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以Tuxpeno种质选系和测验种10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组配了25个杂交组合,田间组合多点鉴定,对产量、株高和穗位高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同时,利用SSR标记分析了10份自交系的遗传变异参数.结果表明:调查的10个农艺性状在组合间方差均达到显著水平.行粒数、百粒重、秃尖长、出籽率、穗位高和小区产量在地点与组合互作间方差分析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SSR标记结果表明:筛选出25对多态性较高且带型稳定、清晰的SSR引物,在10个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27个等位基因变并,每对引物检测出2~10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基因数为5.08个;10份自交系之间遗传距离范围是0.4157~0.9722,遗传距离以0.70为标准,分为2类群;基于配合力和微卫星(SSR)标记的遗传潜势数据的评估,计算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两点联合产量的相关系数仅为0.07.在本研究中,Tuxpeno种质与78599和Reid种质可能组配成较大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通过对Tuxpeno种质杂种优势的系统研究,可以为更好利用Tuxpeno种质为桥梁,实现Tuxpeno种质在温带玉米育种中的快速、有效利用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潜在模式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杂交育种效率,有必要对杂种优势预测进行探索。本研究选用国内外不同地区10份材料,按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45个杂交组合,利用SSR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大豆亲本间杂种优势。结果表明:10份亲本中检测到417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变异,多态性位点变化范围为2~5个,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520~0.695,平均GS值为0.5996。10份供试材料被分为两大类,F1杂种优势值从3.4%~42.1%,F1性状均具有不同程度正向杂种优势。其中,单株粒数杂种优势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为0.461,达显著水平。其余8个农艺、品质性状与遗传距离的相关系数未达显著水平。初步认为,利用该174个SSR分子标记检测亲本间遗传差异,对本研究10份大豆亲本间杂种优势预测效果不显著。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预测大豆亲本杂种优势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20世纪80年代以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亲本的选配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可从DNA水平了解亲本间的遗传差异。利用分子标记遗传距离来预测杂种优势的关键在于选择能表现表型多样性的标记类型和筛选与杂种优势性状相关的引物组合,这样才能保证得到的遗传差异是与杂种优势相关的遗传差异,从而保证对杂种优势预测的准确性。目前,RFLP、SSR、RAPD和A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已广泛用于水稻、玉米、小麦、棉花和大豆等  相似文献   

4.
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明高粱亲本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距离值与杂种优势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对11 份有代表性的高粱亲本材料进行遗传距离值测算,并组配了10 份杂交种进行株高、穗长、穗宽、茎粗、穗粒重、千粒重等性状的杂种优势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1 份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值为0.208~0.574,平均为0.43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10 份杂交种中,穗粒重的杂种优势指数与相应亲本间的遗传距离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30,其他性状相关系数均较小。但由于参试组合少,与亲本未能完全对应,因此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分子标记预测作物杂种优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杂种优势育种是蔬菜作物的一种重要育种技术。国内外利用RFLP、RAPD、AFLP、SSR、ISSR等分子标记技术开展了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的方法研究,取得了富有启示性的研究结果。本文分析和述评了国内外作物杂种优势分子预测的遗传距离法、杂种优势类群法、QTL法认为基于QTL的杂种优势类群和遗传距离相结合的方法将是作物杂种优势预测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并最有可能在育种实践中得以应用。  相似文献   

6.
