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继框养蜂跟小继箱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小继框是在同一个箱内,上框与下框之间没有隔王栅。小继框养蜂蜂蜜产量高、质量好,长年不用饲喂,取蜜不受外界因素影响,不会失王;没有“分蜂热”,逃蜂少、省工时、易管理。1 小继框与平箱混养产蜜量高、质量好我总结:100群平箱的蜂场,取1次蜜约250 kg,而在100群蜂中养小继框70群、平箱30群,单取小继框的蜜就可超过325 kg,而30个平箱群不取蜜,为繁殖群,专为70个小继框群“服务”,取蜜比平箱群多75 kg以上,少取30个平箱既省工又省时。小继框养蜂非常适宜生产巢盒蜜,1个小框能生产1.25 kg巢盒蜜(500 g巢蜜盒2个,250 g 1个)。  相似文献   

2.
中蜂给大多数蜂友的印象就是基本不需要人工喂糖,群势小,产蜜量不高。在此,我将多年来中蜂双王同巢强群技术介绍给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5.
刘邦友 《中国蜂业》2006,57(6):23-23
中蜂的取蜜与脱蜂一般都采用和西蜂一样的抖蜂法;脱蜂时,先在巢箱中留出能容纳2~3张巢框的空间,提脾到留出的空间,用腕力突然猛震几下.使蜜蜂落入巢箱中。  相似文献   

6.
巢虫是危害中蜂群的最大"杀手".中蜂群一旦遭受巢虫危害,轻者群势发展受阻、产蜜量低,重者全群逃跑.巢虫是中蜂的天敌,常年在蜂群内为害,从农历1月起呈上升趋势,到秋末才慢慢衰退,尤其在气温高时巢虫发展十分猖獗.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空闲时经常到邻近蜂场走走,在和蜂友们一起交流养蜂经验时,发现不少蜂友在中蜂饲养管理中有很多误区,在这里来和蜂友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8.
每年6~9月间,正是闽西山区养蜂的收获季节,同时也是大小巢虫严重危害蜂群的季节。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封盖子被工蜂啃开,形成许多不规则的白头蛹。取出蛹观察,巢房底部穿了小孔,巢脾被巢虫蛀食。如果是即将出房的老蛹被侵害,幼蜂啃开房盖后却爬不出房,原因是其尾部茧衣不能脱落,一层干枯了的白色粘膜紧紧粘住幼蜂  相似文献   

9.
任华 《蜜蜂杂志》2009,29(8):30-30
中蜂最怕巢虫,一旦巢虫危害严重,而又无清扫能力,蜂群会整群逃亡.因此治好巢虫则等于成功养好中蜂的一半.我在饲养中摸索了如下防治巢虫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中蜂群脾蜜生产的条件、原理、方法及利弊,为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中蜂脾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贵州锦屏进行的中蜂越夏及秋繁试验表明,4框以上的群势越夏较为安全。越夏期间每框足蜂约需补喂白糖1.5公斤。越夏后,蜂群群势约下降1/3左右。蜂群在越夏期间飞逃的主要原因是缺蜜及巢虫危害。当地中蜂在秋季大流蜜初期发生分蜂,分蜂群势均为8框足蜂以上,7框左右不分群。为控制不同起繁群势的蜂群在秋季大流蜜初期正好繁殖到7框左右,不致因分蜂影响秋冬蜜的采集,应分期起步秋繁。根据本试验所建秋季起繁群势(x)与达7框群势所需繁殖天数(y)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推算,在起繁群势为1~5框蜂量时,最适的秋繁开始期,1框群为7月31日,2框群8月10日……蜂群的基础群势每增加一框,则秋繁开始期应相应推迟10~11天。  相似文献   

