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米2利用秸秆4 000~5 000千克,而成本仅1 000元左右.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2.
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使人工种植的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平方米(1亩)利用秸秆4000公斤~5000公斤,而成本仅1000元左右。种菇畦还可适当套种玉米、向日葵、瓜、豆等作物,效益可观,增产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风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采用该技术每667平方米耗用秸  相似文献   

4.
利用稻草或麦秸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用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只需将秸秆定量浸水,即可在室外仿野生周年大面积栽培平菇、风尾菇、榆黄菇等食用菌,产品具有野生菇的色泽和风味。  相似文献   

5.
<正> 仿野生无污染栽培食用菌技术,是我国农技人员针对农村利用率不高的稻草、麦秸等大量农作物秸秆而设计的。经多年栽培试验,彻底解决了利用秸秆野外大田种植食用菌保湿遮光难、杂菌污染率高、费工费时等诸多弊端和难题,不需  相似文献   

6.
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7.
利用农业剩余物栽培食用菌已经成为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单纯型格子法,优化出可替代木屑和棉籽壳进行秀珍菇菌丝培养的"农业剩余物"配方.利用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大豆秸秆三种农业剩余物做主料培养秀珍菇菌丝,测定菌丝生长速率和各种酶活数据,运用SPSS和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各主料交互作用对秀珍菇菌丝生长的...  相似文献   

8.
<正>农作物秸秆及林副产品年累积量巨大,为生产食用菌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如何生产出无污染、安全、优质的无公害食用菌产品是食用菌产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现依据国家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技术标准,介绍灰树菇仿野生无公害栽培技术如下。1优选栽培场所和原料食用菌对有害重金属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所以要优选灰树菇栽培场所和原料,尽量减少因栽培场所和原料所带来的有害物质积累。①  相似文献   

9.
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球盖菇、皱球盖菇,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珍稀食用菌新菇种之一。它属于草腐菌类可利用农作物的秸秆作原料。其原料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栽培成本十分低廉,不用添加任何有机肥的培养料,大球盖菇的菌丝就能正常生长并出菇,可谓绿色菇类。该菇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柄脆、口感好,干菇浓香,可与香菇媲美,颇受消费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大球盖菇是近年从福建引入广西栽培的食用菌新优品种。其菇朵大 ,鲜红色 ,菌盖半球形 ,直径 6~ 10 cm。比一般的平菇、蘑菇风味好 ,菌盖嫩滑 ,菌柄爽脆 ,具特异的鲜味 ,深受消费者青睐 ,南宁市售价 8~ 10元 /kg。由于大球盖菇的栽培技术简单易学 ,生料栽培也能成功 ,故在稻草等农作物秸秆丰富的乡村、农林场最宜推广栽培。  南宁市林业技术推广站 1998年开始在果园套种大球盖菇 ,获得成功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供有志于食用菌栽培者参考。1 栽培季节  大球盖菇适应温度广 ,抗逆性强 ,可在 4~ 30℃…  相似文献   

11.
问:丁经理,在高温多雨的夏季,栽培哪些食用菌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栽培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食用菌一年四季都可以生产,只是不同季节所生产的品种不同.春季和秋季是最佳生产季节,夏季也可以生产,即反季节栽培.能够栽培的品种有黑木耳、草菇、鲍鱼菇、秀珍菇、白灵菇等.在夏季栽培食用菌要想获得高产,需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经对新引进的珍稀食用菌-金福菇二个新菌株的栽培对比、培养料配方、菌丝培养及栽培适期等多方面的试验研究,阐述了金福菇栽培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广西博白县飞翔食用菌场场长钟飞翔20年来潜心研究食用菌新法制种和栽培,打破常规,独创多项技术,被誉为农民种菌专家。为使其独创的高效种菌菇技术造福更多读者,特举办技术培训。A、生料长草高墙式栽培食用菌技术内容和亮点:1.长秸秆(稻草、麦草、玉米秆)不用切短粉碎,不用装袋高温灭菌,无需添加任何麦皮等辅料栽培食用菌,高墙式栽  相似文献   

