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防风别名旁风、东防风、关防风、青防风、山防风、屏风。正品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作为防风。防风为常用中药,以根人药。防风以黑龙江产者为最佳,市场需求量较大,栽培防风已成为供应市场需求的主体,而且经济效益可观,因此,栽培防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防风又名关防风、东防风、小防风、口防风等,是东北常用的道地中草药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中草药行业的发展,防风已受到越来越多的认知和认可,求购量越来越大。野生防风和种植的商品防风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但野生防风资源逐年匮乏,  相似文献   

3.
防风种子的休眠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防风完整种子与种仁的发芽率和吸水率,测定了防风种子粗提液对白菜、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活性;运用原位试验方法探讨了防风种子萌发与内源抑制物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休眠与种皮关系不大,种子中存在的内源抑制物质是造成防风种子发芽率低、出苗缓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药防风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集落形成实验、MTT实验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防风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防风对SGC-7901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防风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防风的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其IC50值为24g/mL.防风能使SGC-7901细胞p16和p21编码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PCNA,C—Met编码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结论防风能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防风可使SGC-7901细胞的p16,p21,PCNA,C—Met表达改变.这些结果为防风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密闭试验室条件下,对6种典型防风罩,进行喷雾试验,选用320和200喷头;喷头移动速度为1.21、1.91、2.60、3.30和4.00 km/h,研究了喷雾平均喷幅中心和雾滴沉积均匀度.结果表明:320喷头在不同速度下采用防风罩#5时的喷雾平均喷幅中心比采用其他防风罩和无防风罩时平均提高了2.60%~22.29%;200喷头在不同速度下采用防风罩#5时的喷雾平均喷幅中心比采用其他防风罩和无防风罩时平均提高了2.16%~32.71%.  相似文献   

6.
防风为我国大宗药材,不同商品防风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及质量差异巨大,明确防风质量形成本质,对优质药材生产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影响防风质量的药效物质基础、种质、环境、加工因素综合分析,指出种质是提高防风药材质量的基础,干旱、高温等环境条件是优质防风生产主要条件,适宜的采收加工方法可强化质量。优选种质在我国北方干旱沙质土壤区域进行规模化种植,可有效保证防风质量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7.
对224团几种典型结构和配置的防护林带进行林业调查,结合林带疏透度和防风效能,分析了各林带的防风效能。结果表明:其防风效益与树种配置、疏透度有密切的关系,乔灌混交林的防风效果优于乔乔混交林,并且乔乔混交林的防风效果优于纯林,防风效益最差的是灌木林。稀疏型林带防风效果最佳,平均防风效能为33. 69%,疏透型次之,平均为24. 29%,通风型和紧密型防风效果最差,防风效能分别为20. 05%、17. 91%。林带防护效能较好的疏透度为32%~47%。因此,林带结构应以稀疏型为主,以乔灌混搭(新疆杨×胡杨×柽柳)的配置模式进行防护林的营造。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防风作为传统要药在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查阅近几年有关防风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加以分析。防风在解热、镇痛、抗炎、抗菌、抗肿瘤、抗惊厥等药理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并在感冒、头痛、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等临床治疗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防风蕴藏巨大的药用价值,对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一、二年生栽培防风有效成分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4种色原酮和多糖含量为指标,采用RP-HPLC检测和苯酚硫酸法对栽培一、二年生防风的有效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一、二年生防风4种色原酮总含量分别为0.492 9%和0.536 6%,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但二年生防风4种色原酮成分的总含量明显高于一年生防风(P<0.05);一、二年生防风样品的多糖含量分别为6.53%和6.76%,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防风为伞形科,属药用植物,又名旁风、关防风、东防风,根及全草入药,通常以根为主要商品。文章阐述了药用植物防风的规范化栽培技术要点及病害防治。  相似文献   

