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纹枯病是由禾谷丝核菌引起的土传病害,生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从发病小麦根系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效的拮抗菌株,电镜扫描结果显示菌体呈短杆状,大小一般在(1.7~2.1) μm×(0.5 ~0.8) μm.进一步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采用红外光谱分析将抗菌活性成分初步鉴定为酯肽类物质.  相似文献   

2.
一、病原 此病主要危害鲤鱼及四大家鱼,初步认为是水型点状极毛杆菌,菌体短杆状,近圆形,单个排列.有运动力,无芽孢,革兰氏阴性.  相似文献   

3.
依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检测方法分离得到水中总大肠杆菌,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形态,可见,菌体清晰明亮,短杆状、两端钝圆、胞壁波浪形,符合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洛菲不动杆菌是奈瑟氏菌科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的7个已命名的种之一,为革兰氏阴性多球杆菌,形态多样,可单个存在,也可成对排列或成链状存在,液体培养基内多呈短杆状,偶呈丝状.  相似文献   

5.
极端嗜热菌Thermotogahypogea(T.h.)是一株来自中非油田井下的,能够生长在90℃高温下的短杆状厌氧嗜热菌,经研究发现,在T.h.菌体细胞抽提液中存在一种特殊的NADP依赖性醇脱氢酶(ADH)。该酶在T.h.菌的醇醛代谢途径中起着关键性的催化作用,可催化多种醇醛底物的脱氢反应。同时,当以二氯联卞吡啶为作用底物时,T.h.菌的细胞抽提物显示很高的氢化活性(Km=0.29mmol·L-1,Vmax=41.69)。  相似文献   

6.
李晓琳  邵坚  田秉晖  辛丽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17-7919,7922
[目的]探讨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最适生长条件以及对苯酚的降解效果。[方法]以一株盐生盐杆菌SYGJ-1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极端嗜盐古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以及不同生长条件(盐度、温度、pH)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并探讨了该菌对苯酚的降解效果。[结果]极端嗜盐古菌SYGJ-1的最适盐度为19%,盐度17%或者25%时,生长量急剧下降;SEM图片表明,菌体在最适盐度时呈饱满短杆状,盐度小于15%时菌体呈球状,在盐度大于29%时会同时出现球状及长杆状菌体;最适温度为37℃,对数生长期为12~66 h;适宜pH范围为6.8~9.0;在苯酚浓度200 mg/L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此时对苯酚的去除效率约为40%。[结论]极端嗜盐菌可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并且菌体生长量与降解效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从福建省古田县的桃和李的细菌性穿孔病病斑上分离获得了30株细菌菌株,并通过柯赫氏法则证明这30株菌株均为该病害的病原菌.该病原菌在NA平板上培养1~2 d后,菌落呈圆形、黄色,培养3~5 d后,菌落变扁平,周围开始分泌白色易流动物质,无烟草过敏性反应,革兰氏染色反应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钝圆,周生鞭毛;经19项关键性生理生化特性测定、Biolog 94种表型测试、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fusA、gyrB、leuS、pyrG、rpoB、rlpB等6个看家基因的多位点序列分析,将这30株细菌菌株鉴定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分离鉴定山西温室蔬菜西葫芦根茎部软腐病害。[方法]对分离物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及16SrDNA系列分析。[结果]结果表明,40个菌株经人工接种后,CY39导致西葫芦茎基部软腐,经柯赫氏法则验证为致病病原。在电镜下菌体呈短杆状,两端钝圆,具鞭毛,革兰氏阴性。CY39菌株通过测序和序列比对分析,其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AB680280报告的序列相似度为100%。[结论]西葫芦茎基软腐病原菌应归属于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甲醇作为唯一碳源,从甲醇驯化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甲醇降解菌,对其形态特征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菌落为乳白色,菌体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其生长最佳条件为:氮源(NH_4)_2SO_4,pH值7.5,温度30℃,甲醇浓度为1.5%。  相似文献   

