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小鹅瘟病目前呈世界性分布,常引起雏鹅大批死亡,严重影响养鹅业的发展。小鹅瘟病,是由鹅细小病毒感染,是雏鹅的一种出血急性出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特点以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高,并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经卵垂直传播。因此,要搞好小鹅瘟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确保养鹅业的健康发展。1流行病学该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90%~100%,且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近年来,1月龄以上鹅发病的病例增多。病鹅、带病鹅群及隐性感染的成鹅是该病主要的传染源。小鹅瘟在我国各地均有流行。  相似文献   

2.
<正>1流行情况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仅发生于鹅与番鸭,其它禽类均不易感染。本病的发生及其危害程度与日龄密切相关,主要侵害5~20日龄的雏鹅。10日龄以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70%~100%,以后随日龄增大而逐渐减少。20日龄以上较少发病,有些可能自行  相似文献   

3.
黄爱英 《畜禽业》2023,(7):83-85
小鹅瘟由鹅细小病毒感染而引发,临床以1月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最高,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和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病鹅根据发病缓急不同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3种临床类型,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对健康鹅群接种疫苗、强化引种环节的监督管理、全群注射卵黄抗体、加强场内消毒和提升鹅场生物安全管理水平等措施能显著降低发病率。病鹅治疗可使用小鹅瘟卵黄抗体或具有清热解毒、涩肠止泻、疏肝解郁功效的中药,患病严重的病鹅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5)
小鹅瘟是初生雏鹅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的雏鹅。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肠道发炎、小肠黏膜脱落形成栓塞。该病全年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冬末春初,鹅群发病呈暴发流行,发病突然,传播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小鹅瘟又称德舍氏病,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20日龄小鹅,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小肠空肠和回肠部分呈急性卡他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根据调查分析情况看,它流行广,传播快,危害严重,10日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死亡率可达100%。1956年  相似文献   

6.
<正>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雏鹅,以出现消化道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笔者最近对重庆巴南区某镇一养鹅专业户饲养的鹅群发病情况进行了详细诊断,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解,以及特异血清保护等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小鹅瘟和雏鹅的大肠杆菌病是小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但这两种病混合感染的病例在临床诊断中易被忽视,往往是取其一而诊治。1病原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和一种烈性、败血性传染病。病毒存在病鹅的肠道、内脏组织、脑、血液中。主要侵害4~6日龄的雏鹅,最迟可达20日龄。主要是神经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此病传播快速,死亡率达70%~95%,有的达100%。发病时无特定的季节性,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和外界因素如:卫生消毒、饲养管理、动物本身的数量等等都有关。而大肠杆菌病是一种能以多种病型表现的疾病,它的发病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以原发或继发于其它病出现。  相似文献   

8.
<正>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即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  相似文献   

9.
<正>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ms,GPV)引起的雏鹅和雏番鸭的1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又称小鹅瘟病毒性肠炎,鹅细小病毒病等。主要侵害4~20日龄小鹅,以渗出性肠炎、肝、肾、心等实质器官炎症为主要特征。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严重危害养鹅业的重要传染病。20世纪50年代,我国学者方定一等  相似文献   

10.
<正>去年五月中旬,川石乡某养殖场从福建武夷山市分二批购回雏鹅835只,饲养到37~53日龄时,发现部分鹅发病和死亡,通过疫情了解症状观察、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小鹅瘟。1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7,(6)
小鹅瘟是主要感染雏鹅并引发急性或亚急性败血症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种蛋垂直传播和粪便水平传播,日龄越小,感染率越高,发病症状越严重,剖检可见肠道大面积渗出性肠炎,空肠下段和回肠出现堵塞性肠芯是该病的剖检特征;临床症状结合实验室检测可准确诊断该病;抗生素对该病无治疗效果,高免血清可用于早期治疗和对易感鹅群的保护;加强引种管理,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和及时清理粪便可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杨文学 《畜禽业》2015,(4):85-86
小鹅瘟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若防治不当,常常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2013年2月,养殖户刘某购进的7日龄雏鹅发生该病,笔者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并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及时治疗和预防,疫情得到了控制,死亡数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减少,4~5 d后基本恢复正常。介绍小鹅瘟的防治措施和体会。  相似文献   

13.
2002年5月中旬,我市天北镇宋某从吉林购进3日龄雏鹅一千八百余只,雏鹅未接种任何疫苗,购回后雏鹅相继发生死亡,至5日末,共发病一千五百余只,死亡八百余只。经临床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小鹅瘟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7,(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介绍了小鹅瘟的发病情况及剖检病变,并作出诊断给予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随着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在鹅群中出现了一种以排出稀粪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鹅感染后,日龄越小,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鹅群发病率为40%~100%,平均为60%;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40%左右。给养鹅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鹅业的快速发展,鹅副粘病毒病继小鹅瘟之后渐渐成为鹅群的第二大杀手,常致鹅大批发病与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6年9月,吉林省双辽市某新建的鹅场,2300多只70日龄以  相似文献   

17.
小鹅瘟的诊断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鹅瘟Goose parvovirusGP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的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4~20日的雏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发展的重要传染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8.
今年3月份,我县朱码镇张某、汤某等3个养殖户从同一孵坊购进同日龄苗鹅2000只,先共同育雏后分别饲养,从35日龄开始,3个鹅群先后出现病鹅,起初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排白色稀便。随着病程的延长开始出现死鹅的现象,即来我站就诊,根据畜主诉述的发病症状,结合病死鹅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建议同群鹅立即肌注5倍量鸡新城疫Ⅳ系苗,结合清瘟败毒散拌料和复方黄芪多糖饮水,3d后鹅群无新增病例,并逐渐恢复正常,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鹅群中突现部分病鹅并迅速蔓延,病鹅表现食欲废绝、饮欲增强、精神萎顿、羽…  相似文献   

19.
<正>2009年4月21日,宿迁市宿豫区某养殖户饲养的200只46日龄隆昌鹅发生一种以拉稀、急性死亡、胰腺出现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传染病。该鹅群20日龄时曾用小鹅瘟疫苗进行免疫,发  相似文献   

20.
我县青椅山镇某专业户于2004年4月29日从孵化场进了1000只健康雏鹅,采用塑料大棚地面平养育雏。至5月5日即7日龄时,鹅群开始出现了颈部肌肉痉挛,角弓反张,腹泻为特征的病鹅,截止5月中旬,共计发病214只,死亡159只,发病率为21.4%,发病死亡率为74.3%。发病后,请当地兽医站兽医诊治,曾用过呋喃唑酮、链霉素、盐酸环丙沙星饮水。土霉素、红霉素拌料饲喂,并且先后更换其它厂家饲料及自配饲料,均不能控制病情,死亡数仍有增加,遂来县兽医站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