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不同品种马铃薯试管薯诱导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利用5种培养基和3种培养方法对马铃薯的大西洋、陇薯3号和甘农2号品种进行了试管薯的诱导。结果表明:8%的蔗糖浓度是大西洋和陇薯3号试管薯诱导的最佳糖浓度;5mg/L 6-BA的添加可有效提高结薯率和增加块茎直径;在含8%蔗糖的培养基上,琼脂的添加与否对试管薯的诱导率没有影响;在不含蔗糖的MS培养基中,300μmol/L 山梨醇+20mmol/L NH4NO3+20mmol/L KNO3的添加对试管薯的形成和发育不利;3种培养方法中,液体培养法的试管薯诱导效率最好。  相似文献   

2.
邱甜  牛力立  朱江  蔡甫格  王庆伟 《作物杂志》2021,37(2):160-1590
为提高试管苗品质,优化马铃薯脱毒继代培养,以延薯4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选用6-BA(0.5、1.0、1.5mg/L)、水杨酸(0.2、0.4、0.6mg/L)和油菜素内酯(0.01、0.10、1.00mg/L)处理试管苗,以不添加生长调节剂为对照,研究3种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形态特征、叶绿素含量、根活力、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及结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生长调节剂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株高、茎粗、鲜重、平均根长、根条数和叶片数,6-BA、水杨酸和油菜素内酯分别在1.0mg/L、0.4mg/L和1mg/L处理时促进效果较好,叶绿素含量、根活力以及移栽后幼苗成活率和结薯特性均较好,且在水杨酸浓度为0.4mg/L时,试管苗生长最好,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结薯特性较好,是最适壮苗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ABA与GA对水稻籽粒灌浆的调控   总被引:62,自引:7,他引:62  
杨建昌  苏宝林 《作物学报》1999,25(3):341-348
灌浆初期籽粒中ABA(脱落酸)含量(ng g-1FW)和ABA与GA(赤霉素)的比值,强势粒高于弱势粒,籽粒充实度好的组合高于籽粒充实度差的组合。开花后2天,喷施外源ABA,籽粒中ABA含量和ABA/GA增大,喷施外源GA后籽粒中GA含量增加,ABA/GA减小。低浓度(15mg/L)ABA处理后,灌浆初期籽粒中ADPG焦磷酸酶和淀粉合成酶活性及淀粉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打破休眠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激素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贮存在 3种温度下 ,4个不同处理的微型薯内源激素GA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及对微型薯休眠的影响 ;微型薯经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后 ,在不同贮存温度下 ,观察其萌芽状况。结果表明 :GA3,ABA和IAA的含量呈上下起伏的变化 :萌芽前 ,ABA含量下降 ,而GA3含量上升 ,二者的比值随着打破休眠而缩小 ;在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处理试验中 ,1%硫脲浸泡微型薯 1h ,在 2 5℃条件下萌芽最早 ,且芽长而粗 ;10mg/LGA3和 10mg/LIAA 10mg/LGA3亦能提前打破休眠 ;温度对促进微型薯的萌芽及对外源激素和化学药剂的吸收和转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外源ABA对杂交水稻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雍太文  杨文钰  王小春  徐精文 《种子》2002,(5):26-27,30
本文就ABA浸种对种子萌发的生理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10mg/L)ABA能提高发芽势而促进发芽,高浓度(70mg/L)ABA能降低发芽势而抑制发芽,ABA处理后使内源GA3含量在各个处理下降低,使内源ABA与ipA含量在高浓度处理下升高,在低浓度处理下降低,使ABA/GA3比值在各个处理下升高;使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在低浓度处理下升高,在高浓度处理下降低,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低浓度处理下降低,高浓度处理下升高,相关分析时,F1种子发芽势与ABA/GA3比值和ipA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1=-0.957**,r2=-0.912**),与可溶性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821*),与淀粉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r=0.754*)。与可溶性糖在10%水平正相关(r=0.664^(*))。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荷兰15号"、"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白糖和基因型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0~110 g/L白糖有利于脱毒苗壮苗、促进试管薯结薯、提高试管薯诱导率。MS固体基本培养基+100 g/L白糖,温度(17×1)℃、光照强度2 000 Lx、光照时间10 h/d诱导效果最好,初始结薯期最短为9.67 d,诱导率78.47%、单株结薯1.21个/株、单薯重77.1 mg/个、大中薯率70.01%。研究结果表明:用食用白糖替代蔗糖,能提高试管薯诱导率和大中薯率,缩短试管薯结薯周期,降低规模化生产试管薯成本。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夜间温度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以7个马铃薯品种或材料的试管苗为试材,在昼/夜温度分别为23℃/13℃、23℃/18℃和23℃/23℃条件下进行试管薯的诱导培养,调查记录试管薯初始结薯时间、结薯率和结薯方式变化,并分析不同夜间温度处理下试管薯初始形成植株及同期未形成试管薯植株参与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基因型,与其他处理相比,23℃/13℃处理显著延长试管薯初始结薯时间,23℃/23℃处理降低结薯率,而23℃/18℃处理结薯较早且试管薯结薯率平均达84.3%,最利于试管薯形成。夜间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钟、糖代谢和光周期通路中StFKF1、StCO1StSWEET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调控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8.