10.
菜豆晕疫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感染了菜豆晕疫病的叶片上分离纯化得到6株病原菌,进行接种试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Biolog系统)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菜豆接种病原菌Psp-1后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情况一致;菌落形态多为圆形,菌体表面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白色半透明;在电子透射显微镜下菌体细胞呈杆状,端生1~3根鞭毛;革兰氏染色呈阴性,无芽孢;该病原菌的生理生化特性与丁香假单胞菌菜豆晕疫病致病型(Pseudomona syringae pv.Phaseolicola)相似性最高(SIM=0.63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病原菌的遗传进化距离与丁香假单胞菌属细菌最近,属于同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姜瘟病是中国生姜生产上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引起的。此病原菌寄主范围广,可侵染44个科300多种植物。菌体短杆状,在TZC选择性培养基上培养出现白边较宽和白边较窄的两种菌落。菌系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和5个生化型,中国的姜瘟菌主要属生理小种1号,生物型属II、III、IV。此病害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土传病害,在高温、高湿、雨水多、氮肥过量的情况下发生较为严重。中国植病工作者对此病害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中国姜瘟病的病原菌、发病规律、及防治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cs-28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比例的葡萄糖木糖混合发酵生产乙醇。结果表明:葡萄糖在混合糖中被优先利用。葡萄糖的存在限制了木糖的利用,并且当葡萄糖消耗完,尖孢镰刀菌对木糖的利用也有个适应过程。在单糖发酵中,葡萄糖的消耗速率(0.248g.L-1.h-1)高于木糖的消耗速率(0.159g.L-1.h-1)。在葡萄糖发酵中,最大乙醇产量为8.50g.L-1,而木糖发酵中,最大乙醇产量为5.77g.L-1。但菌体干质量正好相反,在葡萄糖上最大菌体干质量为4.67g.L-1,而在木糖上最大菌体干质量为6.18g.L-1。葡萄糖发酵周期(3d)比木糖发酵周期(7d)短。  相似文献   

13.
以一株耐锌细菌S3为研究对象,对其菌体及其胞外聚合物(EPS)的Zn~(2+)吸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S3属于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其序列与S.caeni相似性达到99%.Zn~(2+)对菌株S3生长的最小抑制浓度为500 mg·L~(-1)左右.S3活性菌体对Zn~(2+)的吸附率明显高于非活性菌体,且活性菌体实现吸附平衡的时间稍长.参与S3菌体Zn~(2+)吸附过程的官能团主要有缔合O-H、N-H和多糖的C-O.菌体EPS对Zn~(2+)的吸附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在80 min达到吸附平衡.S3菌体及EPS对Zn~(2+)的吸附过程均可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明确新发现的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仙草(Mesona chinensis)细菌性枯萎病的病原,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平板分离法对采集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其致病性。通过常规的生物学特性、特异性引物扩增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的分类。[结果]从病茎上分离纯化获得8株细菌菌株,接种到健康的仙草后所表现的发病症状与田间采集的症状相类似,且重新分离到与原菌落形态相同的细菌。柯赫氏法则证实,8株细菌菌株均为该病的致病菌。在NA培养基平板上细菌菌落为乳白色,在TTC培养基平板上菌落为暗红色,产生可扩散至培养基中的红褐色色素;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短杆状,两端圆,1~2根极生鞭毛;菌株可积累聚-β-羟基丁酸盐(PHB),41℃不生长,果胶酶、氧化酶和硝酸盐还原等为阳性;菌株均可利用3种双糖(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和3种己醇(甘露醇、山梨醇、甜醇);用青枯菌演化型复合引物扩增分别获得280、144 bp的目的条带,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与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聚在一支。鉴于此,将分离获...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内生细菌StC01的鉴定与促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马铃薯组培苗上分离出1株内生细菌StC01,菌体短杆状,菌落呈圆形黄色。经过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属于短小杆菌属(Curtobacterium)。对马铃薯组培苗接种培养试验表明,该菌对马铃薯生长有促进作用。接种细菌的马铃薯组培苗培养5周后,平均株高比对照增加17.85%,整株平均鲜重、单株平均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分别增加17.56%、25.87%和2.26%。整株干重、地上部分干重、根部干重增加24.46%、38.13%和1.67%。  相似文献   

