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1993年3月,我省南丰县某鸭场的种鸭流行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疫病,经调查发病情况,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鸭霍乱。现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南丰县某鸭场共饲养种鸭9500只,其中母鸭8980只,公鸭520只。公鸭于1993年3~4月从本省宁都和于都两县市场上分3批收购进场,3月5日收购了最后1批。3月25日公鸭  相似文献   

2.
养鸭场两批雏鸭于1991年3月23日突然减食、饮水剧增、腿瘸、体温正常,确诊为食盐中素,现将诊治报告如下。 1 病因 3月4日接雏鸭2 433只,3月12日接雏鸭3 693只,因饲喂饲料加工厂含盐过多的雏鸭料,  相似文献   

3.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中小鸭阶段,临床表现特征为精神沉郁,软脚,拉黄、绿色粪便,有时带有血色,个别有神经症状。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尤其春冬季节较多发。2006年3月,建瓯市小松镇黄某的鸭场的小鸭突然发病,现就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黄某共饲养大鸭1000羽,小鸭1300羽。2006年3月19日接到该户求诊,经仔细询问获悉,该户饲养的小鸭,多为2~7周龄。于2006年3月13日开始发病至3月18日已死亡210羽,即来市站求诊,根据场址及卫生状况、流行病学、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9日,我区廊下镇一养鸭专业户要求我区疫控中心出诊。经现场调查,该养户饲养1200羽番鸭,现已5个月,3月6日进行鸭瘟、禽流感免疫。3月8日开始发现部分鸭精神沉郁,采食减少,并有少量死亡。3月9日起发病和死亡数大量增加,至笔者前往,已有60多羽死亡。由于发病急,尚未用药。  相似文献   

5.
我国第一只壳外孵化的北京鸭于3月26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化实验室的培养箱中诞生.此项成果经中国科技情报所联机检索,世界上无此先例. 该实验的成功不仅使人们可用肉眼直接观察到鸭胚胎发育82小时后到鸭孵出的全过程,还可使研究人员准确地了解北京鸭在孵化过程中的各种营养和环境条件的需求,同时为先天性疾  相似文献   

6.
一、试验材料 试验动物5-7日龄的肉雏鸭(购于四川省华阳农贸市场;饲喂肉雏鸭专用料)。2006年2月28日购回时为5日龄肉雏鸭,试验时间为2006年2月28日-2006年3月2日。  相似文献   

7.
一、发病情况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药村江某的养鸭场于2007年3月15日购进2口龄樱桃谷鸭960只,饲养至3月31日发现鸭群中有10只鸭发病,竖日发病鸭增至38只,2天共死亡22只。临诊可见患鸭精神沉郁,嗜睡,缩颈呆立,不食。以后发病鸭口渐增多,场主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未见好转。到2007年4月5日,该病鸭群共发病237只,死亡155只,致死率65.4%。  相似文献   

8.
顺昌县洋口镇某种鸭场饲养的山麻鸭于1997年3月5日~3月10日发生埃希氏大肠杆菌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现将发病及诊疗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病因分析该场饲养的山麻鸭种鸭5621羽,均处在产蛋高峰期,已进行鸭瘟防疫。3月5日~3月10日共发病516羽,发病率9.1%,共死亡402羽,病死率77.8%。曾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无效。其发病原因是:鸭舍潮湿、拥挤、养殖密度过大,每平方米超过12羽。鸭合卫生环境差,长期以来鸭舍的粪便、垫草从未清理,鸭舍从没消毒,空气十分污浊。鸭饮水及运动的池塘水长时间没更换,严重污染.造成重复感染。2临床…  相似文献   

9.
狄高鸭是澳大利亚引进的肉用品种,我场于1983年2月从深圳光明华侨畜牧场购入30只商品代种蛋,孵化出雏鸭11只,进行了试养。由于其适应性和抗病力较强,11只鸭全部成活。40日龄称重,平均体重2.74千克,料肉比为2.87:1。经屠宰测定,全净膛屠宰率67%,瘦肉率较高,脂肪适中,肉的色、香、味俱佳。1985年3月,又从上海引进雏鸭1500只,这批鸭养在普通育雏室中,  相似文献   

10.
1988年春,某鸭场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一种传播迅速、发病急、死亡率高的传染病,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诊观察、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发病情况:该鸭场于3月11日购进3320只樱桃谷鸭苗。进雏后,饲养管理正常,3月19日中午,突然大批发病,当日死亡92只,发病后第3天,死亡353只,是日为死亡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15日,我市某鸭场购进雏鸭1000只.当天起即给雏鸭饮用高锰酸钾水,当晚有雏鸭发病,并有死亡. 经检查,鸭料无发霉变质现象,但是鸭饮用的高锰酸钾水按其颜色深度已超过0.02%.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独立一隅,或聚在灯光下.嘴角有粘液,并粘有饲料.拉白色稀粪,脚软,头颈伸长着地,最后,神志昏迷而死.  相似文献   