参薯是薯蓣科植物,其块茎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探究赤霉素对参薯生长及结块影响,本研究对参薯组培苗进行赤霉素处理,统计与对照组相比结薯时间差异;并检测了赤霉素合成及降解相关基因GA20ox、KO、KAO、GA3ox、GA20ox,赤霉素受体GID1基因(4个)和信号传导的DELLA基因(4个)、SPY、SLY1等24个赤霉素途径基因的表达变化。RT-PCR结果显示赤霉素相关基因在叶、茎中都有表达,仅LSH基因在块茎中特异性表达。统计赤霉素处理参薯的结薯时间表明,赤霉素处理的参薯苗结块时间明显提前。RT-qPCR结果显示赤霉素处理后,4个GID1、GA20ox、DELLA2、SNE等基因表达在所有组织或部分组织显著下降,DELLA1和KAO1表达变化不明显,GRF2在块茎中表达上升。试验结果显示外源赤霉素添加对参薯结薯有诱导作用,且对内源赤霉素合成有一定的抑制,可能通过改变参薯赤霉素含量的平衡而提前进入结薯过程,为将来人工控制结薯时间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激素配比对马铃薯试管薯诱导和块茎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种费乌瑞它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与基因型对马铃薯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IAA和NAA浓度的增加,费乌瑞它的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呈波浪式递减,6-BA+IAA处理的诱导率高于6-BA+NAA处理,6-BA+NAA处理的单薯重高于6-BA+IAA,添加6-BA+NAA有利于改变组培苗腋芽处茎尖的生长方向,诱导试管薯的形成;添加6-BA+IAA有利于试管薯块茎膨大、提高试管薯鲜重,通过主成分分析,试管薯诱导率和单薯重对激素诱导效果的贡献率分别为60.26%、34.78%。综合比较5个品种在L5和L7两种激素配比处理时的试管薯诱导效果,L5处理比L7处理的费乌瑞它、黑美人、庄薯3号和大西洋4个品种试管薯诱导率高出5.83~11.11个百分点,以试管薯诱导率为第一主分量,筛选出最适宜试管薯诱导的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1.4 mg/L+30 g/L白糖+4.8 g/L。本研究明确了筛选最优激素配比的主要指标,探明了NAA和IAA两种激素对试管薯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效果,为规模化生产试管薯培养基的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低温促进白菜开花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低温对白菜开花的效应,以普通白菜品种杭州油冬儿为试材,研究了萌动种子和幼苗低温处理对白菜开花及处理过程中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无论萌动种子还是幼苗低温处理都促进白菜植株开花;处理过程中,萌动种子与幼苗植株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均升高,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下降,总的C/N值升高;萌动种子低温处理后植株的GA_3、IAA含量升高,而ABA含量下降,同时GA/ABA、IAA/ABA的值也升高,而GA/IAA的值却先下降后上升;幼苗低温处理使植株的GA_3、IAA和ABA三者的含量均升高,而且GA/ABA、GA_3/IAA,IAA/ABA的值也都升高.说明GA_3,IAA相对含量的增加有利于白菜的开花.  相似文献   

11.
