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2017年1月,一声"你好!古树先生",开创了山东省青岛市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介古树的先河。一不小心,"古树先生"成了青岛古树名木的代名词。曾有人说,少了绿树这道风景,青岛便无法成其为"青",这其中,更少不了古树名木这道浓郁的苍翠之色!近年来,青岛市林业局组织各区市专业技术人员对辖区内古树名木进行了细致的普查。根据现有的资料,青岛市共有古树名木1967株(不含建成区和崂山风景区),其中一  相似文献   

2.
正历时近两年,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联合组织的"中国最美古树"遴选活动近日公布结果,共有95株古树获得"中国最美古树"称号。北京市有5株古树上榜,其中,一株古银杏入选2016年公布的"全国十大最美古银杏";今年公布了85株"中国最美古树",北京市入选了中国最美白皮松、中国最美板栗树、中国最美酸枣树和中国最美槲树。  相似文献   

3.
正颐和园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存在于历史名园中的古树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颐和园前身是乾隆修建的清漪园,是清朝鼎盛时期三山五园的代表之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颐和园是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园中的古树守望着这座历史名园,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辉煌。颐和园共拥有古树名木1599株,以松树和柏树为主。其中,油松253株、白皮松16株、侧柏941株、圆柏370株、楸树6株、国槐13株。  相似文献   

4.
2019年度调查密云区古树117株,其中一级古树65株,占55.56%,二级古树52株,占44.44%。共涉及14个树种,分别是国槐、侧柏、油松、银杏、蒙古栎、桧柏、桑树、酸枣、流苏、卫矛、洋槐、元宝枫、榆树、梧桐。其中国槐57株,占总数的48.72%;其次为侧柏,有30株,占总数的25.64%;油松有11株,占总数的9.40%;银杏有6株,占总数的5.13%;蒙古栎、桧柏和榆树各2株,各占总数的1.71%;桑树、酸枣、卫矛、梧桐、洋槐、元宝枫、流苏各一株。在调查的古树中,"生长良好"古树108株,占总数的92.31%;"生长衰弱"古树8株,占总数的6.84%;"生长濒危"古树1株,占总数的0.85%;无"生长死亡"古树;所调查古树生长势整体趋势为良好。古树生长环境评估中,"生长环境良好"的有60株,占总数的51.28%;"生长环境差"的有57株,占总数的48.72%。评估为"生长环境差"的古树中,一级古树为33株,占总数的57.89%;二级古树为24株,占总数的42.11%。在这些古树中,国槐数量最多,有35株,占总数61.40%。  相似文献   

5.
余姚市共有古树650株,其中树龄在500年以上的一级古树59株,300年至499年的二级古树94株,100年至299年的三级古树497株。由于各种原因,古树名木衰老死亡的现象时有发现,针对这一现状,在分析内外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古树保护的对策方案:一是加大执法行政管理的力度,做好宣传发动,让全社会共同来保护这一宝贵遗产;二是技术措施,对古树名木进行复壮修补及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古树承乡愁     
正广西生长着种类繁多的古树名木。据2016年开始的广西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全区有140476株古树名木,其中古树119501株,名木389株,分布在农村的古树名木137310株,分布在城市的3166株。这一组数字表明,古树大多分布在农村,生长在田间地头或房前屋后。古树跨越悠远的历史长河,见证了自然的  相似文献   

7.
李杰 《国土绿化》2007,(11):48-49
泰山古树名木繁多,自古即"茂林满山,合围高木不知有几"、"朱樱满地,古木参天"。据最近一次普查,泰山的古树名木有34个树种,18195株,300年以上的一、二级古树有3300余株。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永修县古树名木普查建档工作自去年6月1日开始至10月15日结束。 此次普查,共发现古树21科26属29种1865株。其中,古树群90处,1425株。按照级别划分为裸子植物457株,一级古树26株,二级古树143株,三级古树288株;被子植物1408株,一级古树71株,二级古树394株,三级古树943株。最老的古树群为云居山的银杏,共23株,最大胸围650  相似文献   

9.
正烈日当空,四月下旬的北京已经有了夏日韵味儿。走进颐和园东宫门,十余株古树遮天蔽日,被太阳灼晒的肩部瞬时被古树带来的荫凉抚平,古树的挺拔威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令人不由得心生敬意。绿荫环绕,廊宇交错,水榭交融,使得颐和园成为游人和市民群众游览、锻炼身心的绝佳去处。在颐和园中与古建筑遥相呼应的便是1601株"老兄老弟"。试想一下,如果这1601株古树在颐和园全部消失,雕栏玉砌、古色古香的颐和园又该是何种面貌?让我们一起走近颐和园"绿色古董"。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石柱县林业局,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古树名木,为408株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办理“身份证”,并挂牌落实专人管护,同时落实了通气透水、病虫害防治等保护措施熏使百年古树喜逢春。这批保护的古树共43个树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树种45株,三级363株,名木3株。树龄在100年以上的黄桷古树达71株。明代“灯台”树“灯台树”,又名“白杉子”,落叶乔木,是著名的观赏树。这株古树生长在黄水镇万胜村田湾组新房子的山坡上,树高18米,胸围3.6米,树龄300年以上,属明代遗物。树干离地面一米处分两枝生长,每年春季发叶,夏季郁郁葱葱,倚天积翠,如一把巨伞直刺蓝天,树冠面积达200多平方米,形成独特的森林景观。秋冬叶落,树干发白,横柯交枝,如白龙望天,耐人寻味。为保护好这株古树,县林业局已砌石墙,围住古树,并挂牌落实专人保护。同时,立警示碑,严禁游人攀树、折枝、刻画,并落实了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保护措施。明代“女贞”树六塘乡古寺遗址有两株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女贞树。两树树高均为30米,冠幅均为8米,大株胸围1.8米,小株胸围1.6米。相传此两树均为明崇祯年间在此修建寺庙时所植,后经历代寺僧及当地山民保护,保存至今。女贞树属国家二级...  相似文献   

