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抑杀南方根结线虫的植物活性提取液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9种不同植物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的杀虫活性及对虫卵孵化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植物提取液中,大豆荚壳提取液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杀活性最强,蓖麻叶次之。以浓度80μg/mg大豆荚壳提取液处理24 h、48 h,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7.7%、89.2%.用同样浓度提取液处理3、6、9 d,对虫卵孵化抑制率分别为42.2%、43.9%、48.5%.由此表明,说明大豆荚壳提取物对南方根结线虫J2有很强的毒杀效果,对该虫虫卵的孵化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离体和盆栽试验测定了9株根际细菌对番茄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的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细菌中菌株Paenibacillus sp.TX-4、Bacillus cereus 1Re107和Pseudomonas fluorescens 2R37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J2)致死率分别达82.02%、76.52%和70.06%,对卵的孵化抑制率分别为84.46%、82.70%和77.58%.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菌株Paenibacillus sp.TX-4,B.cereus 1Re107和P.fluorescens 2R37能显著(P<0.01)减少番茄根瘤指数;9个供试菌株对番茄生长有显著(P<0.01)的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鸡粪发酵提取液对番茄生长及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为科学利用鸡粪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病提供参考.[方法]设5、10、25、50、100、300、500和1000倍8个稀释倍数的鸡粪发酵提取液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通过浇灌已接种南方根结线虫的盆栽番茄,研究其对番茄植株生长及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2龄根结线虫和根结线虫卵,研究不同稀释倍数的鸡粪发酵提取液对根结线虫致死和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结果]50、100和300倍鸡粪发酵稀释液更有利于番茄植株前期生长;5、10和25倍鸡粪发酵稀释液更有利于番茄植株后期生长,且能显著降低根结线虫发病率,最高防效达72.7%.培养试验结果表明,5、10和25倍鸡粪发酵稀释液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卵孵化,抑制率在70.0%以上;5和10倍鸡粪发酵稀释液对根结线虫的致死作用明显,处理后24 h即达到100.0%的致死效果.[结论]5~10倍稀释的新型鸡粪发酵提取液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抑制根结线虫卵的孵化,杀死2龄线虫,减少根结线虫病的发生,是一种操作简便且环保安全的根结线虫病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4.
芽孢杆菌(Bacillus sp.)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病虫害生防菌。为筛选防治牛蒡(Arctium lappa L.)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ngnita)的高效芽孢杆菌,并初步研究其生防机制。从牛蒡根结线虫病抑制性土壤中筛选出含有芽孢的细菌72株,通过检测不同菌株发酵滤液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和对二龄幼虫的致死作用,筛出孵化抑制率>75%和二龄幼虫校正死亡率>70%的菌株4株,然后进行盆栽灌根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B-16发酵滤液处理的根结指数最小、防治效果最大。通过对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DNA测定,将菌株LB-16鉴定为和短短芽孢杆菌(Brevibacillus brevis)亲缘关系接近的芽孢杆菌。通过不同浓度菌株LB-16发酵产物作用于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测定其总糖含量、总蛋白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羧酸酯酶活性等,研究短短芽孢杆菌防治南方根结线虫的机制。结果显示,菌株LB-16发酵产物浓度越大,南方根结线虫的总糖含量、总蛋白质含量、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羧酸酯酶活性降幅越大,干扰线虫的正常...  相似文献   

5.