11.
防风挥发油的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防风的挥发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实验,研究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对防风挥发油提取得率的影响以及提取防风挥发油的最佳工艺。[结果]在防风挥发油的提取过程中,浸泡时间是影响防风挥发油提取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提取时间,最后是加水量。正交实验表明,防风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8 h、浸泡时间2 h、加水量700 ml,在此工艺条件下,防风挥发油的平均提取率为0.25%。用DPPH法对挥发油自由基进行清除率测定,获得清除率为45%。[结论]防风挥发油具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2.
复合型丸粒剂对防风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复合型丸粒剂对防风种子发芽和发芽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防风种子经复合型丸粒剂处理后,种子活力、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显著提高。丸粒化防风种子发芽集中度较裸种子显著提高,为裸种子的1.39倍。这说明复合型丸粒剂可有效改善防风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本文调查了不同林带结构的防风效应。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随机抽取202个数据,建立一个林带结构防风效应的数学模式, 即:Y=0.19094α+27.53397T+1.36578L+1.84616V-18.89249,以综合分析的手段,探讨林带结构因子与防风效应的内在关系。同时,也进行了调节林带结构与防风效应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林网内的防风效应主要取决于林带的疏透度,与林带树种防风特性指标、林带宽度、风速和风向也有密切关系;人工调节林带结构的措施在农业生产上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长输管道在野外施工中,经常受风、雨、雪和低温等天气因素的影响而中断,进而影响产量和施工进度。目前施工中采用的传统型防风棚,以保护单一焊口为目的,抵御天气影响的能力较弱。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强防风棚抵御天气影响的能力,实现全天候管道施工作业,借鉴成熟的充气帐篷技术,加以研究和改造,制造出了适合管道施工的组合式超大型防风棚,目前已经应用于长输管道施工中。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超大型防风棚颠覆了传统防风棚的设计理念,营造了全天候管道施工的微环境,在防风、防雨的效果上,完全优于传统型防风棚,且其制造和使用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防风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防风多糖的水提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L 9(34)正交试验,研究了温度、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对防风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温度和提取次数是影响防风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最佳工艺为温度75℃、时间3h、料液比1∶25、提取次数3次,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防风多糖的平均提取率为4.913%.  相似文献   

16.
通过查阅本草古籍和现代研究文献,以今看古,在守本的基础上创新、系统地分析防风。经过考证,防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除《中国药典》所记载的正品防风,历代本草记载的防风还存在一些其他伞形科植物。古代以野生防风为主,主产陕西、山东、河南,现以栽培为主,主产东北及内蒙古东部,从古至今向北移动。除防风的根外,其叶、花、果实均有药用价值。防风药性平和,配伍广泛而灵活,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以防风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激素组合、光照、愈伤诱导周期和继代培养次数对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防风愈伤组织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0.2+KT0.2+6-BA1.0;继代培养的周期为25d,继代培养2次防风不定芽的分化率较高。随着光照强度从5001x到20001x的增加,防风愈伤组织产生的芽数增加,丛生芽健壮,光照强度20001x最适合防风愈伤分化出不定芽。  相似文献   

18.
张震 《现代农业》2010,(9):26-27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别名"关防风"、"东防风",是东北地道的中药材。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的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等。海城市东部山区有不少农户种植,据调查,防风收获期为2~3年。收获时间在10月至11月上旬之前。防风根挖出后.除去残留茎叶和泥土,切去芦头,再晒干,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防风种子生物学特性及内源抑制物质,探究防风种子休眠的原因,以“小蒿子”防风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种子的形态特征、透水性、种子活力及内源抑制物质的生物活性和种类。结果表明:防风种子千粒重为3.61 g,生活力为89.98%,种子吸水率高达100%,分离相水相对于白菜种子萌发以及幼根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水相Ⅰ抑制效果最强。防风种子抑制物质主要包括香豆素、对二氨基苯甲醛、桂皮醛、圣草酚以及石斛碱等。防风种子种皮透水性强,不存在吸水障碍,种子内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引起防风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云防风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竹叶防风、鸡足防风、黄风、西防风。以根入药, 具有解表、祛风除湿等功效,用来治外感风寒、痈肿、疮疡、破伤风等。近年来,云防风医用量倍增,年需求几十万公斤。主产地云、贵、川三省只有零星分布,年上市总量不足5万公斤, 且逐年减少,野生资源濒临枯竭,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专家呼吁发展野生云防风人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