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高吸水剂在造林上应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在林业建设中影响造林事业发展的一个很关键性的问题是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很主要原因是苗木在运输和裁植过程中根系失水,裁植后枝干失水。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国外一些先进国家采用了高吸水剂处理苗木根系,防止苗木根系失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它能吸收自身重量数百倍乃至数千倍的水,吸水后成凝胶状态,稍加压力不逸出,干燥后又能恢复原状。国外一些国家对高吸水剂在多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已用于农业、林业、化工、医药、食品等生产。吉林省石油化工研究所已试制出几  相似文献   

2.
高吸水剂在造林中的应用与技术要点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面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元素环境中,从而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  相似文献   

3.
高吸水剂是一种高分子树脂,也叫保水剂.通过高吸水剂的作用,使苗木根系表面形成一种胶体膜,从而保护苗木根系,同时吸收周围土壤中的水分,使苗木根系处在较好的水分和营养环境中,保持苗木的活力,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生长.高吸水剂可以提高根系附近土壤水分.高吸水剂吸水能力非常强,能把水分吸收到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来.经调查,雨季栽植的松柏树,根系附近土壤含水量比对照高3%左右.  相似文献   

4.
科技文摘     
<正> 吸水剂沾根造林可提高成活率据莱阳市试验,应用高分子吸水剂 (山东新华制药厂生产) 沾根造林,平均成活率达97.2%。具体措施:①称取1公斤高分子吸水剂撒入200公斤水中,用木棒不断搅拌,待高分子吸水剂颗粒充分吸胀后备用。②苗木处理:超苗后立即将苗木放入高分子吸水剂的水溶液中浸泡根系2分钟,保证根系充  相似文献   

5.
植树是以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苗木栽植后,在正常情况下,根系能较快恢复吸水机能,以适应造林地环境,顺利成活。在相同条件下,采取植苗造林的方式,造林后幼林郁闭早,生长快,成林迅速,且适宜植苗造林的树种和立地条件很广泛,因此,该造林方式在造林绿化中采用的最多。 苗木成活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苗木的成活除受苗木生活力影响外,还取决于根系从土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文提出了一种节水造林新技术-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林木深根苗(垂直根系长度超过60cm的苗木)或长茎苗(具有较长主茎的苗木),造林时直接将其根系栽植到保有较多水分的下层土壤,使苗木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且苗木生长亦优于常规技术造林苗木。该文对该技术所采用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推进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ECH2O含水量监测系统,对侧柏容器苗留袋、脱袋造林后容器水分动态及苗木生长及生物量进行监测。林地土壤平均含水量>脱袋造林>留袋造林。根系数量、根系分布、苗木生长状况、标准株生物量脱袋造林均优于留袋造林。大规格移植容器苗造林时,在确保苗木根团完整的情况下,以采用脱袋造林栽植方式为好。  相似文献   

8.
在大兴安岭林区的干旱阳坡火烧迹地进行了整地方式、苗木T/R比、造林季节和保苗剂应用对造林成活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鱼鳞坑整地能够降低土壤温度,增加土壤含水率,进而提高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随着苗木T/R比的降低,樟子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增加;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春季造林成活率均高于秋季;使用HRC保苗剂后樟子松和落叶松苗木造林成活率平均增加13.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吸水剂在樟子松造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樟子松人工植苗造林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根系的水分保护。所以,对樟子松幼苗的根系用吸水剂进行适当的保水处理,无疑是会提高造林成活率的。  相似文献   

10.
张青正 《林业科技》1997,22(5):15-15,6
截干对迎春5号杨树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张青正(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杨树造林后苗木能否成活,关键在于苗木水分的供需平衡。由于起苗时苗木的根系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伤,致使根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的能力下降。造林后如果苗木根系不能保证苗木地上部分对水分最基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造林用苗木,一般都在苗圃中露地培育。裸根栽植。容器育苗是在装有培养基质的各种容器中培育苗木,苗木根系在容器中形成,造林时带着完整的根团土栽入造林地。由于根系不受损伤,不被风吹日晒,栽植后无缓苗期,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的初期生长量。对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和某些栽植后较难成活的树  相似文献   