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的作用方式,在室内利用浸渍法测定了噻唑膦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抑制作用以及对2龄幼虫的致死作用;利用沙柱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迁移能力的抑制作用;利用染色法测定了对2龄幼虫侵入番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噻唑膦处理浓度的增加与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的孵化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而2龄幼...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白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spinus)CT205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和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non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NVOC),并研究其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防效果。[方法]分别将线虫悬液和新鲜线虫卵悬液与白刺链霉菌CT205发酵上清液共同培养,测定发酵上清液对根结线虫J2s和虫卵的毒杀作用。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CT205产生VOC的主要组分及含量,采用二分平板来检测CT205 VOC杀线虫活性。通过固体发酵制备白刺链霉菌CT205制剂,开展黄瓜盆栽试验测定CT205制剂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生防效果。[结果]CT205发酵上清液对根结线虫J2s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24 h时校正死亡率达91.21%;对根结线虫虫卵同样具有较强的抑卵孵化作用,处理时间在72 h后相对抑制率达80%以上。CT205产生的主要VOC有烯烃类、醇类等化合物,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J2s活性。CT205菌剂可有效降低黄瓜根结线虫病的发病率促进黄瓜植株生长,对黄瓜根结线虫病的防...  相似文献   

7.
不同根际细菌对南方根结线虫抑制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稀释平板涂布方法从番茄根结土壤中初步筛选出对明胶有水解作用的菌株。通过各菌株发酵上清液对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死亡率和虫卵孵化率抑制作用,以及拮抗菌悬浮处理番茄根系30 d后观察番茄根结数量变化,进一步筛选获得高效菌株。通过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能显著抑制根结线虫生长的2株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了10株对明胶有明显水解圈的细菌,其中菌株BTG和X5具有较强的明胶水解能力。菌株BTG和X5发酵的上清液处理二龄幼虫24 h后的死亡率比无菌上清液处理死亡率提高了72.13%和62.14%;而用菌株上清液处理14 d后的虫卵孵化率比无菌上清液处理的孵化率降低了38.62%和30.73%。菌株BTG和X5的菌悬液处理的番茄根结数比不加菌悬液对照处理根结数分别降低了80.49%和73.17%。经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TG和X5都属于芽孢杆菌。通过比较各株细菌对二龄幼虫(J2)死亡率,虫卵孵化率及番茄根结数量的影响,筛选出了2株可用于生物防治作物根结线虫的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
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试质量分数为3%的阿维菌素EC、质量分数为10%的噻唑膦GR、质量分数为15%的灌根阿维·毒EC及质量分数为1.8%的阿维·丁硫克百威EC在不同质量浓度和时间处理下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均对线虫卵、卵囊孵化起抑制作用,对2龄幼虫有致死作用。随着药剂质量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线虫卵、卵囊孵化的抑制率,2龄幼虫的死亡率显著提高。其中10%噻唑膦GR 25 mg/L对线虫卵囊孵化的抑制效果最好,处理8 h抑制率达76.9%,16 h后达100%;3%阿维菌素EC 10 mg/L对线虫卵孵化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处理8 h达80.9%,16 h后达100%,同时不同药剂对2龄幼虫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3%阿维菌素EC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较强,其LC50为1.970 1 mg/L,15%灌根阿维·毒EC的活性最弱,LC50为919.878 1 mg/L。  相似文献   

9.
两种生防菌剂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了淡紫拟青霉DZ1菌株和厚孢轮枝菌LZ1菌株对云南烟草根结线虫南方根结线虫种的卵囊和分散卵孵化的影响,结果表明DZI对线虫分散卵的相对抑制率达57.8%,LZI相对抑制率达27.15%,两种菌剂间以及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对线虫卵囊孵化的相对抑制率DZI达60.38%,LZI达67.53%,两种菌株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达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朱英波  史凤玉  李建英  龙茹  武云鹏  乔亚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077-21078,21081
