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以及“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内容及要求。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学科教学探索的意义。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为探索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提出了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智能现代化要求产业进行相应地进步升级,实现更高效的发展。文章首先介绍了“新农科”的发展要点,展示“新农科”背景下对于农业发展的内容及要求。然后以佳木斯大学农业工程学科为例,阐述了应用型高校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指出“新农科”背景下高校农业工程教学探索的意义。接着结合现实情况,分析目前农业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改进空间,为后续的创新提供方向。最后在上述发展要点、意义以及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农业工程专业建设路径的思考与探索,提出相关的实际发展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下农业产业变革的加速发展,国家全面实施新农科建设战略。持续拓展农科人才培养的内涵与外延,培养更多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知农爱农”素养的新型农业人才成为农科高校和涉农高校面临的时代使命和重大课题。针对现代农业产业需求及传统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对滞后、教学内容更新缓慢、产学研互相脱节、教学模式单一化等一系列问题。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构建了新农科背景下农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教学改革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刘婷  胡红  梁剑 《南方农机》2023,(15):192-194
【目的】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培养农机专业人才,提高农科人才质量。【方法】课题组结合西华大学“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开展,以“农业机械学”教学实践为载体,分析了该课程现有教学体系和教学实际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改革思考与建议。【结果与结论】讲授好“农业机械学”课程不能仅从传授理论知识出发,更要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能力培养,从培养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多个方面共同完善,不断提升“农业机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阳会兵  高志强 《农业工程》2020,10(8):96-101
以《“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建设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新农科通识课程的一般特征,并提出新农科通识课程的建设方向,以期为新农科建设和培养新型农业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都需要响应新农科背景下的要求.介绍了在新农科背景下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开展了农业工程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基于提高理论课程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3个方面的培养目标,考虑产学研合作导师参与研究生人才质量评价,应用层次分析法...  相似文献   

9.
“新农科”背景下,植物组织培养课程面临培养高质量复合型和应用型农林人才的新要求。根据植物组织培养的教学现状和BOPPPS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以植物组织培养章节为例,应用BOPPPS教学模式对其进行教学设计,探索植物组织培养有效课堂的构建。课后调查问卷表明,植物组织培养的BOPPPS教学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其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成为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响应新农科人才培养导向指南及国家科教兴农战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积极探索农工交叉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本文从专业建设背景入手,以机械工程专业为基础建设农业工程专业,构建了地方农林院校农工交叉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团队构建等,并通过实践证明新农科新工科融合背景下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新农科教育和地域三农建设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百色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植物生物学课程为例,针对植物生物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进行改革和探索.通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灵活教学方法、改革考核评价体系等新举措,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达成了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为同类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提升新农科专业建设内涵、动态调整新农科专业结构、优化新农科专业布局,是涉农高校深化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举措.学习科学是研究教和学的跨学科研究领域,以学习科学的视角探讨新农科专业建设,契合新农科教育的内涵机理和使命要求.通过文献梳理和调研,明确新农科专业建设的内涵,系统阐述学习科学促进新农科专业建设的理论依据,分析学...  相似文献   

13.
在农用航空装备日渐被市场认可的大环境下,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农用航空分会于2013年的5月18日应运而生,为农用航空业搭建一个标准规范、有秩序的交易市场提供了坚强后盾和组织保证。近日举办的研讨会暨农用航空现场演示,旨在进一步提高社会认知度,推广农用航空在现代化农业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建设新农科高水平人才需求为培养目标,将地方区域特色和当地涉农高校农科专业的学科特点加以融合,研究新农科背景下地方农业院校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把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教学育人全过程,提出提升地方涉农高校的农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施路径,从而培养出学习能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个人修养良好的农业硕士。  相似文献   

15.
实践教学改革是新农科建设的重要一环,而线上教学模式在近几年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将线上教学模式在新农科实践教学中更好地应用,以作物栽培与耕作学实践课程为例,结合近年来线上教学实践,分析了当前线上教学模式在新农科实践教学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了线上教学模式对新农科实践教学的影响,并从教学方式、教学能力、课堂形式和考核模式4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植物组织培养教学内容不够系统,课堂教学方法单调,实践动手环节不够丰富等问题,提出了提高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效果的主要措施,一是根据新农科建设和社会需求,不断改进教学内容;二是根据内容需要和学生反馈,实现教学设计与方法有机结合;三是加大实践环节课时,不断提升实践效果;四是注重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加快推进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战略,无人机市场发展迅速。目前,无人机除了在军事领域中执行侦察、监视、火力打击、通信等多种任务外,在民用领域亦可完成灾害评估、地质勘测、航拍航测、农业植保、警用高速公路巡查、森林防火、海事巡逻等多种任务。无人机植保技术作为行业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人才需求缺口巨大。本文将从“新工科“视域下探析《无人机植保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和实现路径,以培养满足行业发展需求的一流无人机应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8.
吴敏  李栋  刘嫣红  郑志安  魏青 《农业工程》2023,(12):113-118
以新农科+新工科建设为契机,在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实现国际实质等效的大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培养应面向特定职业领域,培养适应专业岗位的综合素质,形成产学结合的培养模式。以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干燥技术实践课程为例,立足于学科基础,分析了农业工程学科人才培养的鲜明工程应用和技术实践特点,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案例设计,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手段,突出强化课程思政引力。解决了实践教育培养弱化、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培养目标与培养机制不匹配等问题,为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探索出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以生命科学学院的教学改革实践为例,在分析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对“新工科”建设的要求,从教师能力、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和方法,为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战略部署,指出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型人才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充分条件,强调要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因此,在新农科背景下建设农业交叉学科并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至关重要。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但是仍存在效率低、劳动力短缺、老龄化严重等突出问题。农业作为三大产业之一,它的交叉学科运用应被着重关注。基于此,课题组就新农科背景下交叉学科建设及学科体系等分析如何组织农业交叉学科展开分析,并以设施农业为例,结合其迅速发展原因,提出关于农业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启示:高校对农业交叉学科的发展应发挥自身院校专业特色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文理融合、理工交叉,通过整合多学科之间的知识、思路以及研究方法,构建新型的综合性解决框架,从而促进多学科知识融合与发展,在交叉融合中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形成独具特色的农业交叉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