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的移栽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提高古蜡梅的组织培养和试管苗移栽及栽培效果为目的,用嘉定钱门塘的古蜡梅为起始材料,进行了无菌苗诱导、快速繁殖、生根和移栽试验。结果表明,1/2MS作为基本培养基明显优于Read、WPM、N6;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0mg/L 2iP、0.2mg/L IAA、0.5 mg/L GA3和1.5-5.0mg/L PVP可提高古蜡梅的繁殖系数和抑制外植体褐化;适当降低快繁培养基中的激素浓度可以防止玻璃苗的发生;添加0.5mg/L IBA和0.05mg/L NAA可使古蜡梅组培苗的生根率在75%左右。试管苗移栽前进行1-2天的炼苗和移栽后2周内保湿防晒可以提高成活率;抑制杂草可以促进试管苗健壮生长;控制地下水位可以提高试管苗的根系活力。  相似文献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产量和激素含量的影响,以济薯18、徐薯18和商薯0110为试验材料,在开始进入块根膨大期时(移栽后第35天),叶面喷施矮壮素·DA-6合剂和烯效唑,观察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不同生长类型甘薯的产量、光合作用和叶片、块根中的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进同化物向根部的转运,提高了块根的产量。其中每hm2喷施1 500 m L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3个品种的产量,225 g烯效唑处理显著提高了济薯18和徐薯18的产量。调节剂处理对不同类型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矮壮素·DA-6合剂处理显著提高了徐薯18的光合速率,而对济薯18和商薯0110的光合速率的提高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烯效唑处理对甘薯叶片的光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烯效唑处理降低了3个甘薯品种的叶片IAA含量,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GA3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后期的块根ZR和ABA含量;增加了济薯18和徐薯18膨大中、后期的叶片ABA含量、膨大前、中期块根IAA含量以及整个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矮壮素o DA-6合剂处理显著降低了济薯18膨大中期的叶片IAA、膨大后期的块根和叶片ZR含量,降低了徐薯18膨大前期叶片IAA、ZR、ABA、块根ZR含量以及降低了商薯0110膨大前期的叶片GA3和后期的ZR含量;增加了济薯18膨大前期的块根ABA、GA3、叶片ZR、中期的叶片ABA和整个膨大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徐薯18膨大前期的叶片ZR、中期的块根GA3和ZR含量、叶片IAA、ABA、后期的块根IAA含量,增加了商薯0110膨大期的块根ZR、ABA、中期的叶片ZR、后期的叶片GA含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部分改变了甘薯内源激素的变化动态,促进了地上部同化物向块根的转运,提高了甘薯的块根产量,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甘薯光合作用的影响因品种类型而异,并不是影响甘薯块根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外源激素对鸡冠花离体培养及试管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鸡冠花试管苗去顶芽茎段为试料,探讨了MS培养基中添加5种外源激素(IAA、NAA、6-BA、KT、GA3)对鸡冠花试管成花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生长激素IAA与NAA对鸡冠花的生根和成花有促进作用,IAA 0.5 mg/L、NAA 1.0 mg/L时成花率均可达到100%,且以IAA 0.5 mg/L时单株成花数最高;KT对植物的分化和开花有促进作用,1.0 mg/L时开花率达到100%,而6-BA对鸡冠花生根与成花有抑制作用;GA3有利于鸡冠花试管苗花芽诱导形成,当浓度为0.5~1.5 mg/L时,成花率均为100%。鸡冠花试管苗的生根状况对其成花有一定的影响,生根率与成花率、平均单株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外源GA3和ABA处理种子和水稻亲本,研究GA3和ABA对水稻种子萌发及亲本穗上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GA3处理后引起两者种子内源GA3升高,降低种子内ABA、IAA水平,提高了GA3/ABA比值;外源ABA处理,引起种子内ABA含量升高,降低GA3、IAA水平,GA3/ABA比值减少;种子萌发和穗芽形成过程中GA3含量、GA3/ABA比值对比,发现前者小于后者,而种子萌发率与穗芽率相比,前者远远大于后者,表明穗上穗芽形成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生理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ABA处理对香蕉果实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蕉为试验材料,用0.5 mmol/L ABA(生产中常用浓度)分别处理抽蕾20 d和抽蕾60 d的香蕉果穗,研究其对香蕉果实中4种不同类型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刚采收时,与对照(水处理)相比较,ABA处理的香蕉果皮颜色呈绿黄色,淀粉颗粒形状未发生明显改变;但果实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0%、8.18%、0.39%,支链淀粉含量上升了7.18%。可食期与对照相比较,采前ABA处理的香蕉果实总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含量分别上升了0.88%和0.5%;直链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下降了1.97%和5.24%;相关性分析表明,采前ABA处理与不同类型淀粉含量变化密切相关,相关系数r=0.829 0,但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6.