[目的]鉴定野生大豆内生芽孢杆菌BHL3501并研究其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分析,鉴定了从野生大豆根中分离筛选到的1株具有杀线虫活力的内生细菌BHL3501,并研究了BHL3501菌株代谢物不同倍数稀释液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及2龄幼虫活力的影响。[结果]BHL3501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其发酵原液处理24h后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98.3%;10倍稀释液处理下相对抑制率为79.5%,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发酵原液处理24 h后,2龄幼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1%,各稀释浓度处理均与无菌水对照差异显著。[结论]BHL3501代谢物对大豆胞囊线虫卵孵化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其2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研制的转基因棉(Bt)品系MD-80为材料,系统研究了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转基因棉对棉铃虫初孵幼虫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棉铃虫5龄幼虫连续取食转基因棉叶片和棉蕾化蛹率与羽化率下降,棉铃虫成虫取食转基因棉花蜜产卵量和卵孵化率降低,棉铃虫3龄幼虫在转基因棉株上的活动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柞蚕场天幕毛虫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幕毛虫是果、蚕、林业的大害虫,越冬卵孵化能形成明显的高峰期,并与毛叶迎红杜鹃的盛开前期相吻合。1~3龄幼虫吐丝结幕群居生活,4龄后迁移分散,转移寄主,4~5龄取食量约占总取食量的95%,结茧化蛹于迁移后的寄主上。成虫嗜好在辽东栎、蒙古栎上产卵,在柞蚕场内卵块分布有其规律性,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天敌有20余种,其中寄生蝇、卵寄生蜂、核型多角体病毒等对此虫的发生数量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保平  郭庆  孟玲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21):4464-4470
【目的】揭示CO2浓度升高对稻纵卷叶螟个体生物学的影响,从而为预测气候变化下稻纵卷叶螟的发生趋势提供依据。【方法】利用CO2人工智能气候箱设置当前(390 μL•L-1)和升高CO2浓度(780 μL•L-1)处理,种植水稻苗饲养观察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和子代卵孵化,并测定4龄幼虫的取食和营养利用指数。【结果】CO2浓度加倍显著影响稻纵卷叶螟幼虫生长到5龄时的体重、蛹历期和蛹重,但对幼虫历期和化蛹率没有显著影响;加倍CO2浓度处理下的5龄幼虫体重比当前CO2浓度处理的轻16.1%、蛹历期缩短28.7%、蛹重降低9.9%。CO2浓度加倍对性比和生殖力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存活率和卵孵化率有显著影响,与当前CO2浓度处理相比,加倍CO2浓度处理下幼虫至成虫羽化的存活率降低约44.0%,卵孵化率降低26.8%。对4龄幼虫的测定结果表明,CO2浓度加倍对取食和食物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与当前CO2浓度处理相比,加倍CO2浓度处理下4龄幼虫取食量显著增大,但相对取食率没有变化,相对生长率显著提高21.2%,近似消化率提高15.7%,但摄食食物转化率降低24.8%、消化食物转化率降低37.1%。【结论】CO2浓度升高可能对稻纵卷叶螟重要的生活史特性造成不良影响,推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可能不利于稻纵卷叶螟的发生,但是种群动态变化需要考虑温度等其它环境条件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4.
Nabam in water solution retards hatching of Meloidogyne eggs. In soil nabam increases egg hatching of Meloidogyne and Heterodera tabacum, indicating that a decomposition product in soil is a hatching factor. Because of this attribute, combining nabam with a nematocide increases control of Meloidogyne by exposing more larvae to the nematocide while it is at maximum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转青卵消毒方法对蚕卵孵化率、蚁蚕疏毛率、小蚕生长及对饲料霉变的影响⒚结果表明以4% 甲醛浸渍 15 m in,然后以95% 乙醇处理 4 m in 为好⒚收蚁用饲料以平板状为佳,疏毛整齐遗失蚕少,二龄以后则应更换片状饲料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卵密度和幼虫密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其种内竞争的密度效应;明确三叶草斑潜蝇与美洲斑潜蝇(L. sativae)在不同1龄幼虫密度下,各自幼虫对食物资源的竞争能力,探索两种斑潜蝇之间的种间竞争取代机制。