田汝美 《中国种业》2013,(Z1):24-27
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加快育种进程。本文概述了各种常用分子标记RFLP、RAPD、AFLP、SSR、SNP的原理;以及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在中国玉米遗传多样性、杂种优势及杂种产量的预测、目标基因定位、指纹图谱构建和杂交种子纯度鉴定等研究方面的应用;并简单提出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未来玉米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23个优良自交系为待测种,4个代表我国玉米核心种质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组配92个杂交组合,在云南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根据产量配合力效应进行杂种优势群分析;利用117对SSR引物检测上述27个优良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探讨配合力与分子标记划分类群的优缺点,为今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配合力和分子标记划分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以23个优良自交系为待测种,4个代表我国玉米核心种质的自交系为测验种,采用NC-Ⅱ设计组配92个杂交组合,在云南3种不同生态环境下,根据产量配合力效应进行杂种优势群分析;利用117对SSR引物检测上述27个优良自交系间的遗传多样性,并根据遗传相似系数进行聚类分析;探讨配合力与分子标记划分类群的优缺点,为今后玉米杂种优势群的研究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SSR标记应用于烟草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SSR标记是进行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想技术。本研究应用最近公布的烟草SSR标记分析了13个云南省烟草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对92对分布于烟草24个连锁群的SSR标记引物筛选发现20对在这些品种之间存在多态性。20个SSR位点上共检测到52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等位基因数为2.6个。根据SSR标记多态性计算了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距离(GD),13个品种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090-0.4286之间,平均距离为0.2237,说明品种间遗传差异较小。SSR标记技术将在烟草的基因标记定位及分子辅助育种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世代间株系遗传变异能有效指导玉米自交系及杂交种的选育。本研究以50个S_4和42个S_6代株系及其与2个骨干系组配的杂交种为材料,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不同世代株系的遗传差异,及其与产量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40对SSR引物在50个S_4株系和42个S_6代株系中分别检测到68和65个基因型,以及72和77个等位基因;以遗传相似系数0.89为阈值,通过类平均法(UPGMA)将2个测验种、S_4及S_6代株系分别划分为7个及5个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遗传差异分析显示,相同S_2来源的S_4代株系或同一S_4衍生的S_6代株系间的差异位点数均小于不同来源的株系,仅有8%的S_4代株系间差异位点数为"1",具有提早稳定的趋势,而61.9%的S_6代株系间的差异位点数≤1,大部分株系趋于纯合或可能已纯合,株系内株高及穗位高变异系数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相关性分析结果,SSR标记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及产量特殊配合力(SCA)的相关系数多数均不显著。本研究从分子水平上证明,育种实践中在S_2代之前应增加选择株数以保持群体多样性,而S_4代之后可减少株系内自交株数;亲本间的SSR标记遗传距离不足以预测杂交种的产量杂种优势和产量SCA。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将分子标记技术更好的应用到家畜育种工作中。本文详细总结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畜遗传多样性分析、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杂种优势预测、性别鉴定和抗病育种等诸多方面的应用研究。提出应将表型性状、系谱和分子标记三者结合应用于家畜遗传育种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了解新选育自交系遗传背景,确定其所属的杂种优势群,是组配杂交组合,选育新的杂交种的关键措施。此研究利用SSR标记技术分析了46份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2对稳定的SSR引物共检测出45个等位基因变异,每个SSR的多态性信息量(PIC)的变幅为0.31~0.76,平均为0.57,显示了较高的多态性。聚类分析显示46个玉米自交系可划分为5个类群,每一类群内所包含的自交系与系谱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还表明,快捷、准确鉴定种质资源亲缘关系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育种实践,提高玉米优势组合选配的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甜玉米自交系的亲缘关系远近和来源,以组配出更优良的组合从而获得更大的杂种优势,本研究选用50份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甜玉米自交系材料,通过表型数据分析,以7.8为阈值,可以将甜玉米的表型性状分成4大类,分别是具有18个亲本的第Ⅰ大类,12个亲本的第Ⅱ大类,6个亲本的第Ⅲ大类,14个亲本的第Ⅳ大类;采用UPGMA方法对甜玉米自交系进行SSR聚类分析,以相似系数0.65为标准,可以将甜玉米自交系划分为4大类,分别是具有10个亲本的第Ⅰ大类,14个亲本的第Ⅱ大类,13个亲本的第Ⅲ大类,13个亲本的第Ⅳ大类。通过分析比较得出,2种聚类方法基本吻合。这2种聚类方法的利用为选择有代表性的亲本组配杂交组合提供了参考,为杂种优势的利用、配合力的分析及遗传相关分析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石如如  石凤翎  徐舶 《种子》2022,(10):120-125