11.
正"雾灵山间观云雾,苏家峪里赏流苏,小树又飘四月雪,一夜银花开满树。"在密云区新城子镇苏家峪的小村落里,580岁的古流苏树迎来了盛花期。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很多人就会跋山涉水赶来,只为一睹这一年仅有10来天的流苏花开。因为采取了树木本体和生境整体保护的新模式,这株古树今年愈发青春,还恢复了"先叶后花"的正常状态。今年,整体保护新模式将在全市铺开,北京将试点建设20个古树主题公园、古树保护小区、古树乡村、古树街巷等,系统全面改善古树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拥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5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城共有古树名木4万余株,历经千年仍生机盎然。古树作为"活化石",它们通常与各类文物古迹相伴相生,不仅是科研的宝贵资料,而且独特的韵味也成为园林中的一道胜景。名园易构,古树难求。古树古老而旺盛的,生命见证了漫长的历史,也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内涵。香山公园碧云寺内就有这样一株古柏树,三百余年的岁月沧海都记录在了它的劲干虬枝和细密年轮之中,而且,这株古树还与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着一段渊源往事。  相似文献   

13.
采用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群众、专家鉴定等相结合的方法,逐株调查蓝山县982株古树。结果表明:蓝山县有古树31科60属80种,1级古树79株,2级古树248株,3级古树655株;全县古树树龄呈"金字塔"形分布,树龄越高,数量越少。古树隶属于集体或国家,90.43%分布在农村;86.28%的古树生长良好,11.38%的古树生长一般,2.13%的古树濒危,亟待保护。古树群8个,古树236株,其中塔下寺古树群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正北京摸底古树扫二维码可查"身份"北京市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工作,调查范围包括16区以及11个市属公园、林场,调查工作预计5月底全部完成。6月底预计将为古树名木换发新版"身份证"。此次古树名木调查以区为单位,由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每个村、每个街道、每个单位的每一株古树进行现场实地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古树名木具体位置、树种、权属、树龄、古树等级、树高、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寿光市近日出台《寿光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暂行办法》,为辖区内已登记的121株百岁以上古树名木撑起一把"保护伞"。《办法》规定,全市将对古树名木实施保护,制作和设立保护标志,标明古树的中文名、学名、  相似文献   

16.
正乐安古樟树群位于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水南村头,与"千古第一村"——流坑相依相伴。沿乌江岸边绵延5公里左右,主要为樟树,夹杂少许青枫,总计有1万多株。其中古树4127株、一级古树346株、二级古树2330株、三级古树1451株。树龄大多在200-800年之间,树龄最长的一株围径6米多,树龄超过1000年。2016年,乐安古樟林正式入选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被认定为"规模最大的古樟林——中国第一古樟林"。  相似文献   

17.
在龙陵县小黑山中上部的栎类、杞木等阔叶林里,有一株树龄达三百多年的古树,这就是被群众称为"神树"、"树王"的醉香含笑树。这种树又叫"火力楠"、"棉毛含笑",属常绿乔木,是世界上优良植物类群里最原始的木兰科中的一种,也是一种价值较高的速生树种。生长在海拔为2626米的小黑山山谷里的这株醉香含笑树是一株稀有的古树。它胸径为2.45米,树高达36米。此树的芽、幼叶、幼枝均密生着褐色绢毛;叶呈倒卵形或椭圆形;叶长7至14厘米,宽4  相似文献   

18.
南通地区古树名木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福建林业科技》2015,(3):196-199
2001年以来,对南通古树名木进行了多次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南通现有古树名木525株,隶属27科38属46种。分析了南通古树名木在南通"成陆史"、"长寿之乡"、"历史人文"等方面的研究价值,为南通古树名木的保护与研究、利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寿宁古樟奇     
正福建省寿宁县位于闽浙交界处,由于地处偏僻山区,当地群众民风古朴,不仅热心保护古树名木,甚至有敬古树为神的传统。据调查统计,寿宁县目前已发现并挂牌保护的古树名木共有1066株,其中散生古树1047株,古树群5处,19株。其中一级保护有32株,二级保护有112株,三级保护有922株。在这众多的古树中,尤以芹洋乡阜莽村的古樟树和武曲镇大韩村的"樟抱榕"最为神奇。  相似文献   

20.
对大理市城区及周边乡镇的古树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这一区域共有古树名木215株,其中古树212株,名木3株.经鉴定隶属23科30属35种.分析了大理市古树名木种类与资源的关系,树龄结构与分布及文化特色等特点,并提出了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