12.
中蜂对不同蜂花粉的取食偏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来自不同地区的10个蜂花粉,在云南及重庆两地的缺粉季节饲喂中蜂蜂群,探索中蜂对花粉取食的偏好。研究结果显示中蜂蜂群对来自不同地方不同种类的花粉有选择偏好性,对同种花粉选择差异性不显著,发现中蜂对所用的山东茶花粉的取食量最大。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了经历20多年选育的BMY牛所取得的进展,再通过3~5年的努力将完成BMY牛的培育,届时BMY牛将是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热带肉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4.
正繁殖适龄越冬蜂,是养蜂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能否培育出数量多、质量好的适龄越冬蜂对于蜂群当年的安全越冬及来年的快速复壮、生产息息相关。在长白山区,越冬蜂的培育多在8月中旬,气温多变,蜂群正处于衰退期,蜂王产卵力下降,外界蜜粉源渐少,螨害上升的情况下进行的。如何在诸多不利因素下培育出大量健康的适龄蜂,不仅是蜂群安全越冬的关键,更是来年蜂群春繁复壮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早蜜椪柑是我们在 2004年由辛女椪柑(8306)芽变得到的优良椪柑品种,表现为早熟、风味浓郁、固形物含量高、低酸、少籽或无籽、果大、丰产性强等特点。经过几年观察,该品种遗传性状表现稳定,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南方椪柑适栽区推广栽培,该品种已获湖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证号XPD003-2012。  相似文献   

16.
在蜜蜂转地饲养中,蜂场电源的解决将会对提高养蜂机械化水平、扩大养蜂规模起到促进作用。对已有成果——多功能电气控制装置进行进一步可靠性实验,验证了方案设计和设备的选型,满足了蜂场的需要,达到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苜蓿繁育概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内苜蓿的育种发展状况,进行了苜蓿的种质评价与筛选,地方品种的系统化,育成了抗寒新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抗病品种中兰一号,耐盐品种中苜一号,耐牧根蘖品种公农3号、中图3号、中图4号,高产的公农1号等。提出了在我国苜蓿育种方法上,杂交育种与基本育种方法在当代育种中将继续存在,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将加快育种进程;指出了我国苜蓿育种存在的问题是育种体系不健全,育种手段方法落后,抗性育种缓慢,对引入品种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鉴定、评价,国内育成品种少,高层知识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18.
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内苜蓿的育种发展状况,进行了苜蓿的种质评价与筛选,地方品种的系统化,育成了抗寒新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抗病品种中兰一号,耐盐品种中苜一号,耐牧根蘖品种公农3号、中图3号、中图4号,高产的公农1号等.提出了在我国苜蓿育种方法上,杂交育种与基本育种方法在当代育种中将继续存在,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将加快育种进程;指出了我国苜蓿育种存在的问题是育种体系不健全,育种手段方法落后,抗性育种缓慢,对引入品种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鉴定、评价,国内育成品种少,高层知识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19.
水貂育种核心群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貂育种核心群选育中,组建核心群,经过初选、复选、精选、同质选配等措施,培育出体型较大,繁殖力高,生长发育快,毛绒品质好,遗传性能稳定的左家黑色标准水貂优良品种。结果表明:三个世代的选育,母貂的胎产仔数达到了5.58±1.72只,成活数5.33±1.81只;公貂的受配率为91.3%。公貂体重为(2.29±0.18)kg,母貂体重为(1.28±0.14)kg;公貂体长为(44.6±2.17)cm,母貂体长为(38.21±1.32)cm。毛绒品质也得到了提高。结论:水貂体重,体长,繁殖性能,毛绒品质均有所提高,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选用日本鹌鹑N、B(Normal、Brown)品系和杂种群(BN),共进行8个世代(6~20周龄)的选育试验,各品系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CP18%日粮条件下分选育组、非选育组以及对照组(CP24%),N、B基础群中选留15种家系,以采食量为主选性状,以产蛋率和排泄氮量为辅选性状作为选育指标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世代数的增加选育组和对照组的适应力均有显著升高(P〈0.05),N品系的各世代遗传改进量为0.26;另外,世代间产蛋率有增高的倾向,选育组平均累积产蛋率与非选育组较显著升高(P〈0.05),特别是选育组各世代遗传改良极为显著(P-〈0.01)。各世代间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同世代各品系间选育组N、B采食量均高于非选育组,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选育组排泄氮量和血清中尿酸含量在改良2世代后明显低于非选育组和对照组(P〈O.05),排泄氮量分别降低7%~15%。综上所述,通过选育N、B新品系,能够改善产蛋性能,且显著降低排泄氮量,在BN杂种群中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