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1.为什么叫灰霉病? 答:因为灰霉病的症状,无论是花,还是瓜条,被害后都生有灰色的霉层;叶子被害后,产生“V”字型大枯斑,表面也生有灰色霉。所以,叫灰霉病。 2.灰霉病发生的温、湿度是多少? 答:温度在15~27℃灰霉病都可发生,但发病的适温是20℃左右,湿度要求高,相对湿度大于85%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4.
5.
番茄灰霉病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主要原因是:保护地轮作困难,灰霉病菌寄主多,加上灰霉病对常用的速克灵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农民防治又偏晚,所以效果不好。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研究,现将灰霉病的发生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 症状识别番茄叶子被害,先从叶尖开始,病斑呈“V”字形向内扩展,开始呈水渍状浅褐色的大型不规则枯斑,可见到深浅相间的轮纹,以后枯斑表面生有灰霉,最后叶片枯死。果实被害,多从残留的花瓣、花托和残存的柱头侵染,然后向果实蔓延,起初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后来病部出现大量的灰绿色霉层,以第一穗果被害最重。嫩茎被害… 相似文献
6.
7.
番茄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10008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保护地番茄灰霉病,近年来为害越来越严重,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以上。过去,用50%速克灵可湿粉沾花和防治,开始效果好,但多年使用后,产生了抗药性,效果差了,因... 相似文献
8.
9.
草莓灰霉病是露地和保护地草毒栽培的最重要病害。此病由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Pers)寄生所致,主要浸染花器危害果实,严重时还会危害果柄、花梗和整个花序。果实发病多从果实基部近萼处开始,发病初期果实表面呈水渍状,逐渐变褐果实腐烂,当环境潮湿烂果表面还可形成灰白色霉层。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药剂:50 %农利灵可湿性粉剂,由巴斯夫公司提供。 (二)试验方法:试验选在上海郊区主要草莓生产区青浦县,供试品种为宝交早生,是当前上海地区主栽品种。试验地前茬为水稻,栽培方式为地膜 相似文献
10.
灰霉病菌广布世界各地,是世界各国草莓上的主要病害,是造成烂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一般减产1~3成,重者在5成以上。1症状在草莓上主要侵害蕾花、浆果及花果梗,尚可侵害叶及叶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以"甜查理"草莓为试材,草莓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为供试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2种杀菌剂对草莓灰霉病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毒力试验中,50g·L~(-1)己唑醇SC的毒力最强,EC_(50)值为0.051 9mg·L~(-1);500g·L~(-1)异菌脲SC、430g·L~(-1)戊唑醇SC和400g·L~(-1)氟硅唑EC对草莓灰霉病菌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田间试验中,50g·L~(-1)己唑醇SC对草莓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达81.57%~85.42%;500g·L~(-1)异菌脲SC、430g·L~(-1)戊唑醇SC和400g·L~(-1)氟硅唑EC对草莓灰霉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均在74%以上;10%多抗霉素WP和3%中生菌素WP对草莓灰霉病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均能达到65%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番茄灰霉病菌田间发病叶片为试材,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1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影响,选择其中较好的8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中25%咪酰胺EC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最强,其EC50值为0.0397μg/mL;40%嘧霉胺SC、40%百菌清SC和80%代森锰锌WP对番茄灰霉病菌也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田间试验结果中25%咪酰胺EC、28%烯肟·多菌灵WP、50%啶酰菌胺WG和50%异菌脲SC对番茄灰霉病表现较高的防效,防效分别为85.57%、82.68%、80.92%和73.34%。该试验筛选出了对番茄灰霉病具有较好防效的药剂,对番茄灰霉病的药剂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6株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对6种药剂的抗性背景,发现它们对啶酰菌胺具有不同水平的抗性。同时结合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评价了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灰霉病的防治效果。盆栽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具有低等抗性的2株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3.49%和53.04%,对3株高等抗性的灰葡萄孢的防治效果分别为50.16%、51.67%和32.24%。说明灰葡萄孢的抗性发展已经严重影响了啶酰菌胺的杀菌活性。2013年和2014年的田间试验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施药量为375g·(667m2)-1时,防治效果分别为94.34%和90.39%。在施药量为300g·(667m2)-1时,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与对照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都很显著。综上所述,现阶段啶酰菌胺对黄瓜灰霉病仍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温室非洲菊组培苗灰霉病的症状特点和温湿度、光照、通风状况、栽植密度、施肥、虫害对该病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灰霉病可侵害移栽后的非洲菊组培苗的叶片、根颈和花,引起叶片、花出现坏死病斑或枯死,根颈腐烂等症状。温度低、湿度高、光照强度小于2 000 lx、栽植密度过大、通气不良、室内不清洁、偏施氮肥、虫害较多均有利于发病。防治该病的方法是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如室内清洁卫生,穴盘消毒,合理浇水,定时通风,合理施肥,控制光照,治虫防病等;化学防治为辅;提倡使用生物防治手段。该研究为温室非洲菊组培苗移栽后灰霉病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木霉菌出发菌株T21及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REMI突变株为试材,研究了对番茄灰霉病菌作用方式不同木霉菌突变株间孢子萌发和产孢能力的差异以及对不同温度、pH值的适应性和对碳氮源的利用能力.结果表明:突变株Ttrm68孢子萌发率最高,为98%;突变株Ttrm25产孢能力最强,极显著高于出发菌株T21.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温度适应性有所改变,菌株Ttrm68表现出耐高温,在温度高达40℃时仍能生长.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在不同pH值下的培养性状和产孢情况有所改变,菌株Ttrm68在碱性条件下能产厚垣孢子.不同木霉菌突变株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能力改变较大,菌株Ttrm68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碳氮源,生长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9.
广西番茄灰霉病菌的多重抗药性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行259个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菌株对多菌灵(carbendazim)、腐霉利(procymidone)和乙霉威(diethofencarb)的抗性检测,结果分为6种抗性类型:单抗多菌灵的类型(B~RN~SD~S)占36.3%,单抗乙霉威的类型(B~SN~RD~S)占24.7%,抗多菌灵和腐霉利的类型(B~RN~SD~R)占20.1%,抗多菌灵和乙霉威的类型(B~RN~RD~S)占6.9%,抗腐霉利和乙霉威的类型(B~SN~RD~R)占5.8%,同时抗3种药剂的类型(B~RN~RD~R)占6.2%。各地双抗或多抗菌株出现的频率分别为田阳73.9%,田东61.9%,武鸣30.1%,南宁8.7%,柳州2.6%。大多数多菌灵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很高(EC_(50)>1000 mg·L~(-1)),大多数腐霉利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较低(EC_(50)<10 mg·L~(-1)),而乙霉威抗性菌株中,双抗或多抗菌株的抗性水平较低(EC_(50)<5 mg·L~(-1));单抗菌株的抗性水平较高(25.1884 mg·L~(-1)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