12.
苗木含水量与造林成活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造林后成活的关键在于苗木能否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和恢复其生理功能。苗木的新根再生长及生理机能的恢复,主要决定于整个苗木,特别是根系生活力的大小。一般的说,影响苗木生活力的主导因子是水分。为了探讨苗木含水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我们于1985年和1986年,对辽宁东部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不同含水量,进行了浸根、失水和造林等试验,以求探明成活率与苗木含水量的关系及苗木根系水分等情况,为在起苗、运苗、假植、造林等工序中,确定保护苗木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效吸水剂又名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种具有高吸水性能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可以吸收与保持相当于具自身重量数百倍到数千倍无离子水,与水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就能将水吸收膨润,形成水凝胶,起到吸水与保水作用.造林试验表明,应用高效吸水剂,可以解决苗木在运输、造林过程中的失水问题,还可以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造林成活率10~40%.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可有效调控苗木质量,同时采用2种措施培育苗木,从苗圃和造林2个阶段探讨对苗木质量的叠加效应,为丰富苗木质量的调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栓皮栎容器苗为研究对象,将胚根短截(RP)和不短截对照(CK)的种子分别播在2种容器(D40,Slit)中,测定苗圃阶段栓皮栎根系结构、生长、养分浓度和造林效果。【结果】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的交互作用对根系结构和养分浓度影响显著,D40-CK组合促进2 mm径级根系发育,并提高根系总表面积和体积,而D40-RP组合有利于提高K浓度,证实2种育苗方式组合研究的必要性。主效应表明,D40容器更加有利于2~5 mm径级根系发育和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但导致苗木根茎比下降;造林1年后依然促进幼树高和地径生长;造林2年后,促进作用消失。胚根短截抑制5 mm径级根系发育,并且对苗高、地径和根生物量有负面影响;造林1年后,对幼树高和地径的抑制作用依然存在;造林2年后,胚根短截处理的成活率显著降低,但促进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结论】苗木根系结构、生长、养分和造林初期效果证实采用容器类型和胚根短截组合调控苗木质量的必要性。培育主根发达树种栓皮栎的最佳组合为D40容器和胚根不短截(CK)。  相似文献   

15.
毛白杨的苗木质量随繁殖方法的不同而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一般认为,苗木是否具备完整、健壮的根系是衡量毛白杨苗木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在相同的栽培技术和立地条件下,用根系发达的毛白杨苗造林,当年的高生长可以达到1-3米;但是,如果用根系发育不良的苗木造林,往往缓苗期很长,影响造林成果。  相似文献   

16.
苗木换床和造林成活率及生长量受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的影响 ,各年波动很大 ,影响投资效益。加格达奇林业局古里苗圃每年换床 50hm2 ,更新造林面积 1 0 0 0 0hm2 ,为提高苗木等级和造林成活率 ,我们进行了HRC保苗剂应用试验。苗根浸沾HRC后 ,使根系表面蒙上一层含有养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红松苗木水分状况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在造林前利用植物水分状况测定仪及四唑染色法对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系脱氢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苗木造林前大量失水,使根系水分下降,直接影响造林成活率。因此,必须使红松苗的含水率在63%以上,才能保证造林成活。  相似文献   

18.
辽西气候干旱少雨,土壤含水率低,造林不易成活,苗木通过截干或平茬处理后,可减少地上部枝叶水分蒸发,并能快速恢复根系吸收功能,从而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并能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是干旱地区造林中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年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人工造林成活率低下,是一个长期困扰当地造林工作的难题。而造成这一难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工造林植苗后的一段时间内,苗木根系严重缺水所致。为解决这一难题,在人工造林中应用保水剂,植苗后使其在苗木根系周围,人为地造成并保持一个局部的湿润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充足供应苗木生长所需水分,使苗木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安全渡过  相似文献   

20.
造林时,苗木根部蘸浆后能使根系保持湿润,能提高造林成活率,若再加些肥料,将会促进苗木更快地生长。特别是对针叶树来说,效果更加显著。所以,造林时要尽量采用浆根法。下面介绍几种泥浆的配制和浸蘸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