14.
酒糟及秸秆栽培鲍鱼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酒糟及作物秸秆类综合培养料栽培高温珍稀食用菌鲍鱼菇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采用生物发酵结合物理灭菌法处理培养料和头潮菇立体袋栽、后潮菇覆土畦栽出菇配套技术,鲍鱼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20%以上。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宜昌市助民家庭食用菌科技公司应用生物技术手段从野生鸡腿菇中选育成的特大型EC05鸡腿菇、菇体硕大粗壮,肥嫩清香,产量与平菇相当。适温范围广,菌丝3℃~35℃均可生长,可自然越冬或越夏,8℃~32℃能自然出菇。最突出特点是抗杂、抗衰老,生育期无病虫害,可用栽过食用菌的废料二次利用进行栽培,尤其适宜稻、麦等整草和整秸秆免浸泡生料地仿野生栽培,每公斤干草秸可出鲜菇2公斤左右。图为稻草生料露地仿野生栽培的特大型EC05鸡腿菇粗壮肥嫩的子实体。特大型ECO5鸡腿菇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均以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木材的过度砍伐,造成林木资源匮乏;而棉籽壳又因其用途广泛、用量大,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成本提高.这样,经营不善者,往往出现效益差,甚至出现亏本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广大食用菌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最后选定以农作物秸秆进行食用菌栽培.当时采用的是粉碎装袋栽培和发酵料畦床大田栽培的方法.前者工艺烦琐,后者占地面积大,菇体带泥,品质差,效益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秸秆栽培工艺,梁仁俊先生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南北各类食用菌栽培工艺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秸秆(稻草、麦秆等)不用切短粉碎、无须专用设备,不搭架子,不加任何辅料,立体栽培平菇、凤尾菇、小姬菇、草菇以及鸡腿菇(鸡腿菇需搭床架)等食用菌.并且室内室外均可栽培,室外栽培不须建棚,省工省料.采用这种方法每万公斤料(占地仅200平方米)可产平菇、凤尾菇、小姬菇1.5~2万公斤,鸡腿菇1万公斤,草菇0.4万公斤(为传统方法3~4倍).这种独特的栽培及立体出菇方式,更适合菇体侧生的要求,使得朵形完整好看,解决了室外大田覆土菇体带泥的缺点.且口味好,更受消费者喜爱及适合加工盐水菇出口.目前,该技术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0110664007).  相似文献   

17.
玉米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酒红色球盖菇,原产欧美。1993年我国引进了该菇种,并对其特征特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近年逐步在全国各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我省出产大量玉米秸秆,每亩玉米1年可产秸秆500kg左右,玉米秸秆过去大都焚烧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相关研究表明,玉米秸秆比较粗壮,内层组织透气,用于栽培食用菌正  相似文献   

18.
利用长稻草或农作物秸秆,墙式栽培食用菌,不需任何专用设备,不必切断粉碎,不添加任何辅料,即可在室内或室外荫棚内墙式栽培平菇、凤尾菇、榆黄蘑、姬菇等.每平方米投料50千克,产菇50千克~75千克,综合成本仅需25元(稻草不计价).  相似文献   

19.
周正 《农村百事通》2001,(19):16-17
长期以来我国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均以木屑和棉籽壳为主,木材的过度砍伐,造成林木资源匮乏;而棉籽壳又因其用途广泛、用量大,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用于栽培食用菌的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成本提高.这样,经营不善者,往往出现效益差,甚至出现亏本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我国广大食用菌工作者,经过多年探索,最后选定以农作物秸秆进行食用菌栽培.当时采用的是粉碎装袋栽培和发酵料畦床大田栽培的方法.前者工艺烦琐,后者占地面积大,菇体带泥,品质差,效益不理想.为了寻求一种更为有效的秸秆栽培工艺,梁仁俊先生根据多年实践经验,结合我国南北各类食用菌栽培工艺的特点,创造性地利用秸秆(稻草、麦秆等)不用切短粉碎、无须专用设备,不搭架子,不加任何辅料,立体栽培平菇、凤尾菇、小姬菇、草菇以及鸡腿菇(鸡腿菇需搭床架)等食用菌.并且室内室外均可栽培,室外栽培不须建棚,省工省料.采用这种方法每万公斤料(占地仅200平方米)可产平菇、凤尾菇、小姬菇1.5~2万公斤,鸡腿菇1万公斤,草菇0.4万公斤(为传统方法3~4倍).这种独特的栽培及立体出菇方式,更适合菇体侧生的要求,使得朵形完整好看,解决了室外大田覆土菇体带泥的缺点.且口味好,更受消费者喜爱及适合加工盐水菇出口.目前,该技术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专利申请号:0110664007).   ……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博白县飞翔食用菌场场长钟飞翔20年来潜心研究食用菌新法制种和栽培,打破常规,独创多项技术,被誉为"农民种菌专家"。为使其独创的高效种菌菇技术造福更多读者,特举办技术培训。A生料长草高墙式栽培食用菌技术内容和亮点:1.长秸秆(稻草、麦草、玉米秆)不用切短粉碎,不用装袋和高温灭菌,无需添加任何辅料栽培食用菌,高墙式栽培667平方米(1亩)产量约2.5万千克(平面式667平方米产量约0.75万千克),100千克材料产菇1 50千克以上。适用菇种平菇、凤尾菇、姬菇、草菇、鸡腿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