以3份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苜蓿与2份扁蓿豆材料作为亲本,组配10个杂交组合,分析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探究苜蓿与扁蓿豆的杂种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殊配合力(SCA)和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节间长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株高、节间数、单株产量其遗传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较大。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在不同组合间差异较大。在二倍体苜蓿与扁蓿豆种间杂交组合中,XJ-3×CY-5和CY-35×HB各农艺性状特殊配合力的效应值适宜,杂种优势强,可作为优良杂交组合进行利用。研究表明,可通过组合间的SCA与杂种优势来提高亲本的选配效率,但利用SRAP标记遗传距离预测苜蓿杂种优势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近年引进或选育的来自不同地区的甜玉米种质材料,部分种质资源遗传背景较为模糊,对进一步通过杂交方式选育优良品种造成一定障碍。本研究以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近年选育或引进的93份来自不同地区的甜玉米种质材料为研究对象,对吐丝期、成熟期、株高、穗位高、总叶片数、穗长、穗粗、轴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单穗粒重、百粒重共13个性状进行统计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各性状均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13个性状均存在真实的差异,变异系数差别最大的是秃尖长,为27.5%,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生育期和成熟期,为2.4%。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产量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较高,单穗粒重与吐丝期、株高、穗位高、总叶片数、穗长、行粒数呈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93份材料可以划分为4个类群,结果较符合已知亲缘关系。93份材料遗传变异丰富,为甜玉米自交系创制、性状改良提供了部分可利用的资源,可为后续甜玉米杂种优势利用及新组合测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定辣椒亲本间的亲缘关系,提高辣椒育种效率。利用RAPD标记技术对60份辣椒自交系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并将形态学聚类和分子鉴定加以对比。结果表明:(1)对60个辣椒自交系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遗传距离在4.8时,将其分为5类。(2)利用RAPD标记对60份辣椒自交系进行了基因组多态性分析,遗传距离D值在0.35处,将辣椒的3个变种基本分开。(3)RAPD标记计算的遗传相异系数矩阵和形态学计算的遗传距离矩阵做相关性分析,其相关系数为0.26,达到极显著。因此,在研究辣椒自交系亲缘关系时,可将两者相结合进行遗传相似性的分析,提高其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自交系间杂交种的选育工作中,自交系间的遗传异质性越大、往往杂种一代的杂种优势也越大,即生长旺盛,高度整齐,抗逆力强,适应性广,显著增产。但是,不是用任何两个自交系进行杂交,都可以获得杂种优势的。这是因为自交系的性状,特别是那些如产量、株高、穗位、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等数量性状各有不同配合力的结果。因此,采用适当的方法,比较更为全面地了解现有自交系和新选育自交系配合力的高低,对正确选择亲本,确定优良的杂交组合很有价值。在估算数量性状有关遗传因素的效应方面,多采用格瑞芬——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也是现代食品、医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作物.所以,加快玉米育种的进程,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是育种工作者迫切解决的问题.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遗传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遗传标记的种类和数量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即在原有的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基础上增加了分子标记.1 分子标记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在玉米遗传育种方面,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各种优势预测、QTL分析、指纹图谱构建和种子鉴定等方面.1.1 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只有合理准确的划分玉米杂种优势群,建立相应的杂种优势模式,才能有效的改良玉米自交系和选配优质高产的玉米杂交组合,提高育种效率.而深入认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是合理发掘、开发和利用各种种质资源的前提.由于分子标记数目多,多态性丰富等特点,利用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比以往通过形态观察和同工酶标记等手段具有更多的优势,DNA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SSR分子标记检测了15个杂交稻亲本间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结合配合力试验分析了这些亲本间的遗传距离与产量相关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筛选到35个多态性好的SSR标记,根据SSR标记检测数据,按UPGMA聚类方法将15个亲本分为不育系和恢复系两大类群,与这些亲本的恢保特性相符合。两类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4945,宜恢7633与Ⅱ-32A、明恢63与川香29A间的遗传距离最大(D=0.5485),宜恢3551与宜香1A、珍汕97A间的遗传距离最小(D=0.4360)。这些亲本NCII设计的配合力分析表明,产量相关的农艺性状多数受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性状的一般配合力贡献率较大,但是单株产量的非加性效应作用更大。单株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的亲本是蜀恢527、川香29A和宜香1A,效应值分别为17.77、10.82和10.49。亲本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与主要性状的GCA效应值的相关系数为-0.15~0.15,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都没有达显著水平,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一般配合力的相关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简述分子标记的种类、方法及特点。分子标记技术主要用于玉米基因标记、基因图谱的绘制、指纹分析、遗传距离测定、预测杂种优势及鉴定等方面,极大地提高玉米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