12.
嘉积鸭是我市嘉积地区繁育的番鸭经圈养填肥而成。有关嘉积鸭发生巴氏杆菌病的报道较少,本市嘉积镇养鸭专业户王某饲养的370只80日龄育成嘉积鸭,于2003年5月24日突然发病死亡、死亡率较大,经正确诊断和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某农户养雏鸭50只,发育良好.2002年3月20日,饲养员给雏鸭加喂某食堂的残羹,雏鸭食欲很好.第2天,3~4日龄雏鸭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天死亡4只.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分析,确诊为食盐中毒,经采取紧急解救措施,除当天死亡的4只外其余46只全部康复.  相似文献   

14.
张力 《中国家禽》2003,25(16):22-22
1发病情况2002年3月8日一专业户从郊区某三元鸭种苗场购进雏鸭1780只,3月13日清晨发现育雏室有23只雏鸭死亡,该专业户误认为是室温过低造成,未引起重视。至14日晚又有59只雏鸭死亡,15日清晨发现有94只雏鸭死亡,随即到本站求诊。2临诊症状部分雏鸭体质衰弱,精神萎靡,两翅下垂,头  相似文献   

15.
2007年3月,我市一养殖厂的4000余只肉鸭于8日龄开始发病,10日龄病情突然加重,次日来我站就诊时已死亡近500只。笔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并发大肠杆菌病。经治疗,除200余只重症死亡外,其余均治愈,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调查该场前后养了几批鸭,均没有免疫接种雏鸭肝炎病毒苗。本批鸭进舍前饲养棚未做彻底消毒,只喷洒少许消毒剂,且饲养密度较大。附近养鸭户曾发生雏鸭病毒性肝炎。畜主曾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和土霉素等治疗,但未见效果。2临床症状病鸭精神沉郁,缩颈,翅下垂,粪便呈青绿色;运动失调,两…  相似文献   

16.
我省某养殖公司的肉鸭饲养场 ,于2002年9月发生了一起11日龄幼鸭以发病急、死亡率高为特征的疾病。经发病情况调查、临床症状、解剖病变观察及实验室检查 ,确诊为幼鸭传染性浆膜炎。1发病情况调查该养殖公司的肉鸭饲养场 ,于2002年9月5日从省外某种鸭场购进1000只9日龄商品北京填鸭 ,饲养在30平方米的铁丝网上 ,7日上午发现个别幼鸭精神沉郁 ,腿软弱 ,不愿走动 ,采食量减少 ,下午死亡5只 ;8日上午精神不振的幼鸭增加到10 % ,死亡20只 ,下午死亡50只 ;在这种情况下 ,该场于8日下午前来我处就诊 ,确诊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即巴氏杆菌感染。经采用0…  相似文献   

17.
<正>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自然感染时1~8周龄的鸭均易感,但以2~3周龄的雏鸭最易感,本病主要经呼吸道或经皮肤感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多发。不良的环境是促使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本病是危害养鸭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4年3月7日,公主岭市范家屯镇王学坊村养殖户赵某,饲养肉鸭1 200只,16日龄,  相似文献   

18.
2007年3月15日,我市某鸭场购进雏鸭1000只。当天起即给雏鸭饮用高锰酸钾水,当晚有雏鸭发病,并有死亡。 经检查,鸭料无发霉变质现象,但是鸭饮用的高锰酸钾水按其颜色深度已超过0.02%。病鸭表现为精神不振,独立一隅,或聚在灯光下。嘴角有粘液,并粘有饲料。拉白色稀粪,脚软,头颈伸长着地,最后,神志昏迷而死。  相似文献   

19.
水是鸭必需的营养成分之一 ,鸭体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运送、代谢反应和各种废物的排泄以及体温的调节都离不开水。由于日粮含水率一般在 10 %左右 ,所以必需持续不断地给鸭提供清洁卫生的饮水 ,尤其在环境温度较高时 ,更不能断水。而雏鸭脱水症在我地规模饲养鸭群中时有发生 ,本文针对 3户养鸭专业户雏鸭突发脱水症状 ,试从饲养管理角度分析病因 ,提出预防改进措施。1 发病情况本县凤城镇八甲村养鸭专业户潘万林饲养的天柱雏骡鸭 2 5 0只 ,于 1999年 3月 11~ 15日相继发病 ,造成死亡 2 4 4只 ;3月 14~ 15日同村的龙某饲养的 2 0 0只雏骡鸭死…  相似文献   

20.
2003年3月中旬,福建龙海市金定村某养殖户的鸭群发生一种以眼、鼻流出浆液性分泌物、眼眶湿润并形成“眼圈”、头颈震颤、软脚、运动失调、排黄白绿色稀粪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检查初步诊断为鸭疫里默氏菌病与鸭霍乱混合感染。现将诊疗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该户2003年3月1日从外地购进刚出壳樱桃谷鸭800羽,饲养到18日龄时,有少数鸭突然打喷嚏,畜主认为是一般感冒,全群鸭投服人用药感冒通无效。后每羽鸭肌注鸭病毒性肝炎、鸭瘟二联高免卵黄抗体0.5ml,效果也不佳,病情趋向严重。病初日死亡2~4羽,不久出现临床症状鸭达362羽(包括已死去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