干旱对棉花主茎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鲁棉研2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干旱(土壤相对含水量RWC60%)和对照(RWC同常规棉田)2种处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棉花主茎叶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2种处理下ZR含量变化呈单峰曲线,干旱出现的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但晚于对照;干旱处理下GA3含量出现2次峰值,说明较早进入生殖生长期;IAA含量的变化趋势差异不明显,干旱使中期叶片IAA含量显著提高;干旱处理下ABA含量前期出现一较高峰值,中后期缓慢上升,促进早衰。另外,干旱也改变了棉花主茎叶片ZR/ABA、GA3/ABA、IAA/ABA和(ZR+GA3)/ABA的动态平衡。干旱使ZR在功能期发挥作用的时间延长;GA3/ABA在激素平衡互作中关系密切;干旱处理下IAA/ABA前期较低,中后期升高,说明水分缺乏并不影响IAA和ABA在棉花生育后期发挥重要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7.
60Co γ辐射对毛竹种子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剂量的60 Co γ射线辐射对毛竹种子萌发时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种子内源ABA、GA3、IAA、ZR的含量。结果显示,15 Gy和30 Gy辐射处理后,与对照相比提前12h萌发,加快了种子萌发进程,GA3/ABA、 IAA/ABA、ZR/ABA和(GA3+ZR)/ABA均高于对照,有利于种子打破休眠。辐射剂量为60 Gy、90 Gy和120 Gy时,GA3、IAA、ZR含量降低,ABA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多,GA3/ABA、 IAA/ABA、 ZR/ABA和(GA3+ZR)/ABA值与对照相比较小,抑制萌发。  相似文献   

18.
以荷兰薯与川薯3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加入不同浓度NAA、6-BA、2,4-D、KT,探讨不同植物激素对试管苗生长的差异,研究光照条件、固液培养方式和不同激素对试管薯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NAA对试管苗根部作用明显;6-BA对试管苗茎叶作用明显;2,4-D对试管苗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KT单独使用对试管苗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激素NAA和6-BA混合使用培养出的试管苗效果最好。使用固体培养基MS+NAA0.1mg/L+6-BA0.05mg/L+GA30.1mg/L,在24h全天强光照条件下,14~28d后即可获得试管薯。黑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液态培养优于固态培养,采用黑暗培养与光照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形成的试管薯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最佳的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本研究分别以‘夏坡蒂’、‘费乌瑞它’以及‘克新1号’的试管薯和大田薯为试验材料,采用控制变量法对马铃薯块茎再生体系进行筛选,以获得其培养基最佳激素浓度配比,并对不同来源马铃薯块茎不定芽分化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夏坡蒂’、‘费乌瑞它’和‘克新1号’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组合分别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1 mg/L ZT、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和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夏坡蒂’与‘费乌瑞它’的不定芽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5 mg/L GA3+2 mg/L ZT;‘克新1号’的最佳分化培养基组合为MS+1 mg/L IAA+1 mg/L 6-BA+0.2 mg/L GA3+2 mg/L ZT。试管薯的块茎不定芽分化率显著高于大田薯。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MeNINV1对激素的应答模式及调控机制本研究采用PCR技术,从木薯基因组中分离出MeNINV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启动子长度1 714 bp,含有TATA box和CAAT box保守元件,以及四个激素响应元件:ERE(乙烯应答)、ABRE(ABA应答)、TAC-element(SA应答)和P-box(GA应答)。根据启动子上存在的参与激素应答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信息,选用30μmol/L GA3、30μmol/L ABA、100μmol/L SA和1%乙烯利四种外源激素胁迫处理木薯SC8组培苗,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MeNINV1基因在不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MeNINV1基因的表达受激素的调控,因此推断碱性/中性转化酶基因MeNINV1启动子上的激素应答元件响应激素诱导,调控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激素信号如何调控木薯块根蔗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