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万守泉  冯文贵 《四川林业科技》2012,33(5):115-117,28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火灾的成因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森林防火工作的特殊性和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大的灾害性事故,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损失,丰宁县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主要是做到了“十到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有效地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安全,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陕西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对全省林区野外用火管理作如下规定: 1、森林防火期内,全省林区(包括天然林区、人工林区、飞播林区、退耕还林区)的林地和距林地边缘100米以内的农耕地内,禁止野外用火。  相似文献   

4.
<正>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大的灾害性事故,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为防火减灾,森林防火工作已成为林区工作中重中之重的工作,但森林火灾还时有发生,这说明森林防火工作还存在不少值得注意的薄弱环节和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为使森林防火的工作落到实处,尽最大努力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研究森林防火策略,把存在问题找出来,制定相应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大敌,森林火灾的发生,将使林业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方林区,由于地形复杂、集中连片的易燃针叶林多、秋冬季节干燥风大和防不胜防的多发  相似文献   

6.
<正> 一、问题的提出“5、6”特大森林火灾后,国务院大兴安岭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领导小组,根据国务院指示精神筹组专家组,进入灾区做了较为全面的实地考察,提出了关于大兴安岭北部特大火灾后恢复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考察报告。就这次特大森林火灾对森林资源造成的损失、对林区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对烧死木(火烧木)的清理利用,恢复森林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地域广、蔓延快、处置难度大的灾害,它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要想完全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简要分析了召夸镇森林防火的火灾发生因素、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森林火灾预防的主要对策措施,以期为召夸镇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的林业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在新的定位下,林业承担着森林资源培育、管护,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森林景观、森林文化遗产和提供多种森林产品的任务,肩负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所以,防止森林火灾,最大限度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加强该地区森林防火工程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林业森林防火工程建成后,将会给林区带来更好的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9.
凉山州森林火灾防控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凉山州植被茂密,林区广布,居民区与林区互相交错。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将危及森林资源与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凉山州特殊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条件,增加了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基于科学防控森林火灾的原理并借鉴外国防火经验,由该地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森林火灾防控的立法建议,并构造出凉山州森林防火条例的大致框架。坚定树立以人为本的森林火灾扑救理念,加强专业森林火灾消防队伍的建设,对于保障消防人员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通过完善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构建健全的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系统,在运用高科技解决森林防火难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科学合理扑火和保护森林资源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山地集雨储水设施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森林火灾会给森林带来最具危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因而森林防火是森林资源保护的核心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战略安全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用水灭火是扑灭森林火灾的最有效措施。在林区修建大量的集雨储水设施,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能够在林区近距离应急取水,实现用水快速灭火,有效控制林火的蔓延,有效降低森林火灾的危  相似文献   

11.
柳俊才  宋益学 《新疆林业》2012,(3):39+47-39,47
森林火灾是林业发展中的"顽症",造成森林资源的重大损失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森林火灾具有突发性、随机性、短时间内能造成巨大损失的特点。森林防火一直是林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它关系着国家森林资源安全、环境保护、生态旅游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在天山西部林区建设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增加了森林防火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了森林防火水平。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加强森林火灾预防,有效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防止引发本区域内及周边林区重特大森林火灾,对巩固林业建设成果,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土官镇的自然概况、森林资源及森林防火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全镇在森林防火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防火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秦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78.2%,森林资源蓄积量达946.5亿m3。为了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本文针对秦岭林区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分析了秦岭林区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阿勒泰林区是新疆两大重点国有林区之一,也是新疆森林火灾易发区和高发区。本文在分析2011年9月13日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林区森林火灾的基础上,总结了阿勒泰地区现有扑火技术装备在灭火作战过程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及不足,提出了加强阿勒泰林区森林消防装备现代化的路径和举措,建议提高森林航空消防综合技术应用水平,充分发挥以水灭火的技术优势,开展区域森林火险预测预报研究工作,旨在全面提高阿勒泰地区监测和扑救森林火灾的综合能力,提高灭火效率,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了特大森林火灾,森林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为迅速恢复森林资源、防止生态恶化,必须深入调查研究,编制恢复森林规则。本文就编制恢复森林规划中的有关问题提出浅见。一、影响编制恢复森林规划方案的因素大兴安岭北部林区火烧迹地,恢复森林的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生物系统工程和社会工程,编制恢复森林规划,是实现森林资源恢复的科学依据,也是加强科学管理保证恢复森林工作顺利完成,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然而,认真分析受灾林区的基本情况,又是编制恢复森林规划的基础工作。1.火烧迹地森林资源受害情况  相似文献   

16.
浅谈护林防火工作的对策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扑救难度大、成本高、毁灭性强的灾害性事故,对森林资源安全、林区社会稳定和生态环境建设都有重大影响。随着全球气候逐渐干燥变暖、森林内可燃物质和人为活动的增多,新时期森林火灾更具有频发、猛发的趋势,防火形势正在从季节性防火向全年防火转变,探索相应的对策措施,对切实做好新时期护林防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玛可河林区地处青海南部,是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8个保护分区之一,具有涵养水源、水土保持和物种多样性等显著的生态功能。建立适宜林区的森林防火管理机制,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是保证森林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森林资源增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安阳市太行山浅山区是森林火灾多发区和森林防火重点区域.采取计划火烧的方法,开展太行山浅山区防火隔离带开设技术试验,选择有利天气,采用人为、有计划、有控制的火烧方法,定向清除林区可燃物,开设防火隔离带.对降低森林火灾危害,预防本地区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提高火灾救援科学性,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我国北方,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然而,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性,该地区也面临着严重的雷击火灾风险。森林雷击火灾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还对周围的人员和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和火灾历史资料,对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机理和风险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爆发主要受气候变化、地形地貌、林下可燃物湿度、林区人员活动等因素影响。通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研究发现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的风险等级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高风险区域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区。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改善林下可燃物湿度、合理规划林区人员活动等防治对策,为有效防控大兴安岭地区森林雷击火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大敌,森林火灾的发生,将使林业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方林区,由于地形复杂、集中连片的易燃针叶林多、秋冬季节干燥风大和防不胜防的多发火源,给森林防火带来极大的困难.对此,林区防火除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健全规章制度、强化火源管理、开展群防群治、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森林防火外,还应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重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努力形成相互闭合的林火阻隔网络,有效增强防火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