16.
对番茄青枯病植物疫苗菌株FJAT-1458进行培养条件优化和发酵过程状态参数研究。采用摇瓶培养和单因素试验研究菌株FJAT-1458的培养条件,确定最适培养基为SPA(蛋白胨5g·L~(-1),蔗糖20g·L~(-1),KH2PO40.5g·L~(-1),MgSO40.25g·L~(-1)),最适培养温度为30℃,250 mL三角瓶最适装液量为35 mL。用50L发酵罐发酵FJAT-1458,发酵过程中菌体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FJAT-1458的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0~6h为发酵适应期、6~36h为对数生长期、36~60h为稳定生长期,72h后为消亡期。发酵过程中,菌体的致病性指标-弱化指数变化小,介于0.832~0.855,方差分析表明其差异不显著,P0.05;发酵液pH值从7.23上升至8.78;菌体细胞为短杆状,大小为(1.0~1.5)μm×(0.5~0.8)μm,随着发酵进程,细胞颜色变深,发酵后期细胞开始变形、裂解。  相似文献   

17.
<正>桃细菌性穿孔病分布非常广泛,遍布于全国各地桃区,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如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消弱树势,造成果树减产。1病原桃细菌性穿孔病病原为黄单胞杆菌属的一种细菌,菌体呈短杆状,两端圆,一端生1~6根鞭毛,病菌发育最适宜温度为26℃左右,在干燥条件下  相似文献   

18.
奶牛粪沼气池中三株产甲烷菌的分离和基本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改良的Hungate厌氧操作技术,从以奶牛粪为原料的沼气发酵池中分离到F33、G15、NB1三株产甲烷菌。F33菌体长杆状,弯曲杆状,G-,细胞大小为0.5~0.6μm×2~5.6μm,几个细胞连成丝状,丝状体可长达15~32μm。菌体发蓝绿色荧光,紫外光照射荧光易消失。菌落圆形,边缘呈丝状扩散,能利用H2/CO2和甲酸盐作为碳源和能源,不利用甲醇和乙酸盐。G15菌体呈短杆状,单个,成对或3~5个成短链,G-,细胞大小为0.4~0.7μm×0.7~2.0μm,具1~2根极生鞭毛,运动性强,菌体发蓝绿色荧光。菌落圆形,白色,边缘整齐,能利用H2/CO2和甲酸盐生长和产甲烷。NB1菌体呈拟八叠球状或聚集成细胞团,在培养过程中有单细胞出现,单细胞直径1.8~2.5μm,幼龄G+,老龄G-,菌体荧光强,不易消失,滚管分离得到的菌落谷粒状,黄白到黄褐色,边缘整齐,能利用H2/CO2、甲醇和乙酸盐生长和产甲烷。经鉴定,F33为甲酸甲烷杆菌,G15为史氏甲烷短杆菌,NB1为马氏甲烷八叠球菌。  相似文献   

19.
 应用马铃薯病毒X、Y(PVX及PVY)标准抗原和抗体,结合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对马铃薯脱毒组培苗进行免疫电镜检测研究.适宜工作条件室温20~25℃,抗体孵育10min、抗原吸附5min.在组培苗中检测到3种病毒粒体:PVX、PVY及类似烟草脆裂病毒(TRV)的短样杆状粒体.  相似文献   

20.
从河南省上蔡县采到生姜萎蔫青枯病姜块和条斑叶枯病叶片上分离出两种性状不同病原细菌,通过形态观察、染色反应、培养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致病性测定等试验,鉴定出萎蔫青枯病的病原细菌为青枯假单胞秆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Smith].菌体短秆状,极生1~2根鞭毛,格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在肉汁琼脂平板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