部分缓解这些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达  双金  玉荣 《中国奶牛》2011,(4):19-23
本试验主要研究奶牛日粮中添加亚麻籽后对奶牛乳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提高乳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提高26.94%(P〈0.01);其中明显增加C18:2、C18:3、C20:4、C20:5和C22:6脂肪酸含量,两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在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中ω-3 PUFA(包括α-C18:3、EPA、DHA)脂肪酸含量和ω-6 PUFA脂肪酸(C18:2、γ-C18:3和C20:4)含量,两组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78.47%和19.40%。添加亚麻籽可极显著(P〈0.01)降低牛乳中ω-6 PUFA/ω-3 PUFA比值,降低33.10%。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亚麻籽饼对育肥羔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别选择3月龄湖羊公羔和杜湖杂交一代公羔各60只,饲喂亚麻籽饼添加比例为0%、15%、30%的3种饲粮,饲养试验过渡期10 d,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测定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羔羊品种和亚麻籽饼添加水平间交互作用可显著影响羔羊肉黄度(b*值)(P < 0.05)。在0 ~ 20、41 ~ 60 d和0 ~ 60 d,杜湖杂种羔羊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纯种湖羊(P < 0.05),并且其屠宰率、胴体重和眼肌面积都显著高于湖羊(P < 0.05),而湖羊羔羊肉色黄度(b*值)显著高于杜湖杂种(P < 0.05)。随着饲粮中亚麻籽饼添加水平提高,各饲养期内羔羊平均日增重有不同程度下降,而且21 ~ 40、41 ~ 60、0 ~ 60 d均有明显的降低趋势(P = 0.09|P = 0.07|P = 0.08)。对照组羔羊眼肌面积显著高于30%亚麻籽饼组(P < 0.05),且其羔羊肉黄度(b*值)显著高于15%亚麻籽饼组(P < 0.05)。30%亚麻籽饼组失水率、羔羊肉胶黏性和咀嚼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3.5%、3.5%和3.6%(P > 0.05)。由此可见,杜湖杂种羔羊生长肥育性能优于湖羊,建议生产中亚麻籽饼的适宜添加量为15%。 [关键词] 亚麻籽饼|杜湖杂种|湖羊|生产性能|肉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对蛋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以及蛋品质的影响。选取46周龄京粉1号蛋鸡1 34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6只。4个处理组日粮中亚麻籽的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10%、15%。试验期60 d。试验第10、20、30、45、60天测定蛋中α-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等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含量。第30、60天测定蛋壳强度、蛋黄色度和哈氏单位。结果表明:亚麻籽的添加水平、时间以及二者互作均对蛋中n-3PUFA的富集产生显著影响,蛋中n-3PUFA含量随着亚麻籽添加水平和添加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随后达到稳定;5%亚麻籽组中鸡蛋DHA含量最高,其他脂肪酸含量以15%亚麻籽组最高;蛋中EPA含量在20 d达到最高,其他脂肪酸在30 d达到最高;蛋黄色度随着日粮中亚麻籽添加水平升高而显著降低,其他蛋品质指标无显著变化。由此表明,给蛋鸡饲喂含15%亚麻籽日粮30 d以上,可获得理想n-3PUFA富集鸡蛋,但要保证日粮色素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24头阉割公猪(初始体重78.1kg&#177;1.7kg)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含2.5%葵花籽油(对照组)和5%完全挤压亚麻籽的日粮(试验组),分别在2种日粮中补充VE170mg/kg饲料。体重达到(160&#177;9.2)kg时屠宰,每组采集6个大腿送到SSICA加工处理。结果表明,2种日粮对干腌火腿的理化特征无显著影响(P〈0.05)。亚麻籽日粮提高了修剪脂肪、半膜肌肌肉、皮下脂肪组织和整片干腌火腿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德国狩猎活动管理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6年起,我国业已开展了21a的国际狩猎活动被停止了2 a.作为野生动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狩猎活动的停止对野生动物保护造成了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对德国狩猎管理工作的实地考察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该国狩猎活动开展现状;并从法律法规、狩猎资格管理制度、狩猎权管理规定、狩猎额度管理制度、野生动物福利规定等方面,探析了德国狩猎管理现状.本研究有助于为我国重新开展狩猎活动,并将狩猎活动趋于有序化和制度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感染情况,采用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方法,对既往已发表文献的感染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共纳入24篇中文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涉及506 843份样品。结果显示:贵州省羊群布鲁氏菌个体阳性率为2.0%(95%CI:1.5%~2.6%),群阳性率为6.0%(95%CI:3.0%~9.0%)。从地区看,黔东南州个体阳性率最高,为4.7%(95%CI:2.4%~6.9%),其次是毕节和铜仁;以5年为1个阶段,2001—2005年个体阳性率为2.2%(95%CI:0~6.2%),2005年后有所下降,2016—2020年维持在1.6%;从养殖场类型来看,商品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其次是散养户和种畜场。研究表明,贵州省羊群布病防控情况不容乐观。建议开展“检疫、监测、消毒、扑杀、宣传”相结合的综合性防控措施,稳步推进当地布病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
1 样品概述 2008年1至12月,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共收集来自全国各地的饲料和原料样品总数342份进行霉菌毒素污染情况普查,样品的组成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15.
鹦鹉热衣原体是感染人和多种畜禽的病原体 ,主要引起牛、羊、猪流产和家禽产蛋率下降 ,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关于本病的诊断方法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研究 ,取得了很多的进展。较成熟的诊断方法有 :补体结合试验、IHA、间接包涵体荧光试验 (IIFA)等 ,如能将McAb检测技术引入该病的诊断 ,必将提高诊断技术的特异性、敏感性和简便性。作者把制备的抗衣原体特异性McAb用于诊断 ,以ELISA法检测猪血清、羊血清、牛血清中衣原体抗体 ,结果表明其具有McAb的特异性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灵敏性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  相似文献   

16.
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a flock consisting of 110 goats. Nine species of coccidia were found: Eimeria christenseni, E. arloingi, E. jolchijev, E. ninakohlyakimovae, E. alijevi, E. apsheronica, E. caprina, E. caprovina and E. hirci. Eighty-one percent of adults and 100% of kids were infected. Number of oocysts per gram of feces in kids ranged form 1200 to 202000. Clinical symptoms in about 50% of kids were observed. Toltrazuril (Baycox, Bayer), 20 mg/kg of body weight was highly efficacious in therapy of goat coccidiosis.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猪伪狂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我国规模化养猪场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在猪群中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流行范围广以及死亡率高等特点,为此,本文从猪伪狂犬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建议进行综述,旨在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马尔太虫病是严重危害世界贝类养殖业的主要疾病,为OIE规定的必报贝类寄生虫病之一。我国贝类养殖及出口数量世界第一,相关流行病学及调查研究却很少。本文从病原分类学、形态学、流行病学、病理学、检测方法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贝类马尔太虫病的研究进展,以为本病研究及防控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