【方法】在实验室饲养条件下,用针刺死三叶草斑潜蝇多余的卵和幼虫,使其形成不同的卵密度梯度和1龄幼虫密度梯度,再继续培养。根据相关文献判定昆虫各种致死因子是否存在密度依存性的方法,令N1为该因子作用前的虫口数,N2为该因子作用后的虫口数。以lgN1为因变量,lgN2为自变量,求回归系数,再以lgN1为自变量,lgN2为因变量,求回归系数。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一侧,则认为作用于N1→N2之间的因子为密度依存因子,如果这两条直线在b=1的等分线两侧,则不认为是密度有关因子。选取美洲斑潜蝇和三叶草斑潜蝇各1、2和3对成虫,在固定叶片面积上产卵24 h后,形成不同的卵和幼虫密度,统计后代中两种斑潜蝇的生长状况,分析卵密度和1龄幼虫密度对种间竞争取代的影响。【结果】三叶草斑潜蝇卵期不存在密度效应,卵密度对卵的存活、生长发育以及发育速率均没有显著影响,实验室饲养条件下三叶草斑潜蝇卵存活率均在91%以上;幼虫期存在明显的密度制约效应,幼虫密度对幼虫的存活率、平均蛹重、化蛹率、羽化率、成虫寿命和单雌产卵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在寄主植物矮生菜豆上,三叶草斑潜蝇1龄幼虫密度超过0.87头/cm2时,幼虫死亡率上升,平均蛹重减少,化蛹率和羽化率降低,成虫寿命缩短且繁殖力下降。1龄幼虫密度对三叶草斑潜蝇幼虫和蛹的发育速率没有影响,对羽化成虫的雌性比也没有影响;卵密度对两种斑潜蝇各自的竞争力没有影响,不同卵密度下两种斑潜蝇总的孵化率均在94.25%以上。两种斑潜蝇的幼虫密度越高种间竞争越激烈,在幼虫密度较低时,两种斑潜蝇子代数量相当,幼虫密度较高时,三叶草斑潜蝇子代数量明显的高于美洲斑潜蝇的子代数量。【结论】三叶草斑潜蝇卵密度对其种群消长没有显著影响,1龄幼虫密度过高时种内竞争激烈,对其试验种群的增长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与美洲斑潜蝇相比,三叶草斑潜蝇幼虫的种间竞争能力更大,主要原因是三叶草斑潜蝇的幼虫比美洲斑潜蝇的幼虫拥有更强的抗拥挤能力、适应环境恶化的能力以及对食物资源的占有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人工饲料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50%、0.75%、1.00%、1.50%的水杨苷或0.20%、0.40%、0.60%、0.80%的单宁,饲喂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幼虫,用湿质量称量法测量其营养指标,分析植物次生物质对美国白蛾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单宁各处理组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幼虫的取食量和排粪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促后抑;食物消耗率、转化率和食物利用率在4龄时多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5~6龄时,食物消耗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食物转化率与利用率多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在同一质量分数处理组随龄期的增加与对照的差异越来越大。水杨苷处理,多数处理组4~6龄幼虫的取食量高于对照组,排粪量随龄期的增长逐渐减少;食物消耗率,1.00%处理组在4~5龄显著低于对照(P<0.05),6龄时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处理组在4~5龄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P>0.05),6龄时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食物转化率和利用率,0.50%处理组4~6龄均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0.75%处理组,在各龄期与对照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1.00%处理组,在4~5龄时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P<0.05),6龄时低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P>0.05);1.50%处理组在4龄、6龄时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5龄时显著高于对照(P<0.05)。说明单宁对美国白蛾幼虫的食物利用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水杨苷对其食物利用的影响与剂量有关,质量分数0.75%无明显影响,1.00%有促进作用,0.50%和1.50%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植物性杀虫剂苦皮藤乳油控制菜青虫有效剂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试结果表明:苦皮藤乳油对菜粉蝶的卵没有直接杀伤作用,但卵孵化出的幼虫却有较高的死亡率。对1-5龄不同龄期的菜青虫进行胃毒测试,苦皮藤素LC50分别为24.78mg/kg,72.55mg/kg,124.35mg/kg,321.21mg/kg,1240.42mg/kg。田间药效试验表明一次施药50mg/kg和100mg/kg的苦皮藤乳油对菜青虫的防效差异不显著,但保产效果明显不同,研究结果表明,苦皮  相似文献   

19.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